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落硅谷

有兴趣地努力工作,感悟人生。
个人资料
正文

意大利音乐之旅(四)圣彼得大教堂

(2023-10-06 05:39:19) 下一个

上接《意大利音乐之旅(三)斗兽场(Colosseo)》

意大利音乐之旅(四)圣彼得大教堂

6月18日上午,我们参观了罗马斗兽场和罗马古城后,回到酒店吃完午饭、洗个澡、并休息了一会。下午我们合唱团乘坐大巴来到梵蒂冈,3点多钟排队等待安检进入圣彼得大教堂。圣彼得大教堂(St. Peter's Basilica)是世界上最大的教堂,总面积2.3万平方米,主体建筑高45.4米,长约211米,最多可容纳6万人,也是天主教最神圣的地方,耶稣的十二使徒之一彼得安葬于此。彼得是耶稣最亲密和忠诚的门徒,原名叫西满、来自加利利的一个渔夫,跟随耶稣后、耶稣给他起名叫彼得,后人称他圣人、圣彼得。1940年梵蒂冈的发掘者声称,他们在圣坛下发现了彼得的遗骨。公元前1世纪在耶稣被钉在十字架后,彼得在耶稣的信徒中占据领导地位,对基督教堂的成立影响重大。圣彼得大教堂建于1506-1626年,选址在一座公元4世纪的教堂遗址上。圣彼得大教堂是文艺复兴建筑,拉斐尔、米开朗基罗等大师都参与了教堂的设计,教堂壮丽的穹顶是由米开朗基罗设计的。

在排队的过程中,我们欣赏梵蒂冈和大教堂的外景。圣彼得大教堂正前的露天广场就是闻名世界的圣彼得广场,能容纳30万人,建于1667年,主持设计施工的是一位那不勒斯人贝尔尼尼。圣彼得广场长340米、宽240米,被两个半圆形的长廊环绕,每个长廊由284根高大的圆石柱支撑着长廊的顶,顶上有142个教会史上有名的圣男圣女的雕像,雕像人物神采各异、栩栩如生。1856年广场中间耸立了一座41米高的埃及方尖碑,它是由一整块石头雕刻而成的。方尖碑两旁各有一座美丽的喷泉,涓涓的清泉象征着上帝赋予教徒的生命之水。我们所有人无不为这宏大的场面而感慨。

合唱团里同为男低音的团员老刘不但歌曲作词造诣很深,世界历史的阅历也很深。在排队等待的时候,他和我们介绍:世界上共有四座主要的大教堂叫basilica、且都在罗马,另外有1757座小型大教堂叫Minor basilica,其他千千万万的教堂叫church。四座主要的大教堂(basilica)分别是圣彼得大教堂(圣伯多禄大教堂),圣保罗大教堂,圣玛丽大教堂(圣母大教堂)和圣约翰拉特兰大教堂(拉特兰圣乔凡尼大教堂)。

进入大教堂的安检和机场安检差不多,只是可以带塑料水瓶子,所有玻璃瓶子都不能带进去。另外参观大教堂时,应遵守特定的着装规定,要求不能穿非常暴露的衣服,如连衣裙、短裤或膝盖以上的裙子。根据梵蒂冈的着装规定,衣服要遮住肩膀,安检处有给一条遮肩围巾。进入梵蒂冈城的建筑物时,需要摘下帽子。

