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万卷书 行万里路

与同好朋友分享旅行的酸甜苦辣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2009年美加掠影随感之二:波士顿、大西洋城、斯特拉斯堡、华盛顿

(2011-04-28 02:06:16) 下一个

2009年美加掠影随感之二:


波士顿、大西洋城、斯特拉斯堡、华盛顿


 


波士顿


去了两次波士顿。一次专为去看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MIT)。


在哈佛物理系的教室里拍了两张照片,一张假充学生坐在底下,一张假充教授站在讲台上。生平无缘做哈佛学生,更没资格当哈佛教授,只能以拍照过把瘾。


跟大多数游客一样,亲切地抚摸了哈佛创始人约翰•哈佛铜像的靴子。陪我去的朋友在我摸完后坏笑着说,哈佛男生的一大爱好就是半夜起来爬上这铜像对着靴子撒尿。


有3百多年历史的第一教堂红漆大门紧闭。大门上方挂着黄底白字横幅,上面写着:“与爱同在(Standing on the side of love)”。大门脚下蓝色的睡袋里躺着个露宿者。


哈佛名人辈出,包括8个美国总统,75个诺贝尔奖得主以及加拿大、智利、哥伦比亚、秘鲁和以色列等许多国家的总统总理。目前在世的亿万富翁中,62个是哈佛校友。马友友也是哈佛毕业生。


尽管在传统上是个贵族学校,哈佛在政治上的左翼倾向却根深蒂固。尼克松曾称其为“查尔斯河上的克里姆林宫”。 哈佛富得冒油,可那些学生宿舍楼还是陈年古董,那举行毕业典礼的礼堂更是寒酸得可怜。


USA-32 BOSTON Harvard University 波士顿


哈佛校园


 


参观MIT时有个学太空机械的女生作向导。正在大学招生期间,和我一起跟着她转悠的其他人都是还没有作出最后择校决定的准新生或准新生的父母。


跟哈佛校园的古色古香不同,MIT的一些建筑不但时髦,甚至有点超前。最标新立异的是号称代表“解构主义(deconstructionism)”风格的看上去东倒西歪、恍如地震受害者模样的斯塔塔中心。那楼里除了计算机中心、人工智能实验室外,还有哲学系和语言学系。但没看到大名鼎鼎的诺姆•乔姆斯基的办公室。


USA-52 BOSTON MIT - The Ray & Maria Stata Center 波士顿


麻省理工斯塔塔中心


 


MIT里几幢建筑由其1940届校友贝聿铭设计,如绿楼和怀斯纳楼。


校园里有12幢学生宿舍楼,为所有本科生提供4年住宿。学生报到后可以在所有空置的房间中任意选择。这样一方面为不同系科年级的学生间的交流创造了条件,另一方面因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潜移默化效应而有利于形成各宿舍楼独特的次文化。


那女孩在回答一个男生的问题时强调MIT的传统之一是从不授人荣誉学位和体育奖学金。她说在MIT,人们最尊崇的是才智、能力和对知识和技术的融会贯通。


波士顿最鹤立鸡群的是60层241米高的汉考克大厦。那是幢在70年代体现现代派建筑风格最高标准的全玻璃幕墙建筑。然而不论是旅游车上的导游,还是我的朋友,看到那楼时津津乐道的都是它建造过程中接二连三出的洋相,如7千5百万的预算竟超支了整整一亿;又如高层的客户抱怨风大时楼摇晃得太厉害,令人眩晕,于是不得不在58层上加装一套笨重的稳定装置。最不可思议的是因为内外层玻璃之间空气的热胀冷缩,导致一块4平米多、227公斤重的玻璃从1百多米高空掉到底下的人行道上,不幸中大幸的是没有砸到行人。此后只要高空风速达到时速75公里,警察就得封锁周围的道路。解决办法?拆下已经全部装上的10,344块双层玻璃,换上单层的强化玻璃。在更换的过程中,整幢楼外蒙着胶合板,那楼因而被戏称为“世界上最高的胶合板大楼”。


