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四川红尘洗梦
赞 播梵音于禅话 传大悲于有缘
第十三节:楞伽师资
净觉禅师虽然是玄赜禅师的弟子,并且还跟随神秀大师和慧安禅师学习过禅宗课程,算得上是有正宗传承的禅宗弟子。不过,在中国禅宗史上,净觉禅师几乎没有以禅师身份在历史上留下过什么足迹,相反,他更多的是以传承《楞伽经》的楞伽师自居。
净觉禅师,唐高宗永淳二年,公元683年,出生于长安一户显赫的韦姓家庭。他的堂姐后来成为唐中宗李显的皇后,更是令韦家一时风光无限。
净觉禅师虽然出生于显贵之家,不过对于朝廷显贵之间的骄奢淫逸、尔虞我诈却非常的反感,所以他常常留心于佛典,希望能从中找到安心之道。
大足元年,公元701年,武则天把神秀大师请到了东都洛阳弘法,神秀大师一时红遍全国,无人可及。此时,十九岁的净觉禅师因为是皇亲国戚的身份,有机会接近神秀大师,并且像众多的朝廷显贵一样皈依了神秀大师,从而能亲自受到神秀大师的指点。
净觉禅师在神秀大师那里如饥似渴的学习着,并且屡屡向神秀大师递交作业,希望能受到神秀大师的特别关注。但是,每次作业递交上去后,神秀大师都是在作业上只批注了两个字:努力。
净觉禅师在神秀大师那儿努力学习着禅宗课程,他的堂姐韦氏也没有闲着,也是非常积极的参与着宫廷中的争斗。终于,韦氏一方发动神龙政变,逼迫武则天退位,唐中宗李显再次登基称帝,韦氏也重新坐上了皇后的宝座。
韦氏当上皇后以后,也学着像武则天那样干预朝政,并且大肆提拔她的家族成员担任要职。就连那些八杆子都挨不着边的亲戚,她也是照提拔不误。
不过,就在韦氏一族飞黄腾达风光无限的时候,净觉禅师却非常讨厌这种宫廷斗争,而且,更为关键的是,净觉禅师更是高瞻远瞩的预见到了韦氏一族潜在的危机。于是,在神龙政变前夕,就在韦皇后他们准备按照亲戚关系来册封净觉禅师官职的时候,净觉禅师却果断地选择了出家为僧。决定远离远离宫廷斗争的中心,决定和追名逐利尔虞我诈彻底划清界限。
唐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二十三岁的净觉禅师来到怀州(今河南沁阳市)太行山林泉谷云门寺出家为僧。
这里以前曾是北魏时期的僧稠禅师驻锡之地,僧稠禅师去世后的一百四十多年中,云门寺一直无人主持,林泉谷中的灵泉,也早已干枯,没有任何的水源流出,所以林泉谷中的众多树木没有泉水滋润,自然也就枯竭腐朽了。
净觉禅师来到林泉谷后,看到荒废而破败的云门寺旧居,立即动手修葺禅屋打扫院落。三天过后,原本干枯的灵泉,竟然神奇的重新冒出了泉水,两边的树木得到泉水的滋润,也神奇的重新枝繁叶茂起来。
在这里,净觉禅师除了参禅悟道外,更是潜心于创作佛学著作,他在这里除了撰写《金刚般若理镜》外,还开始了他一生中最为重要的佛学著作《楞伽师资记》的写作。
公元706年,净觉禅师曾经求学过的神秀大师去世。公元708年,玄赜禅师被唐中宗敕召入京,随后来到洛阳弘法。玄赜禅师是神秀大师的同门师弟,也是弘忍大师门下最为优秀的学生之一。所以净觉禅师听说后,便立马来到洛阳,求学于玄赜禅师。
净觉禅师出家的林泉谷本来就离洛阳不远,这就为净觉禅师在两地来回奔波求法提供了地理上的方便,经过十余年的求学后,净觉禅师终于在玄赜禅师那里拿到了毕业证书。并且,玄赜禅师还把自己的摩那袈裟、瓶钵、锡杖等,一并送给了净觉禅师,希望净觉禅师能广开禅法,把达摩大师的禅宗课程传承下去。
在拿到毕业证书的同时,净觉禅师最为得意的一件事是,他在林泉谷完成了自己一生中最为重要的著作《楞伽师资记》的撰写工作。
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他的堂姐韦皇后因为独揽朝政,而被唐玄宗发动政变诛杀,跟着韦皇后混的那伙人,自然被杀的杀抓的抓,受到了唐玄宗的深度清洗。
