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美国产业政策复兴 目标 特征与启示

(2024-11-14 07:30:28) 下一个

美国产业政策复兴:目标、特征与启示

2024年04月24日来源:《产业经济评论》2024年02期    作者:李晓华 张作祥

摘要:长期以来,自由市场经济被认为是美国经济的主要特征,美国政府也在国际上反对产业政策的使用。但近年来美国产业政策出现复兴,主要体现在直接干预型产业政策明显增多、推动产业本土化归岸化、加强供应链韧性与安全、加大新兴产业扶持力度等方面。从历史上看,产业政策在美国的崛起中发挥过重要作用。随着二战后美国取得全方位遥遥领先的地位,其支持产业发展的政策转向更加重视发挥市场的作用,重点支持科技创新,鼓励自由市场竞争,也不排除在特殊情况下实施适度干预。当前美国产业政策复兴呈现出产业补贴的使用增加和力度加大、竞争前环节仍是产业政策的重点、联邦产业政策多以法案形式出台、注重不同政策间盟友间的协调配合等新特征。中国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产业政策仍然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手段,但随着我国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向战略性新兴产业迈进,也需要对产业政策进行调整。美国产业政策复兴对于我国全面认识产业政策的作用、更好地制定和实施产业政策具有重要的启示。

未来产业是受前沿技术推动,以满足经济社会不断升级的需求为目标,代表科技和产业长期发展方向,未来对国民经济形成重要支撑和带动,当前尚处于孕育孵化阶段的新兴产业。当今世界正经历着新一轮大变革大调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向纵深演进,全球科技创新的多点爆发和交叉融合为未来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与此同时,大国博弈日益加剧、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发展未来产业将直接关系到一国未来较长时期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以及科技和产业的全球竞争力。面对深刻复杂的发展环境变化,美国、欧洲、日本、韩国、英国等经济体纷纷制定和实施未来产业发展战略,对未来产业的发展方向和重点领域做出前瞻性战略布局,并在资金保障、创新平台、组织形式、教育体制、场景创新等方面加以支持,以期在日趋激烈的全球竞争中抢占先机、赢得主动。

一、未来产业综合性战略部署

21世纪以来,随着新技术的持续涌现以及国际竞争的日益加剧,美欧日韩英等国家陆续颁布未来产业相关政策和提案,对未来产业的支撑框架和发展方向做了综合性战略部署(如表1)。

表1 世界主要经济体发展未来产业的综合性战略部署

来源:作者整理

作为全球科技创新的领导者,美国在促进未来产业发展方面进行了全面部署,2019年发布《美国将主导未来产业》报告,首次将未来产业作为国家战略,并在此后的多份政策文件中强调增强在未来产业和相关技术领域的领导地位;还积极争取国际标准制定过程中的话语权,如发布《关键和新兴技术国家标准战略》。欧盟十分重视科技创新和前沿产业的发展,2019年发布《加强面向未来欧盟产业战略价值链》,正式划定未来产业六大关键领域,并在2020-2021年先后通过多个法案方案,提出欧洲工业发展的未来愿景,试图重振制造业并再次引领全球工业发展潮流。日本在2016年正式提出“社会5.0”的概念,要解决经济社会问题而开创美好未来,共同拥有一个能够为人类带来更美好生活的“超智慧社会”;在此牵引下,于2016-2020年陆续发布各年度的《科学技术创新综合战略》,确定了面向创造未来产业将采取的年度重点措施;多次提出聚焦发展生命健康、交通出行等未来产业领域,前瞻未来产业发展趋势。韩国同样对未来产业展开了大量的部署,2019年2月发布《政府中长期研发投入战略(2019-2023)》,明确提出发展未来和新产业;6月,在《制造业复兴发展战略蓝图》中再次提出发展未来产业前沿技术,鼓励在半导体、未来汽车、生物技术领域开展大型公私合作研发等。英国未来产业发展战略的提出最初是着眼于应对全球共同面临的挑战,为应对人工智能和数据等四大挑战,应重点发展相关未来产业;多次提出构建卓越科研体系、将英国技术发展提升到未来十年全球科技的前沿的战略目标和优先行动事项。

二、未来产业布局的重点领域

从发展方向上看,世界主要经济体对未来产业的布局主要聚焦于智能、低碳、健康三大方向,其中智能集中体现在各国对量子信息科学、人工智能、先进通信技术、先进制造等前沿技术和产业领域的部署;低碳涵盖以氢能为代表的新能源技术创新、低碳工业、绿色交通等领域;健康主要是生物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引领未来健康产业的发展。

