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爱尔兰的都柏林,每年的6月16日都举办一次的庆祝活动,庆祝伟大的爱尔兰作家詹姆斯·乔伊斯(James Joyce),这一天叫做“布鲁姆日”(Bloomsday)。布鲁姆(Leopold Bloom)是乔伊斯最著名的小说《尤利西斯》(Ulysses)中的主角。1904年的6月16日,是小说中布鲁姆和未婚妻子巴纳克尔 (Nora Barnacle) 第一次约会的时间(后来成为他的妻子)。除了爱尔兰之外,在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意大利,法国等世界各地都常常在6月16日为庆祝Bloomsday,而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
6月16日纪念乔伊斯和他的小说《尤利西斯》。
《尤利西斯》这部小说的辉煌,不但是因为乔伊斯颠覆了人类对于小说这种文学体裁的认知,更重要的是乔伊斯试图用《尤利西斯》触碰一个古老的关于人类的生存话题。这个话题出自于荷马史诗《奥德赛》记载的英雄奥德修斯(Odysseus,拉丁名为Ulysses尤利西斯)十年的返乡之路。乔伊斯用奥德修斯这个古希腊英雄的拉丁名字,也就是“尤利西斯”命名他的小说。古希腊英雄奥德修斯用了10年时间回家,他的返乡之路是一场心灵的旅程,他必须不断地认识自我、不断地面对内心的挣扎,并持续地找到他的存在之意义。奥德修斯的回家之旅经历了许多孤独和挣扎,这是存在主义中个体的孤立和无处可逃的现实反映。他必须在孤独中面对自己的内心,直面自己的真实感受和想法。
奥德修斯的10年回家,是一个自我认知的过程,荷马史诗《奥德赛》触碰了人类存在的意义、自由意志、孤独、责任和选择等一系列生存话题。乔伊斯的《尤利西斯》主角布鲁姆用一天的时间艰难回家。乔伊斯《尤利西斯》里,只是记载布鲁姆一天的回家之路,小说发生的时间仅仅24小时。布鲁姆就是奥德修斯,却不是一个英雄的奥德修斯,而是一个小人物,一个处处失败的小市民,一个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反英雄式的角色。
然而乔伊斯却借助这一天时间,对比英雄奥德修斯的10年,触碰了现代人的人类生存难题。解读了现代人的孤独,迷茫和伤痕累累的灵魂。这是名著的力量。如果从小说情节看来,小说内容非常之平淡无奇,本就是几句话可以讲完的这个故事,但伟大的作家恰恰在没有跌宕起伏的小说情节烘托下,解决人类面临的生存问题。
思考人类面临的终极问题,是伟大作家们的作品承担。陀思妥耶夫斯基是如此。黑塞的《荒原狼》是如此。
米兰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也是如此。
那么,昆德拉所关注的人类生存问题是什么呢?昆德拉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触碰了什么样的生存困境?
昆德拉关注的是另一种人的生存困境。这个困境是著名的“赫拉克勒斯的选择 ”困境(Annibale Carracci),也常被称为“十字路口的赫拉克勒斯”困境(Hercules at the crossroads)。赫拉克勒斯要在两个女人当中选择一个。《生命不可承受之轻》这部小说的主角是托马斯,一位才华横溢的外科医生和知识分子,也需要在两个女人中间选择一个。昆德拉延续了“赫拉克勒斯的选择 ”,也延续了两千多年间一直回荡在人类上空的苏格拉底问题。
从古希腊开始,“十字路口的赫拉克勒斯”一直是困扰人类的生存难题,也因此一直是人类的文化模因,也是艺术的主题。因它准确地提出了人生存的难题之一:美德还是享乐。
两千多年前,普罗狄克斯(Prodicus)把这个故事讲给苏格拉底听,苏格拉底讲给他的学生们听,让他的学生们思考什么样的人生是值得过的,他的学生中,有一位鼎鼎大名的古希腊历史学家色诺芬在场。色诺芬又把这个故事讲给我们听。在色诺芬(Xenophon)的《回忆苏格拉底》(Memorabilia)书中的第二卷第一章21节开始,给我们详细的记录了这个故事,故事结束时,苏格拉底说:“阿里斯提普斯,你要把这些事放在心上,对你当前的生活好好地加以考虑,那是值得过的生活。”苏格拉底这句话可谓是语重心长啊!
