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味紅樓 【原創】 ----- 巨人肩頭探終極
我在過去兩年中寫了一組關於紅樓夢的文章,這應該是最後一篇了。因為我認為我發現了終極的秘密,或者秘密的終極。
1, 問題的提出
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
都雲作者癡,誰解其中味?
這首詩是小說中作者以自己身份來寫的唯一的一首詩。「滿紙荒唐言」,這是作者對自己作品的自嘲。這裏所說的「荒唐」之言,不僅是指小說開頭有石頭「無才補天,幻形入世」荒唐的緣起,也不僅指小說中有「太虛幻境」「風月寶鑒」之類荒唐的情節,還包括作者將廣泛搜羅所得的見聞,結合自身的經歷體驗,運用大膽的藝術想象,創作了賈寶玉以及一大批性格各異的閨閣女子形象,虛構出一個以大觀園女兒國為中心的故事。另外,小說中表面上把悲劇命運說成是情根夙孽、償還冤債等,其中的人名、地名、物名等,也都帶有「假語存焉」的性質。這些,都是所謂的「荒唐言」。「一把辛酸淚」,是說其中包含著種種血淚辛酸的現實生活和感受。「都雲作者癡,誰解其中味」,在這裏,作者訴說的是他難以直言而又深怕不能被理解的心曲。作者擔心他這部嘔心瀝血之作不被後人理解,預料到有人會嘲笑他愚癡。
此詩語言雖然通俗淺近,意境卻頗為深遠。北京大學教授孔慶東在他的《紅樓夢詩詞精選》中寫道:“這首詩短小、淺白,然而感觸頗深。作者在詩中不無心酸地感嘆,誰才能了解本書的真正含義呢?可見,曹雪芹十分擔心自己傾力創作的書不能被後人理解。”
作者吃準了沒有幾個人能解其中味。這才是他的心酸所在,果不其然,至今沒有人能理解這四句。
2,基本問題
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大型系列節目“新解紅樓夢}” 周汝昌老先生回答全球征集的有關紅樓夢的問題。結果,第一個,也是最基本的問題就是:如何理解曹雪芹的創作動機,也就是如何理解他本人的經歷個性等等與後來文本的關系。
所以,紅樓夢的研究從一開始就分為文本和動機兩個方向。曹雪芹在小詩中清楚的告訴了讀者,文本為虛,心酸為實,也寫明了他擔心讀者讀不出其中的味道。而且他認為絕大多數的人都會被文本所迷惑而不解其中味,就是不能理解他的創作動機和其中的心酸。
你就是把文本翻爛了,嚼碎了也沒用。不然就應該是「若雲作者癡,便解其中味了」!沒有那麽簡單!
3,方法論,論方法
現在的經典紅學研究的方法,據紅樓專家周嶺先生所說是四個字:無征不信,出自《禮記•中庸》。沒有驗證的事不可相信。沒有證據的話不能亂說,歷朝歷代不知道多少經過嚴格學術訓練的學者,傾畢生精力都在尋找證據。
能有啥證據呢?不外是故紙堆裏來回的翻騰,一旦找到又要辨別真偽。但多數是無法證真也無法證偽。
周嶺在最新視頻中說:繼胡適先生之後接力的一棒是周汝昌先生,他寫了一部書叫【紅樓夢新證】,把可以用作證據的資料幾乎搜羅殆盡,因此這部書成為研究紅樓夢的人繞不過去的一部書。
我去看了一下,果然。坊間能找到的和曹雪芹有關的文字差不多都包含在內了。
4,新思路,新方法。比對法
我細讀了周先生的【紅樓夢新證】,理解了所謂“新證”不是新的證明,而是所謂新的證據。他把和曹雪芹有關的文字都收羅殆盡。但在我看來仍然是有遺漏的。
主要是兩個方面:一是沒有收錄間接證據,二是沒有對現有證據進行充分邏輯鏈接。也就是說他只收錄了直接和曹雪芹有關的所謂證據,沒有註意間接有關的證據。只進行了簡單的推理,沒有深入的對比分析。
這有點像DNA鑒定,你只提取現場的DNA樣本是不夠的,要在現實中發現犯罪嫌疑人,然後用DNA對比的方法來確定或否定猜想。就是取證,思考,發現,對比,再思考,再發現,再對比。。。
