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味子

遍尝人生五味 乐作逍遥游子
正文

原创《中华文化 海外飘香》

(2017-09-15 12:03:01) 下一个

    今天是一个高兴的日子,新的学年开始了,我开设的课程 -中国文化课 ,经过三年多的努力又迈上了一个台阶,受到学生前所未有的欢迎, - 报名的人数超过了正常的一倍,让谁退出都不干,以至于教导主任不得不前来亲自解决这个难题。因为这里一个班的学生人数在二十名左右,超过了既没有课桌,教室空间也不够。最后只好分A,B两个班,同样内容,我重复讲课,我就只好辛苦些了。说句心里话,再累我也是心甘情愿的,作为一个即将要退休的人,能够又站在讲台上,传播,弘扬我中华民族五千年从未中断的伟大文明,感到自己对社会还是个有用的人,而且在和学生们的互动中,我的心态也变的年轻了,这真是个一举多得的好“差事”。你可以想象一下,每个星期三的下午两点,一个中国老人从学校的停车场向教学楼走去,一路上不时有学生用中文和你打招呼,“你好”的声音此起彼伏,这都是我教过的学生,如果我带的教学用具较多,就会有人主动过来帮我。有时校长和老师也会来到课堂旁听,问一些有关中国的问题,带走一些材料,让我不由产生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  

    下面是三年前我刚开始教授中国文化课时写的一篇文章,做了一些修改,今天把它放在我的博客里,与大家分享,同时也请朋友们帮我出出主意,集思广益,看还有哪些能引起学生兴趣的内容,我好在以后的教学中充实新的内容。请在文后留言,在此先谢过了。                      
                               
                           《中华文化  海外飘香》               

     伴随着中国的崛起,国力的增强,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希望了解中国,学习汉语,这股风已经吹到了德国的中小学。去年随习 主席访问德国的彭 丽 媛旁听了一所中学的汉语课并和学生探讨了学习中文的方法。那时我还以为这毕竟是特例. 直到我也被邀请到一所中学给学生上中国文化课后,才知自己孤陋寡闻,原来中学开设中文课已成燎原之势,很多学校唯恐成为落伍者,纷纷四处寻找老师。我所居住的城市北郊有四所中学,已有三所开设了中国文化课。在备课期间我曾请教一个有经验的老师,她嫁给大众汽车公司的工程师来到德国后作全职太太,一个偶然的机遇进入了这一行,后来一发不可收拾,在几个中学教不同的班,每周课时在15-20小时,忙得不亦乐乎。 
      这里要解释一下,目前德国中学里开设的有中文课和中国文化课两种,前者以学习中文为主,而后者则以了解中国文化为主。我教的是后者,其实就是一个课外兴趣小组。新学年开始后的某天,所有兴趣小组把自己的推介广告贴出来供学生选择。我也制作了一个。( 下面部分照片是校刊的业余记者拍的)  



                      《这是每周一的课外兴趣小组,左上角是我们的宣传广告》

      那天站在广告旁边还真有些忐忑不安,因为没有几个人来关注,心里暗想,这么一个陌生的名字,能有人报名吗?再看其它广告前(尤其各项运动,音乐),人头攒动,好不热闹。落寂的我就到各处瞧瞧,还真是大开眼界,各种兴趣小组有几十个,什么绘画,雕塑,舞蹈等等自不多说,居然还有手工纺线织布,打铁,织毛衣等等,我问一个站在名为《蜜蜂》的兴趣小组前的女士,她说就是和学生一起观察蜜蜂的组织结构,怎样筑巢和采蜜。看来学生们的兴趣还真是广泛。
       一个星期后各个小组的成员名单公布出来了,没想到的是,参加中国文化课的学生人数竟然是除了体育运动,音乐和英语外最多的。他们大多是低年级的学生,相当于国内小学五年级到初二的学生(德国小学只有四年),据说高年级的学习负担也挺重,课外的活动就少些。既然孩子们这么给咱中国捧场,那我就更不能辜负他们的期望,一定要把该学校历史上第一次的中国文化课上好。
      教学中我始终把寓教于乐放在首位,坚持趣味性和实用性结合。比如结合学认中文数字,我把中国古老的算盘介绍给大家,在过去的成百上千年,我们的先人就是用它进行运算的。我当场接受质疑者的挑战,无论多大数的计算,在比赛中我都以压倒的优势取得胜利,让同学们大开眼界,对我们祖先的聪明才智佩服得五体投地。(当然课前我可是下了功夫的,把小学珠算的口诀又捡起来了,练习了很长时间。)另外我还通过教大家玩麻将(最简单的垃圾胡),在玩的过程(出牌必须说中文)中认识了中国的麻将文化,又学会了从一到十的数。结果孩子们还玩上瘾了,原定的三节课结束后,在大家 强烈要求下又增加了一节。              