承担那楼设计的是贝聿铭暨合伙人事务所,尽管具体主持设计的不是贝聿铭而是亨利•科布。


USA-60 BOSTON Hancock Tower desiged by I.M.Pei and others 波士顿


汉考克大厦


 


波士顿市中心那一块没什么特色,它的内港更显得拥塞杂乱。


唯一值得一提的是中心公园(Boston Common)的坡、湖、草、树和那群铜鸭,尤其是那些跌跌撞撞跟在妈妈后面的憨态可掬的小鸭。在明媚的阳光下,很难想象这片土地过去曾是波士顿的绞刑场,而现在是城里晚上最不安全的地区。2007年以后,这里实行宵禁。


USA-19 BOSTON  Common 波士顿


中心公园


 


中心公园是连接一组与美国革命直接有关的历史性建筑的“自由之路”的南部终点。我没有时间走“自由之路”全程,只坐车去看了几段。


英国那么多殖民地中,只有美国的独立是用枪杆子打出来的。


 


大西洋城


不是周末,极其萧条。家家赌场门可罗雀。大多数老虎机和牌桌前空无人影。开张的牌桌上也往往只有2、3个赌客在跟庄家对搏。赌客中以亚裔居多,想来都是从纽约来的常客。


在这么清冷的气氛下,想保持那种寻找刺激的热情不灭,一定不是件容易的事。


离海滩不远有个新泽西州韩战纪念碑。碑上刻着890个没能从朝鲜活着回来的新泽西子弟的姓名。


USA-75 ATLANTIC CITY  大西洋城


赌场之一


 


斯特拉斯堡(宾夕法尼亚 兰开斯特县)


一个约3千人口的小镇。镇上一条不需半小时就能走遍的主要街道。蒙蒙细雨中嘀滴哒哒的马车。灰黑车厢里青衫白帽的女子。


USA-96 STRASBURG Amish community 斯特拉斯堡


斯特拉斯堡


 


这是门诺(Amish)教徒十八世纪初以来的家园之一。


这是哈里森•福特主演的令人难忘的《目击者(Witness)》的故事发生的地方。


门诺教徒是上帝最忠诚的羔羊。为了抵制世间花红酒绿奇巧淫技的诱惑以保持对上帝的忠贞不二,他们远离都市,以农为业,排斥汽车电灯现代机械,拒绝电话电视收音机。他们穿着素淡无华。他们的家庭和社团观念强烈执著。他们在每隔一周的星期天轮流到教区成员家中聚会祈祷。他们的孩子在自办的仅一室一师的复式班学校接受8年基础教育后通常不再升学。他们绝不跟异教徒通婚。他们不从军不习武,在与外界发生摩擦冲突时持“不抵抗主义”。他们鄙视傲慢,尊崇人道,接人待物不卑不亢。他们的家庭和集体观与美国社会弥漫的个人主义格格不入。他们对红尘浮华的轻蔑使他们成为物欲横溢的美国社会中的另类。


跟历史上许多反社会反习俗的群体不同,门诺教徒的社团不仅没有随着时间的消逝而衰退萎缩乃至风息云散,反而日渐壮大。距粗略估计,在美门诺教徒总人口从1960年的28,000增加到了2008年的221,000。


由于几乎所有门诺教徒都是大约200个祖先的后代,他们的基因源狭窄因而遗传性疾病相对普遍。但与此同时,他们简朴健康的生活方式则大大减少了由于烟、酒、毒品、超重、车祸等等因素而不寿而终的概率。


在导游介绍的门诺教徒的所有规矩中,我最欣赏的是他们允许16-24岁之间的青年走出社团去体验“英国人”的生活。如果谁觉得外面的世界更精彩,他可以告别家庭去走自己的路。而如果谁在经过一番比较以后觉得只有门诺才是唯一圣洁的生活方式,他需要接受洗礼以成为正式的门诺教徒。门诺教徒认为让刚出生的婴儿受洗是父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成年受洗才是个人自己理智的选择。


