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与和谐处世之道(三)
对第一、二讲的简要回顾。
在前两次课中,我们围绕着怎样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和大家共同学习了老子《道德经》第四十六课“柔弱”、第七十一课“微妙”和第七十九课“知人”。这三课给我们的启示是,要消除不和谐的根源,应当转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和处事方式,这就是不要处处去与人争强斗胜,而要学会以柔弱的姿态与人相处。具体讲就是要学会容忍大千世界里的各种人和事,尤其是自己不喜欢的人和事,做到为人处事微妙玄通。而要做到这些,必须提高自己的情商,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这个自我控制的过程,也就是自己战胜自己的不良情绪的过程。《道德经》认为,“自胜者强”,这种能够自己战胜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
今天,我们继续深入探讨这些问题。就是与人相处怎样才算是柔弱呢?是不是只要轻言细语就算柔弱了呢?轻言细语只是一种形式,柔弱的关键在于人的心态。那么,什么样的心态才算是柔弱呢?我们今天与大家共同学习《道德经》第三十课“谷王”。
第三十课 谷 王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在学习之前,我们先来看两个小故事。
张良的故事。
张良是辅佐刘邦取得天下的军师,他对于建立汉王朝功不可没。当年,他是怎样发迹的呢?相传张良年轻时并无过人之处,但是有一天,发生了一次奇遇。这一天张良过河,正在桥上走,迎面过来了一位白发老人,走到面前时,老人突然把脚上穿着的鞋子往桥下一甩,鞋子随即落到河里。张良正纳闷,只听见老人说:“你下去把鞋子给我捡上来。”张良满肚子不高兴,明明是你故意丢下去的,凭什么让我去给你捡上来?心想拒绝,但眼见老人满头白发,又一想何必跟这么老的人计较呢,于是耐着性子下河去把鞋子捡了上来。正要交给老人,没想到老人接着伸出脚说:“把鞋给我穿上。”张良这回真生气了,这个老头怎么这么无礼?但又一想,既然已经捡上来了,看在他是老人的份上,就给他穿上吧,于是张良又把鞋给老人穿上。老人穿上鞋后,说话了:“孺子可教也。”接着说:“三天后的早上,你到这个河边来,我有东西要传给你。”张良知道遇上了不凡之人,心里很高兴。第三天一早就来到了河边,一看老人已经站在那里,老人生气地说:“哪有让我等你的道理,东西暂时不给你,还是三天之后的早上,你再来等我。”三天后,天才蒙蒙亮,张良就来到了河边,一看,老人又先他而来,不用说,又没得到,老人再次约他三天后见面。这次,张良半夜就来到了河边,一直等到早晨老人来到,于是老人满意地交给他一本书就走了。相传这位老人叫黄石公,传给张良的这本书是一本讲述怎样用兵打仗的兵法书,张良回家后用心研读,终于成长为一代军师。
这是一个古代的例子,我们再来看现代的例子。
新东方的董事长兼总裁,也是创始人俞敏洪讲到他为什么会吸引一批北大的海外学子回来为新东方效力时,这样说:“我这个人成绩一直不怎么样,但我从小就热爱劳动,我希望通过勤奋的劳动来引起老师和同学的注意,所以我从小学一年级就一直打扫教室卫生。到了北大以后我养成了一个良好的习惯,每天为宿舍打扫卫生。另外,我每天都拎着宿舍的水壶去给同学打水,把它当作一种体育锻炼。大家看我打水习惯了,有的时候我忘了打水,同学就说,俞敏洪怎么还不去打水。但是我并不觉得打水是一件多么吃亏的事情,因为大家都是同学,互相帮助是理所当然的。同学们一定认为我这件事情白做了。又过了十年,到了1995年底的时候,新东方做到了一定规模,我希望找合作者,结果就跑到了美国和加拿大去寻找我的那些同学。我为了诱惑他们回来还带了一大把美元,每天在美国非常大方地花钱,想让他们知道在中国也能赚钱。后来他们回来了,但是给了我一个十分意外的理由。他们说,俞敏洪,我们回来是冲着你过去为我们打了四年水。他们说,我们知道,你有这样的一种精神,所以你有饭吃肯定不会给我们粥喝,所以让我们一起回中国,共同干新东方吧。才有了新东方的今天。”