圣彼得大教堂门前左边树立着圣彼得高大的雕像,他神情自若、面带微笑,右手握着两把耶稣送给他的通向天堂的金钥匙,左手拿着一卷耶稣给他的圣旨。他头上的缕缕卷发、脸上的根根皱纹、下巴上的撮撮胡须和身上的层层长袍无一不被雕琢得细腻、逼真。如果把脸和头发涂上真实的颜色,一定会被当作真人。彼得是耶稣的12个门徒中的第一个,耶稣回天国前把金钥匙交给了他,彼得成为了天主教的首领,他来到罗马传教,后来,罗马的皇帝为了嫁祸天主教,放火烧了罗马城,然后归罪于天主教,并处死了彼得。圣彼得大教堂就是为纪念彼得而修建的。教堂门前的右边竖立着另一座高大精美的雕像,据说那是耶稣的另一重要使徒:保罗。而他曾是在耶稣回天国之后,逼迫基督徒的罪魁之一,后来在去大马士革的路上,被耶稣用光芒罩住并与之对话,从而得以认识耶稣,知晓耶稣原来是真神。从一个祸害基督教的人转变为基督教最重要的使徒,保罗是基督教除耶稣基督之外最重要的传道者。

大教堂的外观宏伟壮丽,正面宽115米,高45米,以中线为轴两边对称,8根圆柱对称立在中间,4根方柱排在两侧,柱间有5扇大门,2层楼上有3个阳台,中间的一个叫祝福阳台,平日里阳台的门关着,重大的宗教节日时教皇会在祝福阳台上露面,为前来的教徒祝福。教堂的平顶上正中间站立着耶稣的雕像,两边是他的12个门徒的雕像一字排开,高大的圆顶上有很多精美的装饰。

大教堂左边的大门有皇家卫队守卫,皇家卫队就是梵蒂冈国家的军队。卫士们个个高大魁梧,他们身穿红黄蓝三色条纹的古代骑士服装,手握长戟,威风凛凛。他们都是瑞士人,在16世纪初教皇克莱芒七世受到了神圣罗马帝国的进攻,为了保卫教皇,100多个瑞士卫兵战死在教堂外,当时的教皇非常感动,于是决定世世代代雇佣瑞士卫兵保卫教堂。卫士们身穿的别致制服500年不变,据说是米开朗基罗设计的,手中的长戟也是15世纪的产品。

我们进入大教堂后,工作人员和我们简单地介绍了一下大教堂的结构,就带我们到演唱后台的准备场地做队形排练。指挥和钢琴师到平时用于唱诗班的舞台去察看场地后,发现那里有4排、每排2张共8张能做5人的长椅,我们那天刚好有40人上场,女高音和男高音20人刚好在左边4张长椅上。女中音和男低音20人在右边4张长椅上,其中男低音5人刚好在一张长椅上。队形很容易就排好了,之后让我们自由参观,下午5:30回到集合地点。

走进大教堂先经过一个走廊,走廊里带浅色花纹的白色大理石柱子上雕有精美的花纹,从左到右长长的走廊的拱顶上有很多人物雕像,整个黄褐色的顶面布满立体花纹和图案。进门口的右边走廊里,有米开朗基罗23岁时的作品《彼得》。只能隔着玻璃欣赏,但是仍然能打动任何人的心。再通过一道门,进入教堂的大殿堂。殿堂长186米,总面积15000平方米,能容纳6万人。高大的石柱和墙壁、拱形的殿顶、到处是色彩艳丽的图案、栩栩如生的塑像、精美细致的浮雕,彩色大理石铺成的地面光亮照人。圣彼得大教堂是一座长方形的教堂,整栋建筑呈现出一个十字架的结构,造型是非常传统而神圣。大教堂内部金碧辉煌,里面的所有画像都是用不同颜色大理石拼接成图,工程十分浩大,我们参观时被告知不允许使用三脚架和闪光灯拍摄。

大教堂最初是由君士坦丁大帝于公元326年-333年在圣彼得墓地上修建落成的,称老圣彼得大教堂。君士坦丁的儿子孔斯继位后,为了进一步利用基督教的势力为帝国服务,将基督教确定为帝国的国教,为了表示对天主的崇敬,孔斯大兴土木,把原来简易圣彼得教堂推倒,在原地建起了数倍于原规模的大教堂。在此后的十多个世纪里,圣彼得大教堂又经历了多次扩建和重建,每经历一次大的扩建或重建,它的风格都会经历一次变异,君士坦丁第一次修建的教堂是希腊神庙式的,后来就演变成了古罗马式,其平面的十字结构也从希腊式改为拉丁式(横短纵长),但不管风格和结构如何变化,它的中心位置始终不变,圣彼得的墓一直处于十字的中心。1503年犹利二世决定重建圣彼得大教堂,之后就是长达120年的重建,先后由意大利最优秀的建筑师主持设计施工,首任总监多纳托·伯拉孟特后,在1514年拉斐尔被委任了总监的职位,再之后的1538年为小安东尼奥·达·桑加罗和1547年则是米开朗基罗。1626年11月18日正式宣告落成。