5,先舉兩個例子,諸位可以感受一下周先生漏掉了什麽樣的線索。
大觀園
大觀園應該是有對應原型的。可周先生沒有提到,乾隆皇帝曾經為北京的圓明園題「大觀」兩字,並畫有一張大觀園全圖。大觀園裏的交輝園布局就和紅樓夢裏大觀園的結構一樣:「交輝園的構成比較特別,它是由若幹小園合並而成,分建於不同時期,因此全園並不像其他園那樣有一個統一的總體布局,由數個小型湖泊和山崗組合而成,山崗穿插,水系回環,布局自由散漫,被稱為「交輝園三十景」。大體說來,它是一個小型的水景園集錦。」交輝園裏甚至和小說中的大觀園一樣有座寺廟「正覺寺」。交輝園曾經由賦閑公子弘曉和大臣傅恒兩家共住,而小說中大觀園則是賈薛兩家共住。據推斷曹雪芹曾和傅恒關系密切,或許當過他的幕僚,而傅恒曾掌管圓明園的擴建修繕,所以曹雪芹應該對圓明園結構和園林施工十分熟悉。而後者在小說中大觀園的建造描述中有十分專業的描寫。
交輝園的宮廷區設於東南角,依次為新宮門、迎暉殿、中和堂、敷春堂、後殿、問月樓。宮廷區北為鳳麟洲、旁為春澤齋、生冬室、臥雲軒,中部有春澤齋、四宜書屋、清夏堂,西有鑒碧亭、涵秋館、暢和堂、澄心堂、綠滿軒、展詩應律、松風蘿月等景點。
有了這些建間接證據的對比是不是可以推斷大觀園是以交輝園為寫作原型的呀?否則就只能寄希望於找到曹雪芹親筆:「大觀園乃交輝園也。」那上哪找去呀?
見我寫的:大觀紅樓 【原創】 ----- 証據不足説線索
小舅子
小說紅樓夢裏第一主角就是賈寶玉,而賈寶玉的第一身份就是當朝皇帝的小舅子。現實中曹雪芹身邊就有一位皇帝的小舅子傅恒,而且傅恒的府邸就在北京東城景山旁邊的馬神廟東街,東西兩個院落並排,結構布局如同小說中的榮寧兩府。據記載在傅恒府中有一處景觀叫十二金釵,應該是墻上一溜十二個美女畫像。傅恒的姐姐是乾隆的寵妃富察皇後,有一年中秋,娘娘身體不適,乾隆破例沒有去圓明園賞月,而是留在了紫禁城陪伴娘娘。元春省親的創意說不定就是源於此事呢。那富察皇後後來突然離奇死亡在隨乾隆南巡的船上,乾隆封船為棺將遺體帶回京城隆重發喪,而小說中秦可卿的棺材用的就是檣目,其發喪規格也是國葬。這些間接證據加在一起是否可以證明曹雪芹曾經和傅恒關系密切呢?見我寫的:元春紅樓 【原創】 ----- 馬神廟街覓蛛絲
這些周老沒有列入的沒有曹雪芹出現的間接證據和證據鏈接是不是也可以告訴我們一些真相呢哦?
6,寫作狀態: 鎖在家中 顯然不當
說到創作動機,很重要的就是要考察曹雪芹在紅樓夢的寫作過程中的生活狀態。所以我拿到周先生的新證就趕緊查找。他是這樣寫的:
一七四二 乾隆七年 壬戌 曹雪芹十九歲。流離放浪,衣食不給,時雜優伶中作劇為樂,父執鑰之空房,始草《石頭記》。
一七四五 乾隆十年 乙醜 曹雪芹二十二歲。流落無依,寄居親友,《石頭記》撰作之業有加無已。
一七五二 乾隆十七年 壬申 曹雪芹二十九歲。《石頭記》既已撰成,至是脂硯齋為之首次評閱。
我都不知道周先生寫下這些“新證”時自己是否相信: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被他父親鎖在一間空房子裏十年後就寫出了紅樓夢。
顯然,這裏是一個空白,一個死扣:一個年輕人被父親鎖住,那就肯定衣食無憂。沒有一個父親把兒子鎖住同時還能讓他流落無依,寄居親友。周先生窮盡了一生的研究沒有發現一點線索和證據!曹雪芹十年的創作生活只有「父執鑰之空房,流落無依,寄居親友」。也太蒼白了吧,太神秘了吧,太籠統了吧?
我要解開這個謎!曹雪芹寫作的十年中生活狀態是怎樣的,和為什麽沒有任何記錄可查?
雪芹於《紅樓夢》中寫標題詩雲:「朝叩富兒門,富兒猶未足。雖無千金酬,嗟彼勝骨肉!」又撰回末結聯雲:「得意濃時易接濟,受恩深處勝親朋。」看!他是有自由的!他是依靠富貴的朋友接濟生存的,那富兒是誰?他們的關系是怎樣的?
