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论张爱玲最为世人所熟知的小说故事,《红玫瑰与白玫瑰》肯定算一个。文青也好,小资也罢,应该都对 “红玫瑰” 和 “白玫瑰” 的比喻耳熟能详。原话是这么说的:“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成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 “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沾的一粒饭粘子,红的却是心口上一颗朱砂痣。” 三言两语,道尽了爱情在婚姻里的变化和消亡。
明知各种评论珠玉在前,我还是打算把我的一家之言写下来。如果能够发前人所未发,抛砖引玉自然最好;再不济,也算收获了一篇读后感,是对自己阅读心得的一个整理和交代。
如果按照现在博眼球的新闻标题套路,《红玫瑰与白玫瑰》很可以改名为《一个男人和三个女人的故事》之类,哈哈!小说里有四个人,男主佟振保,女友玫瑰,情妇王娇蕊和妻子孟烟鹂;故事以佟振保婚前和婚后的几段感情经历为线索展开。我想逐个剖析四位人物的经历和性格,再联系小说里意象和色彩的选用来诠释引申其含义,最后谈谈小说饶有意味的结尾部分。
先说人物的名字和性格。
我之前在博文 《十八春》人物名字解析 里就讨论过张爱玲对笔下人物名字的重视。“张爱玲笔下人物的名字不但符合其身份性格,而且都寓有深意。她自己在《必也正名乎》就明白说过,“名字是与一个人的外貌品性打成一片,造成整个的印象的。” 而且她紧接着承认,“我喜欢替人取名字”。由此推论,张爱玲在给笔下人物起名时,肯定不会 “敷衍塞责”,因为 “除了小说里的人,很少有人是名副其实的”。她再进一步解释,“适当的名字并不一定是新奇,渊雅,大方。好处全在造成一种恰配身份的明晰的意境”。” 另外,张爱玲对《红楼梦》 的推崇和《红楼梦》对张爱玲的巨大影响都是不争事实,由此换位设想一下,在构思人物姓名时,张爱玲 “假语村言” 来 “原应叹息” 如水到渠成,再自然不过。所以,我认为《红玫瑰与白玫瑰》里的人物名字,正如曹雪芹笔下人物,不但 “名副其实”,而且还暗藏玄机,与其人物个性和命运遥相呼应。我打算从各个人物的名字入手,剥茧抽丝地逐层剖析人物性格。
男主角佟振保, “出身寒微”。自知 ”如果不是他自己争取自由,怕就要去学生意,做店伙,一辈子生活在一个愚昧无知的小圈子里。” 所以,他名字里的两个字 “振” 和 “保” 道尽了其一生的追求和理想。“振”,振作,振兴;而终极奋斗目标落在 “保” 字上,保护,保持,保留,保卫。振保比谁都清楚,自己今日的位子 “是半工半读赤手空拳打下来的天下”,所以他比谁都警惕,比谁都害怕失去。“他所有的一点安全,他的前途,都是他自己一手造成的,叫他怎么舍得轻易由它风流云散呢?” 创业难,守业更难,振保深知居安思危的重要。
