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戒“观后感
(2007-10-14 21:18:55)
下一个
自从被“饮食男女”倾倒之后,李安导演的影片,几乎每部必看。
看的是下午场,人不是很多,坐满大约1/3席位,其中一半以上是华人。这样全中国人的题材,毕竟还是华人比较感兴趣。
记得拍“饮食男女”后,李安接受采访,说他拍过“推手”和“喜宴”之后,特意想要拍一部完全中国的电影,目的是“establish myself as a Chinese director”。我想,“色戒”的产生,或许是由于他又一次意识到回归中国题材的重要性。
李安是我最喜欢的导演之一,因为A,他有非常深的编剧功力,他的戏,一定把故事说得十分清楚。作为导演,特别是国际大片,一位华人导演,把见多识广的各路明星摆得服服帖帖,首先自己思路要非常清楚,明白到底要拍什么,其次要有很强的credibility支撑,这两点,李安都做到了。B,李安很在乎娱乐观众,他的电影,总是尽量在艺术和商业间寻找支点,虽然不一定都在正中,但他努力让各类观众多少各得其所。
“色戒”虽然不是张爱玲的出色作品,但是集中了很多适合电影表现的元素:阴谋,杀人,复仇,性欲,美女,偷情,钻石。能从张爱玲的那么多小说里挑出这一篇,眼光是非常值得喝彩的。
“色戒”的编剧是“饮食男女”原班人马,做得极其出色,一大半的确是“编”出来的,且毫不生硬。老易和王佳芝从开始到认识到单独见面的几场,那是男女关系最微妙的阶段,加上是这么两个人,看似朦朦胧胧,发展脉络却极为清楚,没有一丝赘笔。我个人最喜欢的一场是老易约王佳芝出去替他做衣服后,两个人在西餐馆里吃饭。王佳芝为打破沉默说“这里人好像不太多”,老易看看她,说“那是因为他们的菜做得很难吃。”然后两个人相视而微笑。与之相比,后面酒馆里唱“天涯歌女”那一段显得过于直露,有些为迎合大众而编了。同样,和邝裕民在车上对话里,他递钱给她,半开玩笑问“你天天打麻将,怎么不见长进”,一句话缓和了那种黑云压城的气氛,又让人心酸,意识到他们其实无非是无助的学生。
我有三个很小的意见,一个是片中有四个重点特写镜头,都是王佳芝喝完咖啡或者酒,一个浓浓的,血色的口红印留在杯缘,一个镜头中,老易还朝那个印子瞟了一眼,无论编剧希望表现什么,都是有些突兀的。因为,三四十年代,名牌的舶来化妆品早已风行上海(如美国的蜜丝佛陀Max Factor等),那时候,上流社会的女士就意识到口红掉色是很失礼仪的,张爱玲的短篇小说“留情”里写道一位富商太太去家道中落的亲戚家作客,看到茶杯边上的口红印子,小说原话“她皱起了眉毛,她的高价的嘴唇膏是保证不掉色的,一定是杨家的茶杯洗得不干净”。 “色戒”中王佳芝伪装的小麦太太是个跑单帮的,专门就是倒卖这些奢侈品的,在阔太太间周旋,故而没有任何理由从头到尾嘴上抹着廉价唇膏,一掉一大块。
第二个,是在电影院里,拍王佳芝看原版电影。当时她是岭南大学一年级学生,我记得“色戒”小说里写到她因为是在内地念的大学,英文不好,所以在印度人面前讲英语都有些胆怯。那么以她的程度,是看不懂原版的,应该戴“译意风”(earphone),起码她旁边的观众该戴。
第三个,电影里的钻石看得不过瘾,我满心以为会是宝光四射一大片的,小说里也说“一只尺来长的黑线绒板,一端略小些,上面一个个缝眼嵌满钻戒”,但拍出来却颇为中庸,即使那个六克拉粉红钻,也实在有些像个玩具,缺乏美感 – 起码我不会向往它。“色戒”中的“戒”,我以为是“戒指”,王小姐,在千钧一发的关头,是被一个钻戒打倒的。钻戒,意味着承诺和宠爱,对于女人来说,是那块石头昂贵的价值和女人自身价值的同时体现,易先生不给太太买,却给她买,还体现了一种“厚此薄彼”,于是,在一刹那间,被她美化成了“这个人是真爱我的”,然后“女人心海底针”开始发生作用,断送了她自己和同学们的性命。这样重要的道具没有充分表现,没让女观众在心里wow叫一声,是可惜的。
那传说中的床戏,好像----- 不足三十分钟嘛。:) 不过可以很负责地说,已经非常非常益街坊了。梁朝伟露得据说刘嘉玲都吃醋;多少有些担心汤唯小姐的前景,有人说她是章子怡的新对手,我感觉,她和章子怡不一样,距离国际影星还有…相当的一段路。要进军国际,汤小姐最大的一个障碍,我以为,是她的脸型。国际上流行的是瘦脸型,这个在奥斯卡颁奖礼上就很明显,韩国电影现在崛起,演员里铺天盖地俏丽的大饼脸,到最后,走向国际的,还是中国演员。汤唯是为了这个王佳芝角色而挑的,王佳芝的原型,是四十年代的佳丽,四十年代的佳丽,真的走出月份牌,可以在今天大红大紫吗?我看未必。如果我是她,先把嘴里能拔的智齿统统拔掉,缩小脸型。
章子怡身上有一股气质,就是,看过她的一系列作品后,不会再去想日本的小雪韩国的金喜善全智贤,这个是汤唯身上,至少现在,还没有的。
先到这里了,下次想起什么再补。总的来说,“色戒”是很值得看的,很不错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