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241)
2022 (436)
2023 (328)
过去2周多,把一本朱自清散文集翻着看完了。主要看了他写在欧洲的旅行,家庭生活的文章,那些时政的没有怎么看。几篇经典的,比如“荷塘月色”,“背影”,“匆匆”也看了。猜我最喜欢的是哪一篇?是他在英国进修时候写的这一篇:“吃的”。爱不释手,没事就拿出来读一遍。朱自清是十足的美食家,看这一段: “快车奶房炸小牛肉小牛肝和红烧鸭块都还可口,他们烧鸭用木炭火,所颇有中国风味。ABC炸牛肝也可吃,但火急肝老,总差点儿事; 点心烤得却好,有几件比得上北平法国面包房”。 看看,当时的北平法国面包房的水平PK伦敦的点心啊。快车奶房是犹太人开的店,现在已经没有了。
再看下面这一段,可见1930年,英国工业化超前,肥胖就已经是问题了。那时候的中国人多好,吃饭”慢条斯理儿“的。90年后的今天,这可是一个新时尚,咱不用比吃啥,就比速度,越慢越好!LOL.
“吃饭要快,为的忙,欧洲人不能像咱们那样慢条斯理儿的,大家知道。干吗要少呢?为的卫生,固然不错,还有别的:女的男的都怕胖。女的怕胖,胖了难看;男的也爱那股彪劲儿,要像个运动家。这个自然说的是中年人少年人;老头子挺着个大肚子的却有的是。欧洲人一日三餐,分量颇不一样。像德国,早晨只有咖啡面包,晚间常冷食,只有午饭重些。法国早晨是咖啡,月芽饼(croissant),午饭晚饭似乎一般分量。英国却早晚饭并重,午饭轻些。英国讲究早餐。和我国成都等处一样。有麦粥,火腿蛋,面包,菜,有时还有熏鱼,果子。午饭简单,可以只吃一块烤面包,一杯咖啡。”
特别喜欢朱自清超强的观察力,他在欧洲一共不过1年时间,那个时候获取信息哪有现在方便,大多应该是靠自己观察,看书,看报,和周围的人聊天。我也喜欢他的行文如流水,记录性极强,却不生涩。以后我也用他的文风记录一下我的饮食习惯,哈!
P.S. 从纸质书籍上提取文字可以用iphone的一个功能,如同照相一般,非常方便。不然我无法把那么多字都抄下来。
https://www.lifeweek.com.cn/article/135347
这篇网文也是评论朱自清的《伦敦杂记》和《欧游杂记》,和我有类似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