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读农庄

用开花的创意,将司空见惯,变成耳目一新。
个人资料
正文

西方人为什么学不会中餐?

(2014-11-29 06:07:25) 下一个

凭着西方人的精明和动手能力,中餐在他们家门口传播了这么多年,他们照理早就该学会了,不必再隔三差五、吆五喝六地光顾中餐馆。然而,事实却不是这样。为什么呢? 

当然,本文所说的西方,不是指欧美所有的国家,至少法国和意大利除外;也不是指所有的西方人,有些能干的西人,包括一些华人女婿、华人媳妇,他们做的中餐比普通华人做的一点也不差,甚至更好吃。 

大多数西方人之所以学不会中餐,归纳起来不外乎这样六个原因: 

第一,    不愿意学。即所谓“非莫能也,乃莫为也”。首先,中餐好吃,但花时间,耗精力。生活节奏快、且信奉“Time is money”的西方人不愿为之。其次,中餐重口味,未必有营养。工作辛苦,注重营养补充的西方人可能会觉得中餐不给力。再其次,中餐无论品种还是配料,看起来不简单,搭配起来更复杂,难免让崇尚简单的西方人望而却步。北京话“晕菜”就从西人见中餐的反应而来。还有,中餐的丰盛与餍足几近奢靡,正统的西方人怕有膏梁之虞,罪恶之嫌。最后,西方人普遍认为,中餐是中国人的饮食,中国人身材虽然精致有余,但强壮不足;尽管西方男人普遍对“Chinese Belly”羡慕不已,但要让他们都变成中国人的身材,他们又觉得“不王霸”,加上2004年以后大众传媒冒出来一个“You are what you eat”口号,虽说只是为减肥而提出的,但毕竟让人在enjoy food时产生联想,吓人不说,有时还恶心,甚至让人怀疑吃中餐会变成中国人。

第二,    不需要学。最近几年,随着中国移民的增多,在西方发达国家开餐馆的华人越来越多。大都市人满为患,竞争激烈,于是就开到小镇、矿场和农庄去。原本财大气粗、能干大事的投资移民,在国内都是人中龙凤,没想到登陆后立刻落毛掉角,成蛇成鸡,居然也操起了华人移民延续一百多年的旧业。既然到处都是中国来的鲁班、关公,不善此道的西方人何必再去“班门弄斧”、“关公面前耍大刀”呢?

第三,    根本学不会。天生万族,各有所长,亦各有所短。从世界范围看,文明古国的人民都会享受生活。中国历史悠久,文明绵长,药食同源,食色考究,每一个中国人都是一个职业大厨。中国人在制度设计和经济、科技发明上不如西方人,但在厨房料理上革新、改造、创意、发明的本领绝对天下第一,无人能比。用点石成金、撒豆成兵来形容中国人的做菜功夫一点都不夸张。而什么都能发明,什么都处先进,勇冠天下,技压万国的西方人,尤其是英美德人,偏偏不善食道。有个英语idiom说:“ An Englishman teaching an American about food is like the blind leading the one-eyed.”足见,西方人不是不愿学、不想学,而是想学也学不会。

第四,    方法不对。西方工业发达,科技领先,人们凡事都讲究量化。量化的方法于发明创造有效,于经营管理有效,但于中餐烹饪未必有效。西方人总喜欢拿自己的理性思维去理解事物,认为科学可以胜过一切,实现一切。然而中餐既不是西方人理解的产品,也不是外行中国人夸耀的艺术品。中餐就是中餐,它什么别的也不是。中餐裡面虽有量化成份,但却随时、随地、随气候、随季节变化,因人而异,因事而异,因情绪和状况而异。从一个中文的“湯”字,便可窥见一斑。汤裡面的基本成分也就是“水”,但放什么料,加多少盐,滴几滴油,在明火、文火上炖多久,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对什么客户做什么汤,可谓变化多端,没有定规,就是一本《周易》也演示不完。所以中文的“湯”字由“水+易”构成。西方人对中餐做法说明常用的“盐稍许、糖稍许、料酒稍许、辣椒稍许”等提示方法大惑不解,总认为似他们那样标注“几斤、几两、几克、甚至几毫克”才正确。最近几年,中国大陆的一些企管精英们也不加分析地掺合进来,认同西方人的观点。其实,这都是不了解中餐特殊的烹饪方法所致。

