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探胜(十一)新天鹅堡
凡是到访过新天鹅堡的游客,都会被山雾缭绕中天鹅堡的美丽风景午夜梦回,新天鹅堡的造型启发了迪士尼乐园中睡美人城堡的设计,给无数儿童带来了欢乐和想象。新天鹅堡除了艺术,最关键的人物是路德维希二世 (Ludwig II,1845年8月25日生,1886年6月13日死亡),让新天鹅堡增添了很多神秘的色彩。走进新天鹅堡内部参观之后,我对路德维希二世从起初不太关心,到非常感兴趣,和最后深度了解和思考。这对了解欧洲历史尤其是巴伐利亚历史也非常有帮助,也对中国明朝的木匠皇帝朱由校有了新的认识。
路德维希二世是维特尔斯巴赫王朝的巴伐利亚国王。绰号“童话国王”、“天鹅国王”、“疯王路德维希”。他以对艺术的狂热追求而著称,兴建了包括新天鹅堡在内的数座城堡。同时他也是作曲家和剧作家瓦格纳的忠实崇拜者和资助人,资助修建了拜罗伊特节日剧院,专门上演瓦格纳的歌剧。路德维希二世沉浸在个人幻想中的行为引起了王室保守派的不满。1886年6月被以精神病为由废黜。数日后与医生外出散步时神秘地死于斯坦恩贝格湖。
描绘新天鹅堡的蓝图之初,路德维希二世根据周围的景致进行了详尽的考察和计算,甚至连四季的变化、天空山水草木的色调搭配都事先想好。因此,在“新天鹅堡”设计建造的过程中,反倒是歌剧院的画家和舞台布景师,显得比建筑师的作用更大。有人形容道:“这样一座梦幻城堡,奇迹般地把每个季节的美都发挥到了极致,足以令人倾倒,用语言去描绘也显得多余,因为它根本不属于这个现实的世界。只要身临其境,你随手一抓,就是一把纯粹的诗意,绝无沾染半点烟火气。”
新天鹅堡前后共修建了17年,城堡内大到廊柱,小到厕所里的水龙头,都采用了天鹅的造型。一开始,路德维希二世只是用个人资产修建城堡,后来入不敷出,开始找国库贷款。“新天鹅堡”一步步趋于完美,路德维希二世背负的国库债务也越来越重。41岁那年(1886年),他的叔叔柳特波德亲王终于发难,与大臣密谋,买通御医小组的所有成员,宣布路德维希二世患有严重的精神病,需要疗养、观察一年,随后派部队将其押送至慕尼黑软禁。
一生充满激情、浪漫,精力充沛异于常人的路德维希二世,在离开“新天鹅堡”后的第5天就死了。在慕尼黑的斯坦贝恩湖边,人们发现了路德维希二世及其精神病医生伯恩哈德·范·古登的尸体。对此,官方的说法是,路德维希二世在杀害了古登后溺水自尽。但验尸报告显示,路德维希二世的肺里并没有水。也有传言称,他是遭枪击而死的。
我们在参观新天鹅堡过程中了解到:路德维希二世是德国最不平凡的也是最受人欢迎的君主。他是一个文艺青年,建设了许多著名的漂亮的宫殿和城堡。在他统治期间,巴伐利亚虽国力日下,但远离战争保持着和平的状态。巴伐利亚人至今还称呼路德维希二世为“我们亲爱的国王”(unser Kini)。
所以观赏新天鹅堡,就应该全面了解路德维希二世的生平包括德意志诸侯王族和巴伐利亚王国的一些情况,这样才能让新天鹅堡更具灵魂。
拿破仑战争时期(1803年至1815年一系列庞大的全球性冲突),通过1805年12月26日签订的《普雷斯堡条约》,原先的巴伐利亚公国升级一等,成为王国。而亲近拿破仑的巴伐利亚公爵马克西米利则相应加冕为国王,被称为马克西米利安一世。这位国王前后有过两次婚姻:
(1)1785年9月30日在黑森-达姆施塔特与黑森-达姆施塔特公主奥古斯塔·威廉敏娜(Auguste Wilhelmine,1765年-1796年)结婚,生有二子三女。其中长子路德维希·卡尔·奥古斯特(Ludwig Karl August,1786年8月25日-1868年2月29日)日后加冕为路德维希一世,即为路德维希二世的祖父。
