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德国前总理施密特 中国人民老朋友

(2022-11-04 14:13:30) 下一个

2015, ?德国前总理施密特逝世 有“中国人民老朋友”之称

https://world.chinadaily.com.cn/2015-11/11/content_22424429.htm

2015, 施密特为什么关注中国? ——兼谈中国人的信仰问题

https://epaper.gmw.cn/zhdsb/html/2015-02/04/nw.D110000zhdsb_20150204_1-05.htm

2014, 德国前总理 赫尔穆特·施密特 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写书评

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4/1203/c1001-26142853.html?

n

德国前总理施密特逝世 有“中国人民老朋友”之称

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5-11-11 07:31:04

https://world.chinadaily.com.cn/2015-11/11/content_22424429.htm

德国前总理施密特逝世 有“中国人民老朋友”之称

在德国,人民尊重他是一位脚踏实地的总理和智慧的政治家;而在国际上,他的经济领导能力也得到赞赏和肯定。

中国日报网11月11日电(小唐)德国之声中文网报道,德国前总理赫尔穆特·施密特11月10日在他的家乡汉堡病逝,享年96岁。这一消息让德国上下深感悲伤。德国和欧洲多国政界高层纷纷表达哀悼和敬意。施密特的政治生涯与德中关系也有紧密联系,有“中国人民老朋友”之称。

说话直来直去却赢得难以企及的尊重

施密特是一个说话直来直去的人,但尽管如此却得到了他人难以企及的尊重,他总是一再地在各种民意调查被评为德国现代史上最受欢迎的政治家--虽然他经常表现得霸道而固执。

在欧洲深陷债务和金融危机期间,施密特在一次接受电视访问时被问到对于现任总理默克尔危机管理方式的看法,他的回答是:“我必须要好好琢磨一阵子,才能想出一个较为委婉的答案。”而当记者问到他如何评价当时担任外长的自民党政治家韦斯特韦勒的工作时,他的反应也是相当的不客气:“我不相信您是认真地想从我这里得到回答。”

对欧盟的局势发展,对德国的多元文化社会,以及对德国联邦国防军在阿富汗的使命,施密特经常提出批评性意见,但却始终在民众当中保持着很高的威望。

毫不妥协的“实干家”

许多德国人会说起施密特,都会回忆起在1977年秋天左翼恐怖组织红军旅(RAF)绑架事件中那个立场坚定强硬的总理。德国雇主联合会主席施莱尔(Hanns-Martin Schleyer)的被绑架和汉莎"兰兹胡特"(Landshut)号客机在索马里首都摩加迪沙被劫持使“德国之秋”的紧张气氛达到了顶点。两起恐怖行动的目的都是要求德国政府释放在押的红军旅恐怖分子,但是施密特没有妥协。

对于他来说,最重要的是"证明国家拥有在危难中保护自己公民的能力",后来他在解释自己当时为什么采取那样的强硬态度时透露道。对于他来说,维护公民对国家保卫功能的信任这一点比什么都重要:"而这就意味着不能释放那些恐怖分子。"施密特派出一支联邦边防军特种部队,通过一次充满惊险的行动,将汉莎客机上的人质全部解救出来。

德国前总理施密特逝世 有“中国人民老朋友”之称
1977年,德国雇主联合协会(BDA)主席的汉斯·马丁·施莱尔(Hanns Martin Schleyer)遭极左恐怖组织“红军派(RAF)”绑架并被杀害。图为施密特在施莱尔的葬礼上向施莱尔的遗孀表示慰问。这一年的秋天也正因为“红军派”实施的一系列恐怖行动而在德国历史上被称为“德国之秋”。

这种行事风格还在他处理经济问题时的坚定不移中表现出来。尽管施密特当时没能够使德国经济实现彻底的改观,但是他在国内外却很快就得到了“世界经济学家”的名声。至少德国选民在1976年和1980年两次大选中,都选择了信任他。

德国将为前总理施密特举行国葬

汉堡的市民不仅为德国失去这样一位重要的政治人物而感到遗憾,更因为失去一位地地道道的汉堡同乡倍感悲伤。汉堡市长、与施密特一样同为德国社民党(SPD)成员的舍尔茨(Olaf Scholz)曾经形容施密特是一位“着眼世界,心系汉堡”的政治家。