第五,    态度不对。西方人也好,国内企业高管也好,他们之所以自己不会、不懂做中餐,却敢向中餐界提出所谓的量化要求,无知人胆大,主要原因是他们小看了中餐,轻看了厨师。殊不知,中餐厨师的祖师爷是伊尹,曾做过商汤的宰相。他认为中餐的烹饪方法可用于治理国家,可见中餐所包含的学问有多深。老子“治大国,如烹小鲜”的比喻,至今也没有几个政治家真正明白。不懂厨艺,焉能理解?今天的中餐厨师虽然都是普通劳工,标准的蓝领,远不如专家教授、达官显贵们满腹经纶,侃侃而谈,但中餐的玄理奥道却不会嫌贫爱富,以貌取人。喜嗜中餐,却看不起中厨,这很类似某些世人对待《圣经》和犹太人的态度。

第六,    怕中餐一桌独大。中餐再好吃,价格再便宜,服务再周到,但毕竟在人家地头上混。中国人把什么都叫文化,整天活在文化里。西方人把什么都看成生意,人人活在生意里。会做生意的人自然懂得,引进中餐既可活跃市场,又能促进消费,更能丰富本地人的饮食口味,但一桌独大就会形成垄断,培养独裁。所以,深谙民主之道,竞争之道,多元之道,平衡之道的西方人,永远不会因垂涎中餐而人人奋勇,个个向前地去学中餐,更不会被中餐同化到放下“餐”刀,立地成“筷”的地步。(本文纯属个人管窥之见,望大厨老饕们切莫笑话!)

[ 打印 ]
阅读 ()评论 (40)
评论
农家苦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紫檀吧主' 的评论 : 谢谢掌柜的鼓励!
紫檀吧主 回复 悄悄话 喜欢你的文章。
农家苦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肥肥乖乖' 的评论 : 你说的极是。谢谢光临。祝圣诞快乐!
肥肥乖乖 回复 悄悄话 我以为:各地的饮食习惯是千百年积累而成,各有千秋;对吃货来讲,只有喜欢不喜欢之分,没有改不改造之必要。中餐对我们土生土长的中国人很重要,但对西方人来讲,它最多只是个生活的调味品;就像我在西方长大的老公(华人),吃遍大江南北,还是最爱牛排。所以,let it be 吧,如果这个世界只有中餐,就太boring了。
农家苦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Fieps' 的评论 : 你说到点子上了。中国人药食同源,食材和做法都非常独特。谢谢多次光临评论。周末愉快!
Fieps 回复 悄悄话 呵呵,没法“不必”,你写也写了,恕我说了接着还要说。你提问是“西方人为什么学不会中餐”,我只是回了个没必要,你不自己也写了“不需要学”吗?再者,一方土养一方人,川菜不可能源于纽约,罗宋汤不可能源于广东,很多食材和作料也是当地土生土长才是本味,合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气候才更地道,这也是身为西方人在西方学不出正宗中餐的原因。周末愉快,新的一周顺利!
农家苦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雑家1' 的评论 : 中国人一向吃肉;美国人炫得最甚。所以,叔子的话不全对;杂家的话也不全非。呵呵
雑家1 回复 悄悄话 有人發現:吃的東西越複雜,內心活動和思想就越複雜,
達爾文理論總結:動物進化過程基本分為三個階段,一:口腔期;二:思維期,三:成熟期。
現在只說"口腔期"的特性:
動物進化到這個階段的特徵是什麼都吃,山珍海味,燕窩魚趐,海參鲍魚,狗肉果子狸都往嘴里塞,但是由於几千年的草食基因,動物蛋白嚴重匱乏,所以表現出來的症狀是吃得雖多但卻是懶于行動,明明垃圾桶近在咫尺,但不想多活動消耗體內蛋白質,于是就把垃圾就地扔下,濃痰也順便吐在地上,明明几步路就是人行橫道綫,但偏偏要就近橫穿馬路,發明獨創是很消耗體力的,于是全部山寨別人的現成產品,坐享其成。
口腔期的另一個特徵:麻木不仁,說大話做小事或者不做事,動不動拉幫結伙,虛壯聲勢,。
動物世界中可以看見草原上牛羊成群,獅豹一旦襲來,于是紛紛爭先逃命,只要有一隻同伙被肉食動物擒獲分而食之后,其他的草食動物可以立即停止奔跑,就在離兇案現場四五公尺遠的地地方安然繼續吃着牠們舌尖上的嫩草,"自保"和"逃避"是牠們的求生本能。
德國前賢叔本華說:凡是一個隨時都以自己國家為唯一值得炫耀本錢的民族,一定是一群個體上毫無作為的民眾。
农家苦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Fieps' 的评论 : 若真如此,我也不必写,你也不必说了。呵呵。听我国内的侄儿说,现在学厨师的,都希望学点西餐呢。周末愉快!
Fieps 回复 悄悄话 西方人在自已的国家不必学会做中餐和中国人在中国不必学做西餐一样。
农家苦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xsz' 的评论 : 我们孩子在学校中午带的午餐都是自家做的西餐,很多华人餐馆也都提供西餐,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华人开Pizza店,生意很好。你对此怎么看?
xsz 回复 悄悄话 西人干嘛要做中餐?你认为好吃不见得别人也认为好吃,偶尔吃一次还可以,你让西人天天吃肯定不行。从小养成的饮食习惯很难改。