但是因为净觉禅师早早的就预见到了韦皇后他们的危险之处,早早的就看破了尔虞我诈的宫廷斗争,早早的就逃离了权力的中心并且出家为僧,所以,韦皇后一系的惨烈下场,一点都没有波及到净觉禅师的身边。
有了国家正式承认的毕业证书,净觉禅师也就具备了主持寺庙和传承禅法的先决条件。
唐玄宗开元七年,公元719年,净觉禅师离开了怀州太行山林泉谷,来到了长安大安国寺担任了主持,开始正式传法了。
净觉禅师既然开始弘法了,肯定要待人接物的,肯定要四处活动的。所以,接触的人多了,有些人忽地发现,这个净觉禅师不就是以前韦皇后的那个堂弟吗?消息传开,很多人便慕名找上门来。
净觉禅师因为曾经求学于神秀大师和慧安禅师,并且从玄赜禅师那里获得了毕业证书,而神秀大师、慧安禅师和玄赜禅师都曾经入宫给几位皇帝上过禅宗课程,自然,净觉禅师的身份也就跟着水涨船高,现在再加上人们发现他原来是韦皇后的堂弟,正儿八经的皇亲国戚,所以,上至王公显贵,下至平民百姓,前来找他参学的人,简直是络绎不绝。
唐玄宗开元十五年,公元727年,金州(今陕西安康市)司户尹玄度、录事参军郑暹等人,把净觉禅师迎请到了金州,请净觉禅师注解《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净觉禅师也没推辞,直接来到了金州,撰写出了《注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一文。净觉禅师注解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译本,来至于唐玄奘所译。所以,净觉禅师的这个注解本,就是中国最早的注解心经的著作之一,在当时是有很大的影响力的。
唐玄宗天宝五年,公元746年的一天,净觉禅师端坐在长安大安国寺的方丈室里,感觉到自己圆寂的时候到了,于是他赶紧把弟子们喊了过来,望着大家道:“我今天夜里,就会离开这个俗世了,你们还有什么佛学上的疑问,趁着我还在,就赶紧问吧。”
弟子们听师父这么一说,一个个都赶紧把自己平时不甚明白之处一一提了出来,没有哪个还不好意思问的。因为你再不问,过了今天就没得问的了。
净觉禅师自然是来者不拒,对于徒弟们的问题,口若悬河,一一作答。终于,弟子们的问题问完了,净觉禅师也端坐在禅床上,很安详的圆寂了。
净觉禅师留给后人的最大精神财富,就是他撰写的《楞伽师资记》一书。在这本书中,净觉禅师记载了以《楞伽经》为宗旨的八代十三人传承,他们是:求那跋陀罗、菩提达摩、慧可、僧璨、道信、弘忍、神秀、玄赜、慧安、普寂、义福、景贤、惠福。
在《楞伽师资记》一书中,净觉禅师记载了这些人的生平、传法经过,以及他们各自的禅宗理论。这为后世提供了相当多的文献资料,使后来的人,能够比较详细的了解当时的禅宗实况。
不过,《楞伽师资记》把求那跋陀罗列为第一祖,把神秀、玄赜、慧安三人并列为第七代,把普寂、义福、景贤、惠福四人并列为第八代,这跟大家所熟知的禅宗六代祖师传承差别巨大。也许,这只是净觉禅师站在楞伽师的立场作出的选择吧。
第十四节:净众无相
在中国北方的禅宗市场,神秀大师、慧安禅师、玄赜禅师他们的传人占据着主要地位。而在中国南方的禅宗市场,慧能大师的传人和牛头宗传人则占据了全部的市场份额。
但是在中国四川的禅宗市场,智诜、处寂一系,却牢牢的把持着市场份额,并且他们还成立了几个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并且颇具竞争力的公司。其中处寂禅师的徒弟无相禅师成立了禅宗净众派,无相禅师的徒弟无住禅师成立了禅宗保唐派。这些公司的成立,使得四川以外的那些大公司,根本就无法在四川境内开展任何业务。从而使得四川的禅宗业务,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除了同是弘忍大师门下的宣什系占据了小部分市场份额外,禅宗的绝大部分业务,都是由处寂一系占据着垄断地位在经营。自然,他们的生意和声誉,在四川境内,那是芝麻开花节节高的。
