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万卷书 行万里路

与同好朋友分享旅行的酸甜苦辣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天涯游踪(1)

(2014-06-10 06:53:57) 下一个

天涯游踪(1
2011年古巴、墨西哥、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六国行日记
 
第一天
111 星期二
悉尼-洛杉矶-达拉斯-坎昆(Cancun
 
半夜离家,整4个小时后到悉尼机场。
订的是美航(AA)飞往墨西哥东北端加勒比海畔坎昆的机票,其中第一程由悉尼至洛杉矶的航班由美航和澳航(Qantas)联合经营(Codeshare)。
2010年底起,澳航的飞行员、机械师、行李工等工会在待遇、工作保障等问题上与公司争执不下,多次罢工或局部罢工,令公司头痛心怵。以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为由,澳航在8月中宣布将在亚洲设立子公司,并计划在澳大利亚砍去上千个岗位。对此工会自然反应激烈。然而不待工会有所动作,澳航就籍口防止工会破坏,釜底抽薪,先发制人,于1029日突然宣布禁止员工进入机场,其所有飞机从当天下午起停飞,甚至连已滑上跑道的飞机也被责令掉头。
停飞第一天就导致澳航全球约6百个航班被取消,8万乘客滞留机场,经济损失愈2千万元。
史无前例的“老板罢工”极狠也极险。这种不惜“鱼死网破”的玩命架势迫使政府迅速反应。为了避免澳航停飞对整个澳大利亚经济造成灾难性的破坏,政府下属的公平就业委员会在1031日凌晨下令澳航和澳航系统工会双方立即停止一切罢工。
由于澳航从一开始就宣布外国航空公司与其联合经营的航班不受停飞影响,加上昨天的消息,我知道我肯定能走成,不过同时也担心不能按时走。机场总得清理前两天被耽误的众多航班。
果然一进机场就得知航班被推迟2个小时。作为补偿,澳航给了张价值20元的餐券。
实际耽误了2个半小时。飞机在13:20启动。
一夜之后的早晨8点到洛杉矶。依然是111日。
第二程从洛杉矶到达拉斯,起飞时间为10:10。在洛杉矶原本近4个小时的转机时间被压缩了一半。幸亏澳航在出机口为急需转机的旅客准备了桔红色的快速转机通行卡(Express Connection Card)。这卡的最大作用是让持卡人得以通过特别通道履行按指纹、眼睛拍照等等世界上最繁琐的入境手续。美国当局已经有了我的全套10指指纹,所以这次只要我右手除拇指以外的4个指纹。
2009年在洛杉矶转机去纽约时,就是缺了这张卡,因排长队办入境手续而误了航班,无奈在洛杉矶机场白白浪费了56个小时。
上机前安检时初次体验全身X光透视。然而,有了全身X光透视却还是得脱鞋解皮带。不禁想到歇后语“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
尽管按时赶上了去达拉斯的飞机,可是由于某些电气故障,飞机在11:20才离开洛杉矶,不多不少把我在达拉斯原有的1小时10分钟的转机去坎昆的时间全耗完了。
于是刚松一口气,又紧张了起来。那机长是个善人,在等待期间不断通报检修进展,起飞后又许诺尽可能弥补损失的时间,并逐个告知飞机在达拉斯机场的下机口和各衔接航班的登机口。我从没到过达拉斯,请教邻座的胖大婶登机口之间的距离。胖大婶也不熟悉那里的布局,不过她从椅背的口袋里找出了张机场的平面图。图上显示我的登机口正好在下机口的对面,两者间隔着一大片空地,看上去挺远。胖大婶安慰我说,别看有点距离,所有登机口都由方便快速的有轨电车连接。我告诉胖大婶,我明天中午得从坎昆去哈瓦那,万一脱了航班就糟了。胖大婶掏出手机,上网帮我查看美航的航次,果然美航每天就一次从达拉斯去坎昆的航班。
飞机在达拉斯停稳后,乘客们争先恐后。我身后的中年妇女一面大声嚷嚷,一面不住地推我,要我往前挤,而我前面的女人则稳如泰山,不肯侧身让道。此时已15:55
下机后我问那看上去比我更着急的女人去哪里,她说“坎昆”。我顿感安慰,至少有了个难友。她说你跟着我就行。我当然照办不误。
出口处有个男子在等她。两人非常亲热地拥抱接吻,显然是对新恋人。那男子对我们说,不用着急,他刚在这条路线来回走了两趟,单程需要大约22分钟,而我们距预定起飞时间还有25分钟。他笑着说我们就像The Amazing Race(美国一个已有20多年历史的真人秀环球旅行竞赛节目)一样,分秒必争,只差没个摄影小组陪伴我们。跟着他转弯上楼,然后上那叫做Skyline的机场环线车,果然及时赶到登机口。
从达拉斯去坎昆就像在美国国内旅行,不需办出境手续。
当地时间约18点抵达坎昆。入境手续简易。
在机场大厅里先找自动取款机,结果发现1台坏了,另1台只有西班牙语指示,于是不得不以1美元比10.1墨西哥比索的高价在机场里的外币兑换处兑换,然后买了进城的汽车票。
出大厅后发现在取款机、外币兑换处和汽车售票处之间奔走时把水壶给拉在什么地方了,但已进不了大厅。还没真正开始旅行就损失装备,该自打屁股若干下。
机场专车北行40分钟到城里,行程约30公里。路两边黑灯瞎火,看不出多少究竟。
网上预订的旅馆距汽车站就34百米。
飞越16千多公里,折腾近40个小时。有惊而无险的漫长一天。
10点半熄灯睡觉。
 
