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说,爱吃薯条的,都是美国人,那你一定不同意,因为加拿大也有爱吃薯条的,英国也有爱吃薯条的,中国爱吃薯条的人,加起来可能比英、美、加三国的总和还要多。但如果我说,爱吃芹菜的人,都是楚人,你却很难找到反驳我的理由。
因为芹菜原产楚国,吃芹菜最早的人是楚人,吃芹菜历史最久的地区是楚国。要知道,古代食品是自然推广开的,不像薯条,是靠了现代广告手段和商业模式推广的。人为普及的食品,很难界定它的故乡,更难确定它的原始食客人群,而自然普及的食品就可以。
研究显示,人类对某些食物和口味的嗜好,居然可以遗传给下一代。上一代人喜欢吃的,下一代甚至下二代也喜欢吃。我母亲喜欢吃芹菜,我喜欢吃芹菜,我的两个孩子也都喜欢吃芹菜。据此可以断定,喜欢吃芹菜的,他们的根与芹菜的根一样,都曾扎在楚国的故土中。
我承认我有楚国情结,因为我的祖籍在楚国故都。每次出差去武汉,特别是游赏江汉平原,总觉得那里似曾相识,前生曾到,对湖北的风物人情怀有莫名的好感。在广州工作时,有次去兰州出差,回程我让别人都直飞广州,就自己一个人从武汉转机,所为竟然是武汉烧饼。
从大学开始,历次的填表,大约有一半以上非特别要求的表格,我在民族一栏都是填写“楚”,不愿意填写“汉”,因为我瞧不起刘邦。
过去学术界把楚国分为“南楚”和“北楚”,也就是今天的湖南和湖北。但我一直反对这种不严密也不严肃的称谓,因为湖南只是楚国的一小块地方,不能与楚国相提并论,这就像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不能称它为南中国一样。湘军兴起和赤党立国,致湖湘“风水”南移,湖南人在很多方面显示出强势,并有意识地挤占湖北的风光。
但历史毕竟是历史,人为的“扭转”是不能长久维持的。我不仅坚信“惟楚有材”原指湖北楚国旧地,而且认为“云梦泽”是两个:“云”泽在北,“梦”泽在南。八百里洞庭并不是古云梦泽的遗迹,因为从概念上讲,“湖”比“泽”深,“泽”比“湖”浅,但面积要大,现在消失的云、梦二泽,应该都在湖北境内。
宰相伊尹原是厨师,他对商汤说过:“菜之美者,有云梦之芹。”意思是,天下最好吃的菜,乃是云梦泽的水芹菜。这是《吕氏春秋.本味》上记载的。伊尹说这话时是商初,尚未有楚人、楚国的概念。到了周朝初年,也就是《诗经》时代,周人普遍采集野生的水芹菜作为春鲜野蔬,《小雅.采菽》和《鲁颂.泮水》都有“采芹”之句;《周礼.天官》记载的“芹菹”,即酱芹菜,还是当时重要的祭祀品。
到了战国,中原正统开始鄙视楚人。《列子.杨朱》记载说:有人爱吃芹菜,到处向人夸奖芹菜味美,乡绅富豪吃了反倒嘴肿闹肚子,于是乡人讪笑之。此后,人们便把芹菜看作是贱物,“献芹”被解释为“所献之物菲薄”,以示诚意。辛弃疾于1165年撰写论文10篇,陈述抗金救国、收复失地、统一中国的大计,书称《美芹十论》。
芹,也叫蒲芹、香芹,主要指野生的水芹,学名叫Oenanthe javanica (Blume)DC.。虽然野生的旱芹以及后来人工栽培的品种都叫芹菜,但它们的味道与野生的水芹相差甚远。鄂、皖两省的水芹最近古味,江浙湘赣次之,鲁豫及全国其它地区的芹菜又次之。
水芹的正规名字叫“楚葵”,我把它理解为“楚魁”,即“楚国或楚地的最好”之意。鄂东蕲春县是中国著名的四大“风水宝地”之一。“蕲春”的名称来自蕲春四宝之“蕲芹”:“以境地‘水隈多蕲芹’,取义蕲芹之春。”(《蕲春县志》)足见古代云梦泽之大。
2010年底,我在长沙岳麓书院的山门口,终于看见“惟楚有材,于斯为盛”的名联。盯着门楣瞅了几眼,再到院里徜徉一会儿,感觉气氛不对,阴煞太重。遥想清季书院的一帮学子名臣,除左宗棠公收复新疆、功高盖世外,余者皆了了耳。这些人竭尽所能帮着满清政府杀汉人,算哪门子“复兴重臣”呢?
曾文正公在剿灭太平天国的战争中,曾数次投水自杀,他亲自指挥的几次战斗,无不以惨败告终。毛先生建国有功,治国有罪,而且罪不在小,祸延至今,几乎断了中华的人文命脉,根本够不上完人、圣贤。所以,“惟楚有材”挂在岳麓书院的门口,实在有僭越之嫌。
联想到近、现代湘君之过、湘臣之非,对比楚芹之盛之美,回来后,我把那张照片从相机里取出,将原来的“材”字改成了“菜”字,再一读之,竟然满口生香,回味无穷!