(2)第一任妻子过世后,1797年3月9日在卡尔斯鲁厄与巴登王储卡尔·路德维希之女卡洛琳·腓特烈卡·威廉敏娜(Karoline Friederike Wilhelmine,1776年-1841年)结婚,育有一子六女。其中第五女(在他所有女儿之中排行第八)路多薇卡·威廉敏娜(Ludovika Wilhelmine,1808年8月30日-1892年1月26日),即为奥地利皇后伊莉莎白(被称为茜茜公主)的母亲。也即茜茜公主的母亲与路德维希二世的祖父为岁数相差22岁的同父异母的兄妹。
德意志诸侯王族之间包括维特尔斯巴赫家族近亲大量通婚。他们共同的、最近的祖先是巴伐利亚国王马克西米利安一世。巴伐利亚国王的称谓上看起来是隔代相传:即马克西米利安一世的儿子是路德维希一世,路德维希一世的儿子是马克西米利安二世,马克西米利安二世的儿子是路德维希二世。
1828年,路多薇卡与巴伐利亚公爵马克西米利安·约瑟夫结婚,1837年12月24日,生下了第二个女儿、后来成为奥地利皇后的伊丽莎白(茜茜公主)。
而路多薇卡的异母长兄路德维希一世则早在1810年10月12日,以王储身份迎娶萨克森-希尔德伯格豪森公主特雷莎,这场婚姻在慕尼黑举行的庆祝活动演变成了一年一度的慕尼黑啤酒节(Oktoberfest)。他们的长子马克西米利安·约瑟夫 (Maximilian Joseph,1811年11月28日-1864年3月10日),1848年-1864年任巴伐利亚国王,被成为马克西米利安二世。这就是路德维希二世的父亲,他与茜茜公主之间是真正的(姑)表兄妹关系。
王储马克西米利安1842年与普鲁士公主玛利亚·腓德烈卡·弗朗西斯卡·海德维格(Marie Friederike Franziska Hedwig)结婚,长子生于1845年8月25日,出生于宁芬堡,他就是路德维希二世。按照辈分关系,路德维希二世是茜茜公主的表侄。而一度与他缔结婚约的茜茜公主的妹妹索菲公主,同样是他的表姑。
路德维希的童年是在父亲(巴伐利亚国王马克西米利安二世)修建的“旧天鹅堡”中度过的。城堡中,反映中世纪传说和德意志历史的壁画,深深震撼着小路德维希的心灵,丰富了他那有浪漫主义倾向的感情世界,唤起了他对一切高贵事物的热爱。他不喜欢甚至厌倦枯燥乏味的王室生活,喜欢在南德意志的森林和峡谷间漫步,对那里的山水和纯朴的农民充满了爱意。
路德维希二世小时候就受到极为严格的王室教育。那时他最快乐的时光就是同家人参观高地天鹅堡(Hohenschwangau),以及和至友图恩和塔克西斯家族的保罗一起朗诵诗歌,扮演瓦格纳歌剧中的角色。路德维希二世与表姑奥地利皇后伊莉莎白即茜茜公主(路德维希二世的祖父与茜茜公主的妈妈乃同父异母的兄妹)保持着终生的友谊,他们同样热爱着大自然和诗歌,他们将自己分别比作老鹰和海鸥。同时在1853年到1863年间的暑假则同父亲一起去往贝希特斯加登的国王别墅。然而从19世纪末开始有传言,路德维希二世于1857年由于一次在别墅花园的意外事件后就强烈地拒绝拜访贝希特斯加登,并于1864年他父亲去世后很长一段时间都不再拜访贝希特斯加登。
1850年,路德维希二世5岁的时候,他的女家庭教师给他讲述了瓦格纳即将完成的歌剧《罗恩格林》,歌剧内容主要围绕中世纪天鹅骑士罗恩格林的故事,从此路德维希与瓦格纳结下了无法割舍的情谊,成了瓦格纳最大的歌迷。随着年龄的增长,路德维希二世越来越痴狂于艺术,迷恋诗歌、绘画和音乐。
1861年2月,15岁的路德维希第一次在慕尼黑皇家歌剧院中欣赏了瓦格纳的歌剧《罗恩格林》,就对歌剧艺术产生了极大兴趣。从剧院出来时他被深深震动了。这个人物成了这位王位继承人最喜欢的,也许此时他心里第一次产生了一种把自己比做天鹅骑士的模糊感觉,而这也几乎决定了他以后的命运。
在他长大的过程中,路德维希又发现了另外一个王国,它就在城堡的后面:美丽的巴伐利亚阿尔卑斯山脉。他在这里散步、骑马,在与大自然的交流中他感到了一种祥和,也喜欢上了普通的农民。在浪漫的自然和英雄骑士传说的熏陶下,路德维希也想大干一番事业,他等待登基的那天。这时,他认识了作曲家和剧作家理查德·瓦格纳,得到了艺术家全部的作品:瓦格纳所有的作品陪伴他走过一生。
