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澳夢子

澳洲早期華人的故事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中国官员在澳洲的往事 (35)

(2022-05-10 16:28:09) 下一个

中国驻澳洲第九任总领事保君健 (续)

在原计划中,这辑“中国官员在澳洲的往事”应写到回顾获总结的了,原因是太平洋战争爆发,所以早期澳洲的华人报纸在1937年12月基本停刊。或许可以依据英文报纸的报导续写下去,唯可虑的是华人的观点一经其它人的笔下写出会变了味,也就没有必要了。

在翻查自己所存的资料中,看到保君健及总领事馆三个其它职员合写的“A Century of Sino-Australian Relations”一书,看了一下就整本书译了下来取名“中澳关系百年”。这本书是为英国人到澳洲150年而写的,文章内容也就60页,保君健自己占了三篇文章,另外三人各写一篇,最后一篇是宋美龄写给该年在悉尼举行的国际妇女大会的亲善信。

该书出版在1938年,属有限度免费派发,澳洲国家图书馆将这书变成PDF版,有兴趣的话可以在网上直接下载(https://nla.gov.au/tarkine/nla.obj-2410033322)

从1842年到1938年约近百年,而1938年到现在又近百年,这本书是卡在中间。其第一篇文章中是保君健写的“A Century of Sino-Australian Relations”,简单地介绍了中国人是如何移民来澳洲的,当时各省华人的情况,以及中澳政府的关系。这篇文章是保君健是既以个人又兼驻澳总领事身份来写,在叙述中相当持平,有别于国共两党在后来关于澳洲华人的阐述,可信度极高。而保君健其它的两篇则是探讨中澳两国的文化差异及经济往来,保君健非常抱怨两国间巨大的贸易逆差(1933年到1937年的5年间澳洲对华出口总值1550万英镑,而同期在中国则仅进口200万英镑)。尽管保君健说“中国出口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却无法说清楚那些类型的产品澳洲可以入口来减少贸易逆差,这很难让澳洲商人信服。回顾华人在澳洲经商的历程,更多的问题是在华人自己的经贸能力上,这一点我可以在后面作一些解释。

另外我们可以将保君健写的三篇文章与刘光明等三人所写的“Chinese Questions”(1879年)及Chinese remonstrance to the Parliament and people of Victoria(1888年)两书的内容来作一个比较,会发觉早期澳洲华人的诉求与现在保君健的观点之差距。当然,时代不同了,保君健也需站在官方的立场考虑。

使馆另外三人所写的有点古怪。

先说副领事Vice-Consul曹文彦W. Y. Tsao的“Chinese Participation in Australia’s 150th Anniversary Celebrations”,文风有点像党部宣传,内容也不怎样切题。之所以这样说,是文中前半部份先是对澳洲颂扬一番,转而说中国政府指示保君健和他将中国政府的颂词和国旗赠送给纽省总理(现在应该称呼为纽省州长Premier of NSW)。然后笔锋一转就到详细陈说中国国旗的原素和色彩的所体验的含意,最后来一句声明“我想声明,我们国旗的三种颜色,蓝、红、白,代表了法语术语‘平等、自由和博爱’。‘三民主义’与美国的‘民有、民治、民享政府’的含义相同”,就是没说中国国旗与澳洲的150年有甚么关联,那么用一半以上篇幅来解释中国国旗有何意义?

王立明(暂译)L. M. Wang在总领事馆的职务是甚么,目前仍没能查到。王立明可能太年轻了,他竟然说:“中西方文明的不同之处在于一种根本的差异,这种差异集中在对获得幸福的欲望的看法上。必须理解的是,西方文明以满足的欲望的数量来衡量幸福,而中国文明是基于这样一种信念:真正的幸福是在减少这些欲望中发现的,你拥有的和欲望越少,你就会越快乐。西方崇尚物质主义哲学,而中国崇尚并坚持生命的精神需要。这两种观点目前都不合适;我们需要的是两者的结合”。这样我想起“文革”时的一句流行语“越穷越光荣”;反观现在连小贪都过亿的年代,那我怀疑他所说的中国的文明是否真如他所说的“中国的制度化表现在其特殊的社会组织形式上,它是世界上存在的一切的混合体,如资本主义、社会主义、法西斯主义、共产主义”在发展。

