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泰浩

海纳百川,取他人长高求成长;
刚自无欲,走自已道尔符正道。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个人资料
辛泰浩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正文

黒革手帖“口香糖”(2)

(2024-11-13 10:46:58) 下一个

  在职场工作的日本人每天必须携帯的工作道具之一就“手帖”(Techou:手帐、手帳)。“手帖”与“手帳”本来是有区別的,因文字改革多次当用汉字統一成了“手帳”。
  和中文的“
帐本”与“账本”一样,一种东西主要区别在于用字的不同。 “账”字主要用于记录和计算与金钱、货物相关的经济活动,如账本、账单、账号、账款等;而“帐”字则主要用于描述遮盖或覆盖的事物,如帐篷、蚊帐等。习惯上“帐目本”、“记账本”都可通用。
  在古代,“帐”字也曾用于财务方面,但现在规范统一使用“账”字。
账”字主要用于记录和计算与金钱、货物相关的经济活动,如账本、账单、账号、账款等。在现代汉语中,“账”字已成为财务领域的主要用字。
  日本的“手帖”、“手帐”的近似单词有“通帐”(存折)、Note(笔记本)、筆記帐、保存帐、備忘録、控帐、万覚帐等意思。
  生活综合杂志《暮手帖》是花森安治与大桥镇?子在1948年9月20日創刊的不刊登广告以料理、手工艺等記事为主的?編集部試作刊登的杂志。
  “歌手帖”、“滨手帖”(是P to P 合同会社企画、編集、出版的文化信息杂志)。
  “帐”=(加写入事項的)紙張冊子。“帐面、帐簿、台帐、通帐、日記帐、電話帐”。
  “帖”=添写用的冊子。帐面。“手帖、画帖”。
  中文“手帖”意思是手写的书信、文章之类。宋朝的董逌 《广川书跋·虞世南别帖》:“ 虞伯施 手帖論儒學,不使一日失業,恐子弟墜其家聲,且戒之使其不息也。”
  明朝的张居正 《与蓟镇督抚书》:“昨偶因 趙帥 ,以 李自馨 手帖見寄。”
  清朝的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三·苏文》:“殿帥 姚某 ,性饕餮,每得 坡公 手帖,輒换得羊肉數斤。”
  一千年多前王羲之的“私房手账本”。魏晋文人最朴质的“手账”特质在字里行间。为后世所追捧的欧阳询的《梦奠帖》、《季鹰帖》等,从内涵与外形看,都算不得记录日常琐事的“手账本”,更像是庄严端正的“示范作文”。
  方便记忆,残存在手帖纸帛间。
  王羲之的《禊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万岁通天帖》,《姨母帖》,《初月帖》,《新月帖》。

  魏晋时期,“手帖”是文人之间往来的书信,最初并没有一定具备作为书法范本的功能。因为王羲之手帖书信里字体的漂亮,在他去世后三百年间,这些简短随意的手帖逐渐被保存珍藏,装裱成册页卷轴,转变成练习书写、欣赏书法的范本,“帖”的内涵才从“书信”扩大为习字的书法范本。特别是到了唐太宗时代,因为对王羲之书帖的爱好收藏,以皇室的力量,搜求南朝文人手帖。把原来散乱各自独立的手帖编辑在一起,刻石摹拓,广为流传,使王羲之和许多南朝手帖,因此成为广大民众学习书写的汉字美学典范,产生《十七帖》一类官方敕定的手帖总集版本,促使“帖”这一个词汇有了确定书法楷模的意义。因为“手帖”意义的改变,原来南朝文人书信的特质消失了。唐代的名帖,像欧阳询的《梦奠帖》、《卜商帖》、《张翰帖》,都已经不是书信性质的文体,连字体也更倾向端正谨严的楷书,魏晋文人行草书法“手帖”的烂漫洒脱自在都已不复再见。古代的“手帖”与“手谕”、“手令”近似。“手谕”意思是上司亲笔写的指示。旧指上级或尊长亲手写的指示。鲁迅《书信集·致母亲》:“十七日手谕,已经收到,备悉一切。”“手令”上司亲笔写的指示命令。如:“巡抚大人下达了一道手令,要求各地官员严查贪污腐败现象。”(略)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