就像你们在国外这么多年了,能做地道的西餐吗?是否西人更有理由抱怨,你们在我们这生活这么多年了连西餐都不会做,笨死了。
农家苦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zhige' 的评论 : 事实就是这样。老美喜欢吃,也想学,可就是学不会。总以自己的标准要求别人,又以居高临下的姿态来理解中餐,对待中厨,当然学不会。感谢光临评论。周末愉快!
农家苦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刁小山' 的评论 : 日耳曼种的西方人很懂省吃惜福;法国、意大利、希腊两牙等地中海沿岸的拉丁种西方人不同,他们会做也会吃。台湾确实把中华美食发挥到了极致,在台北你会有美食万国博览会的享受。大陆出口土产,不知道是不是“老干妈”最多。
农家苦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舌尖上的世界' 的评论 : 这篇文章要是写出来的话,我想读起来一定很有趣。鼓励你还是抽空写出来。是的,北美的中餐主要还是价格便宜(与正宗的西餐比)。听我身边的几位中餐老板说,赚不到钱,落个忙。前几年,国内的西餐馆,以优雅、舒适、安静和充满文化气的就餐环境,确实吸引了不少小资客户。后来,聪明的中餐业者很快就学会了这些,价格上又便宜,所以就活生生地把西餐馆给挤垮了。
农家苦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2828hino' 的评论 : 这是我上college时一个老师的玩笑话。谢谢关注。周末开心!
zhige 回复 悄悄话 曾有美国人跟我学做中餐。手擀面,西红柿鸡蛋和炸酱,人家还一步一步地记了笔记。结果连面都不敢和,不了了之。还有跟我学作包子,拿来自己做的一看,面没有发起来,馅儿不知道放了什么,知道有TURKEY 和 CHEESE,难吃得不得了。中餐馆有两种菜单,一种是给“鬼”吃的,一种是给人吃的。前天刚和一个在中餐馆做大厨的家属聊天,她说,那么难吃的饭,每天还有很高的营业额,如何如何。总之,老美不学做中餐,老美也学不会做中餐,老美自己有中餐的概念和标准,那肯定不是我们吃的那种。
刁小山 回复 悄悄话 我在中餐馆当面问过一起吃饭的白人朋友:这么喜欢中餐,顿顿吃可不可以?答案是没二义的No,中餐只是白人的一种调剂。所以,任何人都是对母亲做的饭菜情有独钟。