有一点王立明是说对了,他告诫澳洲人,“你想了解中国人,是因为他住在中国”。

洪国德(暂译)K. D. Hung的职务是随习领事,用的标题是“澳大利亚在中国商务的机会Opportunities for Australian Commerce in China”,这篇文章比现在的外交战狼狠多了,他要求澳洲“必须克服甚至是极端的无知、偏见、幻想和错觉”,“ 对澳大利亚来说,一个明智的国家政策是与中国密切合作”,“ 在至少一个世纪里,澳大利亚可以期待中国增加购买的前景。澳大利亚必须从中国购买丝绸、生姜、花生和所有中国产品,这些产品质量高,理应进入或被允许进入联邦” 。他甚至要求澳洲人“不仅要听官方赞助的堪培拉著名讲师的讲座,还要在澳大利亚的每个城镇和村庄分组讨论如何最好地利用这些机会”。

他的话是针对中澳间巨大的贸易差而发的。然而,真正具有高端技术含量產品进口到澳洲是近30年来改革开放后的事,在过去的百余年中,华人在外靠的是“三把刀”打天下(菜刀﹑镰刀﹑剃刀),这和贸易有关系吗?满清腐败无能,贸易上只能是外国人买我的;民国是内战连连,杀富豪﹑借外债,有多好的家底也会败光的。即使是解放了,尽是折腾,至今腐败不已,多少事“一朝回到解放前”,幸福得过来吗?

说洪国德的外交战狼是有点抬举了他,只不过是“粉红”而已,他不懂经济。澳洲华人自组的“中澳航业公司”倒闭也不过10年,洪国德如有时间问问老华侨那是怎么回事,也不至于说出上述的话来。也幸而这本书在,让我们有幸看到中国百年以还是怎么样走过来的。

先看看日本人是如何做生意,每当有新产品在澳洲出售,日本商人多会再看看市场反映,该产品在下次再运来澳洲时会比上一次精良。早期的澳洲华人报纸有报导过,连中文打字机都在1917年发明成功且在日本政府各部各学校及大商店皆置有使用。

德国人则视乎该华人诚实与否,诚实的话会先给小量产品,卖完还债,再批量交付直至该华人站稳脚。

澳洲早期华人的报纸自1904年起直至1936年都常见有关国内经济状况或调查报告的报导,甚至连火柴这样细微的产品是如何输给日本的都有分析,丝绸业走下坡是怎么回事,也同样在1928年有所报导。

以前驻澳洲总领事曾宗鉴曾经外交部要求写了一份有关澳洲商务的调查报告,并在东华报的1916年7月8日﹑7月29日﹑8月5日分三次(均在第6页)连载,现全文登入,以供参考。

澳洲土地肥沃,富于农产。近年工厂林立,制造品亦称发达,但供不敷求,价昂品劣,故出口多农产,而制造品仍仰给于欧美各国。自开战后,政府禁止敌货入口,提倡使用土货,社会奉行亦不遗余力;但自制能力尚在幼稚,母邦货物又因商船调往运兵,不能按期转运,来源减少,不得已转而求购于美日。美日各国商人亦乘机而起,夺此市场。政府方面,则调查商务委员到澳者,络绎不绝。商家方面,则携货式带样本沿门承揽生意者,接踵而至;采取物品回国仿造,投其所好,供其所求;后来之货必比前来之货为适于用,今日之交易必比昨日为扩张。偶入其市,则美日之货触目塞途,而日本之货较诸美国之货销路尤畅。一以澳洲系新创之地,人民虽称富足,究罕巨室,故通行之物其价必不宜太贵;澳之习尚又好新奇,但得价廉物美之货莫不乐购。二因英日同盟,澳人感其助战之功,以购用其货,为表示酬爱之意。于是昔日厌用日本货之心,一变为欢迎日本货之事;而日本货之销于市者,乃驾美国货而上之。查去年日货入口达千百万磅,比诸往年加增十倍。较诸中国去年来之货仅及百万者,何啻霄壤。

我国侨民在澳者,甚少有大宗海运生意资格;其营业以蕉﹑菓﹑瓜﹑菜为最,中国杂货次之。其资本雄厚﹑学识深远者,寥寥可数。且此项商人,多系旅澳数十年由工而商者,于中国货色情形本未洞悉,所办之货皆由香港行商代为经理。香港原非出货之地,转而购诸内地,中人用钱,层加叠积,且有因此不能决胜于市场者。至侨商亲往内地采办货物,及华商遣人前来澳洲承揽生意,未之前闻。

