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万卷书 行万里路

与同好朋友分享旅行的酸甜苦辣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天涯游踪(2)

(2014-06-11 03:41:43) 下一个

天涯游踪(2
2011年古巴、墨西哥、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六国行日记
 
第四天
114 星期五
哈瓦那
 
午夜醒来,看书2个多小时,完了忘了开闹钟,结果第二觉直睡到快9点,害瑞内夫妇等了好久。
匆匆洗涮吃早餐后出门,按计划去城西Vedado区。
先远后近。首先乘出租车去科林·列农公园,看随意斜靠在椅角上的列农铜像。这尊铜像据说由卡斯特罗在200012月亲自揭幕。而在六、七十年代的古巴,听列农和甲壳虫乐队近似反革命行为。
椅前地上石碑的题词是列农的歌词:
“你也许会说我在做梦,但我不是唯一的一个。”
铜像没戴眼镜。导游书上说那眼镜放上去不久就会失踪。
2011 CUBA HAVANA-144 STATUE OF JOHN LENNON 古巴 哈瓦那 约翰·列侬像
列侬
若无铜像,外国游客即使路经公园,大概也不会放缓脚步。
给铜像拍照后往南,走67个街区到哥伦布公墓(The Colon Cemetery)。
作为外国游客的特权,进公墓得交5CUC。以前只在参观圣彼得堡的名人公墓时买过门票。名人公墓是个准博物馆,早已不经营殡葬业务,并且任何人都得买票。而哥伦布公墓离进入博物馆行列还遥遥无期,古巴人入内是免费的。
尽管如此,这钱交得不亏。这是我到过的最大气的公墓之一。平坦开阔的布局、朴素庄严的大片白色大理石、结构各异的墓室墓碑、美轮美奂的雕刻,处处让人赏心悦目。这墓地绝无破落大户或懒婆娘管理的味道。
2011 CUBA HAVANA-222 THE COLON CEMETERY 古巴 哈瓦那 哥伦比亚公墓
哥伦布公园
80多万座墓里,我只想找奇巴斯(Eduardo Chibas)的墓。奇巴斯是古巴四十年代力主反腐败反黑帮的政治家,他在1951年一次例行电台广播中间当场用手枪自杀,以抗议国会成员与黑社会势力的狼狈为奸。在成千上万人出席的他的葬礼上,一个叫菲德尔·卡斯特罗的25岁的年轻律师站在他家族的墓前,慷慨激昂地发表了其继承奇巴斯遗志、誓与万恶的现存制度斗争到底的处女政治演说。卡斯特罗从此义无反顾地登上了历史舞台。
没有地图,我很快就发现自己仿佛在大海里捞针。有个在干活的工人见我左顾右盼踟蹰不前,就主动走近问话。他也只知道个大方向,于是带着我边寻边问,直到目的地。我感激他的帮助。他感激我的小费。
2011 CUBA HAVANA-224 THE COLON CEMETERY 古巴 哈瓦那 哥伦比亚公墓
奇巴斯家族墓地
有一家子迎面碰上就主动让我给他们拍照。
在公墓里一个多小时管窥蠡测,然后从边门走出往东去革命广场。
路过几幢5层楼房。它们墙粉斑驳,烟垢灰黑,上上下下晾着五彩缤纷的衣裤床单万国旗,俨然六、七十年代上海近郊工人新村的模样。
占地72千平方米的革命广场上除了几辆候客的出租车,空阔寂寞。广场西北著名的内务部大楼外墙上勾勒着切·格瓦拉的巨幅头像和他最响亮的口号:“Hasta la Victoria SiempreUntil the Eternal Victory 直至革命的彻底胜利)”。广场东北另一幢政府办公大楼的外墙上勾勒的是戴着大檐凉帽的西恩富戈斯的头像。国家大剧院和国家图书馆等也在广场周围。
广场南是呈五角星形、109米高的灰色何塞·马蒂纪念碑。18米高的雪白的何塞·马蒂像端坐于碑的正面。
2011 CUBA HAVANA-137 MONUMENT OF JOSE MARTI 古巴 哈瓦那 何塞·马蒂纪念碑
何塞·马蒂纪念碑