赫拉克勒斯(Herakles),这位古希腊神话中的人类第一大力士,是主神宙斯的人间之子,他的使命是要解决人类面临的诸多生存问题。当赫拉克勒斯从儿童时代进入青年时代的时候,也就是说,当幼年人变为成年人,可以独立自主生活时,赫拉克勒斯开始考虑如何走向生活。他在一个僻静的岔口,开始思考人生之路,邪恶和美德化身为两个女子向他走来。赫拉克勒斯本能的知道,这两个女人是自己需要面对的两条完全不同的生命之道,这两个女人都叫幸福,一个小名叫邪恶,淫荡,另一个小名叫美德,美好。(两位女性化身:邪恶(古希腊语:Κακ?α;Kakía)和美德(古希腊语:?ρετ?;Areté)。)
赫拉克勒斯需要在两条路中选择其中一条(隐喻:和哪个女人在一起生活),一个女人代表的是享乐主义,快乐的生活,这条路简单快捷,但邪恶和不择手段是它的路标。邪恶告诉赫拉克勒斯:“我看你正在踌蹰莫决,不知采取哪一条道路走向生活才好;如果你跟我交朋友,我会领你走在最快乐、最舒适的道路上,你将要尝到各式各样欢乐的滋味,一辈子不会经历任何困难”。在美德和赫拉克勒斯讲诉美德给人带来的终极价值后。邪恶又说,“你注意到这个女人向你所描绘的通向快乐的道路是多么艰巨和漫长了吗?我会通过一条容易和抄近的道路把你引向快乐。”
赫拉克勒斯在他人生的十字路口,真的面临这次选择的困境。苏格拉底是一位讲员,是一位述而不作的讲员,苏格拉底没有给出答案。2300年后,一位伟大的捷克作家昆德拉,以苏军占领的布拉格为背景,重新思考这个生存困境问题,这本书就叫做《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正如乔伊斯的《尤利西斯》试图把荷马史诗《奥德赛》中的英雄10年的返乡之旅(返乡是一种生命和生存的隐喻),写成一个处处都失败的反英雄布鲁姆的一天回家之旅,试图探讨现代的普通人面临的孤独,面临的迷茫,以及面临的被世界折磨的遍体鳞伤的灵魂。
米兰昆德拉在《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以爱情、政治、哲学为出发点,探讨了“赫拉克勒斯的选择 ”的困境,人类的生存状况复杂至极,人生如何选择?每个人都不能站着说话不腰疼。 小说的主角托马斯,一位才华横溢的外科医生和知识分子,他的性格在整个故事中经历了重大发展,因为他面临着一次又一次的选择。
小说以1968 年布拉格之春,和随后的苏联入侵期间的捷克斯洛伐克为故事的背景色调,托马斯是一位理性主义者,他的一切行为都是被自己的理性思考所驱动,托马斯对哲学有着浓厚的兴趣,特别是尼采的永恒轮回概念, 这一思想构成了小说对轻与重、自由与责任的探索的理论基础。 他在与他发生关系的年轻女子特蕾莎的爱和与他有外遇的艺术家萨宾娜的迷恋之间左右为难,为整个故事的舒展平台。
生存与存在以及存在主义,是米兰昆德拉的思考起点,《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之所以是一部伟大的杰作,不单单是一段三角恋爱和简简单单的一部反映恋爱主题电影所能表达的。米兰昆德拉立意之深,要在生命转瞬即逝的本质中追求生命的真实性和生命的意义。要在混乱的世界中,选择如何选择、以及自由的价值和生命意义的追求等困境中,探讨人生的复杂问题。
为此昆德拉在铺垫小说故事情节中,常常拉开读者的思维,在读者对故事情节的关注达到巅峰时,常常破坏了情节的线性进展,融入了一些哲学和宗教的题外话, 这些题外话探讨的基本是存在主义的主题。昆德拉通过将存在哲学无缝地融入故事情节的发展中,反思人的生存的困境问题,思考存在本身的本质问题等等。
昆德拉邀请读者和他一起思考,面对人类存在的矛盾本质,以及个人自由与现实约束之间的紧张关系时,人类如何抉择。昆德拉邀请读者思考自己生活的复杂性,并在看似漫无目的的世界中寻找生命的意义。
这就是一位伟大的作家该干的事情。作品出现了,作品已经和作者脱离了关系。就像一道菜出现了,这道菜已经和做这道菜的厨师脱离了关系,这道菜面临的是食客的品尝与品论。《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在1984年出版了,《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已经和米兰昆德拉脱离了直接或者间接的关系,《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需要读者赋予它意义或者在其中寻找意义。
我连看了您五篇普罗旺斯游记,非常非常喜欢,计划最近间歇式地去翻看心城的旧帖。
我进城之初,本想和朋友们分享哲学,神学和历史以及文学之类的东东。后来觉得文绉绉的东西太无聊了,就开始世界美食文化欣赏了。
感谢心城多多支持!谢谢!
