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4)
2009 (146)
2010 (71)
2013 (4)
2017 (3)
2020 (504)
2021 (563)
2022 (433)
2023 (410)
魚和凤梨的日台貿易相互补欠损自已。日本“手土産”,台湾“伴手礼”;你害我,我害你,害来害去,终害己!你骂我,我骂你,骂来骂去,只是借别人的嘴巴骂自已!
中国大陆自2023年3月起因检出病虫害暂停台湾凤梨(菠萝)输入,然而台湾地区转出口最大宗的日本却不断爆出凤梨有“黑心”,内部褐化、品质参差不齐。更有日媒报道指出,除了风味不佳,台湾凤梨在市场更是供过于求,价格从一颗700日元跌落到100日元。台湾“农委会”主委称,和去年相比,“黑心凤梨”已经少很多。台湾凤梨王子曽承认:好凤梨都卖给日本,卖给大陆只要“长得像”!
一方面台外事部门官员称“放射物有益健康”后,日本计划将两万条鱼卖到台湾地区,而台湾则计划将大陆不要的凤梨芒果出口日本,相互補完(相互互补)。
在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地区纷纷宣布暂停进口日本水产品后,日本海鲜的出口就成了岸田文雄政府头疼的大问题,然而在这个时候,台当局“驻日代表”为日本核污染水“洗白”,称“放射物有益健康”,号召岛内民众“多买日本海鲜”。
时人有诗曰:
物物交换
台岛凤梨日本鱼,
相怜同病恐中诛。
伤疤互舐抱团暖,
有事思帮各利图。
五十年殖民情节:日本的战国到江户时代称台湾为“高山国”,“高砂国”,均从读音“takasagun”转讹而来。其商船进出口的西南岸“打狗山”(高雄市)也和日本读音“takao”似而转讹。1593(文禄3年)丰臣秀吉派原田孙七郎发文想让“高山国”来朝贡没有被理睬而失败。1609年江户幕府通过肥前有马潘派遣家臣视察台湾。
1616年长崎代官村等安派其儿子率家臣明石道友乘13船欲攻占台湾因暴风雨漂流到明国。
1628年围绕台湾贸易日本与荷兰殖民地政府之间发生冲突冮户幕府关闭了平户的荷兰商馆。
1639年德川家光与老中参与平户荷兰商馆馆长会谈。决定禁止葡萄牙澳门人通行。
1662年日本混血儿郑成功为建立“反清复明”事业据点,攻占荷兰东印度公司,驱逐荷兰人,而反清复明事业末竟,死后被台湾人大陆人视做民族英雄。
1871年12月7日日本宫古岛船队从琉球那霸出帆遇滩漂流至台湾东南,登陆船员被台湾原住民袭击54人全部丧生。
1874年5月日本派陆军中将西乡从道率兵3000征讨登陆台湾武力压制原住民地区并强行占领(台湾出兵)。后要求清国政府以台湾出兵赔偿金为由支付50万两为条件日本军撒兵。
1895年至1945年日本统治台湾50年。
1895年日清下关姤和条约清国割让台湾及澎湖列岛给日本。台湾人组建台湾民主国,有建国宣言和台湾民主国军与登陆的日本军发生武装斗争,第一任总统唐景崧,第二任总统刘永福逃亡大陆,于5个月后完全镇压,1895年5月设立台湾总督府,由桦山资纪海军大将任首届总督开始了殖民统治。
1946年5月勅令废除台湾总督府。
有诗云:
台岛波萝日海鱼,
平台物物屑回炉。
经权摩擦地缘政,
黑核攻防列岛孤。
黑核:黑心凤梨,核处理水鱼
物物交换,人类使用货币的历史产生于最早出现物质交换的时代。在原始社会,人们使用以物易物的方式,交换自己所需要的物资,比如一头羊换一把石斧。但是有时候受到用于交换的物资种类的限制,不得不寻找一种能够为交换双方都能够接受的物品。这种物品就是最原始的货币。牲畜、盐、稀有的贝壳、珍稀鸟类羽毛、宝石、沙金、石头等不容易大量获取的物品都曾经作为货币使用过。barter 、 barter exchange 、 barter of goods 、 barter trade [trading] 、 dicker、 exchange and barter ……。
1.早在春秋时期,称台湾为“岛夷”。战国初期的重要史籍《尚书.禹贡》称,中国当时分为九州,台湾归属扬州范围。
2.先秦时,称台湾为“瀛洲”。秦灭汉兴,称台湾为“东鯷“。三国时,又称台湾为“夷洲”。
3.隋唐至宋朝时,称台湾为“流求”,元朝时,又称台湾为“琉球”。
4.明朝初叶,称台湾为“东番”,商船横渡海峡时,习惯上以台湾北部高山为辨别方向的标记,因山势如罩鸡之笼,故又称为“鸡笼”。渔民们常在台湾西部港口修船补网,称港口为“魍湾”,后来泛指台湾。
5.明朝中叶,台湾又有了“大湾”、“大员”、“台员”之称。福建沿海人民又称之为“埋怨”。因为在开发台湾过程中,不少大陆人民或遇风浪葬身鱼腹,或水土不服客死他乡,“其状其惨,故以埋怨名之”(见清施鸿保《闽杂记》)。以上四个名称读音与闽南土语“台湾”的读音相同,故称之。
6.明朝万历年间,因台湾“地形如弯弓,浮海如平台”,遂称之为“台湾”。
7.1662年2月1日,民族英雄郑成功打败了盘踞台湾38年的荷兰殖民者,次年改台湾为“东都”。后来,其子郑经又改东都为“东宁”。
8.1663年,康熙帝派施琅进击台湾,恢复台湾名称。1684年清政府设立台湾府,“台湾”名称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