有意思的是,这广场和纪念碑本来都是革命所推翻的巴蒂斯塔独裁政权的政绩工程,它们的完工之日几乎是卡斯特罗凯旋进城的前夜,于是成了旧政权奉献给新政权的见面礼。新政府唯一的举措,就是把“市民广场”改称为“革命广场”。
纪念碑顶是哈瓦那的最高点。登顶眺望,从国会大厦到加勒比海岸边的堤坝,甚至民宿附近那带个大窟窿的塔楼,一切都历历在目。阳光明媚,天青水蓝,瓦红草绿,突然觉得这城市还不赖。
2011 CUBA HAVANA-128 PLAZA OF REVOLUTION 古巴 哈瓦那 革命广场
革命广场和哈瓦那
纪念碑的底层有何塞·马蒂生平事迹展览,不过又都是西语说明,使我连看照片都兴趣索然。
纪念碑平台南面下方为古巴共产党中央党部。那4层大楼外面空无一人,连个警卫的身影也不见。楼顶上大大小小各种形状的附加建筑或设备乱糟糟像孩子玩腻丢弃的积木玩具。
2011 CUBA HAVANA-162 CENTRAL COMMITTEE OF CUBA COMMUNISITY PARTY 古巴 哈瓦那 古巴共产党党中央
古共中央党部
离开纪念碑后回到广场,叫了辆Coco三轮机动车到哈瓦那大学。
大学在坡上。从几十米宽的台阶走向那希腊神殿般的进口时,很有点朝圣的感动。
2011 CUBA HAVANA-242 HAVANA UNIVERSITY 古巴 哈瓦那大学
哈瓦那大学
或许是由于星期五的缘故,校园里人不多。古典圆柱下的台阶上或坐或站着几群男女,青春、阳光、朝气蓬勃。
2011 CUBA HAVANA-089 PEOPLE 古巴 哈瓦那 人民
哈瓦那大学学生
很难想象,50多年前,同样的年轻人,不但把古巴的这所最高学府变成了反巴蒂斯塔独裁政权的据点,而且在19573月发动了突袭总统府意在杀死巴蒂斯塔的自杀性攻击。
镇压了叛乱之后,巴蒂斯塔下令关闭哈瓦那大学。新政权上台不久即重新开放了大学,不过同时一劳永逸地取缔了学生集会抗议组织反对派的自由。
从大学出来,走了一段,看到辆脚踏三轮车,就上了车去唐人街吃饭。
到了那里,踏车的“骆驼祥子”告诉我说,唐人街里做买卖的其实全是古巴人;然后他又问:“要不要姑娘?”
我又一次被震撼得七荤八素。
在咀嚼食物之余我也咀嚼那小伙子的话。那句问话负载的信息量太大了,至少说明:1)哈瓦那“娼”盛繁荣;2)这性产业有配套服务,已超越初级阶段;3)当局对社会的控制不再如水银泻地般严密无隙;4)同胞们的“大清炮队”已在当地打出了军威名声。
饭菜饮料加小费,总共11CUC,只比瑞内那里贵一点点,滋味则是天壤之别。可惜路太远。上菜慢也是个问题。
饭后去革命博物馆,途中一段走在马蒂大道(Paseo de Marti)上。大道全长约1.5公里,东西两侧各3车道加人行道,居中是20来米宽、高出路面近一米的绿荫遮天的步行道,道上水磨大理石地面光滑如镜,两边石椅简洁典雅,青铜路灯古色古香,每个路口石座上铜狮仰天长啸。
2011 CUBA HAVANA-037 STREETS 古巴 哈瓦那 街道
马蒂大道
见过类似的林荫道,但绝没见过这么长的,更没见过这么古老的 它建于1852年!这林荫道进一步让我对哈瓦那刮目相看。
革命博物馆原为总统府。进门正面大理石壁上保留着当年哈瓦那大学学生进攻时留下的10多个弹孔。里面的舞厅据说建造时以法国路易十六在凡尔塞的皇宫为样板,如今恢宏依然,不过失去了当年的金碧辉煌。厅里空无一物。
2011 CUBA HAVANA-180 MUSEUM OF THE REVOLUTION 古巴 哈瓦那 革命博物馆