益以国内商人孤陋寡闻,既无操纵世界商场之企望,又无改良货色,投其所好之行为。土货停滞,念念太息!迩来各省改良各货,又不能利用印送标本,广登告白之新法,致所该良之货为海外侨民得闻见者,甚属无几。每欲采办,无从问津。

使馆有推广商务之责。而中西人士到馆询问:中国货物,某货出某地?某地有某厂?某厂每年出货若干?某货之价值,近日若何?若承办直接装运某货出口者,为某商承办?代售某货入口者有某人?领馆代为函查外,苦无以对。而此中调查之函得复者十之二三,得完全妥善复者百之一二。致外商虽有购办华货之热心,亦无从入手。是故中国历来进口﹑出口货物,皆操诸通商埠头三四洋商之手,左右垄断,无所不为。即以茶丝论,逐年入口为数亦多,但各物既登此岸,则改名换目,必使用者不知其来源。李代桃僵,事所恒有。于是中国丝茶,遂罕问津者。长此以往,我国商业有不堪言念者。今将采寄货样方法,就所知者条列如下:

  1. 凡国内有改良货物,应随时呈商部,注明年中出产之能力,对外贸易之志愿,并价值﹑尺寸﹑模样﹑照片﹑中西文住址,由部按月编印,附于农商公报,分寄各国各埠,以资采考。
  2. 凡内地商人不能到外洋调查者,准将欲查事宜达部,由部特派人员或交领馆代为调查,并选办货样。
  3. 国货在国内国外赛会者,宜乘其聚集之便,印成样本,载明奖励及价目,分存各领馆。俾得扩充销场。
  4. 凡制造新货改良国货之商人,应联一同业会。研究出品,公听价目,并设一机关为专治外洋销货事宜。或于外洋重要商埠,选定一人或一行店经理。
  5. 商人运送或携带货样出口者,应准有限制之免税。
  6. 此项出口之货样,如果系大宗货物自应暂缴税。如一年内或所定期限内仍运回国者,应许给还所缴之税。
  7. 华商由外洋运来或带回之外国货样,领有领事馆及其它执照者,应免进口税。惟货样不准任意出售,应听政府于所定期限内,收买存列。如政府不愿收买者,乃准出售。

中国土货在澳可得之销场

昔之言商务者,皆谓有求而后有供;今之言商务者,则谓有供可生有求。夫有求而后有供者,日用饮食必需之物类是也;有供可生有求者,饰装奢华制造之物品是也。中国少制造物品,而东西人习尚又复不同,势不能以我所能供生人之求,遂势不能不以人之所求,计我之能供。兹就中国所能供,适合于澳洲人之所求者,条举如下:

一. 茶

澳洲为世界销茶最旺之区(指每人每年销茶之数而言) ,中国为世界产茶最盛之地。以理财家供求相应之例规之,当有大宗商务来往。三十五年前,东澳公司每届春末,辄有轮船数艘停泊马江,专候茶季直运到澳。及锡兰茶出,遂减其半;爪哇茶出,又减其半。今日东澳轮,乃不至福州停泊。茶之以中国茶称者,遂罕见于市;然中国茶来者每年尚有三千万磅。民国四年乃增至三千九百万磅,其间以乌龙﹑古劳两种为最。盖印度之茶,有色无味;市面所号为印度茶者,皆杂有中国茶于之内。今日澳市普通市价,茶每磅自一先一本至二先六本不等;进口税装箱者,每磅计 (此字缺)本士,装包者加一本士。中国之茶以红色者宜于市,其价值关税不计。宜以每磅八本士至八本士又四之三为便。贵于此者,惟古劳一种。水脚自上海至澳,每墩约二金磅,每十磅仅二本士,保险战时略有增加。

售茶之法:应由茶商先寄茶样前来,于货物启程后,即由经理人持茶样向各办庄求售,以船未抵口货已售讫为目的,既免纳税之资本,又免起货落栈之费用。其收银之法:以提单交换支票,验货取价;其汇银回国,平时每百汇费不过八之一,战时每百值一,电汇每百一又二之一,大宗汇欵亦可从减。

