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位朋友去世了,身后留下了白发苍苍的老伴和四十出头的儿子。朋友生前提起儿子,常是欲言又止,欲哭无泪。
儿子我见过,长得端正,高大壮实。一般小伙子有他的外貌,免不了神气活现,但大概因为是无业人员,朋友的儿子却精神萎靡。家里来了客,他躲在自己屋里,实在躲不过去,出来草草打个招呼,便无声无息消失了。实在说,这样也少了尴尬,对着这名成年后仍在啃老的儿子,客人除了客套寒暄,还能说什么?
儿子曾是父母的骄傲,走到哪儿,大家都夸儿子长得好看。可惜到了初中,学习已很吃力,后来好不容易进了一所被戏谑为“垃圾中学”的高中部,功课越来越差,开始一两门,之后几乎门门挂科。
那几年,朋友常紧锁眉头,托人给儿子请家教,似乎家教是神药,服用了神药,儿子会突然开窍,成绩会翻身,朋友夫妇会获得解放。夫妇俩是工薪阶层,为了支付家教费,省吃俭用。那是二十多年前,每个月的家教费用八九百元,而那时候上海职工的平均工资(在职的,不包括下岗的)才1300元左右。儿子最终留了一级,好不容易对付完高中。
儿子本不想上大学了,但又不清楚自己能做什么。朋友夫妇左劝右劝,终于把儿子劝进了私立大专去学习计算机。这所大专入学容易,只要交得起学费,基本都录取。父母的本意是,大专毕业或许能改善儿子的工作机会。
可是,儿子进了学校不到一年,就念不下去了,于是干脆不念了,逃回家里,天天打游戏。朋友夫妇一看这还了得?整天啰啰嗦嗦,软硬兼施,给儿子分析利弊。要说朋友的太太,其啰嗦是远近闻名的,一开口,东扯西拉,絮絮叨叨,没有重点,而且说着说着,被自己的情绪带着走,莫名其妙哭哭笑笑。想来,儿子要忍受“强度”唠叨也是很痛苦的。
这牵涉到一个人的个性,有的孩子会为了躲避父母的啰嗦而奋发图强,远走高飞。譬如我表哥的儿子,也是学习马马虎虎,父母一说他,他就生气。大专一毕业,立马离家出走,自己租房住。上海房租贵,他自然是住在破破烂烂的远郊房子里。父母心疼宝贝儿子,几次三番叫他回家,他根本不理。这么个又穷又倔的小伙子,换过不止20次工作,时而有一顿没一顿,但就是不回家。他倔强的个性,外加1.84米的个头,吸引了不少美眉。这位在年轻人普遍不愿意结婚的时代竟然结婚了,而且女方欣然接受“裸婚”,可见还是有人相信爱情的。表哥夫妇喜出望外,啰嗦是利剑,斩断了儿子对父母的依靠,促使了儿子的独立。
然而,朋友的儿子却宁愿忍受父母唠叨,也不迈出家门一步。朋友用尽了所有关系,托人为儿子找一份工作。高中毕业,又不愿意从事体力劳动,最后总算得以去电脑店当营业员。可是,干了两三个月,儿子辞职不干了。问他究竟想干什么?他低头打游戏,不理不睬。
朋友夫妇对儿子是又怨又爱,恨铁不成钢。每当怨气上来,啰嗦,啰嗦,再啰嗦。岁月在话语中消失得无影无踪,儿子转眼30岁,再转眼,40了。朋友夫妇年纪大了,啰嗦不动了,或许是对儿子彻底死心了。
其间,朋友夫妇退休了,一家三口天天守在一起。靠着父母的退休金,以及一点儿租金,维持小康生活不成问题。儿子曾陪着父母去各地旅游,帮他们用手机查查地图,定定车票旅店,拎拎包,拍拍照,一家人也是其乐融融。
遗憾的是,静好的生活转瞬即逝。前几年,父亲得了不治之症,这时,儿子似乎懂事了。每次父亲去医院,儿子陪同去,父亲走不动了,儿子推轮椅,父亲住院了,儿子去探望。儿子在身边,父母感到安心。要是身边没有身强力壮的儿子,只靠瘦弱的妻子独自照顾病人,日子会艰难得多。年迈的父亲对儿子越来越依赖,至于儿子没有工作,脾气古怪,这一切都不再重要了,毕竟是自己的儿子,父子情深。
朋友是个要强的人,一辈子努力,周围人的认可和好评,对他来说,非常重要。他这样的性格,离世时或许带点儿遗憾,因为儿子全然不像他。
但是如果仔细分析,啃老不是单方决定,而是一家人共同努力的结果,也需要天时地利人和。如果父母不包容儿子的不作为,儿子不忍耐父母的唠叨,这家人不可能聚在一个屋檐下。父母不必抱怨儿子啃老,十有八九是他们愿意让儿子啃。儿子也不必抱怨父母唠叨,是他选择听唠叨。当然,假使啃老的儿子有良心,啃老也有积极的一面。如这位40岁的儿子成了年迈父母最理想的伴侣和照顾者。总之,儿子能遇到如此“大方”的父母,父母能遇到如此“恋父恋母”的儿子,福兮祸兮,均为缘分,随缘吧。
好故事,谢谢海风分享,问好。
衡量孩子的好坏没有标准。
自己喜欢就好。
在这里也看到过这样家庭,儿子老大了一直在家住。父亲离世了,他在家倒可以陪伴母亲了。
"每次父亲去医院,儿子陪同去,父亲走不动了,儿子推轮椅,父亲住院了,儿子去探望。儿子在身边,父母感到安心。要是身边没有身强力壮的儿子,只靠瘦弱的妻子独自照顾病人,日子会艰难得多。年迈的父亲对儿子越来越依赖,至于儿子没有工作,脾气古怪,这一切都不再重要了,毕竟是自己的儿子,父子情深。 "
读到这段,心里挺感动.娃其实是善良的娃,无奈不能或无能面对社会, 惹不起躲得起,哈哈哈.
这个社会,这样子的老实啃老娃不会更少,只会更多.
也觉得孩子可能有点问题。
做父母和孩子都不容易,海风姐最后一段总结得好。
很同情这样的儿子和这样的父母。只有他们自己生活下去,别人无法感同身受。
大的市面差劲,瓜众肯定会有感觉,视频中的阿姨爷叔八卦说,大厂外企白领精英再就业无门,都转做小生意,即使在岗的也在未雨绸缪,说的都是无奈的现实,与抹黑唱衰没一毛关系。
其实现在,学数理化的能力不好,非传统的职业有很多。
比如,打游戏就可以是一个职业,参加 esports 比赛,能挣好多奖金。
但要是懒,就没办法了。
我很小的时候,全时住我家里的保姆给我讲了一个故事:
一家父母要出门,给懒儿子脖子上挂了一个烙饼,整张烙饼够他这段时间吃的了。
结果回来,儿子已经饿死了,烙饼只吃了离嘴近的一圈,远的那圈懒得用手去动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