革命博物馆大厅
馆里介绍古巴史、独立史,当然重点是革命史和反美史。卡斯特罗是革命史和反美史里当仁不让的主角。在这里到处是他和他的战友们的照片。展品间或有英语说明。
最重要的展品是卡斯特罗等82条好汉在195612月从墨西哥海归上山打游击乘坐的“格兰玛”游艇。还有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期间击落美国U-2侦察机的苏制地对空导弹和U-2飞机的引擎。
博物馆楼上也有间装潢考究的大厅不设展品。我在那里时有个10来人的小乐队在排练。看不到背对我的女指挥的脸,只看到年青乐手们极其专注的神情。
2011 CUBA HAVANA-094 PEOPLE 古巴 哈瓦那 人民
排练
他们没有乐谱架。乐谱放在椅子上。
今天最后的目标是哈瓦那湾东岸的莫罗城堡和圣查尔斯城堡。瑞内告诉过我,在那东正教教堂附近有渡轮可以到对岸。不过我发现渡轮的航次很少,主要集中在上下班期间,而且对岸的码头离城堡不近。我时间有限,出革命博物馆就上了辆出租车,经湾底隧道到雄踞湾口石崖上的莫罗城堡。
莫罗城堡建于15891630年间,现在除了一幢4层高的军营、一座灯塔、几个碉堡似的仓库以及看上去牢不可破的石墙,就是炮座上搁着的朝向大海的黑色大炮。
2011 CUBA HAVANA-191 CASTLE OF MORRO 古巴 哈瓦那 莫罗城堡
莫罗城堡
这些大炮威风凛凛,但是在1762年,它们并没能防止城堡落入英军的手中。英国人避实就虚,在哈瓦那的东面登陆,然后从背后一举攻陷城堡进而占领了哈瓦那。
英国人在次年把哈瓦那还给西班牙,换得了今天美国的佛罗里达。英军撤走以后,西班牙人为避免重蹈覆辙,才在莫罗城堡的南面修建了圣查尔斯城堡。这是新大陆最大的城堡。虽然天空澄净如洗,独自走在那些高大城墙的阴影下和荒草萋萋的空地上,还是感到阴森森寒凛凛。
2011 CUBA HAVANA-197 FORT OF ST CHARLES 古巴 哈瓦那 圣查尔斯城堡
圣查尔斯城堡
在从莫罗走到圣查尔斯的途中,在一小摊上尝了杯古巴特产Mojito:朗姆酒、柠檬汽水、甘蔗汁和薄荷叶合成的鸡尾酒。
我是基本不能碰酒的人,一喝就脸红上头。不过今天也许就仗了这杯酒,我甚至走到了那么大而游客那么少的圣查尔斯城堡里最偏远的角落。何况到了哈瓦那,好像喝Mojito是件非干不可的事。
从城堡坐车回到大教堂广场近旁。特意去看了眼号称世界最著名酒吧之一的La Bodeguita del Medio。这个只有一个门面宽、里面的酒吧兼雪茄烟馆永远顾客盈门拥挤不堪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海明威酷爱这里的Mojito
在回民宿的路上又拐到海湾边。有人在那里钓鱼。见我在拍照,一个小男孩特意从鱼篓里挑出条相对最大的鱼,骄傲地拿在手里,为我摆姿势。
2011 CUBA HAVANA-095 PEOPLE 古巴 哈瓦那 人民
小渔夫
昨天提了意见后,今天的晚餐有明显改进,不再咸得呛喉了。
瑞内的早餐千篇一律:3个小圆面包、一盘水果色拉(香蕉+木瓜+不知名瓜果)、一个煎蛋、一杯咖啡和一杯木瓜汁。午餐和晚餐是牛排、猪排或鸡块与土豆条、甜薯、蔬菜色拉(西红柿+黄瓜片+卷心菜丝)和黑豆汤的不同组合。
吃饭时看电视。那个14英寸的中国产海尔电视机能收到5个台的信号,不过比较清晰稳定能看的仅3个台。