在这两个故事中,张良能赢得那位黄石公的信任,进而把兵书传授给他,靠的是什么呢?俞敏洪能赢得他的同学的信任,从国外回来和他一起创办新东方,靠的又是什么呢?用《道德经》的观点来解读,他们共同具备了一种与人和谐相处的心态和素质,那就是处下。
第三十课 谷 王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这一课讲了这样几个问题。
第一,百谷王善处下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江河湖海之所以能为山川河谷的百谷之王,有的还是几百谷之王,如长江是由很多峡谷的溪流汇合而成。原因何在呢?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由於它处于最低的位置,所以它能为百谷王。水往低处流,江河湖海地势低洼,水都流到这里汇合,所以它就成为百谷之王了。
《道德经》在这里揭示了一个自然规律,就是大江大海之所以能成为山川河谷之王,其原因在于它处于最低的位置,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如果它不处于最低的位置,也就没有最大的容量。正因为它有了最低的位置,才遵循了水往低处流的自然规律,汇集了山川河谷之水,成为百谷之王、千古之王。
用一句话来总结,善于处下,是大江大海成为百谷王的关键因素。
第二,上民、先民必处下。
把这个自然规律运用到人类社会,一个人要想得到他人的认可,得到群众的拥护,与他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关键也是要学会处下。
我们想想,在与他人相处的时候,我们的心态是处上呢?还是处下呢?公交车上,为了争座位发生争吵,乃至动武,为了什么呢?还不是怕吃亏,都想争个先,赚个舒服;两个大人为了孩子放鞭炮的争执而发展到动刀子,为了什么?也是怕自己的孩子吃亏;说到底,都是咽不下那口气,这口气是处上还是处下呢?当然是处上。家里两口子经常发生口角,说到底谁都想占个上风,谁也不想甘拜下风。单位里同事之间经常发生矛盾,追根究底,也是都认为对方不对,谁也不愿意多想想自己的缺点,一句话,谁都不愿意处下。所以,人与人之间不和谐,好争斗,说到底,还是不愿意处下所致。
《道德经》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呢?
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所以你要想当上等人民,说话就必须客气些。要想当先进的人民,是事都不能争先。也就是说,与大自然的客观规律一样,在人群中,真正的王者,也就是能够得到大家的拥护和支持的人,同样是善于处下的人。
这种处下的具体表现就是,首先,必以言下之,就是他对任何人说话都是和气的,从不高高在上,从不想压人一头,而是平等待人。记得有位北大学生写了一篇文章,题为“来北大的第一堂课”,讲的是他第一次来北大报到时,孤身一人,背了许多行李,要上许多地方去办各种手续,每个地方都要排长队,直到天快黑了,手续还没办完,还要背着行李到处跑,心里很着急。这时他看见一个老头迎面走来,于是他对老头说:“老大爷,麻烦您帮我看看行李,我要去办入学手续,办完了我就来取行李。”老头答应了。等到这个新生把全部手续办完,天已经完全黑了,他赶忙跑到老大爷那里,心想他会不会早走了,我的行李安全吗?没想到老大爷依然在原处守着行李等候着他,他十分感动,连连道谢,老大爷转身离去,他才想到自己还没问他的姓名。过了几天,学校召开开学典礼,他远远望去,主席台上一位老人十分眼熟,仔细一看,不就是帮自己看行李的那位老大爷吗?他忙向别人打听这是谁,别人告诉他,这就是当时的北大副校长季羡林,他顿时被震撼了,堂堂北大副校长,为素不相识的新生看行李,而且根本就看不出这位老人身居高位,当时的老人衣着朴实,神态和气,全没有高官的气势。震撼之下,新生写下了这篇文章“来北大的第一堂课”,他认为季羡林给他上的第一堂课就是,怎样做人。季羡林的什么素质让北大学子感到震撼?就是处下。身居高位,并不高高在上,而是谦虚朴实,平等待人,乐于助人。其实不仅高官处下令人感动,就是我们平民百姓之间,如果谁总是谦虚处下,处处让人,不与人争高低,乐于帮助别人,我们不也都喜欢这样的人吗?可以说,凡是能够处下的人,必定有着良好的人际关系。