下面,我们就先来看看禅宗净众派的董事长无相禅师创办公司的所有情况。
无相禅师虽然是四川禅宗一家大公司的董事长,不过他其实是个外国人,而且还是个正宗的官二代。
公元684年,无相禅师出生于新罗国(今朝鲜半岛)的 ,他是国王的第三个儿子。
无相禅师虽然出生于帝王之家,不过对于宫中的那些荣华富贵从来不感兴趣,对于帝王将相的骄奢淫逸,他更是深感厌恶。所以,无相禅师常常找些佛教的书籍来阅读,希望自己能走上求真息妄的道路。
后来,家里发生的一件大事,让无相禅师彻底的断绝了留在帝王之家的念头。
古代的女子,一般十五六岁就要嫁人了,即使是帝王之家也不例外。这不,无相禅师最小的妹妹,就已经到了嫁人的年纪,男方家都把聘礼送上门来了。
可是无相禅师的这个小妹,同样是个佛学爱好者,自己要是被人娶走的话,那还怎么保持童贞之身呢?那还怎么出家为尼呢?望着满屋琳琅满目的聘礼,眼看自己就要被人娶走。小妹心一横,立马找来一把异常锋利的刀子,直接就在自己娇嫩的脸蛋上来回划了几刀,顿时,一张原本娇嫩而靓丽的脸蛋立马变得刀痕累累鲜血直流。这一下,所有的人都惊呆了。
国王夫妇闻讯立马跑了过来,一看宝贝女儿这个样子,都是又急又气又惊又怕。无相禅师听到消息后,也急匆匆的赶了过来看望小妹。
但是,小妹却好像没有发生过什么事一般,非常平静的告诉大家:“我的身体和灵魂,都是属于佛祖的。我要追求佛法的决心,任何人都别想夺走。”
自然,谈婚论嫁的事情,也就没有任何的可能性了。
看着小妹的言行举止,无相禅师在一旁不由得大为感叹道:“一个柔弱的女子,尚且有这种为法忘躯的高尚言行。我作为一个男子汉大丈夫,难道连一个弱女子都比不上吗?”
于是,无相禅师立马来到了都城的郡南寺削发为僧。
不过,要想学习真正的佛法,还得前往大唐啊,因为新罗国的所有佛法,都是从大唐传过去的。
所以,无相禅师毫不犹豫的告别亲人,于唐玄宗开元十六年,公元728年,坐船来到了大唐。
无相禅师一路前行,来到了当时大唐的首都长安。唐玄宗李隆基听说新罗国的三王子来到了长安,便立即派人把无相禅师请到了宫中做客。都是帝王贵胄,而且都爱好佛学,两人自然相谈甚欢。随后,李隆基给了无相禅师正式的僧籍,隶属于长安禅定寺。
而此时包括长安在内的整个北方地区的禅宗业务,都由神秀大师的两个得意弟子普寂禅师和义福禅师两人在垄断经营。虽说如此,但是远道前来学习禅宗课程的无相禅师,好像对普寂禅师和义福禅师两人的业务不感兴趣。他更感兴趣的,是传说中菩提达摩大师传下来的那件金襕袈裟。
就如同皇帝必须要有玉玺搭配一般,禅宗的历届董事长们,也必须要有金襕袈裟这件独一无二的制服穿在身上,才配得上董事长的身份。
所以,无相禅师看到普寂禅师和义福禅师两人都没有金襕袈裟制服,顿时大失所望,觉得他们都不能算是禅宗正宗的董事长。
后来,无相禅师不晓得从那儿打听到了那件金襕袈裟被智诜禅师带回四川去了。于是,无相禅师立马离开了禅定寺,直奔四川而去。他总觉得只有穿上这件金襕袈裟的人,才是禅宗正宗的董事长,才有真正的经营理念。
不过,等无相禅师风尘仆仆的赶到四川资州(今资中)的时候,智诜禅师早就圆寂了。而此时接替智诜禅师在四川开展禅宗业务的董事长,是智诜禅师的弟子处寂禅师。
无相禅师想到,既然处寂禅师接替了智诜禅师的全部业务,那么那件金襕袈裟制服,肯定留在了处寂禅师那儿。
于是,无相禅师立马来到了资州德纯寺,想向处寂禅师学习禅宗课程,顺便看看那件传说中的金襕袈裟。
可是,处寂禅师明明知道无相禅师来了,却借口身体不舒服,闭门不见。
无相禅师情况都打探清楚了,而且不远万里而来,怎么可能空手回去呢。无奈之下,无相禅师只好把自己的一根小指点燃,算是交了点学费吧,这才获得了处寂禅师的特别关照。
