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澳洲研究华人历史的学者Michael William夫妇过访,并送赠“多妻毒The Poison of Polygamy”一书。
Michael William是通过文学城知道我的,经“鬼谷雄风”晓得我的联络方式。谨此致谢文学城﹑“鬼谷雄风”及一直看我博客的网友们。没有文学城则没有这一博客,虽然过去在国内的“诗梦”及“凯迪网络”写点东西,也曾受网友们的喜爱,后来鉴于一些原因停了笔,文学城的博客是再思才开的,有点晚。
在文学城开博之前,也有写文章介绍澳洲的情况,希望通过自己移民的经历及对澳洲的了解,让国内有兴趣的朋友清楚澳洲是怎么样的国家。一头埋入澳洲的华人历史,是在身体出了点状况而空闲了下来,才有了点时间作多方面的搜集。
对澳洲华人历史的叙述,个人仅是从一个普通人的角度去看,网友们大可作为不同角度的一点来阅读我的文章,开一个窗并不等于要关上大门。
Michael William和我在研究澳洲华人史有不同的方向,我是专注于过去澳洲政府政策与华人的生存状态,故而从开始的散乱搜集到后来是按需要分类深入。尽管下载了过去能搜集到的早期华人报纸,有关当时国内的资料及副刊之类的几乎会略过(偶有收集如游记之类),所以在警东新报连载的“多妻毒The Poison of Polygamy”也是略过了的。像我这种自行摸索的人,Michael William将可能有以教我,或作互补。之所以这样说,他是专业而全面的在各个角度去研究,面广而分散精力是极有可能的事;我也一样,除了思索华人历史外,还在关注有关建筑的事。
不一样的方向及努力,有时会路殊同归。例如前校监熊式一博士(1902-1991)在英国留学时走与其它留学生不一样的路,或许在当年有人会说他不务正业。大多留学生是学西方而报效祖国,他却是将王宝钏写成英语话剧,结果从小剧院火爆到美国百老汇,连香港有两任的总督都曾一度是他的学生。校监在1934年所着的“天桥”收藏了一本,却没有完全看齐。“天桥”是白话文,接近现代中国文学的行文,不难看懂。
“多妻毒The Poison of Polygamy”据称是时任警东新报编辑的黄树屏(黄右公)以“江夏二郎”笔名在1909年6月5日开始连载,1910年12月10日全书结束。郭美芬在2013年的《塑造华人澳洲 - 城市精英报纸与澳华身份的形成》中首次提及这部百余年前发表的华人小说,有华裔血统的Ely Finch 林雍坣先生翻译成英文,小说的中英双语版在2019年由雪梨大学Sydney University Press出版.
“多妻毒The Poison of Polygamy”该书有Michael William作序,Michael William和郭美芬写的该书的来历及译者的说明,随后是改原著的中英文本(中文按原著复制及加标点及略有注释,英文则随页的中文译的,相当照顾到读者不至于对原作的混淆)。在我的理解,该书是面向英文读者介绍在澳洲华人的第一本小说。既然是小说,就有文学加工。该书唯一的缺憾是少了将文言部份多加当代文学本,那无论是中英当代人学习都会成为一本模板。
假如以吕丽盼所说的“小说以19世纪中叶的中国和澳大利亚为叙事背景,通过全知视角讲述了主人公尚康远赴重洋淘金谋生的艰辛,家中妻子马氏独自生活的不易,并严厉批判了马氏愚守传统以及小妾俏喜谋财害命并最终自食其果”(https://m.fx361.com/news/2020/1202/12210330.html),是想多了。原著写作的年代在澳洲的妇女极少,在接触的资料中几乎没有见过华人将小妾带来澳洲的个案,它是个虚构的故事。
展望日后会与Michael William有更多的交流,尤其是我们所住的地点并不太远,开车几分钟的事。相信通过交流,能拓展我的视野,下笔不致偏颇,而会更接近喜欢澳洲华人史的朋友需求。
原计划在写完“白澳政策中的唐人街1901-1910”部份后就停笔,因为1911年之后的许多事在之前的各篇(例如“中澳航业沉浮录”及“中国官员在澳洲的往事”等)都有提及,免不了又再重复。打算是将手中的各种资料重新整理(多是以jpg存盘)成可阅文本,部份时间则放在中国及澳洲建筑问题杂谈上,因为它是我的本业。Michael William的到访或许有所改变,暂时没有考虑太多。
Michael对澳洲华人历史的研究相当深入,且对各级机构所藏档案都有涉猎,相当熟悉,我从他那里学习很多。兄台对早期华人历史尤其是悉尼的人和事及唐人街的解构也是非常深入细致,吾辈虽也常用相关华文报刊探讨特定问题,亦未能如兄台般的细致爬梳,受教获益极大。望兄台能继续笔耕这一领域,将泽被学界及众多读者。
另,Michael Williams也给自己取一中文名,叫韦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