《道德经》把这样的人称为“上等人民”,也就是说,真正的上等人民不一定是钱很多,或者是官做得大,或者是什么星,而是那些具备处下精神的人。我们再来看前面说的那两个小故事,俞敏洪为什么能够赢得北大海外学子的青睐,愿意回国与他一起创业?就是因为他善于处下,大学四年,天天打扫宿舍卫生,天天给同学打水,以至于没去打水反而被别人看作是不正常,他照样心安理得地去打水、打扫卫生,并不认为这是一件吃亏的事情,也并不想从中得到什么。这是什么精神?就是一种处下的精神。但是十年后,当新东方发展急需优秀人才时,他的处下得到了回报,因为他的处下,赢得了别人对他的信任和尊重,那些优秀人才愿意抛弃海外事业和他一起创业,没有这些海外学子的支持,也就没有新东方的今天。古时的张良如果不处下,经不起黄石公的再三试探,他也得不到那本宝贵的兵书。老子在《道德经》中之所以把这种人称为上等人民,是因为这些人具备了一般人很难具备的处下的心态和素质。因为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在四年当中,坚持每天打扫宿舍卫生,坚持每天为同学打水;也不是每个人都能为素不相识的新生无偿地看行李;遇到老人挑衅性的试探,更不是每个人都能耐住性子去满足老人的要求;能够做到这些,说明这些人具备了一般人所不具备的处下素质,这既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水平的体现,同时也是一种过人之处,一种人格魅力,这种人格魅力使他们得到了别人的信任和尊重,成为人群中的上等人民。
处下的第二个表现是,必以身后之。也就是凡是有利的事情,你不能去跟别人争,而是要先让给别人。孔融让梨之所以成为千古美谈,就是因为其中所体现的先人后己的精神。当初牛根生被迫离开伊利,卖掉伊利股票成立蒙牛时,原来跟随牛根生的骨干力量便一起投奔到了牛根生的麾下。牛根生在和林格尔所竖起的蒙牛大旗之所以有这样的号召力,这与牛根生的“德商”有着最为直接的联系。在伊利工作期间,因为业绩突出,公司曾奖励牛根生一笔钱,让他买一部好车,而牛却用这笔钱买了四辆面包车,此举使得其直接部下一人有了一部车;据接近牛根生的人介绍,当时牛根生还曾将自己的108万元年薪分给了大家。这就是牛根生给部下的一种心理预期,这样的预期让他们知道,只要牛根生能走向成功,牛根生绝不会亏待跟自己一起打天下的部下。也正是因为这样的预期,曾经的老部下便义无反顾地投其麾下。正因为牛根生在有利益的事情上“必以身后之”,不但不争先,反而把自己的让给别人,所以才会有众多人才不顾一切地去投奔他,也才有了今天的蒙牛。追随俞敏洪的人说:“俞敏洪,我们回来是冲着你过去为我们打了四年水。我们知道,你有这样的一种精神,所以你有饭吃肯定不会给我们粥喝,所以让我们一起回中国,共同干新东方吧。”俗话说,得人心者得天下,怎么才能得人心?只有那些把别人的利益看得比自己的利益还重要的人,才能得人心,进而得天下。
俞敏洪说,一个企业家和他讲起大学时候的一个故事,他们班有一个同学,家庭比较富有,每个星期都会从家里带六个苹果到学校来。宿舍里的同学以为是一人一个,结果他是自己每天吃一个,尽管苹果是他的,不给你也不能抢,但是从此同学留下一个印象,就是这个孩子太自私。后来这个企业家做成功了事情,而那个吃苹果的同学还没有取得成功,就希望加入到这个企业家的队伍来,但后来大家一商量,说不能让他加盟,原因很简单,因为在大学的时候他从来没有体现过分享精神。
说到底,《道德经》要求的“必以身后之”,是事都不能争先,说的就是在有利益的时候,要学会让别人先得利,不要去争。有的人对这点可能想不通,有利的事都给了别人,那我不是太吃亏了吗?其实,《道德经》所说的“必以身后之”,不是说你什么都不要,而是有利先让别人,自己不去争。其结果呢?从具体事情上,可能你会吃点亏,但从长远来讲,你赢得了大家对你的信任和尊重,这种无形资产给你带来的更多,更好,这是用钱买不到的财富。《道德经》在第三十二课“天长”中说,“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所以圣人把自身摆在人民之后,结果反而走在前面去了;把自身置之度外,最后反而生存下来了。“非以其无私耶,能成其私。”必须以他的无私,所以才能成其私。也就是说,你处下,不争先,有利让别人,看起来是吃了亏,但善有善报,最终反而得到的更多。