个人资料
Ohjuice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最后的诗歌》:36:旋转

(2022-11-21 15:39:51) 下一个

《最后的诗歌》

XXXVI

第三十六首

旋转

Revolution

 

英国   A. E. 豪斯曼原著

Alfred Edward Housman (1859 – 1936)

徐家祯翻译

 

 

West and away the wheels of darkness roll,

        Day’s beamy banner up the east is borne,

Spectres and fears, the nightmare and her foal,

        Drown in the golden deluge of the morn.

 

But over sea and continent from sight

        Safe to the Indies has the earth conveyed

The vast and moon-eclipsing cone of night,

        Her towering foolscap of eternal shade.

 

See, in mid heaven the sun is mounted; hark,

        The belfries tingle to the noonday chime.

’Tis silent, and the subterranean dark

        Has crossed the nadir, and begins to climb.

 

黑暗的车轮朝西边转去,
      白昼光艳的大旗在东边矗立,
幽灵与恐惧,梦魇与她的马驹
      均在晨曦金色的洪流中淹溺。
黑夜巨大的月蚀型圆锥,
      可与永恒阴影的丑角帽相比,
从眼前,越过海洋和大陆,
      被地球向印度群岛推移。
瞧呀,太阳已经升到中天,
      正午的时钟正在塔楼敲击。
无声无息地,地下的黑暗,
      已经越过地底,开始升起。

                            二 0 二二年五月二十日

                           译于澳大利亚刻来佛寺爱闲堂

 

* 豪斯曼的这首诗是诗集《最后的诗歌》中的第 30 首。

        这首诗描写的是白昼和黑夜的轮转。诗的第一节一开头就描写黑夜的消逝。诗 人把夜比作车轮,向西转去,于是黑暗就消失了,白昼就出现了。诗人把白昼比喻成 “光艳的大旗”,在东方竖立。太阳升起时的金光像“洪流”,能把黑夜和与它有关的一 切全都“淹溺”。

        诗的第二节描写黑夜转移到了地球的另一边 —— 印度群岛。诗人把黑夜比作一 个圆锥,犹如一顶“丑角帽” —— 这是在英国讥笑成绩不好的懒惰学生用的一种帽子。 诗人说,这顶帽子随着地球的转动而移动。

        诗的最后一节前两句描写白昼: 太阳升到了中天,钟楼上敲起中午的钟声。但 是,诗人提醒我们: 这时,悄然无声的黑夜虽然还在“地下”,但它已经“越过地底,开 始升起。”

        诗人还把夜说成是“永恒的阴影”,意思是,即使地球的某处正是明亮的正午, 在另一处却是黑暗的午夜。所以,诗人认为不管何时,黑夜总是存在,永不消逝。豪 斯曼是位悲观主义者,他总是想到悲观、阴暗、失意的一面。这首诗的主题也是说:  即使在最光明的时刻,我们也应想到黑暗总会回来的吧。

        原诗三节,每节四句。译诗双句押 [i] 韵。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