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发小来电话,听上去很是疲惫。
她母亲98岁了,住在一家私人办的养老院,养老院就在母亲原来居住的小区里。这个养老院非常实惠,两人一间房,住宿、伙食、基本护理(帮助洗澡、洗脚、剪脚趾甲等个人卫生护理,也包括清理房间和洗衣服)、还有医务人员定期来做简单的体检,一个月费用6千多。由于收费合理,又在上海成熟小区内,再加上离一家著名医院不远,因此需要排几年队才能入住。疫情开始后,有些老人怕感染,回家居住,终于有了空床位,发小的母亲才得以入住。
老板是上海人,有点儿像居委会主任,泼辣能干,处事为人一码归一码,清清楚楚,上海人认可的做法,从而深得老上海的喜欢。养老院里有好几位百岁左右的上海阿婆,在里边一住十来年。这些阿婆精明能干,个个都是“人精”,她们不占别人的便宜,也不让别人占自己的便宜。正是这些阿婆的存在让发小看好这家养老院,放心地把母亲送了进去。
封城的时候,养老院不对外开放,发小不能去探望老母,只能视频电话。开放后,发小终于又能常去看母亲了,每次总要带一些母亲爱吃的菜。养老院菜品有限,且都是大锅饭,吃了一阵就厌了。
最近,发小发现母亲的视力退化严重,因看不清楚,私人物品放得乱七八糟,因此,她每次去要帮助母亲整理东西。母亲自然盼望她能常常去,可是发小身体不好,去年做了手术,而且还患有焦虑症,事情一多,压力一大,就心慌气短,需要服药才能镇定下来。加之她住在浦东,而养老院在上海的西南边,路上要一个多小时。发小刚过了70岁生日,随着自己体力衰退,每次去看母亲,成了一件大事。
这次发小来电话,说最近不能去看母亲了,原因是她93岁的公公阳了。两个多星期前,公公抱怨不舒服,家里的全职保姆赶紧给发小的小姑子打电话,小姑子住得离公公较近,隔三岔五去探望,马上把公公带去医院看急诊。
医院测试后,发现他核酸阳性,肺里有炎症,所幸还不是大白肺,诊断为新冠肺炎,让他每天上午去医院打吊针,用的是一些抗炎药和激素。于是每天一早保姆和小姑子推着轮椅带公公去打吊针,一打一上午。因小姑子也69岁了,身体不好,发小的丈夫老方每天去医院接替妹妹,让她早点儿回家休息。
连打了十天,这十天因为公公患的是新冠,丈夫老方每天去陪公公,发小提心吊胆,生怕染上病毒,为此,她也不敢去看望老母,以防万一。
十天后,公公感觉好一点了,就洗了个澡,结果马上感觉又不好了。医院检查发现病情恶化了,什么血压血脂之类的一概不正常。在急诊室打吊针,医生每天在换,因此也没有人好好为老人看病,仅仅是沿用前一天的治疗方案,继续打吊针。
老方和妹妹觉得这样不行,得找个医生全面检查一下,决定带父亲去看专家门诊,可是挂不上号。国内办任何事都要找熟人,他们东托西托,说好话,拍马屁,费了一番周折,终于找到了一个医生。
这位医生也诊断公公是新冠肺炎,由于打了十天吊针没有效果,那就住院治疗吧。但是没有床位,那怎么办呢?医生帮着联系到医院的“周转部”,里边都是暂时住不进医院正规病房的病人,住在周转部的病房里,一个病房八个病人。这些病人也都托了熟人,通过关系,才得以住进拥挤的病房。
周转部的医生嘱咐病人家属全时陪护,便于联系。如此一来,原来是每天陪半天,现在变成白天黑夜都需要陪护了。老方每天上“早班”,从早上六七点陪到下午,妹妹从下午陪到晚上,妹夫从晚上陪到半夜12点。为了照顾好父亲,他们决定再请个护工。
上海医院里的护工,现在是“规范管理”了,一个病房一个护工,也就是说这位护工要管八个病人。给护工穿上了制服,跟管理护工的公司签了合同,有明码标价,照顾一个白天是100元,一个晚上是120元,24小时是260元,他们请了24小时的护工。这是一对八的照顾价,一对一的一定贵很多。
老方每天五点多钟起床,六点坐首班地铁赶往医院,给父亲准备早餐,然后等医生来查房,之后伺候左右。因是八个人一间房,相当拥挤,病人家属连坐的地方都没有。71岁的老方戴着口罩手套,站得腿都肿了,每天累得半死。由于病房里八个病人都是阳性,因此发小特别担心老方感染。
至于医生说要跟家属联系,联系来联系去全是关于用什么药。医生建议用辉瑞,那是自费药,3000元一盒。后来又说:你爸爸不好好吃饭,需要注射蛋白,当然也是自费,400多元一针,一天两针。
亏得老方退休前赚了些钱,能负担得起父亲的自费药物。他和妹妹担心的是万一自己也倒下了,谁来照顾老父?家里的保姆似乎已感染上了新冠,怕交叉感染,让她在家休息。妹妹自己不久前也阳过,除了发烧,全身红疹,两只眼睛通通红,刚痊愈不久,现在只能硬撑着去服伺父亲。老方生怕妹妹倒下,发小又怕老方垮掉,这无疑加重了发小的焦虑症。
发小哀叹,家里只要有一个人生病,全家就不得安宁了。可是大家都到了老年,生病在所难免,估计老年生活总是跟医院有关,难怪有人说,最大的幸福就是没有亲人在牢房和病房。
上海现在是老龄社会,六七十岁的老人照顾更老的老人。要是半死半活撑到100多岁,需要80多岁病怏怏的子女来照顾,这样的长寿是福音还是诅咒?