参观了门诺教徒的住宅庄园和农场、吃了他们的晚餐,甚至学着做了他们的甜饼。不过接触的所有的讲解员、厨师、服务员等都并不是门诺教徒。门诺教徒不愿被外人打扰,他们尽可能避免与外界的交往,更不用说让人拍照摄像了。


USA-94 STRASBURG 斯特拉斯堡


斯特拉斯堡


 


华盛顿


在华盛顿只待了一天半。短得让人咬牙切齿而又无可奈何。


博物馆


最大的损失当然是没时间参观那些国家级且免费的博物馆。只去了航空航天馆和雕塑公园。


还去了独一无二的间谍博物馆(不过得买不菲的门票)。以前读过一二百本有关情报工作的专著、回忆录和小说,因此对那馆有点失望,觉得展品欠丰富,新的东西太少。


有几分钟和一对母女走在一起。那个十来岁的女孩在一幅画面里寻找间谍和他的接头人之间用于传递密件的可能的“死点(dead drop)”。那孩子已经相当训练有素了,而那中年妈妈显然是圈中人。


在华盛顿,少说也有几百个007。 原来还想参观犹太种族灭绝博物馆,可是被那里极仔细、因而极慢的安检吓退了。一个88岁的反犹疯子6月份刚在那里平白无故枪杀了一个好意为他开门的保安人员。那里还处在惊弓之鸟的状态。


USA-110 WASHINGTON Sculpture Gardens 华盛顿


雕塑公园


 


白宫


在电视电影里无数次见到过白宫,却从不晓得隔着宾夕法尼亚大道,白宫的对面居然是个普通的街头公园。公园里的长椅上坐着的,好几个看上去像是无家可归的流浪者(或者是伪装的特工?)。


导游说白宫前一年365天,天天都有示威抗议的人群。我在那里时,只有几个斯里兰卡泰米尔人和他们呼吁国际援助的标语照片。另外就是或成群结队或三三两两的游客,加上两辆警车和寥寥几个警察。丝毫没有草木皆兵的气氛。那里的安全部门懂得“外松内紧”的诀窍。


USA-243 WASHINGTON White House 华盛顿


白宫前示威者


 


纪念碑


越战将士纪念碑趣事点滴:


• 首倡建立此碑的是个退伍的陆军下士。他是在看了电影《猎鹿人(Deer Hunter)》后萌发这一念头的。


• 大家都知道纪念碑设计者叫林璎,是林徽因的侄女。据林璎自己说,其实她从小生活在俄亥俄大学的象牙塔和白人圈中,根本没觉得自己是个与众不同的Chinese。直到30多岁有了孩子以后,她才开始有意识地寻根。


• 纪念碑立项后通过设计竞赛征集到1,421份方案。所有方案隐名编号后平铺在一个空军基地的飞机库的3,300平方米的地面上。由8位德高望重的建筑师和雕塑家组成的评选委员花一个多月从应征方案中先后筛选出232份和29份,最后全体一致选定1,029号-林璎的作品。奖金为5万美元。


• 当时(1981年)林璎才21岁,是耶鲁大学建筑系3年级的学生。她的这份设计作为一个作业在她导师那里只得到个B。


• 林璎的设计的核心思想是“切入大地的一处正在慢慢愈合的创伤”,因此组成V形的两堵墙陷于地下,交合处最低,两端逐渐升起。


• 碑上的58,267个名字以阵亡或失踪的日期排列。阵亡者的姓名后带一菱形,失踪者姓名后带一“十”字。如果失踪者得以生还,就在“十”字外加个圈(至今没有任何失踪者有幸生还);如果失踪者被证实阵亡,“十”字就会被改成菱形。


• 评选结果公布后曾掀起轩然大波。反对最激烈的是越战退伍军人团体。反对的理由:一无英雄形象,二无星条旗,不成体统;怎么是个地坑而不是巍峨高台;哪能把姓名按阵亡时间而不按字母顺序排列;怎么选了个黄毛丫头的作品;怎么能让亚裔设计越战纪念碑;等等等等。