1864年3月,马克西米利安二世去世。18岁的路德维希继位,成为巴伐利亚国王,他的年轻以及英俊外貌使得他在巴伐利亚国内外都非常受欢迎。那时候,他还没有完成大学学业,老国王生前对儿子也缺乏政治方面的培养。“我过早地成了国王,还没有学到足够多的东西。”路德维希二世后来回忆说。
1864年3月,18岁的路德维希登基,手中有了权力,他最先做的国事之一就是把瓦格纳请到了慕尼黑的自己的王宫,还把自己郊外的别墅给他使用。拥有权力和金钱后,他成了瓦格纳的庇护者和赞助者,他替剧作家还清了所有债务并答应支付他所有的开销,为的就是让瓦格纳“在美妙而纯净的艺术天空中尽情的舒展自己天才的翅膀”。不久,巴伐利亚舆论对瓦格纳的傲慢自大感到厌烦,同时也嫉妒他对路德维希的影响,怕他会左右路德维希的政治立场,因此瓦格纳被迫离开巴伐利亚前往瑞士一段时间,在那里路德维希为他提供生活所需。1876年,路德维希为瓦格纳建造了拜罗伊特剧院,专门用来演出瓦格纳的作品。在这里,瓦格纳尽情地把德国传说和童话搬上了舞台,他要用善恶之间的永恒斗争来吸引观众。于是在20岁的国王和成熟的剧作家之间产生了友谊。
那时,巴伐利亚王国的权力都掌握在议会两院手中,路德维希二世梦想中的中世纪般的王国已经不复存在。在慕尼黑,繁缛复杂的宫廷礼仪,尔虞我诈的权力争斗,都让这位年轻而感性的国王无法忍受。只有阿尔卑斯山的气息能够让他精神焕发。看着起伏的山峦、碧绿的湖水,听着湖中天鹅的阵阵叫声,他仿佛又进入了自小就存在于心中的那个童话世界。
尽管登上王位后的首要问题之一便是宫廷和民众对生育王室继承人的期望,但路德维希二世从未结婚。他曾与表姑巴伐利亚公主索菲·夏洛特(茜茜公主的妹妹)订婚,但婚礼日期反复推迟,最后婚约也被路德维希二世取消。索菲嫁给了阿朗松公爵费迪南德·菲利普·玛丽。
19世纪60年代,在“铁血宰相”俾斯麦的推动下,德意志北部强邦普鲁士开始了咄咄逼人的对外扩张,希望完成统一大业。身为巴伐利亚这个德意志南部小邦的国王,路德维希二世不喜欢战争,也不愿意做大国手中的棋子,因此,在普鲁士的战争威胁面前,他很快便产生了退位的想法。然而,在议会的要求下,他还是签署了抵抗普鲁士的军事动员令。
事实证明,巴伐利亚根本无力阻挡普鲁士的战车。1866年8月,双方签署了和平条约,除了放弃外交政策等方面的主权外,巴伐利亚还要向普鲁士支付巨额战争赔款。战争结束后的几周,路德维希二世决定巡视遭战争破坏的地区,以鼓舞民众的士气。在给瓦格纳的信中,他这样写道:“我此行的目的在于,让我的臣民知道我是谁,让他们开始认识他们的君主! ”所到之处,民众像对待胜利者一般热情地欢迎路德维希二世,似乎根本不曾遭受过普鲁士军队的毁灭性打击。(当时我在新天鹅堡听语音导游解说这一段内容时,也是被感染得热血沸腾)。
现实的不如意,使得路德维希二世更厌恶宫廷生活。他越是觉得自己难以被人理解,就越是变得少言寡语,开始默默地建立一个封闭的世界,一个童话般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没有邪恶,即使有,也会被“圣杯骑士”消灭,而“圣杯骑士”就是他本人。
在路德维希二世的整个统治时期,他一直被认为是个同性恋者。据传言他的情人包括王室侍卫长理查德·霍尼希,匈牙利戏剧演员约瑟夫·凯恩茨以及一名廷臣阿尔方斯·韦伯。从1869年开始,他在日记中写下了他对自己不正常的性取向的苦恼,希望能遏止这种邪恶的欲望以“回归天主教”。