If you insist. Whatever.
'回复 '舌尖上的世界' 的评论 : 不知道您的根据是什么?'
在下喜欢搜集所有关于吃的资料。哈哈!芹菜原产地在地中海一带。实际上古埃及就有芹菜的记载,那时怕还没有楚国吧。资料出自'食物的世界地图'一书。
"我过去也曾参过与“太平天国”军事史的整理工作"
Easycity回复:
对中国过去的军事力量而言,满清是华丽转身,由野蛮落后的征服者变为中华文明的建设者。虽然因为自身的利益和文化上的局限,到后来的坏事也作的不少,总的来说,贡献大于破坏。尤其是清帝退位以后,绝大多数满人仍然与中国全体人民共命运,也证明当时康熙乾隆以孔孟之道制天下的口号不只是嘴上说说而已。
共产党开始不过是苏联共产党在中国建立的一个支部,现在除了贪污腐化以外,建设的事情还是作了不少,也可以说是华丽转身。
那么,太平天国如果有时间,会不会也有类似的转变?我的观点是,在清朝和共产党转身的时间长度里没有希望,英法日等列强也不会给太平天国更长的时间。
博主对太平天国有过专业的研究,对此有什么看法?
还有,我看太平天国,觉得杨秀清是真正有水平的领导人,有远见,有魄力,是最有可能领导这个转变的人。杨秀清被杀以后,太平天国不是希望的希望也破灭了。
首先说说作为对比的明朝灭亡。从经济结构上来说,是因为持续几十年的小冰河期最先使得东北满人无法生存,结伙南下。然后甘陕连年大旱,饥民蜂起。最后连河南和山东都进入小冰河期,乱民才攻入北京城。但是,江南一直是五谷丰登,富甲天下。崇祯时期,政府岁入四百万两白银,守关边军一年粮饷却要五百万两白银。而当时江南富商身家几百万两白银的不算稀奇。现在看来,能够挽救明朝的唯一机会是大规模从江南经大运河向京畿,山东,河南一带运粮,稳定军民生活。而甘陕则只能放弃。江南余粮再多,也无法兼顾西北之地。但是,历史上,江南籍明朝官员团结在东林党和钱谦益周围,坚决抵制了崇祯提升江南粮税和商业税的企图,坚持藏富于民。结果是满清以不到二十万的满蒙八旗入主中原,扬州十日,嘉定三屠,江南富户的银子都留给了异族,头也没留住。
而太平天国,是极其野蛮愚昧的流氓制度。湖南士绅在流寇过境时,敏锐地观察到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最大威胁,不是当时已经采取孔孟之道的满清统治者,而是赤裸裸地杀戮掠夺的太平军。当时湖南的民团,在江忠源的指挥下,已经打得太平军在湘南无法立足。长沙保卫战,又重挫太平军,打死肖朝贵。太平军只能退出湖南。可悲的是,富庶的武昌,九江,安庆,南京,民众保财保命,被太平军一攻而下,财产被剥夺,人也被屠杀或被分别编入男营和女营,遭受远比当时朝廷还要严酷的奴役。
曾国藩,左宗裳,胡林翼等湖南读书人,身处安全之地,却动员识文断字的士子从军,担任军官,动员家人,仆人(狗腿子),自耕农和佃农参军,而且排斥地痞流氓盗匪。这是中国历史上知识阶层第一次直接组成武装力量,而不是像以往几千年里只是辅助和依附于占优势的流氓武装。这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支除了有建功立业的实际目标以外,从将军到基干军官都有文化修养和人格追求的武装。这支武装的战斗力是惊人的,常常是几千湘军击溃几万太平军。这支武装也是好管理的,平定太平军以后,除了一支万人的老湘营继续平定新疆,几十万湘军解甲归田,波澜不兴。
中国的军事体制在曾左胡的湘军之后,就进入了文化和主义的时代,袁世凯的北洋军,军官来自保定军校,有了文化。民国的北伐军,军官来自黄埔军校,有了文化和主义,才有在事关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抗日战争中力挽狂澜。而共产党,军官出身黄埔,又狠抓对普通士兵的军事和文化教育,对普通民众也尽力扫盲。共产党的军队,在文化上,已经和英美日站在了同一个大层次上,这才有朝鲜战争的胜利。尽管由于工业基础的原因损失惨重,但是基本实现了中国的国家战略目标,志愿军可以说不辱使命。
曾左胡和他们领导的湘军,开创了中国历史的全新时代。特立独行的湖南人,和其他省份的人一起,改变了中国历史的“正常”走向,使得中华民族在遭受满清入关的惨剧之后,没有被日本人亡族灭种。所以,江南是中国的脸面,华美秀丽。最近的一百多年,湖南是中国的脊梁,坚韧挺拔。
当年我抱着仰慕的心去的,却止步于门前,就是因为有和你同样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