• 但是评选委员会立场坚定,不为所动,非林璎不取。在高压下他们作出的妥协是在林璎设计的墙区外立个“三战士”雕塑外加国旗旗杆。那三个士兵分别代表白种人、非裔黑人和以西班牙语为母语的人,以保证在种族方面政治上的正确。10年后的1993年,又增加了个纪念参加越战的女护士的雕塑,以保证在性别方面政治上的正确。所有这些附加物跟林璎彻底无关。美国人有时也爱搞“高大全”。


• 建碑的黑色大理石来自印度,因为那些石头打磨后特别光可鉴人。


USA-193 WASHINGTON Vienam War Veterans Memorial 华盛顿


越战将士纪念碑


 


韩战将士纪念碑


韩战将士纪念碑立项后也搞设计竞赛。可惜胜出的宾州大学的4人小组不如林璎幸运。那些当事的为了一碗水端平,满足方方面面的期望,要求他们对原设计大修大改。于是他们为了艺术的尊严而被迫撤回了设计。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多家公司合作的产物。妥协消弥了争议,也磨灭了个性。


我拍的照片中一张是纪念碑的主旨:“我们的国家崇敬她的儿女,他们响应召唤,前去保卫一个他们毫无所知的国家和他们从未见过的人民(Our nation honors her sons and daughters who answered the call to defend a country they never knew and a people they never met)。”另一张是“自由并非不需代价(Freedom is not free)。”


USA-187 WASHINGTON Korean War Veterans Memorial 华盛顿


韩战将士纪念碑


 


二战纪念碑


有了越战纪念碑,很快又有了韩战纪念碑,二战老兵当然不乐意了。于是顺理成章,华盛顿在2004年有了二战纪念碑。 要是还有那么一帮一战老兵活着,华盛顿还得找块地建一战纪念碑。


这次才知道,美国所有的战争纪念碑的建造资金基本上都来自民间。政府通常只管出地。 政府有权动辄为正义或强权把子弟送到天涯海角抛头颅洒鲜血,却无权随便把纳税人缴的税拿一点点出来造战争纪念碑。我不大明白这里的逻辑。


二战纪念碑四周有56根立柱,代表当时美国的48个州和8个地区,充分体现了地域方面政治上的正确。


碑区里最突出的是那堵金星墙和金星在浅水中的倒影。墙上的4,048颗星代表在二战中阵亡的404,800位将士。水池前石板上一行大字“自由之代价记录在此(Here we mark the price of freedom)”无疑是对韩战纪念碑的“自由并非不需代价”那句话的进一步阐述。


在碑区纪念太平洋战场的半圈中,一段标为“中-缅-印” 战区。


中国受日本侵略之害之惨之酷烈非任何语言能够表述。偌非美国人打垮了日本,太阳旗迟早会插遍华夏大地。国民党远不是皇军的对手。共产党只擅长“敌进我退、敌退我进”。而毛居然会对日本人感激涕零,因为日本侵华迫使蒋介石战略重点转移而导致他和他的红军死里逃生,却从未对真正拯救中华民族于水火之中的美国人表达过谢意。


USA-203 WASHINGTON WW II Memorial 华盛顿


二战纪念碑


 


硫磺岛纪念碑


该碑又叫海军陆战队纪念碑。硫磺岛之战是太平洋战争中绝无仅有的一次美国海军陆战队伤亡人数超过敌方而获胜的战役(美军28,686,日军23,388)。


1985年2月,在硫磺岛战役40周年之际,双方参加过当年你死我活血战的幸存者在岛上举行了被称为“荣誉重逢(Reunion of Honor)”的纪念仪式。在为纪念双方为国捐躯的士兵而竖起的石碑上写道:“我们在一起祈祷,愿我们在硫磺岛作出的牺牲永远铭记人心,同时永远不再重复。”


硫磺岛是现代战争史上“虽败犹荣”的典型。日本人在绝无胜算的前提下打出了宁死不屈的精神,赢得了对手莫大的钦佩和敬畏。


而又正是出于这种钦佩和敬畏,迫使美国最高军政当局作出了动用原子弹的决定。 假如硫磺岛不是打得那么惨烈,美国人是不会在广岛和长琦扔原子弹的,也不会请求斯大林出兵中国东北的。但历史不承认假如。