施密特生于汉堡,一辈子几乎都居住在汉堡,最终也在汉堡离别人世。汉堡市政厅10日下午降半旗哀悼这位“汉堡之子”离世。

德国社民党议会党团10日下午正在举行联邦层面的会议时,传来施密特病逝的消息,与会者中断会议举行默哀仪式。社民党主席、德国副总理兼经济部长加布里尔表示:“我们对施密特的离世深表哀悼,同时我们很自豪,他曾是我们中的一员,我们会很怀念他给我们提出的建议和意见。”

德国外长、同为社民党成员的施泰因迈尔则表示:“我们德国人失去了一位父亲般的人物。赫尔穆特·施密特对我们和我们的国家影响深远。几代人,也包括我本人在内,都受到他的智慧和领袖风范的启发。他不仅曾是德国人的总理,他也是德国人的导师。”

德国前总理施密特逝世 有“中国人民老朋友”之称
施密特的妻子Loki(Hannelore)是他在政坛之外生活的绝对重心。二人于1942年结为伉俪。婚后育有一儿一女,但是儿子不到一岁就夭折。2010年Hannelore因病去世。施密特与妻子相伴的60多年的时光里相敬相爱,是很多夫妻的楷模。
 

德国总统高克表示:“我们在悲伤的情绪中与德国战后最有影响力的政治家施密特告别,同时感谢他所做的一切。”

德国联邦总理、基民盟党主席默克尔周二下午也临时中断党内的会议,发表了哀悼施密特的讲话。默克尔说:“我本人和众多德国人一样,今天获知前总理施密特去世的消息,非常伤心。此刻我想首先向施密特的女儿和施密特的生活伴侣表达哀悼之情。”默克尔同时强调了施密特作为政治家和出版人对德国、对整个欧洲的发展变化,也包括对默克尔本人的成长和政治生涯的影响。

德国在野党绿党主席厄茨德米尔说,人们会想念“施密特犀利的文风和口才,参与政治讨论的热情及其实干精神。”

德国电视二台(ZDF)驻柏林的时政新闻总编援引德国政界人士的消息说,德国政府将为前总理施密特举行国葬,具体日期和安排还有待确定和公布。

首位访华的德国总理

施密特生前还常被中国政治高层和官媒称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因其作为政治家为德中建交和深入双边关系做出诸多努力。1971年,时任德国国防部长的施密特建议并督促当时的德国总理勃兰特与中国建交。1975年,施密特作为德国总理访华,并与毛泽东会面。此后的40多年里,施密特先后访华10几次,分别与邓小平、江泽民、朱镕基、温家宝等中国领导人会晤。2013年,现任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访问德国,在柏林拜访施密特。

德国前总理施密特逝世 有“中国人民老朋友”之称

2013年5月2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柏林会见了德国前总理施密特。李克强说,施密特先生是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也是中德关系的开拓者和推动者。施密特感谢李克强会见,表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令人钦佩。

施密特为什么关注中国? ——兼谈中国人的信仰问题

黄明雨《 中华读书报 》( 2015年02月04日   05 版)

https://epaper.gmw.cn/zhdsb/html/2015-02/04/nw.D110000zhdsb_20150204_1-05.htm

  曾经的联邦德国总理赫尔穆特·施密特与西方大多数政治人物的视角不同。1975年之后,施密特多次访华,他不仅应邀参加了1984年国庆阅兵典礼,而且时隔三十年后还给《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撰写书评。是什么使得这位出生于汉堡的德国人对中国人始终充满好感?是什么驱使这位喜欢绘画、并且擅长管风琴和钢琴的政治家一直在关注中国的发展进程,数十年来与北京的领导人一直保持着密切的政见交换?

    走在回家路上的中国人

  即将要迎来乙未年的春节,许多朋友开始在网上抢购火车票,我也早早地订好了机票,准备携妻儿回南京和父母一道过年。有一天在厨房做饭,想起过年“回家”的事,突然意识到,中国人的“回家”就是回到父母的家啊。可能无论在哪个年代,中国人这个朴素的“回家”的观念都没有改变过,就算是在赫尔穆特·施密特(HelmutSchmidt)——这位曾经的联邦德国总理——第一次访华的时候。