第二天
112 星期三
坎昆-哈瓦那
 
夜里雨声淅沥。
半夜醒来睡不着,研究了1个多小时坎昆和哈瓦那地图。
到坎昆是为了参加Tucan旅行社组织的从坎昆到哥斯达黎加的27日游。这是我第三次跟Tucan旅行。
我对坎昆本身兴趣不大。坎昆举世闻名的海滨、沙滩、阳光和豪华旅馆是供人、尤其是美国人度假的,就像印尼的巴厘是供澳大利亚人度假的一样。度假人追求轻松悠闲快乐佳肴美酒,而我热衷的是旅行,即远足、登山、探幽、冒险、新鲜体验。我对酒吧望而却步,躺沙滩晒太阳也会让我很快就无聊生厌。
不过坎昆是去哈瓦那的近水楼台。
位于尤卡坦半岛的东北端,坎昆与古巴的最近距离仅150公里,距哈瓦那约510公里。虽然佛罗里达的迈阿密离哈瓦那更近,可是因为美国历届政府荒唐的禁运封锁政策,连生活在那里的大量美国古巴人回古巴探亲都得绕道墨西哥。
            在我儿时,哈瓦那是个比天边还遥远的地方。然而那时的孩子却几乎人人都会唱那首安波作词、李劫夫作曲的儿歌《美丽的哈瓦那》:
            “美丽的哈瓦那,那里有我的家,明媚的阳光照新屋,门前开红花 ……
记得还曾专门穿上母亲刚洗干净的白衬衫,戴着红领巾,举着小红旗,和同学们一起上街游行,跟着老师高喊“要古巴,不要美国佬!”
小屁孩什么都不懂,却又似乎什么都有份。
于是就知道了古巴、哈瓦那和大胡子卡斯特罗。
于是一旦有了拐道去哈瓦那的机会,就毫不迟豫。
起床后先到车站买了12点去机场的车票。接着在旅馆简单吃了早餐后上街。
70万人口的坎昆吸引游客的一切几乎全分布在城东呈“7”字形的狭窄的坎昆岛上。当地人生活的市中心乏善可陈。在1个多小时里,看到几处占据要津、尺码巨大而设计制作粗劣的街头雕塑和一个广场上的露天舞台,加上连片不怎么入眼的店铺住宅。