中国台湾出口的食品,大多数进了5千万华人的肚子。(国内的宣传都是有出口了多少中国食品,好像老外都离不了中餐和中国食品,一天不吃就要死。)有些出口食品,像豆腐乳,反正从没见过任何白人吃过。
舌尖上的世界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农家苦' 的评论 :

我曾经想过写一篇'水稻上当记 兼论天人合一思想的起源',属于'学匪派考古'一类的调侃。不过再怎么'匪',古也还是要尽量花时间考一考的。所以就放下了。哈哈!

廉价餐馆业干起来特别辛苦,吃起来十分容易。既然有那么多中国人乐意开餐馆,大家也就高高兴兴来吃了。在这里,中餐很大程度是靠价钱吸引人。在中国,西餐要靠小资捧场,价钱摆在那里。要是贵又做得不象就难做下去。食材更是个问题,比如没有适合做牛排的肉,即使有大概也没人敢用。我知道的都是用进口牛肉。在中国,除了上海都不能算国际都市,西餐也就只能小众。

2828hino 回复 悄悄话 ”吃中餐会变成中国人”、哈哈,这也太令人恐怖了吧。
农家苦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成功的海龟' 的评论 : 呵呵,看来out的还不止我一个。我们草原地区最近几年从国内来的省提名投资移民和企业家移民,都是只买了一个15万加币以上的餐馆,包括Hotel和Motel中的餐馆。开始还雇请当地白人,后来闹翻了,干脆夫妻上阵自己干。这些人在国内都是千万富翁、亿万富婆,到了这里为了身份,只好苦等。我常常去跟他们玩,笑他们“神仙栽在鬼手里”。
成功的海龟 回复 悄悄话 Come on楼主,现在投资移民谁还会开餐馆啊。
你还以为是1990年啊?
现在投资移民都做大生意的,都是高大上!!
脑子有病才会去美国乡下小镇上开餐馆。
你太out了!!!!
农家苦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florence001' 的评论 : 呵呵,那西方人为什么爱吃中餐呢?谢谢关注!
农家苦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刁小山' 的评论 : 说得真好。每个民族的特殊成长过程,都赋予了这个民族一些特质。只要善于发挥和利用,都能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贡献。谢谢光临。周末愉快!
刁小山 回复 悄悄话 杂家说得对。

其实不光是吃的相对简单。对世界贡献最大的西方白种人最早来自苦寒的北欧,是打猎游牧出生,除了吃肉多,还有一个特点是耐得住寂寞。你想想祖祖辈辈拿着弓箭在林子里默默等待猎物是啥感觉,不可能那时又唱又跳吧?而搞发明创造最需要的就是要耐得住寂寞。