大教堂中央著名大拱形屋顶是米开朗基罗的杰作,双重构造,外暗内明。对于这个大圆顶,曾有过百年的波折,最先是布拉曼特于1506年设计,1514年他去世后拉斐尔接替了他。六年后,拉斐尔也去世了,教会对教堂顶部借鉴哥德式的设计,强调黑暗与光明的对比,采用了玫瑰花窗,于是出于对教堂入口处的光线对比效应的考虑,圆顶被取消。后来米开朗基罗在71岁高龄时接替了这项工作,以“对上帝、对圣母、对圣彼得的爱”的名义,恢复了圆顶。圆顶廊檐上有十一个雕像,耶稣基督的雕像位于中间,廊檐两侧各有一座钟,右边的是格林威治时间,左边的是罗马时间。大殿下面有5扇门,平常一般游客都入中门。屋顶和四壁都饰有以《圣经》为题材的绘画,有米开朗基罗24岁时雕塑作品《圣母哀痛》,圣母怀抱死去的儿子的悲痛感和对上帝意旨的顺从感在作品中刻画得淋漓尽手。贝尔尼尼雕制的青铜华盖是由4根螺旋形铜柱支撑,足有5层楼房高那么高。华盖前面的半圆形栏杆上永远点燃著99盏长明灯,而下方则是宗座祭坛和圣彼得的坟墓,只有教皇才可以在这座祭坛上,面对东升的旭日,当著朝圣者举行弥撒。圣彼得宝座是贝尔尼尼设计的一件镀金的青铜宝座。宝座上方是於光芒四射的荣耀龛及象牙饰物的木椅,椅背上有两个小天使,手持开启天国的钥匙和教皇三重冠。传说这把木椅是圣彼得的真正御座,后经考证为加洛林国王泰查二世所赠送。整个殿堂的内部也呈十字架的形状,在十字架交叉点处是大教堂的中心,中心点的地下是圣彼得的陵墓,地上是教皇的祭坛,祭坛上方是金碧辉煌的华盖,华盖的上方是大教堂顶部的圆穹,其直径42米,离地面120米,圆穹的周围及整个殿堂的顶部布满美丽的图案和浮雕。一束阳光从圆穹照进殿堂,那圆穹仿佛是通向天堂的大门。

大殿内有很多巨大的雕像和浮雕,大殿的左右两边是一个接一个的小的殿堂,每个小殿内都装饰着壁画、浮雕和雕像。刚走进大门处有两个小天使捧圣水缸的雕塑,从形象上看小天使只有一岁的样子,然而雕像的实际高度有2.5米。艺术家把小天使和圣水放在一起,是因为那时的人们视水为上帝赐予人的圣洁之物,水是生命之源。

老刘特别提醒我们别忘了参观地下室的礼拜堂,我们有部分团员跟着老刘来到地下室,那里有圣彼得墓。墓前跪着的是由新古典主义雕刻家卡诺巴作的教皇庀奥六世像。里面上部有彩色玻璃作的鸽子,下面装饰着贝尼尼作的巨大的“圣彼得的椅子”,面前的左边有珍宝馆的入口,里面陈列着豪华的圣器、圣皿。