  施密特先生在他的著作《大国和它的领导者》中生动地记述了1975年他第一次来到中国时的印象:“邓小平在机场以仪仗队迎接我,一群身穿彩色服装的孩子欢快地呼喊着口号,挥舞黑、红、黄三色小旗。姑娘们佩戴着纸做的长条飘带和花,手里拿着花束,另一些姑娘们在头发上别着颜色各异的发卡。……政府各部和其他行政机关的大建筑物更多是斯大林主义的建筑风格,只是隐隐约约地表现出某些中国传统风格的因素,像在其他共产主义国家首都的很多战后建筑一样,难看而单调。但是,大街上无法想象的巨大人流,上下班高峰时成千上万辆晚上不亮车灯的自行车,还有那街旁一行行的白杨和梧桐,居民楼阳台上数不清的花盆,所有这一切都给人一幅生气勃勃和亲切舒适的景象,尽管这种景象对我们是陌生的。几乎所有的人都穿着千篇一律的、相当难看的、蓝色或灰色的服装,但他们不像莫斯科人那样表现出一副毫无表情的难以接近的面孔。”

  而今施密特刚刚度过96周岁的生日,仍保持抽烟的嗜好,他每日香烟的消耗量曾经和邓小平相当,一天三包。每次和德国来的朋友谈起这位面对电视镜头仍手不离香烟的老先生,德国朋友对他这一“恶习”都抱以宽容的态度。施密特不仅对邓小平抽烟有好感,而且高度评价邓的能力——“干练,笃信某一种事业,并坚忍不拔。”他与西方大多数政治人物的视角不同,对于邓小平在1980年代末期面临的艰难处境和要担当的责任,他表示非常理解,尽管对事件的结果感到意外,并备感遗憾。

  是什么使得这位出生于汉堡的德国人对中国人始终充满好感?是什么驱使这位喜欢绘画、并且擅长管风琴和钢琴的政治家一直在关注中国的发展进程,数十年来与北京的领导人一直保持着密切的政见交换?

  施密特对孔子很着迷

  在施密特与德国驻北京记者弗朗克·西伦的对话(该访谈录形成了施密特的另一作品《与中国为邻》)中,我们或许可以发现这位西方长者的思想脉络:

  “世界上没有哪一个民族,包括古埃及人、古希腊人、古罗马人、古波斯人、印加人、玛雅人、阿兹特克人,像中国那样历史悠久,能在历经了100年的惨然衰落和奇耻大辱之后重新振作起来,而且是在毛泽东的领导之下,这在世界历史上是极不寻常的,几乎像谜一样。何况中国还是一个没有共同的宗教的国家——真是不寻常。”

  1975年之后,施密特多次访华,他不仅应邀参加了1984年国庆阅兵典礼,而且时隔三十年后还给《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撰写书评。他提醒西方读者:“中国是一个拥有数千年古老文化的国家,这是一种绵延不断地发展,在过去的‘文化大革命’期间似乎已遭毁灭,目前却正经历着难以置信的复兴的文化。中华文化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多数情况下是因为无知,但也确实是出于西方的傲慢。”

  作为西方世界1989年制裁中国之后第一次访问中国的欧洲政治家,施密特肯定毛泽东的魅力和才华,赞赏邓小平是个“天才的实践家”,但他更推崇2000多年前孔子的功绩。施密特第一次在德国哲学家雅斯贝斯的《大哲学家》一书中看到孔子的名字与其他三位影响世界的权威人物(苏格拉底、佛祖和耶稣)并列在一起,这一年他38岁。那时,他已经从“二战”的战俘营出来,读完国民经济学的硕士学位,并在汉堡的经济交通局工作过几年。他的女儿已经9岁,此前他还有一个儿子,可惜不到一岁患脑膜炎夭折了。

  施密特对孔子创建的儒家学说很着迷,因为它“不是基于宗教,却是2000多年来唯一能够影响广大群众的伦理学”。以至于他在一次与邓小平谈话时,“半认真半开玩笑地说,中国共产党其实是一个儒家党,邓只是说:‘是吗?’”(引自《施密特:未来强国》一书,第130页)

  记者西伦的提问颇有意味,他问施密特:“如果没有上帝,那由谁来定什么是理性的?”