2011 MEXICO-005 CANCUN 墨西哥 坎昆
坎昆街景
去机场的一路上证明昨晚来时确实什么都没错过。
在机场领取登机卡后到一柜台花250比索买古巴签证(今年3月一个朋友同样从坎昆去哈瓦那,只花18美元,买的叫“游客卡(Tourist Card)”)。
            安检时随身背包被搜。
古巴航空的机票是早早在网上订的。飞机是架俄制图-2042百多人的舱位大半空着。我坐的后半舱里乘客屈指可数。
进入古巴上空后看到大地上仿佛尽是丛林,一片苍翠,其间零星点缀着村落小镇。
当地时间晚上6点降落哈瓦那机场。飞机跑道上黑色轮印密密麻麻,又黑又粗,像百岁老人脸上的皱纹。
入境手续包括眼睛拍照和查看驾驶执照(后者也许是随机抽查,因为不是人人都有驾驶执照的),但不需填写任何表格,护照上也不盖章。
快走到机场大厅时被人拦住。听不懂西班牙语,看到其中一人穿着白大褂,他们身边桌子上放着一叠纸,突然明白他们在索要医疗保险证明。我在澳大利亚外交部的网站上读到过这是古巴政府2010年后的新规定,在准备行李时却忘了把保险的复印件放在随身背包里了。显然古巴美名远扬的全民免费医疗不再惠泽国际友人。
不懂为什么在这样专门针对外国人的岗位上不安排个能说英语的人。
从行李箱里找出文件交上。刚走进机场大厅,就被几个出租车司机拦截。作目中无人状,我闯出他们的包围后找到外币兑换处。
古巴实行双币制:老百姓用的比索(CUP,即Cuban peso)和主要为了“斩老外”而发行的兑换券(CUC,即Convertible peso),两者比率为24:1(自然而然想起中国当年的兑换券和上海当年唯一使用兑换券的华侨商店)。
事先有朋友警告说,古巴人严重歧视美元,其兑换手续费(加税)高达近20%,因此我为古巴之行特地准备了欧元。
得到的兑换率是1欧元=1.32 CUC
兑换时身旁一边是个安保,另一边是个比其同伴更锲而不舍的出租车司机。
我知道对外国游客来说,从机场到城里的标准车费是20 CUC,因此从兑换窗口拿到钱后就抽出张20 CUC,对司机晃了晃,又把预订的民宿(Homestay)地址给他看。他点点头,我就跟他走了。
没想到出了大厅后得往右走好长一段路,再从梯子往下10多米。一路上街灯昏暗。虽然不肯让司机替我拉行李箱,倒也不觉得恐惧。一是因为朋友们都说古巴特别安全;二是因为换钱时司机始终在那安保的眼中,不太可能是剪径打劫的蟊贼。梯下小路对面停车场里停着寥寥几辆车。这里更暗,不过我还是看到入口处站着个警察。
我找的在城东老城南部的民宿是朋友介绍、网上联系的。联系时因为民宿房东用英语表达有困难,只能用西班牙语回复我的咨询,我不得不请一位秘鲁朋友居中帮忙翻译,有点累人。我还曾企图在网上直接找民宿,结果发现全哈瓦那总共才20来处,价格大同小异,而老城和中城的都满了,有空位的几处都在远离主要景点的城西。
机场到城里约18公里,很快就到。一路上也是灯火阑珊。司机不会英语,彼此无语。
问了两次路转了两个圈后,司机拐进一条小马路,在一扇铁门前停下。
他去打门,但没有反应。隔壁门口台阶上一男一女坐着乘凉,他们帮着叫喊,也没反应。我把房东给的电话号码和手机号码给司机看,他用手机拨号后,摇摇头,表示没人接。
我正在暗暗叫苦,司机频频指着他的手表咭咭呱呱。我明白他急着要走,不能陪我等待。
我可以让他带我去旅馆。问题是附近就是老城中心,旅馆怕起码得23百美元一晚,好像不值得。
决定既来之,则安之。说不定房东马上就会回来。看那两邻居对我这不速之客没有半点惊诧,说明他们对这民宿的人来客往早已司空见惯。
司机临走前把我的行李箱放到那两邻居身旁的台阶前,示意我坐在台阶上等。
我跟他俩打了个招呼后坐下。
两人都40来岁。女子矮个,大肚丰乳。男子高大,棕黑的皮肤下肌肉结实得令人眼红。
他们一直朝着一个方向看,那男子还不时站起来眺望,无疑我的房东应该从那里回来。
路上行人络绎。注意到不少黑人青年男子都像我身边汉子那样,穿着汗背心,露出健美的二头肌三头肌和胸肌。
又注意到时而有人在旁边人家前停步,然后拿了枝烟或冰棍走开。那里完全不像有什么商店。我走近瞥了一眼,只见89瓦小台灯的灯影里,一对男女躺在两张摇椅里看电视。原来是个家居式微型杂货店-古巴特色的私营经济。
坐着无事,从背包里取出几块巧克力,跟那两人分享。
大约一个小时以后,民宿那栋楼有人从外面回来,打开了铁门。男子提起我的行李箱,招呼我跟他进门上楼。民宿在三楼,男子在一扇门前放下行李箱,让我在旁边的一把椅子上坐下,他自己就下去了。
我坐了几分钟,觉得同样枯坐等待,还不如在楼下,那里空气流通,又能看到些养眼的肌肉男,于是提着行李箱又走了下去。
那两人见我下来,也一点不惊奇,照旧聊他们的天。
一会儿来了两个姑娘,其中一个指指自己,“Daughter”,又指指那中年妇女,“Mother”。可惜她的英语极有限。我只弄清了她17岁,是个学生。母女都抽烟。
后来那男子上楼了。再过一会,姑娘指着楼里对我说:“My home?
我大喜,心想:“姑娘,你早该请我进屋了。”下飞机快3个小时了,我上需进水,下需排水,正憋得慌呢。
他们家是楼下第一间,10余平米,方桌、椅子、摇椅、立柜、小冰箱、摇头风扇、墙上几张照片。一小半空中搭着个阁楼。邻居的话语笑声隐约可闻。女主人请我喝水,我还是用巧克力回报。用完厕所后水箱不出水,刚在纳闷,她递给我一小桶水。
女主人把民宿房东的电话号码拿去邻居家尝试,也是没有结果。
屋里先进来个小伙子坐了一会。女主人又找来个算是能说点英语的警察,他豪爽地说有困难他会帮助,我赶紧问明白了房东肯定夜里会回来。
不停地吃了两块巧克力以后,女孩对我说“I”,“You”。怕我愚钝,她又跑到邻居家请教后回来指着自己字正腔圆地说:“Girlfriend?”
本来这里的一切都带着似曾相识的温馨,但姑娘的超级主动让我大囧。我从来不知道自己居然具有如此不可抗拒的魅力。
我大笑,然后摇头。
姑娘也笑,她妈也笑,在屋里的一个邻居也笑。
给母女俩拍照留念。

