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草园 西医谈食物的“寒”、“热”及其他 园丁
中医认为:食物可以有“寒性”或“热性”。寒性食物吃多了,可能导致口淡无味,胃口反酸,大便稀软,小便清长,甚至形寒肢冷,神情冷漠。原来体质偏寒的人就更明显。反之,吃热性食物太多,可能导致口乾舌燥,咽痛牙痛,口舌生疮,胃部灼热,大便干结,小便黄赤,怕热烦躁,亢奋失眠。体质偏热的人更为敏感。很多人都有过这方面的体会。
人们从累积的经验中得知,寒凉性食物包括蔬菜如白菜、芥菜(苦菜)、油菜、椰菜、芥兰、西兰花、青江菜、西洋菜、芹菜、萝卜、苤兰、番茄;豆类如绿豆、青豆、大豆,水果如橙、橘、柠檬、苹果、梨、奇异果(弥猴桃)等。温热性食物最著名的是辛辣如葱、姜、蒜、椒、芫荽、八角、茴香,及煎、炒、烧、烤类,肉类中最著名的是羊肉,水果如荔枝、龙眼、芒果等。
“寒”、“热”是中医基本理论的一个内容。西医的寒、热主要指体温高低。那麽它们有没有某些可以沟通的共同语言呢?
中西医发展循不同的途径。西医真正发展起来是四、五百年的事。从解剖、生理、病理,显微镜的发明导致发现细胞、细菌,然后免疫,随着物理、化学的发展而有X光,药物,随着消毒和麻醉的发明而开创了现代外科。…因此西医的发展基本上走的是一条实证、分析,并紧密结合当时物理化学发展的路线。中医从第一部有文字系统记载的医书――《内经》,到现在已经有二千三百年。其发展基本上是从对病人的整体观察,与环境的联系,“天人合一”,进行辩证、归纳,并结合当时的哲学思维而逐渐形成体系。由于所走的路线不同,因此中西医很少交集。
但是无论是从微观或是宏观,毕竟是面对同一个人和病,必能找到共同的东西,就像描述同一事物的中英文能互相翻译一样。试看中医所谓的“热象”,不是有西医所指的新陈代谢亢进的表现麽?而代谢亢进的机制,涉及交感神经-肾上腺系统活动加强以及相关的内分泌如甲状腺、肾上腺皮质等体液因素的配合,并相应地有副交感系统及相关激素如胰岛素等的降低。“寒象”的情况正好相反。
因此,所谓热性食物,便可能是刺激交感及相关内分泌,相应地有副交感及相关激素抑制,从而引起代谢加强有关。寒性食物的作用相反。
有趣的是:椰菜等十字花科植物,含有硫氰酸盐Thiocyanates类化学物质,可以阻碍体内碘的运输而影响甲状腺激素的合成,而后者的减少,便可导致代谢减弱而表现“寒”。
目前的情况基本上还是:中医知道寒热,可是很少去注意它的现代科学机理;西医了解但往往忽视相关的代谢或神经-内分泌变化,治疗只着眼于病原如细菌。举个例子:病人支气管炎咳嗽,中医通过辩证,如果是肺热咳嗽,会用清热化痰药把病治好。尽管有些清热药也有抑菌作用,可是中医可以不知道细菌。此外,中医辩证还有其他证型,如风寒、风热、、肺燥以至内伤咳嗽等,要分别给予不同的治疗。西医治疗感染可以说只是对付细菌,抗菌素这种不行换那种,假如几种抗菌素都无效,那就麻烦了。记得早年我在内科实习,碰到一个急性支气管炎的病人,青霉素无效改用氯霉素(现在已不用),三天后热退,咳也基本止住。于是嘱继续服完两天药。不料两天后病人诉说咳得更厉害,阵咳连声,夜不能寐。当时我手边没有其他抗菌素,几乎后束手无策。可巧那时我在学中医,突然想到她会不会是寒咳?氯霉素味极苦,按中医说法性属寒,五天连服,可能使病人由热转寒,或者说由发热时的交感兴奋转为副交感(迷走神经)兴奋,引起细支气管痉挛而发生痉咳。检查她的舌、脉,认定她已转寒。于是给她开了一些中药,并嘱她吃些姜或胡椒。第二天,她高兴地跑来说,咳已好了,中药还没有吃呢!这事使我印象深刻,并促使我思考寒、热的现代医学涵义。食物的寒、热不是没有道理的。
除了寒、热之外,中医有关“风”或“外风”的部分内容,可与西医的过敏相当。例如有人吃了奶、旦、鱼、虾,会皮肤起疹、发痒,中医称为“风疹块”或“――(无法打印)”。从观察病人表现,生活、环境影响,认为病因除了禀赋(先天因素),体质(气、血强弱)以外,还因风邪侵袭,并根据迂热迂风而发以及皮疹红热形态,或迂冷受风引发皮疹淡白的不同,加上舌、脉表现,分别诊断为“风热”型或“风寒”型,而相应地给予不同治疗,包括改变体质等(所谓“辩证论治”)。但是“风”的现代医学机理是什麽?为什么还分热与寒?
西医则诊断为荨麻疹,从病理、生理一直追踪到分子或细胞水平:免疫球蛋白IgE,肥大细胞及其颗粒,组织胺,等等。(清参看前“病从口入”系列6:食物过敏),治疗也是利用药物化学成就,使用抗组织胺,或稳定肥大细胞颗粒的药物。但是基本上不会注意病人的其他情况,也不会区分病人的风寒、风热(或此时的神经-内分泌状态)而考虑不同的治疗。
由此看来,中、西医由于循不同途径发展,对同一病会有不同看法,然而应该有交集。同时考虑中、西医,作出联合诊断和治疗,应是比较全面的方法。目前,中西医结合已经取得很大进展,相信最终会形成一个完整的医学体系。这也将是中国传统医学对世界医学的一个宝贵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