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修行人悟道之后,并不急于证入,而选择在生活中修菩萨道,在临命终时求生佛净土,去净土证入法性身,而在这个世界修菩萨道期间,就有一个再入世间,与众生相处的问题,这期间就会涉及到各各方面许多与众生相处的方便之法。
菩萨无我,应现世间,是以利益众生为相用,凡是对众生有利益的事情,都会去做,因此有很多时候看去是和修行人不相称的行为,其实就是他们的慈悲之处。
举些例子比较容易明白。
印光大师是净土宗近代的一位大师,他年少时读了很多儒家的经典,尊儒毁佛,写了很多文章攻击佛法,他小时候眼睛就有病,到了十七八岁时眼疾更严重,医生无法医治,最后皈依佛教,二十一岁时出家修道,在净土法门里精进修行,入于一念,眼疾痊愈。后来深入经藏几十年。有一段时间印光大师曾经被指派去担任一座小寺院的住持,这个寺院有几位出家众,更多的是在家的修行人,在家出家众经常聚在一起做各种法事,诵经念佛,这其中就有一个很小就出家的小沙弥,顽劣异常,经常做出一些恶劣行为,而不知悔改,出家师傅教诫,如耳边风,于事无济,常常出入寺院的在家男众女众,也无人敢管,因为修行人都知道,人一旦生起嗔恨心,是会堕地狱的,谁都不愿意因这小沙弥使自己堕落到地狱去。因此一众在家出家,都莫奈他何,无人能管。后来住持离去,印光法师被指派去做住持,这小沙弥听说要换一位住持,依旧我行我素,顽劣如旧,看你能奈我何,印光大师到寺院看到这小沙弥如此顽劣昏蒙,任性妄为,众不敢管,无奈之下,掀翻在地,一通棍棒教育,直到小沙弥答应愿意遵守寺院规矩,这才歇下。
在一些不明究竟的人看来,出家人还动手打人,是犯了戒律,其实这正是大师的慈悲之处。凡是有益于众生的事情,有时既使是打人骂人,都是慈悲。众生罪重,有时候不得不使用这种非常手段。实是慈悲之举。其实这和我们学校里以前老师有权力训诫学生是一样的道理,我并不认为学生顽劣,老师们训戒一下就是不善。
再举个例子,李炳南老居士晚年讲经,经常会有一些修行人做一些美味的食物供养老居士,老居士吃完,每次都会说:"你做的饭很好吃,谢谢"。这里面有个问题,修行人都摄六根,这么大的修行人他真的尝到这饭"好吃″了吗。实话讲,他没有尝到饭的滋味,他说"你的饭真好吃″只是慈悲。众生出于善心意,做出美味饮食来请老师吃,老师一句"很好吃″,就能增长众生的善根,使人家很愉悦的继续在世间修行善法,增加善念。这就是菩萨行于世间所应做之事。以无量方便,使众生增长善根。
佛法里还有一种方便叫"随他意语″,就是机缘不成熟时随顺众生心意而言语,有些人去参访大修行人会时发现,有的师傅或老师也经常说些平常的话,其实就是师傅们的慈悲,“随他意语”,我以前带着我爱人和孩子去参访一住德国的法师,师傅看家家几岁的样子,就经常和家家讲些儿童的幽默和谜语,逗小孩子开心,其实这都是师傅的慈悲,他看你的根性意乐说相应的言语,你若是个修行人,随你修行程度,他也不会误过你,其实根熟的修行人关键时候几句话就行了。
佛经里有一部经,好像是《菩萨璎珞经》,专门在讲修行人在世间如何应世修菩萨道。此外,《华严经》里的五十三参,也是在讲如何以光明的心地,在世间各行各业修行菩萨道。总而言之一句话,是以利益众生为相用。凡是可以利益众生的事情,既使有时候不被人理解,为世间误解,也应当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