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同学,好友王立君与世长辞了。(见我的博文 “悼念与反思”) 立君天资极其聪颖,早在读研期间就已显露。那时课程紧张,又要搞论文,大家都很忙碌,可立君却游刃有余,所有安排的课程之外还旁听一门“微处理机”,而且学得炉火纯青。以优异成绩毕业后更是在工作中成果累累,桃李芬芳。立君性格随和,平易近人,与大家的关系非常融洽。他身高一米八有余,英俊挺拔。爱妻美丽贤惠,伉俪比翼齐飞,和睦美满,是一对人人羡慕的神仙伴侣。儿子是出色的青年才俊,不仅学业杰出,而且多才多艺,从小就到世界各地表演小提琴,后被新加坡选中,大学及研究生学习得到全额资助,出色完成了学业。我读研时与立君同宿舍,毕业后又在一起工作,直至我来加拿大。在这期间,以及我出国以后,立君给我和我的家庭很多很多帮助。去年我曾邀请立君全家来加拿大旅游。他说以后吧,因为他们刚从欧洲回来,一年只计划国际旅游一次。没想到永远没有机会了。
一位如此出色的学者,我们的好同学,好朋友,就这样离我们而去了。立君,安息吧。你永远是我们的骄傲。我们永远怀念你。
下面是转发的天津大学的纪念文章。
悼念材料学院王立君教授
材料学院材料加工工程专业(焊接)博士生导师王立君教授是一位爱岗敬业、诲人不倦的教育者,2015年1月10日因突发心脏病去世。王立君教授1982年进入天津大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毕业后留校工作,在教育岗位上奉献了终身。材料学院师生深切悼念王立君教授,特撰写回忆文章,追忆先生教书育人、潜心科研的风采。
怀念王立君教授
材料学院材料加工工程专业(焊接)博士生导师王立君教授,2015年1月10日在办公室评阅学生科研论文时,因突发心脏病去世,把生命的最后时刻献给了他热爱的教育事业。
王立君教授早年下乡插队,后到工厂当工人,于1978年恢复高考后,考入吉林工业大学的焊接专业,1982年大学毕业后考入我校,师从我国焊接学科的创始人之一的孟广喆先生攻读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1985年硕士研究生毕业留校任教。他在平凡教学科研工作岗位上,用真心真情诠释了为师之道,受到了师生的尊敬和爱戴。
在30年的教学生涯中,王立君教授一直承担本科生教学工作,他循循善诱,娓娓道来的讲课风格,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与好评,他主编的《无损检测与焊接结构质量保证》等教材得到学生与工程技术届的广泛认可。王立君教授先后共指导培养了近60名博士、硕士研究生,他严谨治学、爱生如子,对学生在学业上严格要求、精益求精,在思想上、生活上无微不至关怀,他经常教导学生要培养沉下心来做学问的态度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他一生为焊接专业的传承、人才的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他的言传身教和高尚师德留给了学生一笔终身受用的宝贵财富。
王立君教授长期从事材料焊接及结构的强度与断裂、无损检测与失效分析方面的研究。在他身上,深刻体现了这一代人对知识的渴望与追求,他在科研工作中严谨务实、勤耕不辍,作为项目负责人和主要参加者承担并完成了国家863计划项目、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多项纵向科研项目以及大量的企业委托的科研项目,成果曾获得中国航空工业总公司(省部级)科技进步奖、机械部科技进步奖等,发表论文百余篇,是我国焊接结构领域的知名专家。
王立君教授曾担任材料加工系主任和学科负责人,他在任期间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出色组织完成了国家211工程、985工程的重点学科建设工作,显著提高了材料加工工程学科的竞争力与知名度,顺利的通过了国家重点学科的评估,为天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成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做出了突出贡献。
王立君教授心胸宽广,为人正直,待人诚恳。在同事面前,他是一位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好兄长;在学生面前,他是一位严谨治学,诲人不倦的好老师;在朋友面前,他是一位豁达开朗,乐于助人的好伙伴。我们怀着沉痛的心情悼念王立君教授,他的师德风范将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中。
看到了,也回复了。谢谢。
零不是数朋友到访了,欢迎欢迎!这里主要是追忆立君很全面,事业家庭都很圆满。多谢您坦率真诚的评论。怀念立君。
也许中国兴这个?
非常感谢。
国家应该好好保护这些栋梁!
王立君教授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