  施密特答道:“对中国人来说,第一个是由孔子来定。”

  中国人是有信仰的

  从这两位西方人的一问一答,可以看出一些别有趣味的内容。首先,这两人都认为中国人没有上帝的观念,这可能代表了绝大多数西方人和目前大多数中国人的看法。其次,施密特眼中的孔子类似于苏格拉底,是一位理性主义者,相信人是可以教育的。如果说到这两人的不同之处,施密特认为,“苏格拉底作为人也许比孔子谦虚,而孔子则有意识地利用了自己的威信。”(《与中国为邻》第216页)

  尽管,施密特欣赏孔子——中国人的先圣,但他未必真正懂得孔子,就像今天的中国人都对学习传统文化充满极大热情,但未必能把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在这里,必须提到“信仰”的问题。

  简单来说,“信仰”首先要解决人的有限性的问题。你相信,还是不相信:有一个超越人类的更高的意志存在?如果选择相信,那么就承认了人的有限性,人就有了敬畏之心,就不至于胆大妄为,自以为是,无法无天。那么,这个超越人类的更高的意志存在是什么呢?中国古人称之为“天”“上天”“上苍”“老天爷”,也曾称之为“上帝”,只不过不是被西方人格化的神。中国古人的文献对这个超越人类的更高的意志的表达随处可见,比如,“天,至高无上。”(许慎《说文》)“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史记·屈原列传》)

  “信仰”其次要解决人的无限性的问题。当人承认人的智力的有限性,面对上天臣服,并相信天良在每一个人的心头,让天心指引人心,那么一个平凡的人会焕发出无穷的精神力量。“大,天大地大人亦大,故大象人形。”(许慎《说文》)“夫大人者,乃与造物同体,天地并生,逍遥浮世,与道俱成,变化散聚,不常其形。”(阮籍《大人先生传》)

  在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中,有限性和无限性并不对立,是可以统合的。每个生命既是那么的高贵(“天道下济而放光明。”《易经》),又是如此的卑微(“地道卑而上行。”《易经》)。自古以来,中国人没有走宗教信仰的路,不意味着中国人没有自己的信仰——这是在复兴中华文化的过程必须要首先明确的一个问题。

  承认了这个前提,我们才能遇见真正的孔子。他是中国人伟大的先知之一。在孔子之前,中国人就有信仰和伏羲、尧、舜等先知,孔子的伟大在于他通过自己贫贱的出身和奔波劳碌、诲人不倦的一生启示中国人,每个人都可以像他一样,成为一个配天应地的大人。

  用西方的宗教和哲学来衡量中国文化,是无法理解中国文化精神的。“五四”之后,我们片面地学习西方,用西方的世俗教育和实用哲学来替代中国人的生命之学,切断了天人关系,否定了中国人的信仰,所以我们无法见到孔子的真面目,也无法见到我们自己的本来面目。

  在这里,没有任何责怪和轻视施密特先生的意思,我们试图透过施密特的视角,或许能帮助我们跳脱百年来的迷思,不再被西方的价值观念所束缚,重新确立中国人的文化信仰。

  中国人的信仰到底是什么呢

  如果我们承认中国人是有信仰的,而不只是懂得饮食男女的经济动物,那么,中国人的信仰到底是什么呢?

  第一,我们认为人类当中的每一份子都是上天的孩子(“天命之谓性。”《中庸》),天良就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大学》)。农村不识字的老太太都明白这个朴素的道理,做事别昧了良心,否则小心遭天谴。而多少受过高等教育的读书人怎么就忘了呢?我们受西方现代科学主义的影响,过于注重人类的理性,以为这个世界是人可以理解的,其实,如果我们怀着谦卑的心,在上天面前臣服,就能够接受这样一个基本事实:这个世界不是人用头脑可以理解的,它可以用我们的生命去感应,用生活去体证,却永远无法用人类的理性去证明。换句话说,无论你理解还是不理解,这个世界就是这样存在的,春华秋实,生生不息。

  今年5月16日,习近平主席在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成立60周年纪念活动上首提四个“观”,第一个就是“天人合一”的宇宙观。这是非常令人鼓舞的信号。正如施密特先生感受到的:“中国共产党在1949年执政以后,首先把儒家思想扫地出门。但在今天的中国,实际上与中国人密不可分的儒家思想正在回归。习近平主席对儒家思想的阐释,显示出中国日益增强的文化自信。在中国这样规模的大国,国家的凝聚力至关重要。但寄希望于民族主义会反受其累,因为这很可能引发并非本意的危机甚至战争,而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的中华文明更能提振中国人的自信和自觉。”(施密特: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而写的书评)

