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自《野山的呼唤》博客
当奥运火炬的传递活动转到中国国内时,中国接连下了几步可喜的好棋,使奥运气氛开始向好的方面转化:一是胡锦涛(4月18日)先派出特使见法国总统萨科齐,进行外交斡旋和沟通,促使法国接连派出多名特使前往中国,缓和了中法两国在奥运火炬传递之后日渐紧张的关系;二是中国中国政府的代表和达赖的代表举行了会谈,虽然分歧依旧,但会谈气氛良好,双方有继续会谈的愿望;三是中国政府采取措施制止了部分青年发起的“五一抵制家乐福”的活动,使国内的偏激民族主义有所抑制;四是北京奥运会倒计时一百天之际,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我们微笑面对世界》的社论,称:“中国发展进步离不开世界,世界繁荣稳定也离不开中国。中国人民微笑面对世界,世界也会微笑面对中国。”
这表明,中国领导中的理性意见占了主导地位:对话比对抗好;批评也是促进社会进步的动力;只有微笑,才能换来世界的拥抱。
创造和谐的奥运气氛是当前奥运工作的首要
办好奥运会,硬件固然重要,软件更加重要。北京有了“鸟巢”、“水利方”等奥运场馆的硬件设施,但中国在培育奥运祥和气氛方面还需努力。要想使中国人民能发自内心地用“微笑面对世界”,就看中国政府能否采取一些扎扎实实的改进措施。
一、 抓住机遇,共同构建“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突如其来的四川大地震虽然给中国部分地区的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但同时,也是中国弘扬奥运及人道主义精神,树立中国良好形象的难得契机。
1、抓住这难得的契机,向世界展示中国的精神面貌。
面对严重危机,中国政府总理温家宝在地震发生后2小时即赶赴灾区,反复强调把抢救生命放在第一位,体现出中国领导人“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以解放军为代表的10余万抢救队伍,不顾环境恶劣,冒着生命危险,以最快速度到达灾区,人性之光彩,在地震废墟上闪耀。举国上下,众志成城,抗震救灾,谱写了一曲中华精神的壮丽乐章。中国开始向世界展现出一个大国应有的气度和负责任的态度。这一切使世界对中国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受到国内外一致好评。只要国家以苍生为念,以国民的生命权利为本,就会奠定全民族和解,也为中国与全世界和解奠定了伦理基础。
2、利用契机,化解民众对西方国家的偏激情绪,力争使“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成为中国每一个人的奥运理念。
我们不能回避的是,在部分民众中,存在着一股对西方国家的偏激情绪。在中国网络上,有一个“中美两国网民对对方受灾反应的对比”。在对中国地震表态的声音中,美国网民为中国灾民祈祷的声音占了主流:“短时间内发生了两次大型自然灾害。真恐怖。向所有人祈祷。” “我今晚要停下所有的事情。祈祷上帝立刻去帮那些受灾的人。”“在google地图山看到4英里之外就有大量的人口。将会出现大量的损失。我要祈祷上帝的仁慈。”在对美国龙卷风表态的声音中,中国网民诅咒的声音占了主流:“活该!”“哎~~苍天为什么不把比缅甸更大的灾难降临到美国呢?这种虚伪自以为是的国家应该受到诅咒” “美国怎么只死22个呀,为什么不是22万呀”“妈的!死20万才对!”
这个“对比”在中国网络上贴出来后,许多有理性的网民十分感慨:“作为中国人,我为我们的一些网友在美国灾难时的言行感到惭愧。”“只有几个月了,这种情况要怎么举办奥运会呢??”“发达国家因为教育及国民素质的关系,往往是理性压倒愤青,而在中国,绝对是愤青压倒理性!”