二. 丝

中国绸缎,罕见于市。所销行者,惟茧绸一种,又名山东绸。近日日本运有富士绸﹑台湾绸到此。其色比茧绸为洁,其光比茧绸为亮,惟质稍薄,仍不能夺茧绸之市。澳洲天气一日数变:常有日中外出,挥汗如雨;傍晚回家,寒气迫人者。中人以下之妇女,咸喜以茧绸为外套,取其天热固可以名为夏衣,稍冷亦足以御寒,且历尘土,其色不变,故无取其光洁,惟虑其不厚也。闲常访求茧绸不能发达之故,始知此项茧绸市面批发之价每匹长十八码至二十码价约五十五先令至六十先令,华商由香港运来者非每匹售价六十二先令不得微利,于是办庄贩客互相束手。果烟台商人直贩茧绸到澳,免去向来之税,则必有大宗生意可图。茧绸入口税,每百抽三十三。澳洲市面,每年约销五万匹。中国爱国布及其它土布制成妇女浴衫,亦可销行,市价每袭约十二先令。

三. 牛皮猪皮

中国向有牛皮﹑猪皮出口前往欧洲。现时欧洲短少,此品如果欧洲有停滞之患,大可运至欧洲求售。猪皮一物,用制马鞍皮箱诸件,牛皮则用途较广。昨海利生皮厂来谈,据说只彼一家今年短少牛皮十五万张﹑猪皮十万张。市面之求过于供,已有可见。此宗皮货生意,办法与丝茶不同,果有包办者验明皮样,议定价目之后,买主顾先付银若干,为采办之资本。

四. 藤椅

澳洲人民,雅好空气;所有房屋无论大小,皆有小园或游廊,因之需用藤椅较多。现时批发市价,有背藤椅或草辫椅,每张十二先至十五先;舱面藤椅,又名凉床,每张自三十先至三十五先。广东﹑香港,此宗藤椅小者零售价目约二元,大者约五元。进口税每张约七先六本。市面收纳之能力甚大。维也纳藤椅,近亦极缺,批发市价每张约十六先。此亦中国所有之货。其余藤柜﹑藤篮等类,亦易销售。

五. 茶几

中国旧式棹椅,不宜西人之用;惟福建近年所做新式茶几,或四张或五张大小不同汇成一套者,最相宜于澳市。计每套四张批发之价,约合三十先至四十先。此宗茶几大都作长方形物,既轻巧易于损;若于四角略改为腰圆形,尤易夺目。

六. 地毯

我国北方所产地毯,实称优美;而竹踏小块地毯,尤宜出口。计澳市批发之价每张约十五先至二十先。

七. 玻璃器

澳市今日缺乏此品,已达极点。博山公司闻多改良物品,如将货样价目寄来,亦一扩充商务之道。

八. 磁器

磁本中国特色。澳市素仰德货,兹已来源断绝望,货乃如望雨。江西瓷业公司若起而谋之,诚一利市。西人视为最下乘外,其它各货皆可销售,而以蓝花者为尤妙。

九. 铜器

福州所制浮花铜器,深合西人所好,北京之景泰蓝亦佳。花瓶古玩,色色皆宜,价亦甚高。进口税每百抽三十五。

十. 麻包席包

据各商报载,澳洲今年应用麻包八千万只,来源何从,尚未敢料。中国南方麻袋每只零售不过三角批发必较相宜。此间市价则自一先至一先三本。惟此宗生意必大笔乃能获利。

十一 芝麻油

此品用以制造胰皀。从前有金帽牌之中国麻油见于澳市,现时求者甚众。油商倘办此品,宜以铁鼓装载,忌用洋油筒。

十二. 儿童玩物

澳人于耶诞购儿童玩物之风,殆比欧美为甚。去岁战务阻碍,来源无多,办庄存货无精粗贵贱,一扫而空。我国不少此品,若能考英国儿童歌本,仿制各种玩物,必受欢迎。即旧有之鸟兽车马,亦可销售。

此就中国所有之物,可售于澳市者,略举于右,以后逐季再行报告。至改良物品,切实扩张。愿以待专门人物,或有志商家亲来调查,以收实效。

在本“调查录”中,关于价格与其它有别,例如“先”即为先令的简称, “本”即为“便士”.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