回想起90年代,朋友突发心脏病,40多岁去世了。我搜肠刮肚,想找几句话安慰他母亲,终于发现了一段话:人生不在长短,而在活得是否精彩。从而给他母亲写信,短诗虽短,却可以精彩。
活到一定的年龄,算是悟透了人生道理。现在,我再无兴趣去读拖拖拉拉、无事生非、拖泥带水的长篇小说,因为那让我联想到的是苟活、残喘、硬撑、挣扎。但是,人生是蹩脚的长篇小说还是精彩的短诗,都不在人的控制内,一切得看天意。
既然如此,我又何必浪费脑筋?还是去看看日落的海边景色吧。
这是我们这代人的共业。
想也想不清楚,还是学你照片中的海豹吧,先舒舒服服躺平展了。
很久以前听过一句话,不肯定有没有记错:“爱和死是文学永恒的主题”。
苟活、残喘、硬撑、挣扎,有时也能迸发出令人动容的诗。
像“The Last Rose of Summer”,她的同伴都已凋零、谢去,只有她独自缅怀过去的时光。
倒数第4段读得心里没缝。也忽然觉得,俺娘在新冠爆发前猝然离世(以她当时的病况不至于那么快离开),是冥冥之中对我的顾念、开释乃至解救。疫情猖獗这几年,眼见许多同辈发小,都因父母活在病痛与病毒的双重威胁中,而揪心担忧无所适从,竟然把我于荒芜中的追思与想念,凸显成了去牵挂的幸福了。
又是一篇发人深省的好文。也许能让我们抵抗“雨雪霏霏”末路的,只有描绘“雨雪霏霏”的笔!
想起阿娘一句话,“活活的健些,走走的快些”,很是有道理。
海风老师睿智,跟读这两篇的,思考一下,是有启发。
老人养老也是智慧,处理不好,有钱有房有孩子也不一定老有所依。
我也想过相关的问题。
在美国,有特殊天分的人可以成为职业运动员或歌手,挣的钱比总统多百倍。对没有特殊天分当职业运动员或歌手的普通人,挣钱最多的职业就是律师和医生。
为什么呢?
因为人们在要进牢房的时候,或者要病死的时候,就觉得钱没那么重要了,花多少钱不死都值得。
我宁愿把它改成“人生既要看长短,也要看活得是否精彩,也要看死得是否痛快。”
Live Well, Die Well.
我觉得只要活过了所在国家人口的 Life expectancy,就可以得C,自己和家人都没必要伤心。不拿100岁做标准,而是拿人口平均值做标准,更有助于心理健康。就像倒股票,只要能 beat S&P500,就应该祝贺自己。非要和 Warren Buffett 比,是无益的烦恼。
活得精彩,碰到爱的人,那人也爱回来,学了喜欢的专业,做了喜欢的工作,得到同事的认同,那应该得B,走过骄傲的一生。
同样是活90岁,最后的10年怎么活过来,现在也应该作为一个评分标准。是化疗,放疗,手术,动不了,每天要别人换 diaper 10 年? 还是周游世界,每日健走 10 年,到最后一天死在睡梦里?还如果是后者,那应该得A。
日落的海边景色被海风照的真好看。
生命有始终,如何过好晚年是要好好考虑
海风好文!
国内老人不易,美国的老人也很艰难。我去朋友家玩儿,看到她忙忙叨叨地做了一堆格式饭菜,又拿出一堆container分类装起饭菜,就问她这是干嘛?她说,她的农场边上有一户独居老人,原先一直依赖meals on wheel,但是近几年饭菜给的越给越少,老人吃不饱,所以她每次去农场,都要给老人带上起码一周的饭菜,让老人吃饱。现在她卖掉农场,不会再去了,不知那位老人怎么样了。
国内有个朋友的公公接近植物人的状态,多年来老伴和儿子都要贴身照顾,老伴儿的年纪越来越大,精神和体力越来越不济,儿子为此辞了工作,一家人经济拮据,仅靠老头儿一人的退休费活着,我朋友虽然嫁进了这个家,但从没跟这个公公真正意义上交流过,而且他们一家生活在别的城市,因此谈不上什么亲情。但为了丈夫的家人,她不得不努力挣钱,有点钱就要先给他们,自己的小家经常为钱的问题争吵不断。
类似的问题这一年听到很多,我想如果自己很难受,还要连累家人的长寿真的是一种灾难,至少我本人不想要这样的长寿。
同意王妃:活得再长也要走,所以不该追求长寿,应该追求活着的质量!
海边的景色真是无敌,摄影真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