路德维希二世在普奥战争中支持奥地利,这使他在奥地利失败后面对德意志第一强国普鲁士时处于被动局面。1867年他像其他许多认识到力量对比已经永远发生变化的德意志王公一样加入普鲁士牵头的同盟。根据双方签署的条约,巴伐利亚在普法战争中站在普鲁士一方加入了战斗。出于俾斯麦(意志帝国首任宰相,人称“铁血宰相”)的授意,路德维希二世于1870年12月写信给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请求他登上德意志帝国的皇位。这出戏的结果是,威廉一世成为统一的德国的皇帝,而巴伐利亚的独立地位却终结了。
1870年初,欧洲形势愈加严峻,普鲁士与法国的关系极度恶化,两国间的战争已经无法避免。巴伐利亚与普鲁士签有互助协约,自然也被卷入了战争。德意志军队在法国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巴伐利亚的军队尽管装备比普鲁士军队差,但士兵们作战非常英勇。
1870年9月,巴伐利亚王国的首相布莱·斯坦贝格建议国王,推选普鲁士君主为德意志帝国的皇帝,因为德意志邦国统一成一个国家已是大势所趋,通过这种推选,巴伐利亚可以获得一定的利益。路德维希二世不赞成这个想法,但最后还是被说服。1871年1月18日,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在凡尔赛宫登基。几乎所有德意志贵族都参加了这个登基典礼,只有路德维希二世没有露面。原因也许是:他仍对彻底丧失王国的独立性感到不满。
19世纪德国著名剧作家理查德·瓦格纳,第一次见到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二世之后写下:“今天,我被引领觐见了他。他是那么‘无可救药地’英俊、富有智慧、热情洋溢且气质高雅,以至于我担心,在这个尘世中,他的生命会像一个绝美的梦般逝去……。你完全想象不到他所具有的魅力,如果他能够一直活下去,那将是一个奇迹!”
继位后不久,路德维希二世便邀请仰慕已久的剧作家瓦格纳至慕尼黑,资助其进行音乐创作。从1865年开始,瓦格纳创作的《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纽伦堡的名歌手》等著名歌剧相继问世。慕尼黑因此成为欧洲的音乐之都,路德维希二世也获得了热爱艺术的美名。与当时诸多附庸风雅的欧洲贵族不同,他对艺术尤其是歌剧的喜爱是发自内心的。
正如瓦格纳所描述的那样,路德维希二世面容英俊、身材高大,但他对女人一点儿都不感兴趣。1864年夏,他曾在巴伐利亚北部城市巴特基辛根待过4周。尽管整日被女人簇拥,甚至有传言说,他要迎娶俄国沙皇的女儿,但他始终没有对哪个女人动心。他只是和表姑伊丽莎白、奥地利皇后茜茜公主保持了一生的友谊。有人据此猜想,路德维希二世可能一直暗恋茜茜公主,以至于宁愿痴情地独守一生。
伊丽莎白(茜茜公主)最小的妹妹索菲于1867年和路德维希二世订婚。索菲是瓦格纳的崇拜者,音乐素质很高。她有一副美妙的歌喉,常常为国王演唱数小时。即使在短暂的订婚期间,路德维希写给伊丽莎白的信远比写给年轻的未婚妻的信件更充满激情,路德维希始终称未婚妻为“埃尔莎”。但路德维希并不把自己比作爱她的“罗恩格林”,在写给“埃尔莎”的信件结尾署名却总是“海因里希“,也就是自己进入了国王海因里希.福格勒的角色。
路德维希在同索菲订婚期间,写信给伊丽莎白说:“亲爱的表姑。我从内心里感到,应再次向你表达我灵魂深处的最热烈最深切的谢意,感谢你赐给我的恩惠,让我在最近一次归途中陪伴你。你无法想象,我是多么幸福。这次在车厢中共同度过的时光是我一生中最美好的经历。对它的回忆将是永不消失的。你曾答允我,可以到伊舍尔去看你,如果确实到了那个时候,我的期望可以得到满足,再次见到你的身影,那我将是全世界所有人中最有福气的人。真挚的爱和深切的仰慕以及温馨的依附感早在我还是孩童时代就已经深深埋在我的心中,它使人间变成了天堂,只有死亡才能使我解脱。我衷心请求你,原谅我写下这些词语,我无法做出其他选择。”
