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奶奶在我们年幼时给了我们深深的关爱和启迪。奶奶逝世多年。我对奶奶的怀念与感激,难以言表。奶奶说的一些话,多年以后才逐渐体会到其中深深的哲理。其中一句话是“算尽者死”。想想今天常常说到的“完美主义”的危害,两者如出一辙。
王熙凤,是红楼梦里的第一号精明人物,可算是滴水不漏。可是最终结果呢?却是“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人们可能对这个例子不以为然,觉得王熙凤太阴险,总算计别人,是负面人物。其实她的心计还不是完全用于算计别人,也用于经营贾府。那咱就说说诸葛亮吧,“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可算是 正面的例子了吧。一生操劳,事无巨细,每事必经躬亲,最后病死(实际是累死)于五丈原军中,年仅五十四岁。
当今世界,这样的例子就更多了。“完美主义”能给人带来巨大危害,已是公认的事实。一位网友最近罹患癌症,她痛定思痛,苦苦探索,遍查文献,努力寻找自身的原因,最后在看到一句话后恍然大悟:“得乳腺癌的主儿,多数都是能咬断钢铁的主儿。” 于是决定:“从此,改变理想,决心下半辈子做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死猪!”这位女士开朗幽默(从她的话里可见一斑),贤惠善良,也注意身体保养和锻炼,竟然得了癌症,完美主义确是元凶。
这里的深层原因何在?原来,“完美主义”追求的完美,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因为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事物。而且诸多因素中,不是都能人为控制的。一味追求完美,只能使自己殚精竭虑,身心俱疲,最后失望扫兴,心力交瘁,从而使各种疾患乘虚而入,及至不可收拾。我想这就是我奶奶说的“算尽者死”吧。
完美主义者不仅在规划未来时面面俱到,而且在回忆过去时,也会掐斤问两,以钻牛角尖的劲头,努力地,锲而不舍地寻找过去的不足和失误,使劲跟自己过不去。即便她是奥巴马的妈妈,也能找出当初在培养教育孩子时的失策,痛心地悔恨没有把儿子培养得更好。而且在理论上她还是正确的:任何事物都有两面啊,我找错误不对吗?我儿子确实有缺点阿。事情总是能作得更好,对吧?而且她找的失误总是那么尖锐,那么痛切,足以使她捶胸顿足,悔不当初。
诸葛亮苦心经营,鞠躬尽瘁,使弱小的蜀汉竟能对强大的曹魏取攻势,并一度使关中震动。 由于误用马谡,一度无功而返,诸葛亮痛心疾首而痛哭。看看人家曹操,几十万大军一下被烧成灰烬,仍然哈哈大笑。其实诸葛亮就是不用马谡,能否成事亦未可知。后来他费尽心机,终于将狡诈多端的老狐狸司马懿困于上方谷。就在熊熊大火即将把司马懿父子三人烧成灰烬之时,突然天降大雨,将大火彻底浇灭。诸葛亮仰天长叹:“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有人说这个故事可能是演义里的杜撰,可是历史上,诸葛亮苦心经营,以致能对曹魏取攻势,但终究无力回天,却是事实。从这个角度看,“上方谷司马受困”即使是杜撰,也不失为一个形象的反映。世界上的事情是由多方因素决定的,其中许多不为人所能控制,不管这个人有多聪明,多能干。诸葛亮有那么脍炙人口的业绩,被中国人认为智慧的化身,而他给儿子训诫的核心却是“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集中于自身的修为,而且是通过“静”,“俭”,而不是如何夺天地之造化,占尽天机。这深刻地反映了他对人生智慧探讨层次的深化。
克服“完美主义”,避免“算尽者死”,最大的障碍在哪里呢?就在于完美主义者很难被别人说服。你想劝劝他,他两句话就把你说得哑口无言了。想想也是,你想说服诸葛亮?人家可是舌战群儒的主啊。你是谁啊?人家完美主义者说得都是对的,都是告诉你应该怎么办的。那么完美主义的问题在哪儿呢?问题就在于它太对了,对得完美无缺,无可辩驳。所以要走出完美主义的怪圈,避免“算尽者死”,只有靠自己省察内心,不断观想,修炼,自己突破自己设置的障碍。
所以,人生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要允许自己不完美,允许自己犯错误。我经常告诉学生们,不要以为我说的,我写的都是对的。谁能指出我的错误,一定能受到我的鼓励和感谢,而且大家都可以从我的错误中得到提高。我鼓励学生把自己的错误看成改进的好机会。我甚至还想,一个做生意的人,在十件交易中,有九件漂亮,一件亏损,应该比“十全十美”更高兴。为什么?因为避免了“算尽者死”啊。
顺便提一下,我奶奶提到“算尽者死”时,总是还说另外四个字:“吃亏长在”,其中深刻意义也值得细细讨论。这八个字放在一起,可谓相得益彰。
多谢到访,留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