我们再以家乐福为例,来对比双方的态度。手机短信上一条不实的关于家乐福某股东支持藏独的信息,竟然能导致抵制家乐福的浪潮。而家乐福是在四川大地震后,捐款2300万,成为在华法资企业中捐款额最多的公司。家乐福中国区总裁表示:非常理解中国网友看到巴黎圣火那幕时的心情,为此要求所有门店必须保持冷静(面对抗议和抵制)。明明是无辜受到了伤害,却没有“被抹黑、被丑化”的怨恨心态,反而以善意回报。如此胸怀让我们看到了奥林匹克的精神。有没有奥运精神不在于举办不举办奥运会,也不在于口号喊得有多响。家乐福事件就像一面镜子,折射出我们和世界的差距。
四川地震后,全世界都关注着中国。世界各国特别是西方主要国家都向中国及时表达了慰问和提供了援助。西方媒体对中国及时有效的抗震救灾也是一面倒的好评。中国利用奥运圣火传递的形式向境外宣传奥运精神,但真正感受到了奥运精神温暖的却是受灾的中国人民。在重大灾害面前,受灾者感谢救灾的,救灾的亦为受灾者所感动。中国人民对“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开始有了切身的感受,也给了中国改变与西方国家关系的契机。
希望中国政府能充分利用这次机会,化解部分民众对西方国家的偏激情绪,力争使“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成为中国每一个人的奥运理念。中国人民微笑面对世界,世界也会微笑面对中国。
二、能否扎扎实实地解决违背奥林匹克精神的问题。
1、国难当头,一切劳民伤财的浮夸活动都应取消。
地震后,官方顾忌到民意,缩小了火炬传递的规模。火种虽然来自希腊,但火源却是取自普照大地的阳光,即使赋予它某种意义,是否有必要搞到如此神圣?如此兴师动众?据报导,英国已考虑取消2012年奥运火炬境外传递。这说明,没有什么不能改变。
在人民有难,举国悲壮之时,有多少人还有心思关心火炬传递?一方面灾区急需经费抢救、重建,一方面还要拿出纳税人的钱去组织迎接所谓的“圣火”,需要动用警力层层保护(如在南京动用22000警力保护火炬传递),需要管制交通,需要检查身份,需要载歌载舞,需要职工请假、学生停课,需要让民众在烈日下苦苦等候(有青少年中暑),需要在悲哀之时强打笑脸,甚至在电视镜头里出现了火炬手只有捐款的动作而没有拿出钱的作秀,出现新闻媒体对美女火炬手、美女观众的炒作等,这和谐吗?人民能接受吗?在火炬经过的一些地区,垃圾遍地,国旗、奥运旗被弃被踏践,沿街树木被折,草地被踏,看美女嘻嘻哈哈的景象和全国悲痛的气氛形成强烈反差。
哀鸿遍野,国难当头,当局应珍惜民力,顺应民心,抛弃一切假大空的形式主义,让各地集中力量抗震救灾是当务之急。
2、对极端民族主义暴力倾向决不姑息。净化网路空气,使之成为微笑面对世界的窗口
中国少数极端的民族主义分子的所做作为要引起中国政府和人民足够的重视。对中国个别留学生在海外采取暴力行为触犯当地法律、伤害当地人民感情的事情,决不能袒护。法国总统萨科齐亲自致函金晶表示慰问,和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姜瑜袒护在韩国实施暴力的中国留学生,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在国内,暴力倾向也有抬头的趋势。“驻华外国记者协会”发表声明,称西方媒体正在被“妖魔化”,“至少10名外国驻华记者接受到了‘匿名死亡威胁’”,但中国警方却没有采取应有的措施。该协会的主席在声明中说:“如果任这种情况继续发展,可能会毒化奥运前的氛围。”发起抵制家乐福的部分青年,对在家乐福购买东西的百姓辱骂、投掷水瓶。当中国中国留学生王千源在海外发表了个人见解后,她在青岛的父母受到威胁、辱骂,在青岛的住所被泼粪涂鸦。这在法制的西方国家是绝对不能允许的,警察会立即介入处理,决不会听之任之。
