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29)
2020 (38)
前文链接:【挪威串门儿】出圈儿的小渔村和它的芳名
我们旅行的触角在伸向罗弗敦群岛最南端的A村后,又延申到更多的小渔村-N村(Nusfjord)、B村(Ballstad)、H村(Henningsvaer)、R村(Reine)、S村(Svolvaer)、G村(Gravdal)和K村(Kabelvag)。不过,除了A村是名副其实的村名外,其余村名是用英文第一个字母简而代之,就像我们称呼老王小张一样,透着亲切哈。
渔村靓丽风景线-晒鱼架
无论走进哪个诗情画意般的渔村,我们都不会错过晒鱼的木架子。它们成片地伫立在礁石上,默默地和大海相伴,有的平行排列,有的穿插交织…晒鱼架简易质朴,它们非但没有让岛链上“诗与远方”的气质褪色,反而让你觉得这古朴的诗更有味道,这原始的远方更蛊惑人心。
每年1-4月,成群结队的北极鳕鱼会游到地处北极圈的罗弗敦群岛水域产卵。早在久远的维京时代,维京人就开始捕获鳕鱼了。他们将鱼挂在晒鱼架上晾制1-3个月,凭海风将其自然风干。随后,把风干过的鱼放在干燥通风的室内再成熟2-3个月,进一步蒸发掉鱼体内的水分。在气温 0°C左右 ,风雨和日照都恰恰适当的极地气候下,风干的鳕鱼(stockfish)完美地保存了鲜美的肉质,浓缩了丰富的营养,就这样,大自然的无偿馈赠变成了餐桌上的美味佳肴。每一次远航出征时,探险的水手们都会带上易于保存、且提供充沛能量的鳕鱼干。于是,风干北极鳕鱼随着海盗帆船的航线,走向世界,成为挪威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出口商品。
冬天,我也喜欢在自家晾台上晾晒风干鱼鸭和腊肉什么的,尽管小心翼翼地“防火防盗防老乡”,还是见到过可怕的“齿痕”。我略为不解的是,在罗弗敦群岛上漫山遍野地晒鱼干时,难道没有对它们好奇的野生动物吗?岛上也是有吃荤的狐狸、鼠类和白尾鹰的,还有教养不是很好的海鸥。
夏天出游的我们,只能想象一下山岭外,峡湾旁,鳕鱼晒起来的场景了。(下为网图)
N村的鸭蛋黄色小渔屋
N村是罗弗敦群岛最古老、也保存最完好的渔村之一。村里的第一位主人Hans Dahl早在1836年就相中了这块宝地,开始建村并经营渔业生产,其家族企业一直延续到本世纪初,可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鼎盛时期的N村,每年会有1,500多名渔夫蜂拥而至。渔屋(rorbuer)不够住的话,渔民就干脆把翻过来的渔船,当做避风遮雨的临时庇护所。如今,村里只有28位居民,每年的游客则多达9万。
尽管枣红色的渔民小屋和劳作工房是罗弗敦群岛的主色调,在N村,我们也见到了不少赭石色的建筑群。旧时的白色是大户人家的代言,渔民们则多在廉价颜料红或黄里,掺和些鳕鱼肝油,这样调制出的天然色素,让整个渔村如同一枚暖色的宝石,它们镶嵌在嶙峋的山峦下,簇拥着汹涌的大海,柔和着冬日的风雪,也温暖着季节性捕鱼的渔民们。
云雾缭绕的日子里,我把焦距对准那一片鸭蛋黄色…
在由鳕鱼加工场改建的渔村博物馆里,我们参观了传统鳕鱼生产流程中的器械和环境-浸泡鱼网的鞣槽,干鱼称重的称台,撒网钓鱼的浮漂…我脑补着N村百年前的画面:每年一度的捕鱼季里,古老渔村的杂货铺、铁匠铺、熏制房、船屋和鱼肝油厂…处处呈现着一派忙碌景象。晾鱼架上密匝地挂满60 多万条鳕鱼,一眼望不到头,它们随风摇曳, 传来阵阵腥味…当我们享受着鳕鱼在唇齿间的细腻与醇香,那背后简单淳朴的生活,艰辛粗粝的操劳,无论彼时与此时,都是一样的。