国王不再提及结婚的问题,尽管一辆豪华的结婚礼车已经准备就绪。最终还是公爵马克斯失去了耐心,向犹豫不决的新郎发出了最后通牒,这虽然伤害了国王的尊严,但却成了他解除婚约的借口。他向他的“埃尔莎”表示,他仍然像爱一个“可爱的妹妹“一样爱着她。”我有了时间进行反省,仔细思考了这个问题,并发现,你我的手足之情仍一如既往地深植在我心中,但这不是婚约所需要的那种结合之爱。”
他如释负重地在日记中写道:“把索菲甩掉了。那幅阴森的图画飘走了。我需要自由,我渴望自由,我已从恶梦中醒来。”他美丽未婚妻的雕像也被他扔到了窗外,从此他再也没有尝试物色一个王后。几个月后,索菲又和同样英俊的阿朗松公爵定了婚。
随着伊丽莎白逃离世界和怕见人的倾向日益增强,她和她的表亲巴伐利亚路德维希二世的关系也越来越亲近了,因为国王的举止和伊丽莎白极其相似。开始时,两人的关系并不怎么密切,甚至还常常发生相当大的分歧,当然最初只是由于家族事物。巴伐利亚这一支公爵的和国王的家庭之间的争斗已经延续了几代人。他们之间的血缘关系也并不亲近:路德维希的祖父,即国王路德维希一世和茜茜公主的母亲卢多薇卡是兄妹。茜茜公主也就是路德维希的父亲国王马克斯二世的表妹。两人的年龄开始时相差很大:伊丽莎白1854年离开巴伐利亚时16岁,而当时的太子路德维希才刚8岁。
十年后,路德维希继承了王位。大约从这个时候开始,路德维希18岁,茜茜公主26岁,两人间的关系才开始密切起来。1864年继位不久,年轻的国王就到巴德辛根去看望已成为奥地利皇后的表姑,在那里停留了很长时间,和她一起散步,和她进行多次推心的谈话,茜茜公主曾向她的家庭讲述,说“她很高兴能有这么多的时间和他谈话,并发现了很多的共同观点”。这甚至引起了她最喜欢的弟弟卡尔· 特奥多尔的嫉妒。
伊丽莎白和路德维希不论在哪里出现,都会引起轰动:年轻的国王是个少有的美男子,风度翩翩,他身边的维特斯巴赫家族的表姨茜茜公主,则恰似盛开的鲜花,硕长苗条的身段,稍带伤感的病态。路德维希在慕尼黑宫廷中的影响和茜茜在维也纳如出一辙。奥伊伦堡侯爵说,他就象是“一只金色的雉鸟走在一群家鸡之中”。
两人都厌恶他们的周围环境,都喜欢用极端的手段向周围挑衅。两人都是回避官方活动的高手,临阵出走或者卧床称病。两人都习惯立场鲜明地表现自己的好恶,特别是路德维希。他要是对一个来访者反感,就让人在桌子上放一瓶巨大的花束,把他和客人隔开,这样,他就不必非得看见那位可怜的来访者不可了。而对方要想听清主人的谈话,却不得不耗费九牛二虎的力气才行。两人都喜欢孤寂,而憎恶宫廷赋予他们的责任。路德维希二世下面说的一句话,也完全可以出自茜茜公主的口中,只是其中指的是慕尼黑而不是维也纳:“我被关在金丝鸟笼中……我焦急地期待着五月的美好时光,以便能较长时间离开这座不祥的城市,那时将不再有什么可以束缚我的行动,我是在无法摆脱的厌烦中在这里生活的。”
路德维希对伊丽莎白的崇拜,并没有因为这场令人尴尬的订婚事件发生变化。自1872年以来,只要他去波森霍芬,总是去看望伊丽莎白。而每次又都引起很多不快,因为他除了皇后之外不愿见到任何人,不想见到其他的兄弟姐妹们(包括他的前未婚妻)和茜茜公主的父母以及其他下人。费斯特地茨伯爵夫人说:“他很快把斜戴在美丽卷发上的小帽摘掉,换上制服。他穿着一身奥地利军服,这是一个漂亮的男子,具有一个戏剧中国王的一切风范或者说也很像在婚礼行进中的罗恩格林。”
伊丽莎白和路德维希的关系很亲近,但却和一般男女之间的关系不同。这种亲近是远离现实和远离“正常人”的童话世界中的两个生灵间的关系。路德维希二世构筑这个童话世界的主要手段就是建造宫殿,尤其是位于法尔格湖边的“新天鹅堡”。这座城堡的设计灵感源自剧作家瓦格纳的著名歌剧《天鹅骑士》。在路德维希二世看来,这个戏剧对于“新天鹅堡”的意义是无可比拟的。