2011 CUBA HAVANA-072 PEOPLE 古巴 哈瓦那 人民
母女俩
等了两个小时,近10点时房东小伙终于回来了。他没直接回家,而是进我在的楼里找朋友。见到我他有点意外。他没准备今晚有客人。
到他家后,他一面招待我喝咖啡,一面找出个小本子。房东叫艾瑞,而跟我在网上联系的是他的哥海克特。海克特近来不在哈瓦那。本子上写着的是我将在113日到。他们弄错了一天。
艾瑞告诉我,他家的冰箱和电炉坏了,我住着不方便,不过可以住到他朋友那里去,问我行不。
我当然不在乎。我的当务之急是洗澡睡觉。
刚喝完咖啡,艾瑞的朋友就应召而至。一个50来岁的富态男子,叫瑞内。
瑞内家就在隔壁街上。艾瑞那里是普通的3居室,其中两间作客房。瑞内这里有点怪异,进门的厅里放着3张桌子,一台小电视机,像个公共饭厅。给我的房间至少有20平米,放着一大一小两张床。我的房间和饭厅之间还是个厅,放着2把摇椅和一张茶几。房子楼面极高,少说也有56米。
抽水马桶有水,不过瓷座上缺了那块活动垫板。
瑞内在看上去专用的本子上登记我的姓名地址护照号码。他边写边反复地说:“这很重要,这很重要。”那一定是政府的监管措施。
住宿费每晚25CUC,早餐4CUC,午餐和晚餐810CUC
 