  第二,中国人的信仰除了确立了“天-人”关系(这一点与世界上所有正派宗教是相通的),还明确了“人-地”关系。这个“地”是对应“天”而言的,是指我们身处的这个大自然。它是“天”的另一种呈现,是上天的身体。中国古人相信,我们从天而来,就生活在上天的身体里。有了这份相信,中国人就不会狂妄到去伤害自然、征服自然;有了这份相信,中国人就安然地活在现实世界当中,而不总想着生活在别处,对于有信仰的中国人来说,此案即彼岸。

  中国古人与天地的和谐关系,是世界文明的典范,是值得当今人类重新效仿的。当我们相信我们每一个人与天地万物原本一体,我们怎么会疯狂到想毁掉地球而逃到火星上去呢?今天世界上所有的核技术专家都承认这一点,目前人类还无法有效地处理核废料的问题,只能找个荒凉的地方掩埋起来,留给后人——这种行为违背了中国人的信仰。真正的中国人,不会为了贪图当前的便利而不顾死后洪水滔天。

  因此,中国人的信仰就是“天地人”的生命图景。小孩子背诵的《三字经》里面写得很清楚:“三才者,天地人。”就这么简单。

  冲出“历史三峡”

  人有了信仰,生活就有了方向,精神就有了去处。几千年来,有了“天地人”生命信仰的中国人,其行动是从容而有力的——“象天法地”“顶天立地”“通天彻地”“配天应地做大人”。孔子为何伟大?因为他德配天地,道贯古今。《中庸》里说:“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上律天时,下袭水土。辟如天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帱;辟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明。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

  一个上通下达的人,才可以称之为“中”人。中国人就是中和之人。“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有了“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为前提,才有可能实践“协和万邦”的国际观。

  尽管,当前中国处于改革的深水区,情况特别复杂,任务特别艰巨,但我们有信心冲出200年“历史三峡”的最后一段峡谷。正如施密特对已故的邓小平的评价:“他创造了中国近一个半世纪以来最好的15年。很有可能,人们有朝一日回眸相望时,将不再把邓小平仅仅看作是最成功的共产党领袖,而是把他视为20世纪最成功的政治家之一。他通过自己那种坚定不移、务实的贯彻力,使人类的五分之一人口与世界融为一体,并帮助中国人过上了持久富裕的日子。”中国人信仰的重新确立,不仅仅是中国的事情,它势必帮这个世界的大忙。有了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中国人将力挽狂澜,不仅帮助当前人类从消费主义和科学主义的迷途上回头,而且一定会成为调停和转化世界上不同宗教和种族冲突最主要的和平力量。

  胡适的学生唐德刚先生有一个有趣的比喻,他称中国自1840年之后进入了200年的“历史三峡”,此前,中国的情况是千年不变;此后,是十年一变。的确,过去的170多年来,中国人饱受了种种苦难,而最大的精神苦痛是无家可归。可喜的是,中国大地上正在实现传统与现代化的和谐共存,那些穿着时尚的年轻人,大多数还是选择了春节回到父母家过年。中国人就是这样,通过回到父母、回到父母的父母、回到一代代的祖先,从而回到了遥远的天际,那里是人类的源头,是全天下人共同的家。

  祝福走在回家路上的中国人,祝福走在回家路上的人类!

 

德国前总理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写书评

赫尔穆特·施密特  2014年12月03日  中国网  

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4/1203/c1001-26142853.html?

  我于1975年首次访华,此后中国的内政外交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在几十年中多次拜访中国,对中国及其5000年悠久文明愈发仰慕。而习近平的这本书也使我受益匪浅。

  2012年5月,我与习先生相识于北京。半年后的2012年11月,习先生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观察他任职后的两年,我更深刻地认识到,过去40年,中国高层政治家的利益关切和视角发生了重大变化,同时又坚持了中国在内政外交上的传统。

  比之于其他古老文明和所谓文明古国如古埃及,中华文明5000年来绵延不绝,而且至今充满活力。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至少1000多年来占据着统治地位,这意味着中国没有影响全民的大一统国教;道教、佛教、印度教、基督教以及伊斯兰教得以在此和睦地各自发挥着影响。尽管也有王侯的权力纷争,但宗教从来没有发挥过重要作用。即使蒙古人和满洲人占据中原,也没有触动这种局面,蒙古人和满族人反而使自己的统治顺应和遵从了汉族的传统。