H村的球表最美足球场
早就听说罗弗敦群岛上有一个世界最美足球场The Henningsvær Stadium,在这里踢一场球是很多足球爱好者的人生小目标。好吧,没有机会如愿的球迷,我来替你打卡了。不仅如此,我还一溜小跑,纵向穿越绿茵,让肾上腺素飙升了一小会儿。
岛上的足球场1927年就问世了,而它的爆红却是在无人机摄影开始流行的百年之后,源于国外媒体的一张航拍相片。
H村是由数个袖珍小岛组成,它们像宝石散落在挪威海上,足球场所在的微型小岛Hellandsøya,更如一粒熠熠发光的绿色钻石。在北极圈的岩石岛屿上开辟一个足球场真不容易,球场四周依然是坚固的岩石层,还树立着许多晒鱼的木架子。据说,这些架子除了用于晾干鳕鱼外,还能防止足球落入海中,可谓一举多得。
获得青睐的小岛足球场是幸运的,这世上恐怕还有很多隐藏的美丽等待我们去寻觅…
红教堂和黄教堂
在盘点世界最大或最美教堂的名单里,你可能看不到挪威教堂的影子。和那些震耳欲聋的大品牌相比,挪威的乡村教堂好像是低调、淳朴、自然、清新的灰姑娘。它们不同凡响的美体现在两方面:其一,它们常常隐于大自然的山水之间;其二,它们的挪威特色。
先看1905年建的红教堂Buksnes Church吧,很挪威。我们是在阴雨绵绵的时辰来到G村的,镜头下的近景片片没有很好地展示它的气质(下左),移来网上的秋冬远景图(下右),那山那海那迷人教堂的神韵就一下子呈现了。红教堂妥妥的挪威风首先是源自它的木制结构,那层层叠加的屋顶(roof upon roof)直冲云霄,庄严而神圣;其次是采用了诞生于挪威的“神龙建筑风格(dragestil ) ”。一千多年前,北欧海盗出现在历史舞台上,他们在丹麦、瑞典和挪威三国留下了浓郁的维京海盗色彩,比如以蛇和龙为图腾。Buksnes教堂的山墙以龙首装饰,满满的浪漫民族主义情怀,这在1880-1910年间格外流行。
再走近同样是木制建筑的K村黄教堂(Vagan Church)。与红教堂不同的是,它采用了新哥特式建筑风格。建于1898年的黄教堂是挪威北部规模最大的宗教场所,它可以容纳2000人(1200个座位+800个站位),故又称“罗弗敦大教堂”。
小渔村为何会有大教堂?这又得和罗弗敦的渔业挂钩了。1895年的一项王储决议规定,教堂应在任何时候容纳教区三分之一的居民。冬季渔业期间,Vagan教区的人口会骤升到6,000,所以此教堂设置了2000人容量。由此看来,教堂规模的设定是有章可循的。行走在欧洲一些城巷,我常常被教堂的分布密度和宏大规模所惊呆。即便是在宗教盛行的年代,会有那么多信众吗?教徒们都有不俗的经济实力吗?不会是炫富吧?
我笔下的挪威罗弗敦群岛可能吹着带咸味的海风,但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罗弗敦岛。有一点是肯定的,这里的确是一首隽永的诗,一个远在北极圈的远方。这样的诗与远方,值得你来看看,约吧。
罗弗敦岛的花花世界
感谢团友一路分享美图,爱你们。
你的出游是跟团?自由行?
新周期待你的新作。
也爱那片鸭蛋黄。问好球球。
“Ranked #88 globally, we offer an unforgettable golfing journey that promises to leave an everlasting imprint of exhilaration and reverence for the sport.”
图片美S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