第三天
113 星期四 多云
哈瓦那
 
继续倒时差,夜里前后只睡了4个小时。喧闹的雨珠也捣乱。
Harlan Coben的《Gone for Good(一去不复返)》。侦探小说是旅途中消疲解乏的良药。
起身后即外出。
住处往东上百米就是哈瓦那湾。
刚冒出地平线的旭日在灰蓝的天空涂上了一团乳黄。对岸稀疏地散布着几柱高耸的烟囱和几座塔吊。此岸废弃的码头和水里的残桩如战后的疮痍。一栋昔日曾经辉煌的宏大建筑占了岸边数百米长的宝地,它的两座塔楼却栏杆坍塌、门破窗碎,其中之一的斜披瓦顶上露出个如同被炸弹击穿的大窟窿。街头楼宇随处露出年久失修的窘态。

2011 CUBA HAVANA-002 BAY 古巴 哈瓦那海湾
哈瓦那湾

2011 CUBA HAVANA-012 STREETS 古巴 哈瓦那 街道
风光不再
一叶知秋。如是个乐观主义者,你也许会说:这地方百废待兴;如是个悲观主义者,你也许会说:这地方在苟延残喘。无论如何,这里很有点懒婆娘当家的味道。
几近全新的建筑也有,最招眼的是2008年正式落成的白色的喀山东正教大教堂,其洋葱头顶金光熠熠,足以与日争辉。

2011 CUBA HAVANA-111 KAZAN ORTHODOX CATHEDRAL 古巴 哈瓦那 喀山东正教大教堂
喀山东正教大教堂

            那暖意象征着近年来古俄关系的逐渐升温。
1991年苏联突然解体,一时自顾不暇,中断了对古巴的巨额援助,导致古巴经济一落千丈,陷入所谓的“非常时期”,让古巴人非常非常地不爽。多年后古巴人才慢慢接受了现实,明白了纠结不如释怀,人家怎么说也是大款,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回民宿吃了早餐后上街,往北走孤星出版社的导游书推荐的步行游览线。
全线1.3公里,起自号称哈瓦那最佳啤酒酿造厂的Taberna de la Muralla,终于豪华餐馆El Patio。线上罗列了17处景点。除了游客必到的近年里修饬一新的老城广场、圣弗朗西斯科广场、阿马斯广场和大教堂广场以外,我特意按图索骥去Camara Obscura顶上平台俯瞰老城街景,看那里以独特方式投影的哈瓦那城市景观;去Maqueta de La Habana Vieja参观制作精致的的哈瓦那全城模型;去Amdos Mundos旅馆瞻仰海明威在三十年代常住的511客房。
后者位于5楼的街角,窗外风光宜人,不过房间很小,仅能容一张单人床。海明威在这里写他的《丧钟为谁而鸣》伸展有余,但他和他的第三任夫人玛莎如在此缠绵,恐怕会嫌活动空间太窄。
房间里陈列着海明威的手稿、打字机、鱼杆以及他跟他的经纪人往来的电报等等。当然还有照片。
Amdos Mundos旅馆一箭之遥的阿马斯广场上一溜10来个旧书摊,竖着的摊架上大都是卡斯特罗、切·格瓦拉、马克思、列宁等领袖的经典和介绍古巴革命伟业的红书。我来回反复扫瞄,还是没找到我们伟大导师的著作。琢磨了好一阵才醒悟:古巴兄弟岂有不读老人家红宝书的道理,他们一定是把那些书当作传世之宝,珍藏着呢。