在这里,处寂禅师不但收下了无相禅师,并且无相这个法名,也是处寂禅师给取的。不过因为无相禅师俗家姓金,所以寺庙里的人也好,外面的老百姓也好,大家都把无相禅师叫作金和尚。
在处寂禅师身边接受了两年的专业培训后,无相禅师觉得自己已经把禅宗课程学习得差不多了,便离开了所居寺庙,来到了离德纯寺数里之遥的天谷山。
在山中,无相禅师在一处石岩下找到了一个可以容身的地方,于是就在那儿定居了下来,并且严格按照头陀行的要求来对待自己。
大家都知道,头陀行是非常艰辛的一个差事,那些规章制度不仅繁多,而且一般人很难完成,所以哪怕是出家人,很多人都会对头陀行敬而远之的。
但是无相禅师觉得头陀行挺适合自己的,所以玩起来非常的开心。当然,在山中坐禅,是他排在第一位的事情。而且无相禅师禅功精湛,只要坐在那儿一入定,常常都是五天以后才会从禅定状态中出来。
公元734年正月,处寂禅师秘密的派遣自己的家人王锽到天谷山,把无相禅师喊回了德纯寺。
无相禅师回到了德纯寺,处寂禅师把在四川开展禅宗业务的重任交给了无相禅师,并且把无相禅师最为关心的金襕袈裟也传给了他。
无相禅师拿着金襕袈裟,依旧回到了天谷山不动声色的修习着头陀行。
这一年的冬天,大雪漫天飞舞,天寒地冻的。可是无相禅师照样在石岩下坐禅。可就在这个时候,不晓得从哪儿冒出来两头四处觅食的猛兽。大冬天的本来就不好找吃的,这两头猛兽看见前面石岩下居然还有人在那里,便不动声色的围了过来。
不过,它们的动静自然没有逃过无相禅师敏锐的耳朵。无相禅师抬头一看,原来是两只猛兽不动声色的围了过来。无相禅师微微一笑,不就是肚子饿了,想吃自己的肉吗,这还不简单。
无相禅师随即站了起来,也不顾大雪纷飞,天寒地冻,把自己的衣服裤子脱得干干净净,然后抓起地上的积雪,把自己的身体也擦拭得干干净净的,然后就这样一丝不挂的躺在地上,静等着那两只猛兽前来撕咬吞食自己。无相禅师实在是难得一见的老好人啊,害怕衣服塞住了猛兽的牙缝和喉咙,害怕自己身上不干净猛兽不来咬食,所以把自己打理得那么的干净。
这两只猛兽看见那人赤条条的躺了下来,然后一动不动了。于是便慢慢的走了过去。它们来到无相禅师的身边,把无相禅师从头嗅到脚,又从脚嗅到头。两只猛兽嗅完后,也不知是它们的肚子没饿,还是觉得这个人是个怪人,吃下去要拉肚子,反正它们既没有动手,更没有动嘴,而是转身就走了。
看着两只猛兽远去的身影,无相禅师赶紧从雪地里爬了起来,三下五除二的把衣服裤子穿上。自己赤条条的,这要是被人看见了,始终不是一件光彩的事。
无相禅师在山中居住久了,衣服裤子破了,也没法缝补,头发胡须长了,同样没法修剪,当然,无相禅师对于这些外在的东西,那是毫不在意的。不过,无相禅师不在意,那些在山中打猎的猎人却是个个在意的啊,因为他们大老远一看,都认为远处那个长发披肩胡须满脸的无相禅师是个野兽,有好几次猎人都差点把无相禅师当做野兽射杀了。不过万幸的是,无相禅师最终没有伤在猎人的箭下。
不过,这种经历也给无相禅师上了生动的一课,这次猎人没把你射杀,但是你能保证每次你都那么的幸运吗?老虎都有打盹的时候,更何况在山中绷紧神经搜寻猎物的猎人呢。
于是,无相禅师稍稍改变了一下作息方式,他白天来到城市里面四处晃荡,晚上便随便找一棵大树,然后背靠大树坐禅。
时间久了,大家都觉得这个僧人戒律精严,禅功高深,于是大家开始敬重起了无相禅师。这个世界,只要有信众,很多事情就好办了。
大家看到无相禅师居无定所,天天在树下坐禅。于是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大家就在城外的乱坟岗前修建了一座禅屋,请无相禅师在那里居住。无相禅师也没嫌弃禅屋就在坟堆边上,神色安然的就住了进去。而且,就在无相禅师乔迁新居之际,当地的长吏章仇兼琼专门前来礼拜无相禅师,顺便也向无相禅师讨教了点禅法。