除了是圣彼得安葬之地,历任教皇的墓穴也位于教堂内部。圣彼得教堂内还藏有很多大师作品,如米开朗基罗24岁时的杰作雕塑《圣殇》、贝尼尼设计的祭坛华盖和圣彼得宝座等都是教堂内最大的看点。很多人不知道教堂的穹顶是可以登上去的,能俯瞰圣彼得广场和整个梵蒂冈的风景。自由参观之后,我们4个人小组的其中一位说她在YouTube上看到有人说在圣彼得大教堂可以穹顶登顶,于是我们抱着试试看的心态问工作人员,但前2位的英文不好听不懂我们在问什么,最好让我们问远处的一位黑人工作人员。果然黑人有一个流利清晰的英语,他告诉我们参观大教堂是免费的,但穹顶登顶要到面向教堂外侧的正面时的右手边、卫队站岗处买票,如果电梯+楼梯(3层电梯省去230步台阶):票价€10欧元,如果楼梯+楼梯(共走550步台阶):€8欧元,只收现金,参观时间大约1小时,入口也在在面向教堂外侧的正面时的右手边。此时已经快4:30,离5:30还有一个小时,于是我们匆忙去买票,坐电梯来到3层平台,过后再走320多级台阶登顶。登顶俯瞰圣彼得广场和罗马全城非常壮观。

 

从穹顶下来后,部分团员在大教堂左边服务区进行合唱排练,我匆忙加入进去。结束排练后,有些团员用喝完水的空瓶子去接圣水,和罗马其他很多地方一样,这里有一个提供自来水的水龙头是不关的,从古罗马就流行的习俗让水一直流着,这也许是古罗马人意识到这样做不会有细菌滞留,喝这种没有烧开的水不会生病。

我们的演出是6点钟的弥撒活动,虽然只唱4首圣歌(Cantate Domino, Locus Iste, Sicut Cervus, Bogorodte Devo),但因为每首歌曲中间有主教和牧师布道,前后将近一个小时。

在我们进场站在唱诗班的位置上、弥撒开始之前,来了一位年长者,现场教我们伴唱。我们并不懂歌词,曲调也是第一次,好在我们唱歌的人练声时,老师会用一些没有规律和不常用的词,加之意大利语中,元音较多,容易模仿。那位年长者用手比划着声音五线谱的高度,我们居然很快学会了。感觉他们真是把音乐练得如火纯情,游刃有余。我们合唱团成员也有一种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的心态,大家的注意力都非常集中,倾听着各声部的声音,互相配合,努力把这4首圣歌唱好。悠扬的圣歌在圣彼得大教堂里显得格外空灵、让参加弥撒的圣徒或游客感到安宁和愉悦,指挥也露出平时少有的满意笑容。

弥撒结束时,教主告诉参加弥撒的人们,感谢来自美国加州的合唱团给我们唱圣歌,获得热烈的掌声。在发祭饼,教主特地让我们的指挥排在队伍的第一个去拿祭饼(一种特制的小圆饼)。弥撒结束后,我们全部团员和指挥、钢琴师在大教堂的主教布道台上合影留念。

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我们的全程导游蒂米吹在弥撒后期,失声抽泣。也许是他自己个人在主教的布道过程中感化了,他也许是被我们从没有能进入斗兽场内的缺憾的状态很快转换过来、全身心投入到演唱中,也许是在他的努力下成功将我们引荐到圣彼得大教堂,我们成功的演出让他非常有成就感。

演出结束后,我们从圣彼得大教堂出来、来到圣彼得广场,合影留念。完成了最期待、最紧张的一次演出之后,大家的心情是百感交集:有如释重负之感,也有意犹未尽之感。我们在圣彼得广场进行各种组合的合影,各个声部分别合影庆祝和留念在圣彼得大教堂里的演唱。我们低音部的5个团员也有一种放飞的感觉,大家摆着不同的姿势合影留念。家属和朋友们也为我们高兴,他们从头到尾地陪伴着我们,为我们照相和录像、甚至还有做小电影的,让我们的演唱之旅显得更加恢弘。

(未完待续)

下接《意大利音乐之旅(五)梵蒂冈博物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