第五天
115 星期六
哈瓦那
 
直到凌晨2点多才勉强入睡。倒时差还在艰难的进行时中。
8点起身后出外最后一次逛哈瓦那。
11点得去机场乘机回坎昆,因而只有一个多小时,匆匆看了3处:哈瓦那硕果仅存的一段百来米长的旧城墙、中央火车站和农贸市场。
火车站冷冷清清。
农贸市场也意外地冷清,顾客甚至似乎少于摊主。摊上倒堆得满满的,尽管品种不多色相欠美。记得有猪肉、鸡、南瓜、番茄、土豆、芋头、卷心菜、黄瓜、辣椒、大蒜、木瓜、橘子、梨和葡萄等。市场近旁的街边有卖蔬菜水果和花卉的小摊以及拉着蔬菜瓜果的三轮板车。
2011 CUBA HAVANA-251 MARKETS 古巴 哈瓦那 农贸市场
农贸市场附近
回程中发现距瑞内家不远的街区里有个象模象样的天主教堂。其进门处的告示板上贴着教皇保罗二世1998年访古时的大幅照片。厅里静静坐着450个信徒。门外有个让我想起电影《飘》里郝斯嘉的忠实女仆的白裙白鞋的黑人大婶带着孩子在卖花卖蜡烛。
一家单门面的极其寒酸的铺子里外站着几个人,人人手里捏着个小本子,一看即知是体现苏式社会主义国家特色的副食品配给本,柜台上搁着几只鸡。另一家同样单门面同样寒酸的铺子门外也有几个人在耐心地等着,不过看不出里面卖什么。这两家应该是卖有政府补贴的商品的国营店。
2011 CUBA HAVANA-099 PEOPLE 古巴 哈瓦那 人民
凭证供应
一个穿超短牛仔裤的年轻女子在家门口摆了张塑料茶几,几面上放着几个杯子和一包拆开零售的香烟。她手提着暖壶在为一个工人模样的人倒茶水(或咖啡)。另一工人模样的人提着个大暖壶在后面等着。等待的还有一位老者。这妇女的营生比我幼时喝过大麦茶的街头地摊还简单。
2011 CUBA HAVANA-098 PEOPLE 古巴 哈瓦那 人民
微型小铺
 