唐玄宗天宝元年,公元742年,章仇兼琼升任剑南节度使,派人把无相禅师迎接到了成都,主持净众寺。
无相禅师主持净众寺没几天,寺里忽然来了一个身材魁梧的大汉,这个大汉找到了无相禅师,说自己一身力气,希望到寺庙的厨房去义务为寺庙砍柴,以给自己积点功德。无相禅师看到有人愿意到寺庙来做义工,立马就答应了他的请求。
这个时候,无相禅师的弟弟在新罗国被立为新罗王。可是他却非常担心无相禅师回到新罗国来和自己争夺王位,于是,他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就派出了杀手潜入成都来刺杀无相禅师。
这天,那个在厨房做义工的大汉忽然来到无相禅师的方丈室,告诉无相禅师道:“师父,今夜你的房里会有不速之客来临。”
无相禅师微微一笑道:“谢谢,我也感知到了。”
大汉道:“我是不会让任何人伤害师父的。”
到了晚上,这个大汉拿着一把大刀,直接来到了无相禅师方丈室,然后就默默的坐在无相禅师的禅床旁边。
到了半夜,大汉忽地觉得墙壁上有什么东西在慢慢的滑下来,大汉从地上一跃而起,手起刀落,顿时,一个手持利刃同样牛高马大的人被大汉直接就把脑袋砍了下来。
大汉上前把这人的脑袋和尸身提起就走,寺庙的后门原本就有一个大坑,大汉便直接把这人的尸首扔了进去,随后又把坑填平,然后又把所有的血迹之类的痕迹处理干净,最后就一个人悄悄的走了。看来这个大汉实在是个这方面的行家里手啊。
第二天天亮以后,无相禅师派人到厨房去请这个大汉过来,想感谢他昨晚替自己除去了刺客,可是,这个大汉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有一天,无相禅师在寺中散步,当他来到大雄宝殿前时,指着殿前的一棵刚栽下不久的柏树对身边的人叹息着道:“等这棵柏树长到和前面的寺塔一样高的时候,这棵柏树,寺塔,以及整个净众寺,都会全部毁灭掉的啊。”
大家听后,一个个都感到莫名其妙的。因为此时的净众寺在无相禅师的经营下,那是香火旺盛,信众庞大,周围的寺庙,很少有能超得过净众寺的。
可是,差不多九十年后,唐武宗在全国发动了规模空前的灭佛运动,整个成都地区,除了大慈寺因为悬挂有唐玄宗亲笔书写的“大圣慈寺”匾额而免于一难外,别的所有的寺庙,都被官府全部毁灭了。而净众寺被毁的时候,那棵柏树正好长到和寺塔一般高。无相禅师能预见到自己主持的寺庙九十年后的命运,实在是个高人啊。
公元755年12月16日,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处节度使的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叛乱,史称安史之乱。
安禄山起兵叛乱后,叛兵势如破竹,不到一个月,便攻下了大唐的东都洛阳,六个月后,安禄山又攻陷了大唐的首都长安。
长安失陷后,唐玄宗李隆基带领着一帮人灰溜溜的避难到了四川成都。李隆基到了成都后,听说无相禅师也在成都城内,便马上派人把无相禅师接到了成都的临时行宫中来供养叙旧。
无相禅师倒是很高兴的就进入行宫去了,可是当时的成都县长杨翌,并不清楚无相禅师和唐玄宗二十几年前就认识了,他只是觉得无相禅师有些神经叨叨的,担心无相禅师会点什么妖术之类的来疑惑 ,再加上无相禅师还是个外国和尚,这就更让人不放心了。想想看,要是皇帝在自己管辖的地盘上有点什么闪失,别说自己头顶上的乌纱帽保不住,就是落得个满门抄斩,那也是有巨大的可能性的。杨翌就是吃了豹子胆老虎心,他也万万不敢冒这个风险的。
所以,杨翌马上发出传票,派人把无相禅师传唤到了衙门。等到无相禅师进入县衙后,杨翌马上命令二十几个衙役上前锁拿无相禅师,可是这二十几个人一靠近无相禅师的身边,一个个都莫名其妙的颤抖起来,而且一个个都心神不定惊慌失措的,就好像自己的魂魄丢失了一般不能自己。而且就在这帮人六神无主的时候,本来还好好的天气,忽地一下狂风大作,顿时飞沙走石,直奔县衙大厅而来。整个县衙里的人一个个都惊吓得不得了。杨翌一看,心想糟了,自己应该是招惹了不该招惹的人了。