米兰昆德拉作品对于我们这一代华人影响很深,布拉格也成为了不可承受之轻的圣地,当年我去布拉格差异的发现布拉格人吃馒头,我回国后和朋友们一顿吹,说终于看见欧洲人除了面包也有吃馒头的。
后来见识多了,才知道,此馒头非彼馒头。
本想做一次捷克家常美食,纪念米兰,看来等周年祭吧!
在左派右派观点对立的社会中,一些极端主义的简单表述永远在其同温层里大行其道,大有市场。口号和标签也永远需要极端语言。
例如简简单单的“媚俗”两字,就可以把人群做最为简单和原始的分类,也可以把一本名著标签,不知道是肤浅呢还是肤浅呢的社会状态。
作品出现了,作品已经和作者脱离了关系。至理!人物最后有他们自己的生命与个性,已经不是作者可以做主的了。
问好丹哥,周末愉快。
看到了同是共产管制甚严的捷克作家描写的自由和管制的关系问题,昆德拉严厉批评了极权政权下生活的庸俗化和媚俗问题——————可不是,那时候的“媚俗”二字,跟现在的“躺平”、“内卷”之类的一样,成为高频率使用的流行词。。。记得下班后大家还在饭局上一起讨论,若没有“愤世嫉俗”地拿出点儿态度,那就是“媚俗”的表现,还被罚酒,哈哈。。。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丹哥这么努力,又是厚积而薄发,写什么都会有人看,加油:)
尼采的“永恒轮回”和巴门尼德的“单一存在论”(monism),是《之轻》的人们钥匙,这是昆德拉在全书的开篇就给我们看见的两个人。在想是否接着在理论上挖挖《之轻》的思想密码。
现在回想起来,当年的见识和学养当然幼稚到了幼儿园水平。
《挪威的森林》,我记得当年的一个女孩是哭着看完的,《挪威的森林》启蒙了太多人了。
孤独与人生意义的主题让太多人有感了,性与情感,青春的焦虑与爱的朦胧在几个人的感情纠葛中通通被释放出来。
当年大呼过瘾。
刚刚被启蒙的一些读书人,看见各种从没接触过的思想,都本能的扑上去了,因此那个时代文青也好,伪文青也罢,都是一个社会缩影。
我同意你说的大多数为了时髦,并没有看懂,其实那个时代的很多思潮大家都是半瓶子醋。
米兰昆德拉受卡夫卡,尼采,海德格尔等人影响很大,对存在主义有种浓厚的兴趣,《之轻》的读者有很多种,有人忽略哲学,看当时多大多数国人还比较新鲜的几角恋爱,婚外情,以及一些隐晦的情色描写:有人只看政治,因为中国刚刚开放一些,看到了同是共产管制甚严的捷克作家描写的自由和管制的关系问题,昆德拉严厉批评了极权政权下生活的庸俗化和媚俗问题,大感兴趣:有作家朋友们看到昆德拉又一点碎片化的写作风度大感兴趣,这是他们从未见过的写作风格,这种写作开放不拘一格的范,让当时纷纷立志写作的文青们大呼过瘾:当然有人看见了哲学,那个年代的中国思想已经启蒙,已经不是78年了,一些西方的哲学老思潮和西方哲学新思维一股脑的一起涌进中国,哲学在这个时刻永远是先行者,但也仅限于当时的一些“顶尖的社会文化精英”,这些人对我们这一代华人影响很深。
《之轻》的身家从哲学入手也顺理成章了;骗你冰淇淋的冷冷语调,当然是故作高深了,采心的这个描写,我会心笑了一会,是那个时代被精英们影响的一群人的共同嘴脸。
城内互动的城友如斯建议我,可以给哲思集和镜观天下栏目下添点内容,我考虑了一下,适逢昆德拉离世,就连夜写了这篇,本想再深入写一些续集介绍,深挖一下《之轻》的思想渊源,担心太哲学,打算就此罢手。
遇到和我一样在那个年代为了赶时髦,手头有《之轻》的采心很开心,我思虑是否接着写《之轻》的理论背景呢!?