回到瑞内处,和瑞内一起坐了一会,他又主动带我到马路对面房子顶楼平台看了看四周街景。
非常可惜的是瑞内的英语实在有限,无法通过他更多地了解这个社会。
在哈瓦那,像瑞内这样的接待外国人的民居其实并不少,少的是有英语网页、在谷歌上能找到的。
瑞内的有车的朋友过了11点才到。途中车在一旅馆前停了10来分钟,而结果并没有人上车。为这耽误,那司机主动少收我3CUC
机场飞墨西哥的登记柜台前空无一人。我以为来早了,直到柜台里的姑娘告诉我说当天的航班取消了,我第二天才能走。
这意味着失去了领略坎昆海滨风光的机会。感到懊丧的同时,更多的是庆幸事先安排了一天的过渡时间,否则如误了旅行团的日程,那麻烦就大了。
姑娘把我带到一个办公室前,拿了我在网上购票的纪录进去了好一会,然后把我带到另一个窗口,跟里面的人交谈了几句,最后又把我带回登记柜台让我等着。
这一等就是一个小时。
下午1点多后,一辆宇通大巴把我和其它20来个外国(也许包括外地)乘客送到远离市中心、孤立于一处海滩上的Panorama旅馆。每人分得3张餐券和一张饮料券。
旅馆四星高挂,然而马桶跟瑞内家的一样,瓷座上没有活动垫板;床罩上窟窿显赫,大者能钻过脑袋;墙角的洗澡部分别出心裁:挡板仅齐胸高。
2011 CUBA HAVANA-263 PANORAMA HOTEL 古巴 哈瓦那 帕诺拉马大酒店
四星旅馆
在空空的餐厅等了20分钟才有侍者来让点菜。一个半小时后才吃上沙拉。极简单的一顿饭花了整整两个半小时。不禁令人怀疑餐厅得临时派人外出采购肉菜甚至杀鸡宰猪以下锅。至于为何点菜也需要那么长时间,那就天晓得了。
幸运的是有个有趣的同桌,因而这两个半小时过得并不艰苦。
那是个看上去30来岁的精壮汉子,叫杰克,当他告诉我他已经47岁时,我眼镜大跌。
他是哈瓦那人,曾在古巴海军陆战队服役10年,13年前移民美国,现在加州圣克拉拉近旁的一个小镇白天干园林晚上当厨师。
         他说当时有个女子在美国为古巴人特设的绿卡抽奖中中了彩,但没钱买机票等。经人拉线,他和那女子达成假结婚的协议,以一万美元的代价,借裙带之光移民美国。
他说他俩为应付美国在古巴的准代表机构的审查面谈作了充分的准备,不过实际上轻易就过了关。美国人一点不在意他当兵10年的经历,也没有将他们隔离分别面谈。他说他们事先说好的,只有面谈成功得到签证以后,他才给钱。
到美国他们同居了约4个月后分道扬镳。一年后他得到绿卡,两年后成了美国公民。他说美国政府对古巴移民有特殊政策。
他说他的现任德裔女友是Intel的高层管理人员。他每年回古巴,返美必带雪茄烟和朗姆酒以供女友待客。
他说他父亲早年就偷渡去了美国,一度曾是迈阿密古巴侨民反卡斯特罗活动的活跃分子。
他在哈瓦那有个20岁的儿子,即将去当兵(在古巴,凡年满18岁以上的男子,必须服役两年。如已被大学录取,则可只服役一年)。他对儿子很不满意,说小伙子懒散成性,吊儿浪当。不过近来结交的女友似乎不错,经常督促他儿子学习英语。
他说在哈瓦那一般人的月收入大概相当于十几美元。政府定量提供极其廉价的生活必需品。
他说现在人人都在做生意,许多人很有钱。他解释说,人们通常以从国营企业偷东西到黑市上去卖而致富。而有否关系和门路则是一切的关键。
他留恋俄国人在的年代,说那时是“没有自由的天堂”,老百姓都很快活,什么都很容易。
他认为近年来的开放政策是个错误,因为在社会上造成了巨大的贫富差距。
当我提到在唐人街有人向我兜售性服务时,他兴致勃勃地向我介绍行情。他说哈瓦那到处能找到妓女。晚上很多很多。白天除了那些有警察巡逻的地区,也不难发现。他说人们通常去旅馆租3个小时的房间,当地人5CUC,外国人10CUC。妓女的价格在50100之间。他显然懂行。
饭后散步,走出好长一段才见到街道-乏味的街道。回来在海边看女孩们戏水,看男孩们冲浪。
2011 CUBA HAVANA-105 PEOPLE 古巴 哈瓦那 人民
戏水
旅馆的商务中心周末不营业,因而不能上网。平时上网价每小时6CUC
晚餐自助餐。
电视里有中国中央电视台的4个频道,同时也有英国的BBC和美国的CNN
 
第六天
116 星期日 阴雨-多云
哈瓦那-坎昆

午夜后熄灯,7:15起床。虽然半夜醒了几次,基本上恢复了正常睡眠。
早餐也是自助餐,挺不错。
看到一对年轻的中国人。
11点上车。在车上等了20分钟,等一个最终还是没有出现的人。
在机场又等了3个多小时。
15:55离开哈瓦那。
哈瓦那印象及随想:
           
1)双币制代表着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但谁也躲不掉物质供应匮乏和社会发展落后的大环境。        
                    2
从瑞内、艾瑞这样的民宿到拉皮条的车夫,从随处可见的各色机动出租车、人力三轮车到巷里卖冰棍、单支香烟和茶水的超微型店铺,体制外的商业活动一定在某种程度上减轻了无所不包然而陈旧低效的国家机器的压力。 
                  3)
老百姓看上去活得健康、活得快乐。常在街头巷尾看到他们做操、踢球、弹唱。尽管没有感受到“连马路都在微笑” (一对朋友语)的气氛,走在他们中间,始终感到放松、安全、愉悦。导游书上描写我住的街区是个“real world(真实的世界)”,在那里“屋顶会毫无预警就砸下来,断电、缺水、垃圾遍地是常态。那是城里最凶险的地区之一,你必须万分谨慎。”但我在那里每天进出少则两次,多则4次,每次都故意走不同的路线,我敢肯定,导游书上的话不是以讹传讹,就是极度夸张,或者彻底过时了。
2011 CUBA HAVANA-085 PEOPLE 古巴 哈瓦那 人民
肌肉男