因为患得患失,振保表面上自律,自强,热心肠,“整个地是这样一个最合理想的中国现代人物”;实则自恋,自怜,虚伪,无情。他本身的性格是一个矛盾体,而自己也是这种矛盾性格的受害者。振保本性风流,却又被家族责任感压抑限制。他把家族的荣誉和家人的利益放在前边,牺牲了自己的幸福,却又不能如真正的殉道者之放下一切,只得反过来自怜自艾,作困兽斗。用王娇蕊的话来说,“你处处克扣你自己,其实同我一样的是一个贪玩好吃的人”。两相冲突造成他矛盾分裂的人格,这就是为什么振保有时会跳出自己来跟自己对话。随便举一个例子,“振保突然提醒他自己,他正在这里挖空心思想出各种的理由,证明他为什么应当同这个女人睡觉”。他在想入非非中间 “突然” 悬崖勒马,并自责愧疚:两种矛盾的意见在他脑子里,此消彼长,争执不休,典型的人格分裂。
矛盾分裂的人格的一些共同的性格特点,比如自恋,自怜,和很强的控制欲,在振保身上都有迹可循。
振保自恋。自恋的人总是自我感觉良好,总觉得别人的赞美和肯定都不够,好像隔靴搔痒。振保 “老觉得外界的一切人,从他母亲起,都应当拍拍他的肩膀奖励有加”。 自恋还进一步发展成以自我为中心,觉得错都是别人的,全世界都对他不起。孟烟鹂后来与裁缝通奸,自然不对;但细究起来,振保也难辞其咎,是他日复一日的冷淡和苛责逼她堕落至此。然而,振保绝对不会反省自己的过失,他有的只是怨恨,甚至怨毒:“我待她不错呀!我不爱她,可是我没有什么对不起她的地方。我待她不能算坏了。下贱东西,大约她知道自己太不行,必须找个比她再下贱的。来安慰她自己...........” 对比之下,电影《肖申克的救赎》(The Shawshank Redemption) 里的安迪,就很有反省和赎罪精神。同样是面对出轨的妻子,安迪认识到自己也有责任,有过错,“She complained that I’m like a closed book” ,从而最终与过去和解。振保看不到这一点,他画地为牢,坐井观天,一味怨天尤人。
振保自怜自艾。他洗脚的时候,“看着自己的皮肉,不像是自己在看,而像是自己之外的一个爱人,深深悲伤着,觉得他白糟蹋了自己。” 自悯自怜,同时也是自私的代名词。振保禁锢自己不算,还把真心相许的王娇蕊推下深渊。更可悲的是,王娇蕊是所有女人中最懂得他,最能与他惺惺相惜的,付出真情却被他害得身败名裂。
振保的控制欲极强。“振保就下了决心要创造一个 “对”的世界,随身带着。在那袖珍世界里,他是绝对的主人”。这一则与他寒苦的奋斗经历有关,二来也是他好强的个性使然。但是,跟王娇蕊在一起,他一直都是处于被动地位。从她 “把他吊上了手”,到 “她写了航空信去,把一切都告诉了士洪,要他给她自由”,主动权始终都在她手里。这个变化令振保恐慌,“他一向以为自己是有分寸的,知道适可而止,然而事情自管自往前进行了”。这是他跟王娇蕊分手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振保控制不了她。“跟她辩论也无益。麻烦的就是:和她在一起的时候,根本就觉得没有辩论的需要”。
人格分裂的人怎么处理矛盾呢?振保为了保住前程和名声而抛弃了娇蕊,“给他自己心问口,口问心,几下子一调理,也就变得仿佛理想化了,万物各得其所。” 绝对的自我为中心。曹禺评论《雷雨》,说 “周朴园坏到了自己都不认为自己是坏人”,那是因为周朴园在自己认定的阶级价值范围内行事,能够自圆其说。同样地,振保在以自我为中心的座标图中,也肯定觉得自己损人不利己的行径毫无问题,甚至还标榜自己是个坐怀不乱的柳下惠,“为了崇高的理智的制裁,以超人的铁一般的决定,舍弃了她。”