  就在15世纪,中国的文明发展无论在造船、印刷、还是军事技术都仍旧领先世界。而此时欧洲的工业化开始萌发,北美亦步亦趋紧随其后。19世纪,欧洲列强虽然没有完全霸占中国,但已经建立了所谓的租界,英国、法国、西班牙和葡萄牙在这个过程中一马当先,德国也参与其中。在19世纪,中国遭受了暂时挫折,积贫积弱;日本在20世纪对中国进行的大规模侵略使中国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孙中山等人多年不懈努力以摆脱外国强权,中国人民最终于1949年在毛泽东的领导下取得胜利,中国得以重建。毛泽东是当时中国毋庸置疑的政治领袖,今日中国建立在毛泽东打下的基础之上。

  但是毛泽东也犯了严重错误,特别是20世纪50、60年代的“大跃进”和“无产阶级文化革命”。1976年毛泽东去世后,邓小平最终成为国家最高领导人。正是在他的领导下,中国实现了对外开放,融入了全球经济。也是在他的领导下,中国人走上了不断富裕的道路。

  经过改革开放35年来的高速发展,中国的经济总量今天已跃居世界第二,用不了多少年就会摘取桂冠,预见的理由是国家和高层相对稳定。以习近平为核心的中国新一届领导人坚信这种发展模式,也同时需要处理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繁杂、重要和艰巨的任务。到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要比2010年翻一番,继续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中国的长期发展打下坚实的体制基础。要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共同发展并同时带动投资和消费;金融业也须进行改革。习近平尤其重视由腐败、环境污染、非法占有土地、劳资纠纷和食品安全缺失引发的问题。

  治理大城市雾霾是一项重要课题。造成二氧化碳雾霾的原因错综复杂,多管齐下的治理措施需要极大投入,会影响对老百姓的能源供应和他们的收入,涉及国家的气候政策。面对遏制全球变暖的呼声,中国不能继续置身事外。

  不断突出的老龄化是中国面对的另外一个严重问题。老龄化伴随着城镇化快速推进,全国性的养老保障势在必行。同时,中国不得不对独生子女政策进行反思。中国的户籍制度也亟待逐步调整。

  今天到访中国的人会发现,中国在同时推进多项工作。农民工的权利得到更多保障,出现了更大、效益更好的农业企业。如果经历过40年前毛泽东时代的中国,把当时的情况与今天的中国相比较,就会看到,今日中国公民的发展空间、自由和各项权利都获得了异乎寻常的扩展。

  毫无疑问,中国实现了传统与现代化的和谐共存。2500年来,中国人一直尊奉儒家的理性伦理学。在直到20世纪初的至少1000多年里,中国由封建官僚统治,儒家思想是中国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在1949年执政以后,首先把儒家思想扫地出门。但在今天的中国,实际上与中国人密不可分的儒家思想正在回归。习近平主席对儒家思想的阐释,显示出中国日益增强的文化自信。在中国这样规模的大国,国家的凝聚力至关重要。但寄希望于民族主义会反受其累,因为这很可能引发并非本意的危机甚至战争,而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的中华文明更能提振中国人的自信和自觉。中国5000年的文化中,实难发现帝国主义式思维的蛛丝马迹,中国一直信仰和为贵。一个范例是中国历史记载的15世纪中国航海家郑和将军,尽管握有海上优势,他却没有滥用武力。

  二战后,西欧国家对中国逐步采取了较为理性的态度。欧亚大陆首先在经济领域逐渐接近。如今,欧盟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是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中德关系也处于有史以来最好时期。

  但一直令我遗憾的是,中国的高层领导对西方的了解总是多于西方对中国的了解。习近平主席的新作面世是改变这个现状的一个有益尝试。本书告诉外国读者,中国的领导层遵循什么样的哲学,中国的发展方向依据何种战略方针。如此,世界可以更好地了解和理解中国的发展,特别是中国的内政外交政策。习近平主席希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国必须为此找到自己的道路重新成为世界强国。这样的书籍有助于外国读者客观、历史、多角度地观察中国,从而更好地了解中国,更全面地认识中国。西方国家常常按捺不住冲动,在中国和中国领导人面前扮演教师爷的角色,这种好为人师往往源自傲慢因而碰壁。西方国家或许应该识相地放下身段,让公平竞争发挥作用。(德国前总理 赫尔穆特·施密特)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