1886年6月10日,路德维希二世被巴伐利亚政府宣布为精神失常且已经无法处理公务,柳特波德亲王被任命为摄政。一些历史学家相信,路德维希二世并未疯癫,而是成了一桩反对他的阴谋的受害者。
正住在新天鹅堡的路德维希二世企图向公众传达以下信息:“柳特波德亲王在违背我意愿的情况下擅自摄政,他是要篡权。我的大臣们听信关于我健康状况的虚假报告并准备对我所热爱的人民施行暴政。我需要每个忠诚的巴伐利亚人的帮助……”。这些话于1886年6月11日被刊登在班贝格的一份报纸上。但是政府截获了报纸,并禁止其发行。路德维希二世给其它报纸和朋友发的电报也大都被截获。有趣的是,路德维希二世确实收到了一份来自俾斯麦的建议。俾斯麦建议路德维希回慕尼黑并在公众面前露面,但被他拒绝了。6月12日早晨,一支部队抵达路德维希二世藏身的新天鹅堡,把他抓了起来。他被转送到慕尼黑南郊的贝尔格的一座城堡中。
路德维希迷恋音乐文化,热衷修建城堡宫殿。修建这些城堡不仅耗尽了路德维希的私人财富,而且吞噬了大量的国家预算。由于日益增长的债务,路德维希的大臣和亲友在1886年1月为他安排了一次仓促草率的精神测试,结果路德维希被诊断为有精神病,并且不再适合管理国家。于是这位孤独、专制的国王迁往由施塔恩贝格湖边,由一座城堡改成的精神病院内。1886年6月13日晚上,路德维希和他的医生去湖边散步,但他们两个人谁也没有回来,在他落水淹死的地方只有几个带水的脚印。
新天鹅堡一直是这位童话国王心中浪漫典雅的中世纪的化身。城堡本身所具有的魅力以及国王悲伤的故事,更为这座精致绝伦的城堡增添了几分感伤而又浪漫的气氛。作为奥地利皇后茜茜公主的表侄,德国巴伐利亚王国的君主路德维希二世他与瓦格纳(剧作家)的这段不同寻常的奇缘却也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传诵。
在路德维希二世修建的豪华建筑中除了最著名的新天鹅堡这座洋溢着浪漫气息的城堡结合了拜占庭式建筑和哥特式建筑的特色外,还建设了许多著名的漂亮的宫殿和城堡。林德霍夫宫(Linderhof)建造于1869年至1879年,洛可可的建筑风格,融合了他为实现神话般的热情。主要是模仿凡尔赛宫的小特里阿农宫建造,花园中的金饰喷泉,并以希腊神话为绘画题材。在这里路德维希二世将自己比作“月亮王”,与法王路易十四“太阳王”相对应。其中餐厅中的餐桌可以升降,使路德维希二世用餐时不需让仆人见到他的面。由此可见其孤癖的个性。赫尔伦基姆泽宫(Herrenchiemsee)位于基姆湖(Chiemsee)中,是法国凡尔赛宫的仿制品,建造于1878年至1885年间。路德维希二世于1873年买了此岛后,有系统地开伐山林,1867年他造访凡尔赛宫,想在岛上仿制凡尔赛宫。正面是巴洛克式,但有着比凡尔赛宫更为华丽的镜厅。路德维希二世花了二亿马克才完成赫尔伦基姆泽宫的建造,几乎掏空国库,可他只在赫尔伦基姆泽宫住了一周就突然去世。
路德维希二世的去世原因至今成为一个谜。他溺死于施塔恩贝格湖,官方报告说是自杀,但尸体被发现的地方的水只有齐腰深。验尸报告暗示,在他的肺中没有进水。许多人怀疑,路德维希二世是被人谋杀。路德维希二世的遗体安葬于慕尼黑的米迦勒教堂。
对德国人来说,120多年前去世的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希二世,至今仍是一个谜:他不善理国政,却深受民众爱戴;他英俊潇洒,但除了与自己的表姑、奥地利皇后茜茜公主保持着亲密关系外,对环绕周围的其他女人毫无兴趣;他倾举国之力,修建了美轮美奂的“新天鹅堡”,却因此被宣布为“疯子”而遭废黜;他的结局神秘而凄惨,人们至今不知道他是自杀身亡还是死于谋杀。据英国《泰晤士报》近日报道,一些科学家希望通过运用最新科学技术,揭开路德维希二世的死亡之谜。
