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玉,字子渊,号鹿溪子。
楚国时鄢人(今湖北襄阳宜城)。
关于他的生平,史上不详,意见不统一。
正统的说法是他出生寒微,师从屈原。
但也有不同的意见,认为他只是在写作上继承了屈原的骚体,并非屈原的弟子。
他的文字,细腻工致,自然贴切。
在楚辞与汉赋之间,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后人多以“屈宋”并称。
李白曾说“屈宋长逝,无堪与言”,可见宋玉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随便举几个例子,“下里巴人”,“阳春白雪”,“曲高和寡”等成语就是出自子渊兄。
《楚辞》中收录了一篇子渊兄的《九辩》。
这是一篇以悲秋为主题的好文。历来读书人写秋,都是取其萧瑟与悲凉。
现在你知道为什么了?
呵呵,子渊兄起了一个坏头。
屈原的《九章·涉江》也写了秋的苍凉,但没有像子渊兄这样特意以悲秋为主题。不过,从遣词用字文笔优美的角度来说,我更喜欢屈原的《九章·涉江》。
屈原的《九章·涉江》用的是以景抒情,写的很有感染力很有灵气。
子渊兄的《九辩》用了很多的尧舜和其他的历史上的那些明君的典故,来感叹怀才不遇,非常直接地道出心中的怨气和无奈。
如此一来呢,大家伙一眼就明白了你是啥意思。
不过同时呢,也少了一些含蓄的美。
胸中是出了一口恶气,但个人觉得文字上没有《九章·涉江》那么有感染力,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深秋的萧瑟画面。
《九辩论》个人以为最有仙气的最后这几句,绝对的闪光点。
乘精气之抟抟兮,骛诸神之湛湛。
骖白霓之習習兮,历群灵之丰丰。
左硃雀之茇茇兮,右苍龙之躣躣。
属雷师之阗阗兮,通飞廉之衙衙。
前轻辌之锵锵兮,后辎乘之从从。
载云旗之委蛇兮,扈屯骑之容容。
写这一段的时候,估计子渊兄已经喝的酩酊大醉飘飘欲仙了。哈哈哈。
灵魂出窍,足下祥云,于诸神间飞奔。左朱雀,右苍龙,前有雷公带路,后有风婆压阵,车马锵锵,旌旗飘扬,好不快活!
虽然生活不如意,人,总是要有梦想。
子渊兄的作品,存世的不多。
据《汉书·艺文志》说是十六篇,可有些作品已亡佚。现存作品中,除《九辩》以外,以《高唐赋》、《神女赋》、《登徒子好色赋》、《风赋》等最为著名。
昔者,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台,望高唐之观,其上独有云气,崪兮直上,忽兮改容;须臾之间,变化无穷。
王问玉曰:“此何气也?”
玉对曰:“所谓朝云者也。”
王曰:“何谓朝云?”
玉曰:“昔者,先王尝游高唐,怠而昼寝,梦见一妇人,曰:‘妾,巫山之女也,为高唐之客,闻君游高唐,愿荐枕席。’王因幸之。去而辞曰:‘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旦朝视之,如言。故为立庙,号曰‘朝云’。”
《高唐赋》写的是游记,子渊兄陪楚襄王出游,期间给他讲他老爸楚怀王泡妞的故事。
哈哈哈,我读这一段,脑子里出现的就是妲己和商纣王。
哎,果真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一笑倾人城,再笑倾人国。你可以骂那个男人是昏君,但不可以骂他用情至深。
当然,女也为悦己者容。是故,“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
这一段有几句写的极好。
“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许久许久以后,到了唐代,元稹兄写下了《离思》。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呵呵,现在说行云雨之事,大家都明白是什么意思。
这“朝朝暮暮,巫山云雨”的来历,就是出自子渊兄的《高唐赋》。
而元稹兄写下的《离思》,用的就是楚怀王撩妹的这个典故,引用的就是《高唐赋》。
我们后人读古文,如果知道这些典故,能前后连接起来,就会特别有意思。
上下五千年,其实很多事情都是相同的,因为人性是相同的。
比方说,“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比方说,“阳春白雪,曲高和寡”
一万年之后,依然如此。因为这些都是人性,刻在我们的基因里。
所以,古人是可以神交的,先贤是可以唱和的。
只要我们能找到人性中的共同点。
我喜欢《高唐赋》。不仅仅是因为它色,而是因为它奇。
更是因为它具备了汉赋的雏形。
说起汉赋,大家可能立马想到的就是汉赋四大家:司马相如、扬雄、班固、张衡。