中国网络上的暴力语言在世界上也是有名的,少数极端民族主义者的辱骂甚至死亡威胁的语言经常出现,企图用思想暴政使不同意见者屈服或沉默。巴黎火炬传递时因保护火炬被称之为英雄的残疾运动员金晶,就因为不同意抵制家乐福又被人骂为“汉奸”。《南都周刊》副总编长平一篇理性的呼吁文章,竟然被扣上了“汉奸”、“走狗”、“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反革命分子”等帽子。一些网民仅仅因对四川地震事先没有预报提出质疑,或呼吁对倒塌的学校是否是“豆腐渣”进行调查,就被扣上“网特”的帽子,要“人肉搜索”。对西方国家的辱骂、攻击更是一度占了主导地位,在毒化奥运气氛上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民族主义在德国和日本的崛起过程中曾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这两国的民族主义最终走向了极端,演变成了具有进攻性的纳粹主义和军国主义,给世界带来巨大的灾难。中国走的是和平崛起道路,这就更要警惕部分青年人中涌动的极端民族主义情绪。
许多国外民众是从网上了解中国。因此净化网络语言,使之成为微笑面对世界的窗口,在奥运期间尤为重要。在美国的一些华人网站就做得很好,凡是辱骂人的跟帖,很快就被删掉,恶劣而且不改的,博客被封掉。
3、纠正损害民众利益的行为和不科学的控制措施
我们看到,奥运正从一个城市主办的体育运动演变成笼罩整个国家的最大政治。为了确保奥运的顺利举行,北京正采取越来越多的控制措施。某些不科学的措施与“和谐奥运”、“人文奥运”相抵触。
国际上对北京在奥运场馆建设及迎接奥运的其他建设中暴力拆迁的批评一直没断过。在北京,不时看到居民因拆迁不公而上访、游行。直到最近,我的朋友来信告诉我,北京郊区的干部向她反映,因奥运征用土地,政府要求农民做贡献,减少征地补偿,引起农民的强烈不满。这些损害民众利益的行为只能引起有关民众对奥运的反感。
奥运会前政府加强了对签证的限制,引起了频繁到中国出差的外国商人的不满。外电报道,北京一家受欢迎的法国餐厅的老板被拒绝签证延期,一位官员只是简单地告诉他,“因为你是法国人”。
北京正全面开展居民身份证件的查验、核查,特别是对暂住证的检查,这使北京市民开始烦不胜烦。北京警方在夜间还大规模设卡盘查。市公安局副局长傅政华说:“此类多警种联合执法行动直到8月8日奥运会开幕前,将在全市范围内不间断进行。” 暂住证涉嫌歧视,限制了本国公民在本国境内的自由迁徙。奥运北京,如果连本国的公民都不开放,民众怎么会有“相同的世界”?又怎能有“相同的梦想”?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因举办奥运如此控制本国人民,为什么中国民众就要享受这种“待遇”?
目前,北京很多饭店已拒绝新疆、西藏人入住。邮局禁止邮寄粉状、液状物体,在北京地铁,乘客携带液体饮料进入站台前必须先试喝。假如带了一箱饮料,岂不要每瓶打开喝上一口?假如把饮料放在包里,能检查每一个人的包吗?北京民众没有想到的是,政府心目中的隐患不光是“敌对势力”,安保举措已把控制目标对准了普通公众。把奥运凌驾于正常社会经济生活的做法以及草木皆兵的控制措施,已使许多民众对奥运的热情减低。
“友谊第一”要成为主办国的主导思想
胡锦涛在访问日本时表示:北京奥运会是全世界的体育盛事,不仅属于中国人民,也属于亚洲各国人民、属于世界各国人民。
在这里,不仅表达了希望世界人民都来支持北京奥运会的愿望,同时也向中国自己提出了一个问题:怎样才能办成体现奥运精神的体育盛会?