《柏林日报》的一位消息灵通的记者后来报道说,伊丽莎白在路德维希的灵柩前晕倒了。“当她又睁开眼睛,可以说话的时候,坚决要求把国王从棺木中取出来,她说:‘他根本没有死,而是故意这样做,为了当着世界和他无法忍受的人们面前,得到永远的安宁’。”这则报纸的报道完全是可信的,报纸接着说:“痛苦的皇后突然又向前走了十分可虑的一步。”过了很长时间,伊丽莎白才恢复了正常,才又有了心思开始作诗,当然是关于路德维希二世之死。她无情地谴责巴伐利亚政府,把他们的国王驱向了死亡。
伊丽莎白的诗和当时巴伐利亚的民意正好不谋而合。因为路德维希二世虽然性格孤僻,但在普通人的心中还是身受爱戴的,而摄政亲王卢伊特波德尽管个人对王室的忠诚无可非议,但仍被人们看成是软禁路德维希的罪魁祸首,认为是他驱使国王绝命。国王的随侍卫长杜尔克海姆伯爵尽管受到拘禁和处罚,也始终拒绝承认医生们作出的国王精神失常的论断。伊丽莎白即使到后来也没有和卢伊特波德和解,因此引发了一系列难堪的事件。德意志的大使于1891年向柏林报告说,“高贵的皇后避开了同在此地(维也纳)访问的巴伐利亚摄政王的会面,她想以此表明,对当年路德维希二世国王不幸死亡事件的态度没有改变”。
从有限的或千篇一律的历史介绍,有些明显是欺世盗名,哗众取宠,这就让很多人很难理解路德维希二世。很多对路德维希二世描述认为:他统治国家不行,却是个实实在在的文艺青年。搞艺术的大多比较孤僻,这位帅哥也不例外,身为国王的一生不是面对政治密谋就是人身攻击。在那个革命的年代,他不满于自己徒有名衔的身份,试图改变而又不得其所,因而常与内阁中的长老意见相悖。他与著名作曲家瓦格纳的交往因过度挥霍,以及公私不分而遭内阁人士与人民的强烈反对。瓦格纳最终被迫离开慕尼黑,使路德维希二世愈加厌恶慕尼黑,而倾心于巴伐利亚山区一个让他感到快乐与自在的世界。
路德维希二世修建的“新天鹅堡”被誉为“欧洲最美丽的城堡”,他在艺术、建筑、机械等方面的成就,也激发了人们的浓厚兴趣。
英国《观察家报》曾在2006年8月报道称,路德维希二世生前曾设计过一种飞行机器,如果付诸实施,他可能比美国的莱特兄弟早数十年发明飞机,从而成为世界飞行先驱。路德维希二世勾画的草图显示,这种飞行机器看起来如同现代的地铁车厢,以蒸汽动力驱动,外表用孔雀图案加以装饰。路德维希二世希望驾驶这种“飞天万能车”跨越阿尔卑斯山的崇山峻岭。
德国航空专家达利博尔·卡拉契奇认为,路德维希二世的飞行机器并非空中楼阁。“从技术上讲是合理的,有可能成为现实。这位国王只是超前于他所处的时代。”路德维希二世飞行机器的构想,当时不仅没有得到认可,反而被视为患有严重精神疾病的又一例证。
路德维希二世的神秘辞世,一直吸引着人们的目光。他的遗骸目前被保存在慕尼黑圣米歇尔教堂的一个石棺中。科学家们认为,借助“虚拟解剖”等现代尖端医学技术,完全有可能确定这位国王死亡的真正原因。不过,路德维希二世家族成员的后人,坚决反对科学家们对路德维希二世的遗骸进行任何分析,即使这些分析有可能解开国王溺亡之谜的真相。路德维希二世是否真的是溺水身亡?其叔叔柳特波德亲王是否是阴谋杀害路德维希二世的篡权者和杀人犯?不知道这个谜能否被解开。
路德维希二世钟情于艺术导致的神秘辞世是不幸的,但在西方人们对艺术的重视和青睐、他得到爱戴又是幸运的。他所建的宫殿和城堡也是巴伐利亚旅游业的重要收入来源。
现在我们所理解的技术早就远离了艺术,呈现为理性(如形式逻辑)的物质形式,艺术则被视为感性或非理性的。但对于古希腊人和中世纪的欧洲而言,艺术和技术不分家,两者都出自同一个词“技艺”(technē)。希腊语techne泛指某种方法意义上的“精通”和“熟知”,可以用于一切人工制作和人类活动,包括今日意义上的艺术和手工技术,不仅指绘画、雕塑、诗歌、音乐、舞蹈、戏剧,也包括酿酒、制鞋、农耕、烹饪,甚至也可以用于知识。