俞敏洪无怨无悔地为同学打扫了四年宿舍,打了四年水,当时似乎是吃了亏,但他由此得到的信任和尊重换来了新东方的成功,他是得到的多呢?还是失去的多呢?牛根生有钱就散财,帮助别人,一些本属于他的财富似乎流失了,但他由此赢得的人心为他带来了一个蒙牛,他是得到的多呢?还是失去的多呢?其实,一个只看到眼前利益的人,或者把眼前利益看得很重的人,是很难与他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的。那些真正能够与别人和谐相处的人,必然是不斤斤计较眼前的利益得失,不怕吃眼前亏的人。也就是前面学的第七十一课“微妙”中说的,这种人旷兮其若谷,胸怀宽广若谷,什么事情都能容。为什么?就是他能够处下,他把处下视为一种美德,他既然能够处下,胸怀就宽广,就不在乎一得一失,就能够让别人先得利。他做到了处下,就必然会赢得别人的信任和尊重,就会有好人缘。
根据江河湖海善于处下而成为百谷之王的自然规律,《道德经》认为,处下是一种王者风范。善于处下的人,除了能够与他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而外,更可能受到他人的拥护而成为领导人。那么,当他当了领导人,地位高了之后,他又是怎样处下的呢?《道德经》说,“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所以圣人,地位虽高而人民负担不重。遇到灾害时,他们就站在前面抵御灾害,保护人民不受其害。比如现在中央减免了所有的农业税费,又颁布了多项惠农政策,这就是处上而民不重,地位虽高而人民负担不重。灾害来了,在第一线,我们总能看到中央领导的身影,与人民同甘共苦,领导人民抵御各种灾害,这就是处前而民不害,这个时候他们站在前面不是与民争利,而是领导人民抵御灾害。远古时候的尧帝在位的时候,认为天下人只要有一个人挨饿,那就是他的过错,天下人只要有一个人犯罪,那就是他没有教育好。他的这种爱民如子的思想最后体现在他年事已高的时候,主动把帝位禅让给了舜帝。大禹后来之所以被舜选中做自己的接班人,也是因为他治水有功,解除了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水患,治水时三过家门而不入,至今传为美谈。这些地位高的人处下,说到底就是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上。
这种处下的人,最后的结果是什么呢?《道德经》说,“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所以天下人都乐于推举他,他们的处下,得到了天下人民的拥护,大家都乐於推举他当领袖。因为他处下,从不与任何人发生个人利益的争斗,所以天下人没有能与他相比美的,也没有人能够战胜他的。
以上讲的是处下的好处,那么不处下的坏处是什么呢?举个简单的博弈论的例子。一个8岁的男孩问父亲:“爸爸,战争是怎样发生的?”男孩的父亲回答:“很简单。比如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是因为德国人入侵比利时……”在一旁的妻子立即打断他的话:“你讲的不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是有人在萨拉热窝被刺杀了。”丈夫听了一脸不高兴,冲妻子不耐烦地说:“是你回答这个问题,还是我回答?”妻子听了也是满脸不高兴,她转身跑出客厅,砰的一声把门关上。接着从厨房里传来碗碟猛摔在地上的声音,过了一会,大家都陷入沉默当中。男孩眼眶里含着泪水,轻声说:“爸爸,你不用说了,我知道战争是怎样发生的了。”夫妻二人以一种两败俱伤的方式,使自己孩子明白了战争的发生和夫妻两个人吵架的内在关联:让国家之间一步步走向世界大战的机制,同样也正是同一屋檐下夫妻失和的原因。也就是说,无论国与国之间,还是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与冲突,其中所蕴含的博弈原理是大同小异的,这就是人们之间的决策与行为会形成互为影响的关系,一个主体在决策时必须考虑到对方的反应。当双方发生矛盾的时候,如果大家都选择处上,谁也不让谁,针锋相对,就会导致矛盾不断升级,国与国之间争斗的最高形式就是战争,夫妻之间争斗的最高形式往往是离婚。但是如果有一方能够处下,忍让,情况就大不一样。