玫瑰,是振保的初恋。“因为这初恋,所以他把以后的两个女人都比作玫瑰。” 张爱玲选用玫瑰意象,一则因为传统以来,玫瑰是爱情的象征,二来讽刺振保处理感情 “有始有终,有条有理” 。至此,小说标题的来龙去脉也一目了然:《红玫瑰与白玫瑰》其实是《情妇与妻子》。红白玫瑰在振保的心里,“一个是他的白玫瑰,一个是他的红玫瑰。一个是圣洁的妻,一个是热烈的情妇 ---- 普通人向来是这样把节烈两个字分开来讲的。”
王娇蕊。她原是振保朋友王士洪的太太,出轨以后跟丈夫摊牌离了婚,却被振保临阵脱逃,弃而不顾。王娇蕊是新加坡人,王士洪曾开玩笑说, “他们那些华侨,取出名字来,实在是欠大方”。我倒觉得 “娇蕊” 这个名字起得不但符合其身份来历,也预言了她的人生和感情波折。娇蕊,娇蕊,她就是红玫瑰娇贵的花蕊。
“娇”,娇生惯养。娇蕊长大后被送到英国读书,“无非是为了嫁人,好挑个好的”;可见其家境小康。也因为傲娇, 娇蕊 “年纪虽轻,已经拥有许多东西,可是有了也不算数的,她彷佛有点糊里糊涂,像小孩一朵一朵去采下许多紫罗兰,扎成一把,然后随手一丢”,毫不在意。婚后的娇蕊不懂得珍惜丈夫的信任和宽容,一而再地越过了婚姻和道德的底线,最后弄得一败涂地。
“蕊”,花蕊,在这里有三层含意。一,蕊位于花的中心,就像娇蕊从小到大一直被家人呵护备至。二,“蕊” 字里有三个 “心” ,暗喻娇蕊花心多情,呼应了她在伦敦留学时风流情史。婚后,娇蕊仍玩性不改。她为自己的 “爱匠” 行为辩护,“并不是够不够的问题。一个人,学会了一样本事,总舍不得放着不用”。三,心即是情,爱情,恋情。遇见振保之后,娇蕊的心思(“蕊” 的三颗心)完全陷于恋情,以致忽视了振保的种种 “烦心”, “疑心”,“耿耿于怀” 。这倒应了范柳原在《倾城之恋》里说的,“我们那时候太忙着谈恋爱了,哪里还有功夫恋爱?” 对振保 “的迟疑,娇蕊毫无注意。她是十分自信的,以为只要她这方面的问题解决了,别人总是绝无问题的。” 然而,玩火者,终以自焚为结局。娇蕊逢场作戏开始,到后来动了真情,用她自己的话说,“这一次,是那坏女人上了当了!”
娇蕊最后一次出场,身份已经换作了再嫁以后的 “朱太太” 。朱,大红色。至此,王娇蕊终于花落朱家,应了她红玫瑰的宿命。她的前夫王士洪,名字里的 “洪” 其实也谐音 “红”。只不过, “洪” 谐音 “红” 而已,不是真正的 “红”;名不正言不顺,算不得王娇蕊的真命天子,不是她的最后归宿。
两人再次相逢,振保讥讽她生活里除了男人再没有别的,娇蕊回答,“是的,年纪轻长得好看的时候,大约无论到社会上做什么事,碰到的总是男人。可是到后来,除了男人之外总还有别的.......总还有别的.......” 都说女人是一所学校,男人何尝不是呢?娇蕊最终算是从 “男人” 这所学校毕业了,并领悟到世上还有 “别的” 更值得她珍惜的东西;虽然为此付出的代价惨重,但也算是跟过去和解,对年轻时的任性赌气释然了。唯有振保,囚禁在自己的牢笼里,没有走出来的一天,“振保看着他手造的世界,他没有法子毁了它”。
(未完待续)
不过,又觉得赵文瑄的贵公子气 (台湾),跟陈冲 (旅美)和叶玉卿(香港)的 “洋气” 算是搭配得当。
当时大陆有哪一位男演员可以担纲呢?我会选孙淳。但是他比赵文瑄还帅!
我觉得陈冲演得蛮好;叶玉卿有点太过藏着掖着,倒也符合剧中人设:)
赞
博主笔下有几个闪光点很认同:
1、通过反省,赎罪,最终与过去和解;
2、在自己认定的阶级价值范围内行事,自圆其说,即使损人不利己也觉得理所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