我却一直认为,赋的至高境界是初唐之王勃兄的《滕王阁序》。
这些玉树临风的男人们,我以后都会一一说到。
你如果去读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就会发现和子渊兄的《高唐赋》极为相似。
《高唐赋》的色,我们已经从巫山云雨中看到了。
它的奇,是它描写景色的手法。
“盘岸巑岏,裖陈硙硙。磐石险峻,倾崎崖隤。岩岖参差,纵横相追。陬互横啎,背穴偃跖。交加累积,重叠增益。状似砥柱,在巫山下。仰视山巅,肃何千千。炫耀虹蜺,俯视崝嵘。窐寥窈冥,不见其底,虚闻松声。”
“上至观侧,地盖厎平。箕踵漫衍,芳草罗生。秋兰茝蕙,江离载菁。青荃射干,揭车苞并。薄草靡靡,联延夭夭。越香掩掩,众雀嗷嗷。雌雄相失,哀鸣相号。王雎鹂黄,正冥楚鸠。姊归思妇,垂鸡高巢。其鸣喈喈,当年遨游。更唱迭和,赴曲随流。”
奇峰异岭,跃然纸上。
我想,作《唐高赋》时的子渊兄,既然能陪陪楚襄王出游,应该还是仕途坦荡的时候。
与后来写《九辩》时,心境不可同日而语。
《神女赋》绝对是一本小黄书。哈哈。
《唐高赋》是子渊兄给楚襄王讲他爹泡妞的战绩。日有所思,则夜有所想。
楚襄王晚上就做了一个春梦。
“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浦,使玉赋高唐之事。其夜,王寝,梦与神女遇,其状甚丽,王异之,明日以白玉。”
然后呢,子渊兄就根据这个春梦写了这篇赋。
“夫何神女之姣丽兮,含阴阳之渥饰。披华藻之可好兮,若翡翠之奋翼。其象无双,其美无极。毛嫱鄣袂,不足程式;西施掩面,比之无色。”
“貌丰盈以庄姝兮,苞温润之玉颜。眸子炯其精朗兮,瞭多美而可视。眉联娟以蛾扬兮,朱唇的其若丹。素质干之醲实兮,志解泰而体闲。既姽婳于幽静兮,又婆娑乎人间。宜高殿以广意兮,翼放纵而绰宽。动雾縠以徐步兮,拂墀声之珊珊。望余帷而延视兮,若流波之将澜。奋长袖以正衽兮,立踯躅而不安。”
“褰余帷而请御兮,愿尽心之惓惓。怀贞亮之洁清兮,卒与我兮相难。陈嘉辞而云对兮,吐芬芳其若兰。精交接以来往兮,心凯康以乐欢。神独亨而未结兮,魂茕茕以无端。含然诺其不分兮,喟扬音而哀叹。頩薄怒以自持兮,曾不可乎犯干。”
我不知道子渊兄写《神女赋》时的心情如何。
也许,心中叹道,哎,王命难违
也许,心中一万匹草泥马飘过。
好端端一个儒雅之士,被逼着写这么露骨的小黄书。
如果是自己的艳遇也算了,偏偏还是别人的艳遇。
今人常说登徒子,意为好色之徒。
在史上,登徒子确有其人,他在楚襄王面前参了宋玉一本。
大夫登徒子侍于楚王,
短宋玉曰:“玉为人体貌闲丽,口多微辞,又性好色。愿王勿与出入后宫。”
王以登徒子之言问宋玉。
玉曰:“体貌闲丽,所受于天也;口多微辞,所学于师也;至于好色,臣无有也。”
王曰:“子不好色,亦有说乎?有说则止,无说则退。”
玉曰:“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 ;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许也。登徒子则不然:其妻蓬头挛耳,齞唇历齿,旁行踽偻,又疥且痔。登徒子悦之,使有五子。王孰察之,谁为好色者矣。”
哈哈哈,好一个子渊兄,骂人都骂得这么出色!谁说读书人不能撕逼?
骂到几千年之后的人都知道好色之徒登徒子,哈哈哈。
子渊兄必然是一个玉树临风的男人,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
乃至于登徒子要诋毁他,劝大王小心, 不要让他出入后宫。
在《登徒子好色赋》中,我们又见到了传说中的“比”。 我以前说过,在先秦的文章中,常用的手法是“赋”,“比”,“兴”。
比如《诗经·国风·卫风》中的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这是在描写佳人之美。
我们来对比一下子渊兄的描写。
“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 ;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
你们说,谁的工笔更厉害?
我只能说,吉甫兄的更含蓄。子渊兄的更生动。日月同辉,交相辉映。
楚襄王是个喜欢游山玩水的人。
游完巫山,云梦,又去了兰台。于是,就有了《风赋》。
楚襄王游于兰台之宫,宋玉景差侍。有风飒然而至。
王乃披襟而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邪?”
宋玉对曰:“此独大王之风耳,庶人安得而共之!”
王曰:“夫风者,天地之气,溥畅而至,不择贵贱高下而加焉。今子独以为寡人之风,岂有说乎?”
宋玉对曰:“臣闻于师:枳句来巢,空穴来风。其所托者然,则风气殊焉。”
王曰:“夫风始安生哉?”