今年正月十五中央台播了一个节目,讲一个七岁的小女孩是怎么调解父母关系的。这个小女孩多才多艺,十分优秀,但是父母在怎样培养她的问题上发生了矛盾,而且矛盾越来越大,有时父母吵完架,几天不说话,有时就分居了,小女孩心里很着急,怎么劝说都不见效。这天,她听见母亲对父亲说,你要是象从前那样对我好,就好了。父亲接着说,你要是象从前那样听我的,就好了。小女孩听了,心想,他们过去彼此都是很爱护尊重对方的,而且他们都怀念这种感觉,于是她想了个主意。有一次父母又吵完架后,妻子接到了丈夫发来的一条短信:“亲爱的,都是我不好,我太不大度了,请你原谅。”丈夫也接到了妻子发来的一条短信:“宝贝,对不起,我不该那样对待你,请你原谅。”这对夫妻接到了对方的短信后,心里都很感动,再坐下来讨论问题时,不再那么气呼呼的了,都尽量考虑对方意见中合理的成分,家庭矛盾就这么渐渐化解了。这两条短信都是这个小女孩模仿父母的口气发的,为什么会起到这么好的效果?就是因为她无意中遵循了处下的自然规律,她模仿父母的口气用彼此处下来对待对方,就取得了和解的好效果。我们再想想,为什么现实生活中很多矛盾解决不了?其实矛盾本身并不是不可解决的,关键就在于人人都不愿意处下,人人都想证明自己对,都想占上风,不断地较劲就导致矛盾不断深化,以至于不可调解。如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中,石光荣与儿子的矛盾,与妻子的矛盾,都是源于处上所致。其实只要有一方愿意处下,矛盾就会逐渐弱化,最后化解。
话虽这么说,但在现实生活中要真正做到处下,却绝非易事。处下为什么这么难?其实,处下难就难在人往往咽不下那口气,处下似乎就是示弱,但是人就是不愿意示弱,这就是我们与人和谐相处的心理障碍。如果看开了,那口气算得了什么呢?看淡了它,不往心里去,表面上你处下处弱了,好像是吃了亏。实际上你从中锻炼出宽广坦荡的胸怀,和微妙玄通的处事方式,化解了不必要的矛盾,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你是得到的多呢?还是失去的多呢?你失去的是小肚鸡肠和烦恼,得到的是高尚的人格与和谐的人缘,何乐而不为呢?当然,这里难就难在战胜自己,战胜自己处上的心态,这就是一个提升自我修养的过程。当年张良得到黄石公那本兵书的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黄石公几次试他的耐性,故意激怒他,张良心里也确实不高兴,甚至也想发作,但他最终忍住了,最终采取了处下和容忍的态度来对待黄石公的无礼,结果得到了那本兵书,成长为一代军师。我们换位思考一下,如果我们遇到这种事情,有几个人能忍得住呢?这就反映出一个人的德性和修养。正因为能做到的人很少,所以就看出这种品质的难能可贵。如果你能要求自己通过磨练逐渐具备它,你就获得了一种与人和谐相处的宝贵素质。
总结: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了《道德经》第三十课“谷王”,这一课的核心思想就是提倡人们学会处下,《道德经》认为,具备了处下的素质,就是具备了真正的王者风范,也就具备了与人和谐相处的关键要素。我们在第一讲中讲到,为人处事要学会当弱者,而要当弱者,就必须具备处下的心态和素质。一个人在与他人相处的时候,如果能够既处下,又处弱,那就能够做到微妙玄通,容忍各种人和事。这就是《道德经》所提倡的和谐相处之道。
学习了《道德经》的这些思想之后,有些人可能有些想不通的地方,按这样做,是不是有些消极呢?现实中,我们人人都希望争取上进,学生希望取得优异成绩,工作的人希望工作先进。如果处下处弱了,岂不是甘当后进吗?这是对《道德经》的理解还不够全面准确导致的误解。首先,《道德经》提倡为人处事处下处弱,不是不要你积极向上,而是说在积极向上的过程中,要尽量避免与别人的冲突和争斗,遇到别人与你争斗,你要善于容忍,不计较眼前得失,这样才能建立起和谐的人际关系。另一方面,《道德经》对如何遵循客观规律去积极学习和工作,也有着十分明确的要求,这就是我们下一讲要学习的内容。下一讲,我们就重点学习,《道德经》要求我们怎样去学习工作,才能取得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