2011 CUBA HAVANA-019 STREETS 古巴 哈瓦那 街道
旧书摊
与书摊为邻的还有几个小小的旧货摊,卖早不流通的硬币、破打火机、老掉牙的相机、锈迹斑斑的匕首之类陈年百古的小玩意。
旧书旧货摊百分之百都是冲着有心猎奇的外国游客。而老城中心角角落落无处不在的警察想必也都意在确保外国游客的安全。
4个广场中,大教堂广场最为热闹:在露天或遮阳伞下喝酒吃饭的游客周围有耍狗戏猴拉琴吹笛的艺人;教堂前有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女人拉人合影抱人接吻然后向人索费;一对夫妇在接受一位银白长须的老者的伦巴舞指点。

2011 CUBA HAVANA-113 CATHEDRAL 古巴 哈瓦那 大教堂
大教堂
大教堂广场东面的皇军城堡(The Castillo de la Real Fuerza)据说是美洲最古老的石砌城堡。完工于1577年,这原意为阻止海盗船进入哈瓦那湾而建的城堡却因为距离海湾入口太远、并无实际防御功能而很快军工转民用,成了哈瓦那的总督府。自2010年起,这里成了介绍古巴航海史造船业的博物馆。展品没有英语说明。
在皇军城堡前拍了几张海湾东岸雄伟得多的圣查尔斯城堡的照片,然后回瑞内处吃午饭。
饭间先后有两个人进来,跟瑞内交换片言只语后坐下,几分钟后瑞内就从厨房里拿出食物,再几分钟后他们已经吃完默默离开了。
原来瑞内这里还开着个供应便饭的地下饭铺。
从艾瑞处转移到瑞内处,对我来说是塞翁失马:一不用爬楼梯;二出入方便得多,因为瑞内夫妇整天在家。
下午去中城。导游书上也推荐了那里一条长4公里的步行游览线。我没有从头走到底,而是中间切入,从国家艺术馆、中央公园、国家剧院一路走到外形与华盛顿的国会山有点相似的国会大厦(Capitolio Nacional)。1959年革命后,新政权不需要参众两院等那套分权制衡的政体,将其另辟它用,现在里面有科技部和科学院等。这是哈瓦那最显赫的建筑之一,不过内部好像在装修,反正正面的巨大台阶空无一人。

2011 CUBA HAVANA-153 CAPITOL BUILDING 古巴 哈瓦那海湾 国会大厦
国会大厦
与国会大厦相连的博爱公园因1928年在哈瓦那举行的第六届泛美国家首脑会议而建。园中有棵被栏杆围住的木棉树,树下的泥土来自南北美洲所有国家。这树这土代表着当年那些政治家们“美洲大同”的美好理想。
2011 CUBA HAVANA-157 FRATERNITY PARK 古巴 哈瓦那海湾 博爱公园
博爱公园
公园里高耸入云的棕榈树下散布着美洲各国杰出领袖的半身塑像,其中美国总统由林肯代表。
著名的但既不精致也不壮观的“印地安女王喷泉(The Fuente de los Indios)”在公园的东端。喷泉无水。
国会大厦和博爱公园这一带似乎是哈瓦那明信片上常见的老式美国敞蓬轿车的集散地。这些祖母级的车超宽超长、色彩夸张,只是作为出租车,不免令人联想起骚首弄姿依门卖俏的半老徐娘。