一、扭转“金牌第一”的主流思想
“我们该要金牌运动会,还是快乐运动会?”这是某体育节目主持向中国人民提出的一个很尖锐的问题。
自从中国申奥成功以来,中国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奥运金牌热。北京奥组委顾问、北京奥运经济研究会会长魏纪中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东道主优势可以帮助我们多拿30%的金牌,这样算来我们超过美国是有可能的。百姓期望程度高是很自然的,这是民族的自尊心,是中国的骄傲。” 某电视台还设了“奥运金牌大猜想”的专题节目,向电视观众灌输金牌第一的梦。中国作为奥运会主办国,占主流的思想却是“金牌第一”,这符合奥运精神吗?
邓亚萍说,宣传中国体育军团将要拿金牌第一的文章很多,造成了“中国办奥运只重视拿金牌,而且一定要拿金牌第一”这样一种错误的印象。这些宣传已经严重误导了我们举办奥运会的目的,影响了我们的国家形象。
问题出在哪里?首先是我们的体育体制决定的。我国实行的是举国体制,以世界大赛的冠军(特别是奥运会)为最高目标,统一动员和调配全国有关的力量来培养夺取金牌的尖子运动员。这种体制来自前苏联。目前只有中国、朝鲜仍在实施。这种体制确实能在短时间内把运动成绩突上去,但也必然把全国的金牌期望值推倒最高点,使奥运金牌成为国家荣誉的代表。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对奥运金牌如此痴迷。
金牌第一,并不能代表我国是体育第一强国,也不能代表这届奥运会是成功的。我国的优势项目如体操、跳水、射击、射箭、重竞技、乒乓球、羽毛球等,是金牌的主要来源。在世界范围内,这些项目的运动员没有职业化。我们的运动员在训练场地、后勤保障、比赛经费等方面享受的待遇是其他国家的选手无法比的。以射击为例,奥运冠军王义夫平时训练,每天至少打一千发子弹,而国外选手只能打一百发。请教练、买枪械、出国比赛的路费以及每天训练的子弹他们都需自己出钱。我们是用举国体制培养出的职业选手去打败其它国家的业余对手,这种金牌到底能给国家带来多大荣誉?中国能以此为骄傲吗?
比赛就是比赛,不要动不动就和“国家的荣誉”、“民族的胜利”、“百年受压终于抬头”等政治口号联系在一起。赢了,你大喊“是中华民族的胜利”,输了呢?奥林匹克最重要的宗旨是“重在参与”。
作为东道主,开好奥运会的唯一指标就是弘扬奥运精神,而做到这一点,“友谊第一”最为重要。通过举办奥运,不是让世界了解中国能得多少金牌,而是让世界了解我们中华民族良好的精神面貌,给世界人民留下美好的印象。
二、提高中国观众的素质
奥运会是主办国展示其历史文化、国民素质、社会文明的国际平台。我们承诺举办一届“有特色、高水平”的奥运会,不仅是提供一流的比赛场馆,更要提供一流的比赛氛围。中国观众的口碑在国际上一直不太好。在全国政协会议上,奥运冠军叶乔波发出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国观众的素质最令我担忧”之语,并引起其他体育界委员的共鸣。
1、 要以“四海之内皆兄弟”之胸怀对待各国的运动员
在曾经轰动一时的2007年女足世界杯小组赛德国队对日本队的比赛中,杭州观众嘘声一直陪伴着日本队。比赛中途,还莫名其妙的高唱《义勇军进行曲》。但日本姑娘却表现出很高的素质,丝毫没有对抗的情绪,相反,比赛结束后,打出“谢谢中国”的横幅,鞠躬向中国球迷致敬。她们的诚意感动了在场的中国观众。
双方素质强烈的对比使许多人感慨万分:“比起这些日本玫瑰,我们的观众是这场比赛最大的输者”,“作为东道主,我们应该有文明待客最基本的礼貌,这是现代国家公民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我如感到刀子在刺我的心,与日本女足此举的表现,某些中国人的举动着实让人悲哀”。