7,紅樓夢的寫作出現過中斷
我以前的文章中提出過紅樓夢的寫作中是出現過重大轉折重大沖擊重大變故的。那就是發生在乾隆二十一年的段昌緒案:段昌緒評贊偽檄,斬決;彭家屏抄存明代野史,應斬監候秋後處決,家產入官,田地分賞貧民。尋因查其族譜悖謬,令自盡。見我寫的:橫禍紅樓 【原創】 ----- 打了騾子驚了馬
那以後原本支持寫作的賦閑公子弘曉受到了驚嚇,中止了紅樓夢後四十回的抄寫完稿。他不想幹了。曹雪芹從此失去了經濟來源,遂移居京西山村,啜饘粥,但猶傲兀,時復縱酒賦詩。力撰《石頭記》不輟。
敦敏《贈芹圃》詩雲:「碧水青山曲徑遐,薜蘿門巷足煙霞。」又《訪曹雪芹不值》詩雲:「野浦凍雲深」「山村不見人。」敦誠《寄懷曹雪芹霑》一詩雲:「不如著書黃葉村。」又《贈曹芹圃》詩雲:「日望西山餐暮霞。」張宜泉《贈芹溪居士》詩亦雲:「廬結西郊別樣幽」。可證雪芹貧後移居北京西郊。
雪芹家貧啜粥,如敦誠詩:「君又無乃將軍後,於今環堵蓬蒿屯,」「勸君莫叩富兒門,殘杯冷炙有德色,」「滿徑蓬蒿老不華,舉家食粥酒常賒。」雪芹自敘:「雖今日之茆椽蓬牖,瓦竈繩床」。又如「以此一句,留與下部後數十回『寒冬噎酸虀,雪夜圍破氈』等處對看。」(脂本第十九回脂硯齋批)可以曲折窺見當日雪芹貧後生活之大概。
在此之前我說過他是傅恒弘曉家的門客幕僚。實際上那並不確切。
朝扣富兒門,富兒猶未足。
雖無千金酬,嗟彼勝骨肉。
此詩見甲戌本、戚序本第六回正文開頭,已卯本附夾一紙上,有「題曰」字樣,當是曹雪芹所作的「標題詩」。再讀一遍有了新的發現。
這寫的就是他自己,早上帶著新寫的書稿去敲弘曉的門,公子對創作進展並不滿意,雖然兩人稱兄道弟友誼深厚,但也沒有得到可觀的報酬。
所以,他這個清客不是住在弘曉府中的,不是固定的主仆關系。而是以文朋道友,高山流水,知音同誌相稱的,是「嗟彼勝骨肉」,是一種松散的甲乙方關系。曹雪芹每寫一段就拿去和弘曉討論切磋,然後得到一些報酬。為啥呀?因為要避嫌,他們都是罪臣家屬,都不被朝廷相信,甚至他們的關系也是見不得人的,傳到朝廷那裏隨時會被認為是圖謀不軌,結黨營私,居心悖逆, 那是會招來殺身之禍的。這樣說有證據嗎?
有呀!當時他們的好友敦城在喜峰口寫了「寄懷曹雪芹霑」勸君莫彈食客鋏,勸君莫叩富兒門。殘杯冷炙有德色,不如著書黃葉村。說的就是曹雪芹曾去叩富兒門,去巴結,迎合權貴,獲得酬勞。
結果是一有風吹草動富兒為自保就直接拋棄了他。
7,再扣富兒門
曹雪芹聽勸了嗎?沒有。在北京混不下去了,他就赴江南兩江總督尹繼善處應聘幕僚。
“一七五九 乾隆二十四年 己卯 曹雪芹三十六歲。秋,赴尹繼善招,入兩江總督幕,重至江寧。”
尹繼善當時是兩江總督,坐的是曹家先人就任的職位,而且正在像曹家祖先一樣忙著操辦皇帝的南巡,曹雪芹的家傳當然能幫上忙,可是不知怎的,僅一年左右,美差就中斷了,再遭拋棄。悻悻然回到北京。
周先生文中提到:曾有一張曹雪芹畫像在1963年被發現。赴尹幕事,見陸厚信繪雪芹小照題記。其文雲:
「雪芹先生洪才河瀉,逸藻雲翔,尹公望山時督兩江,以通家之誼,羅致幕府;案牘之暇,詩酒賡和,鏗鏘雋永。余私忱欽慕,爰作小照,繪其風流儒稚之致,以誌雪鴻之跡雲爾。」說的是在江南,有位畫家在尹總督的府上遇到曹雪芹,暢談之後給他畫了一幅畫像,並有以上題字。
曹雪芹從江南抑郁而歸,再京城遇到了他的舊友學生敦城敦敏,言笑甚歡。但在敦城敦敏的詩詞記載中好像刻意隱去了他去江南抱粗腿,叩富門,應幕府遭拋棄的經歷,連汝昌老先生都覺得有些蹊蹺,
