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生活的小镇,有一个美丽的中文名字——伊黛娜,这是我们的一位有才华的小伙伴用心翻译的。8年前,我们学习孟母好榜样,搬到了这个拥有“本州最好学区”头衔的小城。这个没有“青色麦地和黄色胸膛的村庄”便是我们称之为家的地方。
有一天,我听到了关于我们村的一条重大新闻…
一位老美同事笑咪咪地问我,“你听了你们的村歌了吗,最近在油管里很火呀,点击率蛮高”。有这新鲜事儿?我们这样静谧本分的小城镇,怎么会如此搏得眼球?
听完这段Rap,OMG!这回,我是真的吃了一惊。这是在州里冰球大赛上唱的歌儿,说的还的确是我们村的事儿。我们心目中那个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的伊黛娜女神是不是一下子反转成使性子,求关注,爱娇嗔,图虚荣的小公举了?
其实我们和绝大部分村民一样,都是普通的工薪阶层,但是,我们的村落里的确散布着一些大户人家。一般来讲,大户人家多少有些任性,于是,成为他人揶揄的对象也就不足为怪喽。
说起村里的一些大宅院,还真有让我们看着莫名其妙的地方。
某日,在随手翻阅一本Luxury House杂志时,我蓦然发现,该期的“重点介绍 ”正是小区里的一栋气宇轩昂的豪宅。为了一睹大门后的“庐山真面目”,我开始浏览文章。读着读着,我就笑了。此宅的特色之一是专门设置了通向二楼的电梯,这未免有些夸张吧。如今这年头,大伙儿都变着法子“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除非家里有行动不便的成员,否则,这些非绿色的奢华让人感觉有点out。
有一年,在Parade House观摩期间,我走进了邻里的一处外表简洁低调的新宅,立刻就被室内超现代的结构和装潢所震撼。我记得房里的很多扇门都饰以三维的抽象图案,而不是我们熟悉的six panel。更使我印象深刻的是,在很深底层的地下,有一个据说是躲防龙卷风的屋子。那么,我们不免会好奇地发问,是不是还应该有躲避洪水、地震、或者是盗贼的暗室呢?总之,这间小室有画蛇添足之嫌。
街坊的一户殷实人家倒是有钱使在了刀刃上。有年夏天,他们给长长的、弯曲的、有坡度的车道作了大手术,翻开地面,在地下埋上了可以加热的电热丝。入冬以来,无论怎样的风雪交加, driveway 上都是清清爽爽,没有积雪和冰霜的覆盖。既省去了扫雪的劳顿和麻烦,又彻底消除了在冰雪上爬坡的不安全隐患,对于我们这样有着漫长冬季的地区,实为良策。这是有银子的好处哇。
与富人们为邻自然是有些益处的。鬼节的时候,大宅门前往往熙熙攘攘,“Trick Or Treat Smell My Feet”的小朋友们大都是不会失望而归的,他们扛回来的糖果也是很体面的;新年圣诞期间,左邻右舍的灯饰总是很给力,下班回家,看到门前门后的火树银花,心情也随着闪烁的红绿彩灯慢慢地明亮起来。更重要的是,要感谢本村的富裕人家经年来为学区教育的巨大奉献。即便是在近期学校的一场歌舞晚会上,大咖们的捐赠也是蛮大方的。
如果你以为,你是可以和村里的这些特殊人群打成一片的,那么是你的天真了。“我们”和“他们”大相径庭的生活方式和理念,使双方象是在一个平面上永不相交的两条平行线。所以,和“他们”最和谐的相处之道是相敬如宾而已。这又使我想起了另一个例子:
每年秋叶飘落的季节,忙碌了一个星期的我们总是习惯在周末收集落叶,给院子来一个大扫除。然而,比邻的一对老人家,却是天天请人清扫院落。每每路过他们的门前,我就会忘记这是“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的秋天,因为,他们的草坪太整洁,揉不得一“片”“叶”子。这个富庶人家的日子太讲究太认真,我们无法模仿,也不愿意模仿。我们喜欢踩在松软的发着晰晰声响的金色落叶上的感觉,那么,就让我们以各自认为合理的方式过各自欢喜的生活吧。
今天是周末,我们踏上彩色球鞋,向湖边出发。在跑过隔壁Allan家时,看到他正忙着从他的两层车房里降下他的心爱的玩具——跑车。我们冲他挥挥手,继续沿着我们脚下的路,跑进荡漾着暖意和活力的春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