不过你别说,在官场上混饭吃的人,脑壳就是反应快,杨翌念头一动,随即就扑的一下跪在了无相禅师面前,并且叩头谢罪不已。
无相禅师看着这个县令感觉很烦,上前一脚就把他踹开了。哪知杨翌一点都没有生气,反而又跪在了无相禅师面前,并且忏悔不已。
无相禅师看他态度还算诚恳,于是也就作罢了。无相禅师作罢了,整个天空自然也就风平浪静了,那些衙役一个个也回过神来。杨翌一看事情暂时了啦,于是赶紧派人把无相禅师恭恭敬敬的送回了住所。
经过这次事情以后,杨翌主动到处游说,发动广大的善男信女出资修建大慈寺、菩提寺、宁国寺等寺庙,当然,修建寺庙的活动自然也是得到了唐玄宗的大力支持的。
唐玄宗找到无相禅师,请他重新规划扩建大慈寺,不但给大慈寺赐田一千亩,并且还亲笔书写了“大圣慈寺”的匾额,悬挂于寺庙的大门之上。
无相禅师在唐玄宗和杨翌等官方人员的帮助下,把大慈寺建造成了拥有96院8542间房屋的当时天下规模最大的寺庙。并且担任了大慈寺的主持。不过,现在的成都大慈寺,其规模和历史上相比,只能算得上是个小小寺庙了。而无相禅师曾经主持过的净众寺,现在的我们,甚至连点残垣断壁都看不到了。时间,实在是把杀猪刀啊。
无相禅师在四川弘法的三十多年时间里,凭借着自己深厚的佛学功底和精湛的禅定修为,在广大的僧人和信众中获得了巨大的支持,使自己的声望在四川如日中天,并且逐渐的形成了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禅宗净众派。几乎完全垄断了四川市场的禅宗业务,并且还获得了临近的西藏地区的小部分禅宗业务。
唐肃宗乾元三年,公元760年,无相禅师还在主持大慈寺,但是因为无相禅师在四川巨大的影响力,资州刺史韩汯便抢先为无相禅师树碑立传了。看来名人效应,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了啊。
唐代宗宝应元年,公元762年五月十五日,无相禅师感觉到自己圆寂的时间快要来临了,他忽地思念起了白崖山的无住禅师。无相禅师在四川弘法三十余年,弟子众多,不过,最让他满意的,却只有无住禅师一人而已。想着自己快要圆寂了,无相禅师多么希望无住禅师来到身边看望下自己啊。其实说是看望,也不完全准确,因为无相禅师还有更为重要的事情要交代给无住禅师,那就是要把自己手中最重要的那件金襕袈裟传付给无住禅师。
可是,无住禅师自从离开净众寺,就再也没来看望过师父了,无相禅师看着自己圆寂的日期日益临近,实在是等不起了。正在这个时候,无住禅师在山中,却感知到了师父在想念自己,于是无住禅师便派遣自己的门人董璿带着茶叶来看望无相禅师。
无相禅师自然是喜出望外,于是找个借口把身边的人都支走,然后把董璿喊进了方丈室,让他把金襕袈裟包藏好,秘密的送给无住禅师,并且转告无住禅师:现在还不是他出山弘法的时候,最好等个三五年,等到天下真正太平了,再出来弘法也不迟。
不过,这件金襕袈裟却被董璿隐藏两年以后,才送递到无住禅师手中。
后事叮嘱完后,无相禅师心中也就没有什么牵挂的了。到了五月十九日,无相禅师命令弟子为自己沐浴更衣,然后在禅床上端坐着。到了夜半子时,无相禅师就俨然圆寂了,享年七十九岁。
无相禅师所创立的禅宗净众派,其主要思想就是三句话:无忆、无念、莫妄。
无相禅师强调,这三句话,就是佛法的总持门。念不起是戒门,念不起是定门,念不起是慧门。无念即是戒定慧具足,过去未来现在恒沙诸佛皆从此门入,若更有别门,无有是处。
无相禅师虽说是智诜禅师、处寂禅师一脉的传人,不过他的这种思想,已经和慧能大师的南宗禅法几乎完全一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