                                
 《出冲了? - 这表情也太夸张了吧。。》                                                                         



   《胡了! 第一次胡牌的兴奋 - (这表情更夸张。。)》                                                   



           《在中国生活过的Felina指导班里最小的同学》   

      在介绍中国传统医学时,我把眼睛保健操推荐给大家,告诉他们,中国的学生们课间用它来缓解眼睛的疲劳,在手机电脑大行其道的今天,大家都觉得非常实用,也引起了校领导的关注,他们已经讨论过,是否要像中国那样,在课间推行眼睛保健操。     
       在讲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的一些风俗习惯时,我和学生一起包饺子吃,他们大都是第一次品尝饺子的美味,赞不绝口。 


   
                             《终于包好了。。》         
    

                              
            《第一次品尝饺子的美味》     

       醋溜土豆丝是我教他们的第一个中国菜,让所有同学大跌眼镜。因为土豆在西方是作为主食的,中国人竟然把它做成了一道菜,而且还非常的好吃。有的同学学会后,回到家里做给爸爸妈妈品尝,让他们猜是什么做的,竟然都猜不出是土豆,这让我的学生得意的不得了,在班里吹嘘了好一阵子。
  

                             
                       《上菜 - 醋溜土豆丝》 

      品尝中国菜,学会使用筷子是必须的。两根小小的木棍可难倒了这些孩子,经过刻苦的练习,终于可以用它夹起小小的豆子了。在分组接力赛中,气氛十分紧张热烈,你追我赶,争当第一。


   
                       《聚精会神地练习》


              
   《这个组就要夺得第一名了,左边那组着急了》 

      最困难的恐怕就是写中国字了,为了提高大家的兴趣,让他们在T-恤衫上用特殊的颜料(不怕洗)写中国字,到夏天穿出来向同学们展示。 


    
                    《从一笔一划练起》           


    
         《尽管临摹我写的字,但能写成这样真是不容易》  

      或者在母亲节,圣诞节前和同学们一同制作中文的贺卡,送给父母。


    
       《世上只有妈妈好 - 制作献给妈妈的贺卡》 

      开了两个学期的课后,不少学生对麻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向学校请求专门开设一个麻将班,学校和我商量,我当然同意,这是中国的国粹嘛。于是乎,麻将培训班正式开课,试了一个学期后,为提高学生的兴趣,我又把它分为初学组(垃圾胡),中级组(混,清一色,碰碰胡等)和高级组(各种特殊打法),经过三个学期的学习和练习,已经有人进阶到高级组。一位热心的同学还帮我设计了广告,他们把麻将称作“社交游戏”,还是蛮贴切的。不少同学告诉我,以前在家里大人和孩子都是各干各的,现在他们教会了全家人,假日里大家齐聚一桌玩麻将,其乐融融。我还为学校买了几幅麻将,放在图书馆,学生可以借回家玩,很受欢迎。 


  
          《这是中国文化课和麻将班的广告》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值得介绍的还有很多,关键是怎样引起学生的兴趣,把趣味性和实用性结合起来。比如气功武术是我们祖先留下的三大文化遗产之一(另两个是饮食文化和中医),但除了让学生观看视频外,我还真不知要怎么教他们。另外,我正在酝酿介绍一点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 -- 比如,通过讲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故事,引出“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的哲学道理,比如中庸之道等。因为在德国行医二十几年,发现这里抑郁症病人的比例比中国高许多,经过与这些病人交流,我发现他们普遍没有我们中国人那么想的开,从来没有人告诉他们诸如,“ 退一步海阔天空 ”,“ 小不忍则乱大谋 ”,或者,“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知足者常乐)”,“ 吃亏是福 ”。。。。等等这些我们从小就知道的至理名言,因此遇到事不能自我调节。但我还是拿不准,对这些单纯的孩子讲这些是好还是坏,所以一直没有付诸实施。      
       兴趣小组的代课老师基本是没有报酬的志愿者,学校只拨给很少的经费(说句实话还不够我给学生买笔墨,麻将和各种食材的呢),但我还是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到备课上课中,因为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能为弘扬中华文化尽绵薄之力,我还是蛮有成就感的。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