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神通能表明修行成就吗?

(2024-11-14 01:23:14) 下一个

问:神通能表明修行成就吗?   
答:修行到了一定的境地,必伴随着神通的发生,但有了点神通,却不能说修行一定有了成就。一般说来,神通主要指三明、五眼、六通。所谓三明,是指宿命明、天眼明、漏尽明。知宿世多生的经历及业因果报,称“宿命明”;见自他生死去向及因果,称“天眼明”;知自他烦恼是否断尽及因果,称“漏尽明”。五眼为:(1)肉眼(2)天眼(3)慧眼(4)法眼(5)佛眼。肉眼显色,天眼显质,慧眼显理,法眼见空,佛眼穷本,随定力深浅而有不同的显现。六通指:(1)天眼通(2)天耳通(3)他心通(4)宿命通(5)神足通(6)漏尽通。天眼彻视,天耳洞听,他心知念,宿命通命,神足畅达,漏尽断惑。前五通依定力成就,各种修炼都能成就,唯漏尽为佛家独有,非正修不能成就。佛法以明心见性为修行目标,神通只是修行过程中伴随而来的一种自性功能现象,非为证道。不能明心见性,纵有神通发生,不作成就看待。

问:“舍利”是成就的标志吗?   
答:舍利指佛陀、菩萨、罗汉或高僧大德圆寂后留下的超物质结晶体,至今难以明晰其物质组成。此晶体,高温不能熔,高压不能损,且增减自如,诚不可思议。就外观,则呈现光色多样、形状各异、大小不一等状,有所谓骨舍利、肉舍利、发舍利,全身舍利、碎身舍利,生身舍利、法身舍利(经卷)等分,是被世人奉为无限吉祥的佛门珍物。如果说其他现象还不足以表征修行成就的话,那么舍利则是千真万确地指向了修行上的成就。《金光明经·舍身品》云:是舍利者,即是无量六波罗密功德所得所重,为戒定慧所熏修,甚难可得,最上福田。《般若经》云:佛身及设利罗(即舍利),皆由如是甚深般若波罗密多功德所熏修,乃为一切世间天人供养恭敬,尊重赞叹。按佛典记载,本师释迦牟尼佛涅磐行荼毗时,尔时金棺从座而起,高七多罗树,往返空中,化火光三昧,须臾灰生,得舍利子八斛四斗,为五色珠,光莹坚固,其舍利为当时佛弟子及八大国王分享并建塔供养。

問:證果在時間上有講究嗎?
答:從本質意義上說,修行證果實無時間講究,何時因緣成熟了,何時就證果。每個人根性不同,加之精進努力程度不同,故而證果時間也不同。佛教從依自力修行出發,給出了一個大致的時間表:證阿羅漢果,多至百劫,少則一至三生;證辟支佛果,多至百劫,少則四生;利根人修大乘菩薩道,若能特別精進,即世可證六根清淨,甚或能登初地聖位。從信佛到究竟成佛,共需三大阿僧祗劫,這是就自力修行而言的。只因諸佛成就淨土,這個時間便大大縮短,那便是籍著諸佛的大願,先往生凡聖同居土,雖未證聖,但成佛已是決定中事。又,修大乘菩薩道,並不刻求速成,而是放長心線,甘願以眾生身入生死海,這是非常難能可貴的。中途如感力不從心,則可採取方便往生諸佛淨土,暫作調整,之後再來。故而要想速成,當修淨土。

问:“五乘”佛法说什么?何谓“一佛乘”?
答:为方便故,佛教将佛法分为大乘、小乘。到具体修持,则有“五乘”之分,即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人乘即是人道之法,以“五戒”为法本,谓修五戒可得人身;天乘即是天道之法,以“十善”为法本,谓修十善及诸禅定可以生天;声闻、缘觉乘即是小乘之法,以“四谛”、“十二因缘”为法本,谓修四谛法、十二因缘法可得阿罗汉、辟支佛圣果;菩萨乘即是大乘菩萨之法,以“六度”为法本,谓修六度可圆成菩萨道。五乘中,人、天乘为善法,是整个修道的基础。声闻、缘觉乘为解脱法,只能自觉不能觉他,尚须回小向大。五乘中,只有菩萨乘是大乘,是通向究竟佛道的必由之路,为佛所称扬赞叹。除五乘外,尚有“一佛乘”之究竟圆满之乘,以修普贤行愿为法本,得究竟佛果,是佛降世教化的本怀。经云,诸佛唯以“一佛乘”赐予众生,以众生不堪受此大法故,佛以方便一分为五,循序引导归于一佛乘。

问:戒在修持中的地位如何?
答:戒在佛法修持里整个处于基础地位,戒律成就,诸事宜成。反之,戒根不备,纵有智慧禅定现前,也属枉然。佛之戒律,如同世间律法,要求行人严守。唯有守戒,才能框正身心,与性相应,故知戒律乃佛法修持之必须。若不守戒,即非佛弟子。有关戒之种类,随行人不同而不同,而有所谓居家戒、出家戒、菩萨戒等,但最基本的是五戒十善。于戒,应当明确是学佛修行的第一步,也是生生世世的课程。于戒,应当明确“摄心”才为真戒。所谓摄心,即是保持六根清净。唯有摄心,才能“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于戒,应当明确是戒、定、慧三无漏学的基础,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即是。于戒,还应知道是如来灭度后之根本师从,也是末法时期区别佛道与魔道、神道、邪道及真假佛弟子等根本所在。于戒,还应知道行菩萨道方便含义。

问:“人天乘”修什么?
答:人天乘是人乘、天乘的合称,在五乘佛法中据于基础之位。盖人道为修道位,故佛法首先应从人乘修起。人以五戒而立,在世行五戒,来世仍还为人。于五戒中持齐,为人则大福大贵;若有缺额,则福亦缺,以是形成人中差别,故而人乘主要是修五戒。于人中,还有一类从地狱、饿鬼、畜生展转报尽而得人身之人,这类人无福可言,另当别论。此外,还有以天福享尽而落人身的,尚需重新起修。天以十善、禅定而立,是比人乘更高的一个阶位,修十善可得六欲天报,修禅定可入色界诸天乃至无色界天。天道之境,是一层比一层定得深。另,天人虽有大福报,但仍属凡界,报尽还入轮回,故而非为究竟。欲修佛法,先从持守人天戒德做起,把基础打牢,继而向解脱道乃至菩萨道起修。

问:受三归、五戒有什么特别意义?
答:如同世间加入某一组织需要举行一种仪式一样,成为在家佛弟子也有相应的法式,在佛制里叫做“归依”。归依需要两个条件,一是行者要有主动归依的愿望,二是要有一名出家住持僧授归。归依时,受归人应到寺院,由归依师在大殿授归,受归的内容主要是三归五戒。三归为:归依佛、归依法、归依僧,以此与天魔、外道、邪说、邪众等断开。五戒为: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行仪时,授归师并受归人俱应至心,若不至心,即不为真归依且要获罪。需要说明的是,归依是归依三宝而非授归师一人,授归师只是代表三宝授归,归依后是三宝弟子而非某某授归师弟子。依经教,归依毕即有魔民向魔王报告,说某某又归依了佛陀,本部子民又少了一个。又依经教,受三归五戒后即有天帝部下神王相护,不令邪神恶鬼得便。于行者,则是受归后一定要善持勿毁,如是方能获益。

  

悲珍整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