USA-149 WASHINGTON Iwo Jima Memorial 华盛顿


硫磺岛纪念碑


 


华盛顿纪念碑、反思湖和林肯纪念堂


不管白天黑夜,无论阴晴晨昏,华盛顿纪念碑一柱擎天,为城市平添阳刚雄壮之气。夕阳下它和它在反思湖里的浅黄倒影是华盛顿最美的景色之一。


走到林肯纪念堂和反思湖,人们就会想到1963年那次规模巨大的华盛顿民权大游行和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个梦想”的演说。


一个允许马丁•路德•金向全世界宣布他的梦想的国家是伟大的国家。


USA-157 WASHINGTON Washington Monument & Reflecting Pool 华盛顿


反思湖


 


杰斐逊纪念堂


我最喜欢的伟人纪念堂。夜里去了次,第二天白天又去了次。


喜欢它偏居一方。喜欢那圆形的罗马式柱廊殿堂。喜欢那四面通风无遮无挡。喜欢那前方的绿水荡漾。喜欢穹顶下镌刻的杰菲逊的名言“我已在上帝的圣坛前发过誓,我将永远反对任何形式的对人心的暴虐”。更喜欢四周墙上他的其他语录包括他起草的《独立宣言》里那掷地有声的开宗明义:“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USA-146 WASHINGTON Thomas Jefferson Memorial 华盛顿


杰斐逊纪念堂


 


罗斯福纪念碑


弗兰克林•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最与众不同的总统。他打破华盛顿立下的至多连任两届的不成文惯例,连任了四届。他是唯一无法直立行走的总统。他第一个采用无线电“炉边漫谈”的方式直接向公众阐述自己的理念、说服公众支持他的内外政策。他是第一个乘坐飞机的总统,也是第一个内阁里有女部长、有自己的新闻秘书的总统。当然,最重要的是,他大力推行“新政”,领导美国爬出了史无前例的大萧条的深谷,接着又领导盟国战胜了德意日法西斯,使美国登上了西方世界霸主的地位。


他的纪念碑也就理所当然与众不同。那实际上是占地3万多平方米的一组雕塑群和语录石碑群,共分成4个部分(设计者称之为“室”),分别代表他的4个任期。每个部分都有瀑布或浅水作背景,分别象征导致大萧条的股市崩溃、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及与其相关的大量基建工程、二次大战和罗斯福的去世等。雕塑中除了罗斯福、他的爱犬法拉、坐在火炉边从收音机里聆听他的“炉边漫谈” 的男子、农人夫妇、大萧条时期排队等待领取慈善机构施舍的面包的人群等,还有与他在政治上终生志同道合、但生活上长期互不相关、有名无实的妻子埃莉诺。


罗斯福语录中最具现实意义的一条是:“衡量我们的进步的标准不在于我们是否能为那些富裕的人锦上添花,而在于我们是否能满足那些几乎一无所有的人的需求。”


USA-228 WASHINGTON Franklin D Roosevelt Memorial 华盛顿


罗斯福纪念碑


 


阿灵顿国家公墓


原以为这个美国第一军人公墓至少应该跟我在卢森堡郊外参观过的美军公墓一样布局齐整、形制划一、护理完善,结果却大出意外。


首先是那些草坪坑坑洼洼,青黄斑驳,不甚雅观。其次是整个地势高低不平,略显乱象。第三是一些墓区里墓碑大小形状颜色各异,很有点老百姓的散漫俗气(2001年以后再无墓区允许置放死者家属自选自购的墓碑)。第四是墓地里有不少纪念碑,如挑战者号遇难宇航员纪念碑、洛克比空难受害者纪念碑、911五角大楼牺牲者纪念碑等,但似乎无一定之规。最后,墓地里甚至还有个美国军方为二战期间英国常驻美军参谋长联席会议代表、原英军总参谋长约翰•迪尔而立的骑马雕像,那更是一时心血来潮的破例之举。