2011 CUBA HAVANA-210 VEHICLES 古巴 哈瓦那 车辆
老爷老妈车
除了这些“老坦克”,哈瓦那街上跑的其它出租车、小车、卡车等也都饱经沧桑。例外的是些公交大巴和旅游大巴,它们崭新夺目,车身上有硕大的“中国宇通”字样。(后来我上网搜索时,大吃了一惊。郑州宇通客车公司原来竟是“世界规模最大、工艺技术条件最先进的大中型客车生产基地”,而我居然一无所知,这些年来在世界各地旅行,也从未见过宇通车的芳踪,顿觉羞愧莫名。)
2011 CUBA HAVANA-215 VEHICLES 古巴 哈瓦那 车辆
宇通大巴
在这条游览线上看到了些非同寻常的建筑:一处是几幢或粉或蓝的两层楼房,玲珑细巧的立柱和小小的凸出的阳台上的伞状顶盖活象宝莱坞电影里的印度宫殿场景;另一处是幢设计奇特、当年一定极其华艳极其招摇、如今千疮百孔因而更显得诡异的三层高楼。

2011 CUBA HAVANA-023 STREETS 古巴 哈瓦那 街道
哈瓦那街景

2011 CUBA HAVANA-024 STREETS 古巴 哈瓦那 街道
哈瓦那街景

            唐人街(中国城)也在这条线上。标准的俗气的绿瓦飞檐牌坊、狭窄街道、大红灯笼以及众多餐馆。出乎意外的是个有巨大而陈旧的招牌的金鹰戏院,不过戏院前门可罗雀。
哈瓦那唐人街曾经是拉丁美洲最大最兴旺的唐人街。后来萧条是因为革命政权剥夺私产,迫使成千上万华裔家庭逃亡美国。亲不亲,阶级分。卡斯特罗并不对华人另眼看待手下留情。
Malecon大道从老城的哈瓦那湾口沿加勒比海海岸一直向西,是全城最宽的马路,交通却清淡得很。路南多半是34层的新造或新修楼房,而残留其中的老房子往往透出些许贵族气派。路北是沿海大堤,堤上防水坝一米多高。在堤上携手漫步在坝上相拥而坐的尽是花季少男少女。有几处防水坝不能完全挡住拍岸的惊涛,于是有人就利用溅到堤上的海水处理不知从哪弄到的巴掌长小鱼的鱼鳞和内脏。
2011 CUBA HAVANA-069 STREETS 古巴 哈瓦那 街道
海滨大道

2011 CUBA HAVANA-079 PEOPLE 古巴 哈瓦那 人民
海滨大道
大道东端起点是大片草坪修剪齐整的恋人公园(The Parque de los Enamorados)和烈士公园(The Parque Martires)。古巴独立战争中军功卓著的马克西姆·戈麦斯将军的雄伟纪念碑在这一带独领风骚。
2011 CUBA HAVANA-135 MONUMENT OF MAXIMO GOMEZ 古巴 哈瓦那 马克西姆·戈麦斯纪念碑
戈麦斯纪念碑
除了戈麦斯纪念碑,今天还看到拉美独立战争领袖、征战四方的“解放者”西蒙·波利瓦尔、古巴独立之父何塞·马蒂、古巴独立战争中另一指挥官安东尼奥·马塞奥等反西班牙殖民统治的立国先驱的雕像,但没看到社会主义古巴的创立者如卡斯特罗兄弟、切·格瓦拉等人的雕像。显然古巴同志不太热衷“大树特树”、 “大招手”。他们连拉美、非洲常见的在政府机构挂元首像的那一套也不搞。在街头墙上偶尔能看到民间崇拜者画的切·格瓦拉的头像,在政府建筑的外墙上偶尔能看到切·格瓦拉、卡米洛·西恩富戈斯(195910月死于飞机失事)和另一不知名的革命元老并列的三人头像,但没有卡斯特罗的像。

2011 CUBA HAVANA-029 STREETS 古巴 哈瓦那 街道
革命元老
晚上吃完晚饭后实在忍不住,请瑞内转告他太太千万别往牛排鸡块里放太多的盐、往色拉里放太多的调料。我早已领教过拉美菜肴的极咸,如今住民宿,我至少能作点促进改善的努力。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