一七六〇 乾隆二十五年 庚辰 曹雪芹三十七歲。秋,脂硯齋寫定四評《石頭記》。敦敏有詩見懷。旋棄江南幕歸京,重陽後與敦敏遇於養石軒,敦敏有詩誌感。嘗畫石,敦敏亦有題句。
庚辰本自第五冊起冊首有「庚辰秋月定本」等標記。
敦敏《懋齋詩鈔》閉門悶坐感懷
短檠獨對酒頻傾,積悶連宵百感生。近砌吟蛩侵夜語,隔鄰崩雨墮垣聲。故交一別經年闊,往事重提如夢驚!憶昨西風秋力健,看人鵬翮快雲程。
敦敏《懋齋詩鈔》
芹圃曹君霑別來已一載餘矣,偶過明君琳養石軒,隔院聞高談聲,疑是曹君;急就相訪,驚喜意外!因呼酒話舊事,感成長句
可知野鶴在雞群,隔院驚呼意倍殷。雅識我慚褚太傅,高談君是孟參軍。秦淮舊夢人猶在,燕市悲歌酒易醺。忽漫相逢頻把袂,年來聚散感浮雲。
按明君琳疑系傅恒之侄,參看第二章。隔院大談,至比之落帽參軍,可與敦誠「高談雄辯虱手捫」句對看。「呼酒話舊事」,所話者何?即「秦淮舊夢」是;「秦淮舊夢」者何?謂雪芹重遊「老家」所在地南京,此正自江南北返時之語意。
同書 題芹圃畫石
傲骨如君世已奇,嶙峋更見此支離。醉餘奮掃如椽筆。寫出胸中磈礧時。
以上三詩,作於本年,由集中年份推之,粲若列眉。合看三詩,有一義至顯至要:此次雪芹應邀南遊,在朋輩殊出意外,至有秋風力健、鵬翮雲程之羨。但尤出意外者,更在雪芹於如此美差快遊,竟年許即棄如敝屣,翩然告歸。此「驚喜意外」之實情也。再讀題畫詩,傲骨稱奇,支離塊壘,可知雪芹之拂袖歸來,亦為不肯伏事權貴、難與紛紛俗士同流;其中定有重要情事,惜乎敦氏不肯亦不敢記述,只能以微徽嘆詠見意耳。
注意!這裡周先生寫道:其中定有重要情事,惜乎敦氏不肯亦不敢記述,只能以微徽嘆詠見意耳。
即使是最親近最貼心的夥伴好友,即使是酒後私談,他們都閉口不談屢次被棄的郁悶,只是說:「往事重提如夢驚」。可見,在當時扣富門,求嗟食,稱骨肉,以文換酬,屢被拋棄並不光彩。這就是為啥沒有文字記載的原因。
一個人鬼鬼祟祟寄人籬下,朝不保夕,擔驚受怕的謀生創作活動當然「字字讀來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尋常」,當然「滿紙荒唐言,一把辛酸淚,都雲作者癡,誰解其中味。」作者一點都不癡,作者苦,作者累,作者窮,作者餓,作者愁,作者怕,作者冤,作者驚,作者郁悶,作者憋屈,作者危險,作者心裏苦,作者說不出,作者走投無路,作者屡遭拋棄,作者有才難展,作者有翅難飛,作者生活困頓,作者前途渺茫,作者孤獨無靠,作者無人傾訴,作者無人理解!作者糊塗亂寫,作者以故事換薄酬。
你們只道作者癡,你們誰解其中味!
所以曹雪芹和他朋友口中的富兒就是皇上的小舅子傅恒,賦閑王子弘曉,兩江總督尹繼善!紅樓夢就是他叩富兒門的敲門磚。結果以書會友,嗟食乞憐的日子都不能為繼。連續被他們拋棄。「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淚,哭成此書。(三年後)壬午除夕,書未成,芹為淚盡而逝。」
不是作者癡,難言求生味!
這一篇比較繞,間接證據加邏輯鏈接。我知道,結論可能會給各位的情感帶來強烈的不適,但它就是我的發現。請告訴我我引用的證據和邏輯鏈接有啥毛病嗎?不服可以罵人。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