在中国封建社会,技术人员即工匠的地位排得比较后,艺术也没有西方那样被重视。即使出现一个喜欢技术和艺术的皇帝(明朝皇帝明熹宗朱由校),不但士大夫阶层得不到认可,普通百姓也不认可。他没有路德维希二世的口碑那么好和深受民众爱戴。木匠皇帝朱由校是明神宗朱翊钧的孙子,因神宗在位时只顾自己寻欢作乐,无暇顾及皇太孙的读书问题,自己也不喜欢朱常洛(光宗)这个儿子,明光宗又是一个短命的皇帝,因此,16岁的朱由校继位时,文化程度很低,堪称“文盲皇帝”(我个人觉得朱由校的文化程度不可能很低,都是传说的夸大其词)。明熹宗最大的爱好就是做木匠,而且手艺颇精。凡刀锯斧凿、丹青髹漆之类的木匠活,他都要亲自操作。他手造的漆器、床、梳匣等,均装饰五彩,精巧绝伦,出人意料。史书上记载,明代天启年间,匠人所造的床,极其笨重,十几个人才能移动,用料多,样式也极普通。朱由校便自己琢磨,设计图样,亲自锯木钉板,一年多工夫便造出一张床来,床板可以折叠,携带移动都很方便,床架上还雕镂有各种花纹,美观大方。据说,凡是他所看过的木器用具、亭台楼榭,都能够做出来。凡刀锯斧凿、丹青揉漆之类的木匠活,他都要亲自操作,乐此不疲,甚至废寝忘食。朱由校喜欢建造房屋,喜弄机巧,常常是房屋造成后,高兴得手舞足蹈,反复欣赏,等高兴劲过后,又立即毁掉,重新造新样制作,从不感到厌倦。吴宝崖在《旷园杂志》中写到朱由校曾亲自在庭院中造了一座小宫殿,形式仿乾清宫,高不过三四尺,却曲折微妙,小巧玲珑,巧夺天工。他还曾做沉香假山一座,池台林馆,雕琢细致,堪称当时一绝。朱由校喜欢蹋球,常与太监在长乐宫打球,朱由校觉着玩起来不过瘾,就亲手设计,建造了五所蹴园堂。朱由校酷爱建筑,还表现在对朝廷建筑工程的关心上,天启五年(1625年)到天启七年(1627年)间,明朝对皇极殿、中极殿和建极殿进行了规模巨大的重造工程,从起柱、上梁到插剑悬牌,整个工程中朱由校都亲临现场。朱由校喜欢看傀儡戏,当时的梨园弟子用轻木雕镂成海外四夷、蛮山仙圣及将军士卒等形象。朱由校情绪高时,也施展自己的手艺,他做的木像男女不一,约高二尺,有双臂但无腿足,均涂上五色油漆,彩画如生,每个小木人下面的平底处安一拘卯,用长三尺多的竹板支撑着。另外还有一个用大木头凿钉成的长宽各一丈的方木池,里面添水七分满,水内放有活鱼、蟹虾、萍藻之类的海货,使之浮于水面。再用凳子支起小方木池,周围用纱围成屏幕,竹板在围屏下,游移转动,这样就形成了水傀儡的戏台。在屏幕的后面,有一艺人随剧情将小木人用竹片托浮水上,游斗玩耍,鼓声喧天。当时宫中常演的剧目有《东方朔偷桃》《三保太监下西洋》《八仙过海》《孙行者大闹龙宫》等,均装束新奇,扮演巧妙,活灵活现。
朱由校厌恶朝政,时常忙于木工技艺,疏于朝政,他把很多公务交给魏忠贤处理。各种史料都记载朱由校对异性没有太大兴趣,“厌近女色”、“上不好女色”、“君王不爱倾城色”,但他在宫中却有一位非常宠爱的太监“高小姐”,一起嬉戏游玩,形影相随。和路德维希二世一样,描述朱由校好男色不近女子的性倾向,这种结论似乎是世俗人们和没有绯闻的君王相比,能够聊以自慰的一种心理安慰。
我感觉一个人对于艺术执着地追求,会使得他的精神得到升华,内心的精神财富非常充盈,他的身体装载着不再是一个普通的灵魂。他便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民众的人。
“我不爱女人,不爱父母,不爱兄弟,不爱亲戚,没有任何人让我牵挂,但是您!”这一段撕肝裂胆的倾吐,不是对异性的示爱,也不是对同性的求欢,而是路德维希对瓦格纳发至内心的赞叹,正是因为后人对路德维希是钟情于茜茜公主还是恋慕着瓦格纳的种种猜测,湛蓝的高山湖泊旁,令人心醉的巴伐利亚森林中,静静矗立着一座通体洁白亦真亦幻的美丽城堡,才成为游客们心之所向的童话宫殿。
(未完待续)
下接《欧洲探胜(十二)浪漫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