(一)把握数字时代新趋势,促进智能产业发展

当前,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日新月异,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推动着产业向智能化、高效化的方向发展。智能产业的发展不仅能创造就业机会、改善人民生活质量,还能提升国家的安全能力、防御能力和战略竞争力。主要经济体将促进智能产业发展视为增强国家未来竞争力的重要战略,并出台了大量的法案与计划。从细分领域来看,量子信息科学的发展重点包括量子计算机的研发、量子通信网络的建设和量子加密技术的应用;人工智能领域的关注点在于类脑智能、人形机器人、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先进通信技术方面,重视新一代通信网络技术的基础研究,重点推进5G网络部署和6G技术研究走向愿景落地,以及光纤通信、卫星通信、人机通信技术等;在先进制造领域,重点部署了数字化制造、智能制造、机器人技术、增材制造等。

(二)支持绿色能源技术创新,推动低碳产业发展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气候变暖等环境问题的加剧,亟须锚定“碳达峰碳中和”和能源安全高效目标,在未来绿色低碳产业上做出前瞻性布局。绿色低碳转型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保护环境,是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抓手;也有助于增加能源供应、改善能源消费结构,是构建安全高效能源体系的重大举措。为此,主要经济体纷纷在推动低碳产业上进行探索。美国注重低碳产业发展的系统性、整体性、均衡性,重点布局碳捕获与碳储存技术、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新一代动力电池技术等。欧盟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作为重点,推动能源存储和智能电网技术的发展,并通过碳市场和碳定价机制,助力欧洲工业在气候中立和数字化的双重转型中发挥领导作用。日本重视碳捕获与碳储存技术,致力于氢燃料电池汽车、氢能供应基础设施和氢能源的产业化发展。韩国将低碳绿色增长战略作为国家远景目标,推动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的创新,重视氢燃料电池汽车和氢能基础设施的发展。英国积极部署绿色工业革命,在海上风能、氢能、碳捕获利用储存、电动汽车电池领域进行了重点部署。

(三)提升生物技术创新能力,引领健康产业发展

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和长寿的追求更加强烈,与此同时,生物技术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一系列新技术逐渐到了能够产业化的阶段,为健康产业带来了更多的创新和发展机会。主要经济体普遍意识到健康产业的巨大潜力,着力提升生物技术创新能力,以提供更加高效和个性化的健康服务。美国从国家经济安全的高度给予重视,积极布局免疫疗法、3D打印和基因治疗等生物前沿技术领域,推动“互联网+医疗健康”新业态的发展。欧盟积极寻求后疫情时代发展方案,建设具有前瞻性和抗危机能力的制药体系,并促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健康服务融合,充分挖掘电子健康数据“二次利用”的价值。日本强调加快发展先进技术、建设国际生物经济社区,引领传统医疗模式向覆盖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的新型健康保障模式快速转变。韩国致力于推进创新药、医疗器械和医疗技术发展,推动生物健康产业出口增长。英国加强基因组技术、数字化与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寻求健康领域的产业转型。

三、支持未来产业发展的主要举措

面对日益激烈的全球前沿科技和未来产业竞争,世界主要经济体通过更加全面和精准的产业引导政策,推动前沿技术创新和产业协同发展,为未来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一)强化资金保障,加大对前沿技术研发的投资

针对前沿技术的研发资金投入是各国政府未来产业政策的重点,如在2021和2022财年的政府研发预算备忘录中,美国均提出保持在未来产业上的财政投入的领先地位;在《美国就业计划》和《NSF未来法案》中,分别对相关领域给予1800亿美元和726亿美元支持;《2021年美国创新与竞争法案》提出,为未来产业拨款逾2500亿美元。在资金来源方面,更加注重多样化,如英国为发展未来产业设立的“工业战略挑战基金”,设置约26亿英镑的公共资金和30亿英镑的企业配套资金投入;日本则在《第六期科学技术创新基本计划》中提出,政府计划投入研发资金30万亿日元,官民研发投资额计划为120万亿日元,以解决数字化发展迟缓等问题。

(二)打造创新平台,加快推进创新基础设施建设

创新平台和创新基础设施是新技术、新产业的必要物质基础和关键支撑。世界主要经济体积极建设协同、先进、开放、高效的创新平台和基础设施,在加速创新成果迭代中推动未来产业的快速发展。例如,2021年3月,美国政府发布针对电动汽车、半导体技术、生物制造等未来产业及相关前沿技术的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在研究基础设施领域投资1800亿美元;在《实现面向未来的投资的经济对策》中,日本政府将“完善21世纪型的基础设施”作为支柱内容之一,强调充实人工智能、新材料、宇宙航空、能源等产业的基础性研究。