我是在一个读书会被书友推荐并借给我看的,当时神秘的推荐给我这本“黄书”,我第一看这本书的目的是看看它那“黄”了,怎么“黄”的。这是我和《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的不愉快结缘,随后这本书大火了。
你说的对,那时的书名《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以至于我写帖时,都写成了《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这个名字比较顺嘴,我检查时才改成了《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文中还有一处勘正时漏掉了。因为我现在手头的版本是许钧的版本《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canhe说的对极了,经典在于解释,解释赋予经典意义,解释就需要解释者,解释者就需要视点(视点的关键是站的位置的高与低),有视点后,就需要确定视角,确定视角后,需要确定视线(向度,方向,走向),然后就是我们看经典所能看见的那一篇天了,这就是视阈,我们可以看见的全部的总和。
因此世界才丰富多彩,因为这里面的变量太多了,随笔一个参数的微小变化都会影响观看的结果,就是观点。
这里还没有涉及观察者的视力问题等因素。这就是读者反应理论的基石。
canhe像是知道我的心一样,下个贴计划讲的是辣椒的一点故事,和一个极致的辣椒烧肉。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经丹哥这一注释,哲学意义非常深远。
我年轻时读的此书,当时与《挪威的森林》一样是文青必读书之一。都是男性作者,故事之外给读者许多思考。我更喜欢《挪威的森林》一些,故事的呈现,自然而然会启发读者的思考。
坦白讲,第一次翻开“之轻”,读不懂,只能理解到这个层次:2男2女相互纠缠不清之情欲。后来特意为此请教了一位很在行的老师。他吃了俺请他的冰淇淋后,冷冷滴说:详细研究起来,这是一部“哲学小说”,想读懂,再学点哲学去。。。
很多年过去了,今天在丹哥这里,重温了这部“哲学小说”,开心:)
前些日子得知昆德拉去世了,暗自沉重了好几天。不是为他94岁的高寿不满足,而是因为他等到94岁,诺贝尔还是错过了他。。。
意外地看到丹哥不谈美食谈文学,却一点不意外丹哥把文学谈得这么深,这么好。对此篇中提到的诸多不朽之作,俺没有丹哥研究的这么透,但不影响我偏爱昆德拉。
说个好玩的。90年代的一位老北京摊贩,听我说是新分来的小编,就拾起摆在地摊儿上的这本书(记得当时书名是《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说这个我强烈推荐,近几年一直卖的不错,不过你若不把它读懂,很难混京城的文化圈哦。。。
一听这么严重,赶紧问多少钱。他说你刚来,还没挣几个子儿,半价卖你算了,就算我代表北京欢迎你。我虚伪地连声感谢,心里却只门儿说:就你这盗版书,卖正常价能好意思吗,哈哈哈。。。
乔姥爷喜欢用典,喜欢自己造字,而且天马行空,是真正的意识流小说。如果不是为了折磨自己千万别碰。
我没有原文版的,我手头是三个不同的翻译版,能翻译《尤利西斯》的,我都称之为翻译家。
每个翻译《尤利西斯》的人都可以开讲座,这几乎代表小说的最高境界了。
至于《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我原也没有意愿给它书评,恰逢昆德拉辞世,昨晚刚刚有些时间。
一本好的作品有个三角形,作者,作品(文本),读者(批评家)
前两项不变了,尤其作者逝去,不在能勘正了。剩下的只有读者一个维度了,恰恰是这一个维度的不同视角和视阈,文本才丰富多彩起来。文论流派多多,诠释角度也就多多。
乔伊斯写的是什么我不敢说,昆德拉写的,我的感受和丹哥的不尽相同。这便是阅读的有趣,仁者智者,加糊涂蛋。
本就看看朋友们是否喜欢,如果喜欢就接着把《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诠释的更加深入一些,更加理论一些。也多介绍一些人类史上最顶端的一些思想理论的来龙去脉。
每一种文论都有其局限性。但意义和形上学也在慢慢回到文学之中。
我很开心补读《如絮》,也常常留一些有的没的文论式的胡说八道。
本不想写这些有一点点理论的贴,骚扰朋友们脑细胞,有城内朋友建议,连夜写了一篇,冲冲丹哥空间的烟火味。
照片和建筑的诠释也是现代社会诠释学的一支。
“几部名著和哲人智慧交织成锦的分析、评论,非常赞!”同意可可,赞哲学家的深度文,尽管读得我脑瓜子疼,不过最后关于菜与品尝,作品和作家的关系似乎有点像菜与哲学的深度交融,这个好像我读懂了:)
人生好多岔道口,选择成就人生。但是什么是选择的基础?我始终觉得有先天/天意的一点点成分,还有家庭教育、个人经历,等等。善思考和不善思考的人会做出完全不一样的选择。哪个更幸福很难界定。因为幸福有时候是很主观的东西。
最后关于作品和作者的脱离的想法也很有意思。不过我觉得不会完全脱离的。作者创造了作品,但反过来也被作品所重塑。
这与亮妈所说不谋而合。祝亮妈,周末快乐。
谢谢丹哥好文,周末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