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续忆》
附录一
徐礼耕先生之回忆
徐家祯注释
(五)吉生学校和吉生布厂的创立和经过
曾祖父徐吉生先生在家乡创办之吉生小学(摄于 1936 年)
绍兴盛陵村是我家的祖居。先曾祖曾买有田产一百余亩,生前分给先父 弟兄三房,每房约四十余亩。先父一生从未亲自去收过租,认为这是直接的利 害冲突。先伯父去收租时,常收若干算数。辛亥年的冬天,先伯父临收租时, 有一远房族中兄弟,将租米强取一袋而去。先伯父十分气愤,来告诉先父,满 以为先父能有啥办法。不料先父听了之后,反对先伯父说:这是因为两个原因: 一是没有受教育;二是穷,没有生产。由此,就产生了在故乡办义务学堂和筹 设布厂的念头。
到春天回乡上坟,(先父)与当地本家谈了此事,就 在本村租了一所楼所,作为校舍,开办了吉生小学。笔墨纸砚,全部免费,还 做了操衣。同时,买了一块宅基,计划建造厂房,开办布厂。不料这块宅基是 沿海塘的,当时塘工局就借口保护海塘,不许建房,意图勒索。这样,从地方 到县,再从县到省,交涉了二、三年,方才胜利解决。等造好厂房开工,已在民四、五年了。学校一直开学到抗战时。日军渡江后,一度停办。胜利后,重 又复校。
开始时,学生不过数十人。最多时,曾达三百余人。先后共办了三十多 年。(注 1)
布厂在开始时(有)布机四十台,后逐渐增至织机二百台。年产布约三 万余匹,工人约三百余人。
工厂和学校办了以后,乡间面貌有所改善。据说,在开办前,本村共有 讨饭篮十六只。几年后,讨饭篮没有了。
今日之吉生小学校门(摄于 2013 年)
由于布厂地处乡间,所有原材料均需由申杭运入。而织成布匹,加工整 理销售,又必需运至杭州。往返跋涉,影响成本。更重要的是经营方式,仍属 古老放债做法。在抗战那年,交通阻塞,市面混乱,许多放出账款,未能收取, 损失很重。而原料来源,根本断绝,以致被迫停工。胜利后,曾因维持职工生 活,将一部分织机,在杭开工,但又因币值等问题,不能维持,不得已停办。
此吉生小学及布厂之创立和经过情况也。
注 1:此处所说“三十多年”应是如此计算的:吉生小学民国元年(1912 年)创办,到 1949 年“解 放”,共 38 年,其中抗战中停办数年,所以,计算为三十多年。吉生小学于 1952 年由国 家接收,改名为“盛陵完全小学”。两三年前,该校又改回原名“吉生小学”。所以,吉生小 学至今仍然存在,应有 102 年历史了。我想,该校从创立至今,应该已经培养出数万名 学生了。
今日吉生小学之校舍(摄于 2017 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