宋玉对曰:“夫风生于地,起于青蘋之末。侵淫溪谷,盛怒于土囊之口。缘泰山之阿,舞于松柏之下,飘忽淜滂,激飏熛怒。耾耾雷声,回穴错迕。蹶石伐木,梢杀林莽。至其将衰也,被丽披离,冲孔动楗,眴焕粲烂,离散转移。故其清凉雄风,则飘举升降。乘凌高城,入于深宫。邸华叶而振气,徘徊于桂椒之间,翱翔于激水之上。将击芙蓉之精。猎蕙草,离秦蘅,概新夷,被荑杨,回穴冲陵,萧条众芳。然后徜徉中庭,北上玉堂,跻于罗帏,经于洞房,乃得为大王之风也。故其风中人状,直憯凄惏栗,清凉增欷。清清泠泠,愈病析酲,发明耳目,宁体便人。此所谓大王之雄风也。”
王曰:“善哉论事!夫庶人之风,岂可闻乎?”
宋玉对曰:“夫庶人之风,塕然起于穷巷之间,堀堁扬尘,勃郁烦冤,冲孔袭门。动沙堁,吹死灰,骇溷浊,扬腐馀,邪薄入瓮牖,至于室庐。故其风中人状,直憞溷郁邑,殴温致湿,中心惨怛,生病造热。中唇为胗,得目为蔑,啗齰嗽获,死生不卒。此所谓庶人之雌风也。”
子渊兄的这一篇《风赋》,从文字的角度来说,当然是极为出色。
在对答之间,没有时间准备,张口就来,又有几人能洋洋洒洒地说上这一大段。
就算是高考语文以《风》为题让你写一篇,你有一定时间思考,再慢慢写,只怕也没几人能写下这么华丽的文字。
你注意到了吗,这些文字,已经与《诗经》和《楚辞》有很大的区别了。
这,已经是真正意义上的赋了。
不过,必须要说,这是一篇马屁文。
从子渊兄的这些文章中可以看出,他比他的老师屈原情商要高一些,处世圆滑一些。
但依然坚守着读书人的风骨。
他虽然遵大王之命,写了一些小黄书,但本身并非好色之徒。
这一点,从《登徒子好色赋》中看得非常清楚。
而录在《楚辞》中的《九辩》,个人觉得应该是在仕途失意之后的作品。也是一个更加真实的他。
通读子渊兄的大作,个人最喜欢的是《九辩》的最后一段。特别有仙气。
乘精气之抟抟兮,骛诸神之湛湛。
骖白霓之習習兮,历群灵之丰丰。
左硃雀之茇茇兮,右苍龙之躣躣。
属雷师之阗阗兮,通飞廉之衙衙。
前轻辌之锵锵兮,后辎乘之从从。
载云旗之委蛇兮,扈屯骑之容容。
同时,也非常喜欢《唐高赋》中对巫山景致的描述。
“盘岸巑岏,裖陈硙硙。磐石险峻,倾崎崖隤。岩岖参差,纵横相追。陬互横啎,背穴偃跖。交加累积,重叠增益。状似砥柱,在巫山下。仰视山巅,肃何千千。炫耀虹蜺,俯视崝嵘。窐寥窈冥,不见其底,虚闻松声。”
“上至观侧,地盖厎平。箕踵漫衍,芳草罗生。秋兰茝蕙,江离载菁。青荃射干,揭车苞并。薄草靡靡,联延夭夭。越香掩掩,众雀嗷嗷。雌雄相失,哀鸣相号。王雎鹂黄,正冥楚鸠。姊归思妇,垂鸡高巢。其鸣喈喈,当年遨游。更唱迭和,赴曲随流。”
子渊兄对美人的赞美,非常传神。
不过,前有吉甫兄的“肤如凝脂”,后有柳七郎的“烟花巷陌”,我便暂且放下。
前几天去了黄刀镇看极光,那是令人窒息的美景,我就写一篇短短的《黄刀赋》吧。
天高吾志,水碧谁心?红岩高矗,黄叶飘零。秋波映月,北斗含烟。璀璨于大漠之北,潺湲于平湖之西。蜿蜒于苍穹之上,迤逦于尘世之中。渺渺星河列阵,湛湛玉带临风。
虽异域千里而至,寻孤城半生而归。任晚风携寒意,入幽径寻婉颜。听飞瀑于空谷,跨石桥于峻崖。登崎岖身吟绝妙,行曲折云掩初弦。
我个人不是特别擅长于用四言体从头写到尾。
我觉得用长短句,有一些变化,再加上平仄韵律和对仗,读起来更朗朗上口。
我想,有我这种想法的人那时一定有很多。否则,就不会从先秦的四言体,进化到汉赋了。
当然,批评者会说,文学,从此脱离了大众,变成了小众的高雅。
子渊兄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他是一个翩翩佳公子,帅到连楚襄王都得防着他,免得后宫的嫔妃都成了他的迷妹。
他是一个擅长写秋与色的人。
他是一个坚守风骨的读书人。
他是赋的先驱,文学史上即屈原之后的一代宗师。
他是一个集秋与色于一身的玉树临风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