到了今年2月东亚杯足球赛日本队与朝鲜队比赛时,重庆球迷再现杭州球迷当年的“风度”。这种状况引起了日本首相福田康夫的忧虑,5月9日他接受中国中央电视台专访时表示:“大多数的中国人只会替中国加油,这无可厚非,但是如果批判比赛对手的国家,或给予嘘声的话,容易引起这些国家人民的反感。”他还说:“相信世界上很多国家的人民都会到北京看奥运,中国方面一定要让人家能乐于前来,要多展露笑容才行。”
文明素质最起码的要求就是要尊重别人。尊重别人,就是尊重自己。不尊重别人的人也不可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如何提高我们的素质,把自己更好地溶于世界文明,这是摆在中国观众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2、 要充分利用电视等媒体教育民众懂得竞赛规则,尊重裁判。
在比赛中,观众因为观赏的角度不同,对运动员的表现有自己的看法。一旦裁判打出的分数或裁决不能达到观众的心理预期时,用嘘声等不文明的方式抗议,对比赛只会形成干扰,而对比赛成绩的改变不会起到任何作用。裁判如果出现问题,运动员、教练可以通过合法渠道提出意见,裁判席和裁判长也会做出判决。起哄、咒骂不但解决不了问题,有时候还会影响运动员的正常发挥,甚至激怒裁判。
运动员要做好表率尊重裁判,对于协助化解不良情绪,维护整个赛场的良好秩序都是有帮助的。在今年韩国羽毛球公开赛中,因对裁判判决发生争议,中国国手林丹向韩国队教练仍拍子。这种事件如果奥运期间被实况转播到全世界,影响的是北京奥运和中国的形象
奥运期间,展现在世界面前的中国形象将是一个整体形象,每一个中国人都是中国的形象代表。如何应当引导民众意识到自己的责任,自觉提高本身素质,是当前政府急需加强的工作。我们不但要做一个积极的观众观看比赛,还要要做一个内行的观众,熟悉比赛的规则,懂得什么时候能够鼓掌,什么时候不能出声;最重要的是做一个文明的观众,尽显中华民族的胸怀和气度,为所有国家的运动员喝彩。期望经过抗震救灾的洗礼,中国的观众在奥运会的赛场上能够展现国人的风采,给世界人民留下美好的印象。
3、 要提高体育转播的报道水平
从整体上看,我国的体育传播的报道水平和和管理水平与世界水平有很大差距,亟待提高。新闻媒体要力争北京奥运的新闻报道、赛事转播和世界水平接轨。
要拓展报道的视野。以往历届奥运会,我国报道主要体现“金牌至上”,聚焦在我国获得金牌的运动员身上,报喜不报忧。这次作为东道主,应该放宽眼界,正确引导社会舆论,新闻报道要体现全球观和“大奥运”的观念,增加对世界各国运动员的报道比重,加强对奥林匹克精神的宣传。
要加强专业水平。体育新闻是一个专业性比较强的领域,不能只停留在对比赛过程等表面化的描述方面,要加强有专业水平的深度报道。赛前报道要避免误导舆论,应注意在赛前报道方面加强理性判断,避免感性臆断,对公众形成误导。能赢得起,也能输得起,尤其在输了的情况下,对裁判的误判或对方运动员的不雅表现,在报道上要掌握分寸。
要提高道德水准。在某电视台的体育节目里,一位获得金牌的柔道运动员,向观众介绍她在雅典奥运会上的所为:她在赛前的聚会上,故意撞了一位将在决赛中与她对阵的外国运动员,那位外国运动员连忙向她道歉,她认为对方是怕她,因而增加了取胜信心。这种说辞竟然得到台下鼓掌并转播全国!
费孝通教授提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原则。希望政府和全体国民能以此为准则,进一步提升我们的思想境界、文明程度与文明胸怀,在北京奥运上体现“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的理念,真正办成和谐奥运。期待北京奥运这盘棋有很精彩的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