墓区里最显眼的是美国内战时南方邦联主帅罗伯特•李的纪念馆。那高坡上的希腊式乳黄巨宅本是李夫人家族的产业。李将军和他的全家在那里住了30年。


内战爆发后的1861年4月,就在弗吉尼亚宣布脱离联邦投入南方邦联的当天,林肯邀请李担任联邦军的总司令,遭到拒绝。李其实并不赞成南方邦联的分裂,但是觉得不能背弃弗吉尼亚的父老乡亲。在国家统一、个人观点和民意之间,他选择了后者。于是他辞去军职,并立即投入了分裂主义阵营与原先的战友为敌。


在内战中决定把李宅周围土地改作国家公墓以埋葬阵亡的士兵,部分原因就是希望以此彻底了断叛将李和他的家庭重返华盛顿的念头。许多士兵就埋在李夫人心爱的玫瑰园里。


联邦政府在1864年一方面拒绝李夫人的代理人代缴的92.07元的产业税,另一方面宣布将这产业充公,理由是李夫人未按规定亲自纳税。


李去世以后,他的长子向最高法院状告联邦政府非法霸占民产。政府败诉,物归原主。1883年,李家把这产业卖给了联邦政府。1955年,国会决定将李宅辟为纪念馆,以纪念他的杰出军事才华、他的正直和他在内战后为南北和解作出的贡献。


肯尼迪三兄弟的墓地是阿灵顿公墓里游客必到之地。这三兄弟都没有直立的石碑。JFK的墓碑是平铺在石块间的一块青石板,十字架下是他的全名,第三行刻着“1917-1963”,即他的生卒年份。罗伯特和爱德华都是简单得不能更简单的小小的木头十字架。我去参观时距爱德华去世才十几天,覆盖在他的棺木上的草皮尚未融入四周。


作为美国总统,JFK兼任三军统帅,因此有权葬在阿灵顿。按照规定,他的两个幼年夭折的孩子和他的两个担任过国会议员的兄弟也够格葬在阿灵顿。但是他的遗孀杰奎琳(昵称“杰基”)葬在那儿大概是有点名不正言不顺的。杰奎琳只是“前第一夫人”,她不仅在1968年改嫁了希腊船王奥纳西斯,而且改姓奥纳西斯从而成了“杰基•O”。1974年奥纳西斯去世以后,杰奎琳为争夺遗产跟奥纳西斯的独生女和唯一继承人斗得昏天黑地。她是以奥纳西斯夫人的名义打官司的。奥纳西斯以后,杰奎琳的同居伴侣是个保加利亚裔的犹太珠宝商。


阿灵顿公墓平均每天举行近30场葬礼,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为普通的大兵。那里的星条旗终日下半旗。


USA-176 WASHINGTON Arlington National Cemetery - Edward Kennedy's burying place 华盛顿


爱德华•肯尼迪墓地


 


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


美国最忙碌的表演中心,每年约举行2千余场音乐、舞蹈和戏剧表演。 导游说,自1997年3月以来,中心里的两个“世纪舞台”每天下午6点都有免费演出,一年365天,绝无间断。


导游对大厅里像是黄泥巴捏出的胚胎的肯尼迪头像颇有微辞。其实我看那故作粗糙的雕塑大概一方面意在体现名门望族出身的肯尼迪所追求的平民色彩,另一方面象征他壮志未酬、“出师未捷身先死”的遗憾。艺术家也许在告诉公众:这是你们熟悉的肯尼迪,但如果假以时日,他本来是会渐趋完美的。


中心的2009-2010年度古典音乐演出季节的巨大广告上有12位艺术家的头像,其中两位是华裔:马友友和朗朗。我刚开始沾沾自喜,又突然很失风景地想到,华人显然不乏音乐细胞,世界一流的钢琴提琴演奏家层出不穷,可怎么出不了大指挥家,更别提大作曲家了?怎么弄来弄去还是《茉莉花》?怎么到白宫演出没曲目可选非《我的祖国》不可?


USA-135 WASHINGTON Kennedy Center - The Hall of Nations 华盛顿


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