中国是农耕文化,尤其由于以前生产力低,干啥都需要人力都需要抱团。人多,就热闹。所以吃饭都是一张大圆桌十几个菜,过节过年就更别说了。打麻将啥的都是来自于此。

所以,我认为中国人科学研究发明创造不行主要是文化上的原因。海外华人的文化主要还是受西方的影响更多,所以,相对国内的人要号(也说明智商上华人不差)。不过,所谓老了回去退休养老对大多数人是个不可能实现的梦 --- 文化上已经格格不入了。
农家苦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雑家1' 的评论 : 高妙之论!周末开心!
雑家1 回复 悄悄话 西方人千百年來刀刀叉叉一直以肉食為主,是"肉食動物",
中國人吃了五千年的五谷雜糧,是屬於"草食動物",
草食動物的腸子比肉食動物要長些,所以中國新移民剛到國外迫不及待地大吃其肉扒BBQ,于是很多人第一時間就得上糖尿病,就是因為腸道長,吸收營養過剩所造成的,
現在樓主等于在問大家:"獅子老虎為什麼不去吃草?"
农家苦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喝白开水健康' 的评论 : 是的。谢谢光临。周末愉快!
农家苦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舌尖上的世界' 的评论 : 好一个“镬气”,哈哈。你的看法就是与众不同。真希望你来一篇妙论。感谢造访,周末开心!
农家苦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紫竹箫' 的评论 : 是的。改变饮食习惯确实是一个人最大的挑战。周末愉快!
农家苦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tournier' 的评论 : 哇喔,你不喜欢一道菜,把菜倒了就是,干嘛连盘子也扔了,厨师也宰了?敢问你这是哪个星球的教养啊?
农家苦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傻大目' 的评论 : 我原先和你的看法一样,可最近几年回国,发现原来经营的很火旺的西餐馆,如上岛咖啡等,却都改成了以中餐为主的餐馆,有些是西餐为名,中餐为实;有些干脆卖给了当地人做中餐。而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却日新月异。谢谢关注!
农家苦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smeagolrocks' 的评论 : 是的。还是应当学会吃。人类的美食创造都是有益的。谢谢关注!
喝白开水健康 回复 悄悄话 饮食是一种习惯,把他们改造过来需要时间。 嘻嘻 感恩节快乐!
舌尖上的世界 回复 悄悄话 哈哈!这个确实可以讨论。

我曾说过,用一种过于简单的概括,就是日餐吃原料,西餐吃调料,而中餐吃镬气。口味一旦形成,我们也就不会刻意去作跨越口味的改变。

口味的形成很早。胃是最早停止学习的器官。如果说绝大多数人在他们二十岁时大脑停止学习,那么他们的胃僵化还要早得多。又有多少华人可以把西餐烹调得任意自如呢?

中餐的形成似乎与大米的种植有关联。我要是搞人类学的这是一件可以琢磨的题目,很有意思的事情。

西餐吃调料,这也是有历史的。搞历史的可以去钻研钻研这件事:大航海时代,正是明朝搞海禁的时候。问题来了,如果中国人不搞闭关锁国,今天的中餐是否会有更多的调味选择呢?

大多数的中餐馆是在毁掉中餐。很可能的是,中餐最终要靠那些顶尖的西餐大厨来推陈出新。原因很简单,中餐需要新思维,中餐更必须彻底杜绝味精。一个小小的提示:试试用各种cheese来调味。
紫竹箫 回复 悄悄话 其实,还是基本的用料不一样。本来龙虾很好吃,可他们加了cheese,奶油的,不喜欢那味道。还有意大利菜无处不在的红澄澄的番茄酱,实在不是我的口味。不过食物是个习惯,人一辈子都在寻找小时候习惯了得口味。观念可以改,口味难改。西人也一样。
florence001 回复 悄悄话 中餐没有量杯,量勺,没有精确的度量,做食物的方式,方法,反应了文化生活之理念, 与西方文明格格不入,再有中餐很忽略美感。 这才是西人不做中餐根本原因, 我都不爱做中餐
tournier 回复 悄悄话 饮食有时完全是一种习惯,西方人为什么要学做中餐?

再说你所说的西方包括哪些国家?这些国家的美味您都尝遍了吗?

您会做哪些西餐?您学得会所有的西餐吗?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一种教养。以我的经历和与人打交道的经验来开越是见识短浅、井底之蛙之流的人还越是喜欢把夸夸其谈、不知天高地厚。
傻大目 回复 悄悄话 楼主有夸大之嫌 中餐其实和中国人的成长经历有关 中国社会迟早有一天会进入工业化时代 那时中餐必然会西化 可以参照中医的下场 作者在神秘化中餐
smeagolrocks 回复 悄悄话 饮食是一种习惯 从小长大养成的口味是不可能彻底改变的 我认识的大部分中国人在美国生活了这么多年 但不喜欢吃cheese
[1]
[2]
[尾页]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