(三)创新组织形式,建立高效能新型研究机构

面向世界科技竞争前沿领域,一些国家纷纷创新组织形式,以创建未来产业研究所等新型研究机构为载体,实现了组织间的联合研发和开放创新,也畅通了未来新技术产业化衔接与配合的通道,促进创新的全链条发展。例如,2021年1月,美国总统科技顾问委员会发布《未来产业研究所:美国科学与技术领导力的新模式》,建议新建跨越从基础研究到产品开发和推广的创新全流程,产业界、学术界和非营利组织共同参与的未来产业研究所;英国同样强化了未来产业竞争的组织设计,建立的英国国家科研与创新署,在制定各学科领域国际科技合作战略与政策、推动英国的国际科技合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四)完善教育体制,夯实创新型人才培养根基

前沿科技和未来产业的发展需要不断地进行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创新实践。通过完善教育体制,培养具备创新思维、实践能力和跨学科能力的人才,可以推动科学的进步和技术的革新、提升创新系统的可持续性。对此,各国均在加强基础教育,特别是科学、技术、工程、数学(STEM)教育,以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以引领未来产业的发展。美国发布《先进制造业美国领导力战略》,把制造工程教育、职业和技术教育等作为优先行动事项。日本发布《新产业结构蓝图》,指出构建新的适应“工业4.0”需求的教育系统;在《2040年高等教育规划总体报告》中提出,未来在人才培养上贯彻“多样化”和“灵活性”方针,面向社会转型以及老龄化等问题强化人才培养。

(五)支持场景创新,推动前沿技术高水平应用

场景创新是以新技术的创造性应用为导向,以供需联动为路径,实现新技术迭代升级和产业快速增长的过程。前沿技术的应用推动产业创新的发生和加速,各国政府纷纷出台场景创新支持政策,例如,美国交通运输部于2021年发布《自动驾驶汽车综合计划》,通过监管新规放开场景应用的限制,同时对自动驾驶系统的应用场景进行定义;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制定确认加速批准法规途径、启动第二代“曲速行动”等四项计划加快基因疗法的批准。日本政府将未来图景和技术预测结合起来,创造性地提出和践行了供需联动的未来产业研究机制。英国在首个国家氢能战略中为氢能运用规划了四个主要的场景,即工业生产的原料和燃料、电力行业的脱碳、建筑行业的供暖和生活燃料以及在交通领域的运用。

四、对我国发展未来产业的启示

为了在新一轮全球竞争中把握发展的主动权,在未来产业取得领先优势,应充分借鉴世界主要经济体在未来产业布局方面的经验,探索适合我国发展未来产业的方向和路径,制定和实施未来产业发展战略和行动计划,加快推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聚焦重点领域,系统谋划未来产业发展

未来产业是重塑全球创新版图和经济格局最活跃的变革力量,具有巨大潜力。在系统谋划中国未来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时,需重点考虑:一是密切关注全球前沿技术发展趋势和特点。包括底层技术、需求场景、生命周期和变革影响等方面,以便抓住机遇并引领行业发展。二是充分认识我国产业基础和自身优势。了解各产业的技术水平、人力资源、市场规模等方面的优势,以更好地发挥优势促进发展。三是精准把握未来产业发展方向和重点领域。结合全球前沿技术趋势和我国产业基础,选择具有广阔发展前景和良好带动作用的领域进行布局。

(二)优化科技创新环境,构建良好的创新生态

良好的创新环境和创新生态是未来产业发展的必要条件。我国应积极营造创新环和系统,促进创新链条的贯通以及主体间的协同发展和资源共享:一是提供创新创业的政策和金融支持。简化创业注册流程、提供多元化资金支持、建立风险投资机构等,降低创业者的创业成本和风险。二是建设创新基础设施。包括国家级科研机构、大型科学装置、数字化平台和数据共享平台等,为科学研究、技术与产业的深度融合提供平台支撑。三是推动研发组织模式的革新。建设未来产业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探索新机构的建设管理和成果转化新机制。四是加大对人才培养和引进的支持力度。建立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推动国际人才交流合作。五是重视场景创新和市场拉动。建立科技创新与市场需求对接的机制,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支持。

(三)加快创新政策和产业政策的转型

未来产业的发展是依托于前沿重大科技突破进而加速产业化的过程。我国在政策体系上应适时调整和精准发力,构建起支持未来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一是从重视技术集成转向更加突出强化基础研究。促成基础前沿方向重大原创成果持续涌现,为未来产业提供源头和底层的关键技术支撑。二是从依托特定企业转向更加突出鼓励多元试错。通过建立科技创新失败补偿机制、建立健全保护创新的法律制度和科技创新容错机制等,支持在前沿领域进行探索和创新,营造包容失败的社会氛围。三是更加注重国际交流合作。应积极参与新兴科技领域国际规则制定,引领和主导技术标准、产品标准和生产标准的制定;还应促进新兴产业领域的全球产业链合作,推动构建开放包容、互利共赢的全球产业链体系,促进未来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王怡帆: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