2011 CUBA HAVANA-083 PEOPLE 古巴 哈瓦那 人民
士兵

2011 CUBA HAVANA-088 PEOPLE 古巴 哈瓦那 人民
爱上照的一家子
       
                          4)
尽管1) 地理上与美国隔水相望;2) 历史上跟美国关系深厚;3) 现实中几十年来大量合法非法投奔美国的古巴人每天都在借道墨西哥在两国间穿梭;4) 大量美国人也同样借道墨西哥到古巴旅游;5) 更重要的是,美国迟早会取消对古巴的禁运政策,然而社会上能说英语的人却出奇的少。       
                       5)
革命似乎很少触及哈瓦那的市貌。殖民时代以及二十世纪中期以前留下的建筑依然构成城市的主体。这意味着一旦像四大广场那样的全面修缮普遍展开,哈瓦那的迷人将不亚于欧洲的任何名城。       
                      6)
古巴不是朝鲜。卡斯特罗没搞铺天盖地的个人崇拜四个伟大。除了革命博物馆,我只在那个农贸市场和去机场经过的一座立交桥上见到他的语录;他更不搞腐朽至极的世袭制家天下;没有人指责他腐化、贪婪、自私、妄自尊大。我敢预言,他死后不会像列毛胡金那样被惨绝人寰地去脑浆除下水然后被供奉在水晶棺材里现尸。       
                     7)
卡斯特罗一生中最牛气的举措,恐怕是在1980年几番纠结后,最终出于对自己的信念和追求的自信,敞开国门,允许任何人想走就走(当时柏林墙还坚不可摧,国人偷渡港澳还视同赴汤滔火,私人护照还是天大的特权〕。自那以后,共有占总人口10%的120多万古巴人移民美国、墨西哥、意大利、西班牙、加拿大等国,换句话说,90%的人民大众选择留了下来。

13:50到坎昆。
古巴航空是世界上安全纪录最差的航空公司。能回来就好。
轻车熟路回到市区,但等找到旅行团住的旅馆时已近4点了。同室躺在床上看电视。他叫科特,瑞士人,50多岁,到坎昆已经两天。寒暄几句后下楼出门拦了辆出租车,直奔城东坎昆岛上的“旅馆区”。离天黑还有两个小时,好歹也得去那里“到此一游”。
本来在坎昆的一天是打算从南到北顺着旅馆区走一趟的,现在只能以点代面了。我让司机把我送到岛的中部、地图上标着个码头的地方。
下车发现那里比我想象的更美国化,那些建筑和商店花哨轻浮色彩缤纷的装饰,跟几年前在尼亚加拉瀑布旁看到的街道如出一辙。到处是英语招牌,到处是短裤衩汗衫拖鞋的游客。
我无暇逛街,从一处通道径直走下建筑背后的沙滩。沙细滩白。喧闹的年轻人在打排球,文静的成年人在坐地观海;怕晒的躲在大凉伞下,爱晒的让躯体最大限度地享受阳光的沐浴。
2011 MEXICO-011 CANCUN HOTEL ZONE 墨西哥 坎昆
坎昆沙滩
从沙滩又拐进个拉斯维加斯式的巨大旅馆,里面水池里游着海豚,戴墨西哥大草帽的歌手边弹边唱,白色小亭前草地上整整齐齐放着几十把蒙着白色布罩的椅子,等待着新娘新郎和宾客们的到来。
2011 MEXICO-024 CANCUN HOTEL ZONE 墨西哥 坎昆
婚礼即将举行
我想到了在达拉斯机场遇到的那对中年人。他们多半不是来这里结婚的,但他们一定会过得快乐。快乐在这样的地方是有保证的。
坎昆岛据说是世界上第二长(仅次于澳大利亚的大堡礁)的珊瑚礁的组成部分。沙滩总长约20公里。
乘公交车回到旅馆时天已大黑。
然后是例行的旅行团行前碰头会。领队贝卡,是个来自悉尼的新西兰胖姑娘,说话做事看上去干脆利落。团员共8人,两对4个英国女人,苏和杰基,海伦和艾丽森,都是450岁的样子,爱尔兰小伙加文,加拿大小伙科林,加上科特和我。
会上无非是各人自我介绍,贝卡说明大致行程和注意事项、收集护照和医疗保险复印件,以及各人在“伤亡自负”的契约和不使用毒品的保证书上签名。
会后大家一起随贝卡去吃晚饭。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