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明一代共有十六位皇帝,也不知咋整的,明代那些皇帝奇葩多多。历史上对明清两朝的皇帝称谓都用年号,因这两朝皇帝一生只用一个年号(皇太极与明英宗因有特殊情况例外)。明代的奇葩皇帝首先得从朱元璋开始,这个当过和尚的放牛娃当上皇帝后为怕人瞧不起他的出身,就想让朱熹当做自家老祖宗,只是他的剃头师傅恰巧也姓朱,朱皇帝就问他是不是朱熹的后代,问了几遍,剃头师傅仍一口咬定他家老祖宗不是朱熹,朱元璋这才想咱何必去把这不相干人当做老祖宗,给人拆穿了岂不脸面尽失。所以他无论平日说话或是写诏书总会自谦地加上“朕本淮西布衣”,其实这也巳经有些儿自抬身价了,若按解放时阶级划分他老朱家就是个正宗贫农。不过比起明末那建立过大西国的张献忠来他倒是有点儿自知之明,那老张流窜到了张飞庙时,也懂得依托名人的他就把张飞当做自家祖宗来祭拜,并命人写了篇祭文。然而大字不识半箩筐的他一点都听不懂,于是恼羞成怒,把写祭文的人杀了,自己写了一篇:“你姓张,咱也姓张,你就是俺祖宗”,成了千秋笑柄。顺便提一句,这张家俚确是个杀人不眨眼的魔王,他根本不是我读初中历史课本上称颂的农民起义军领袖,不知为啥他把全四川人杀了个差不多,留下了后来“湖广填四川”这话,这是记在明史中的。然而这明史《张献忠传》中的材料取自《蜀碧》、《绥寇纪略》,后者的作者吴伟业是投诚张献忠后被张所杀的吴继善的本家,估计不会对张有好感。不过老张搜括起老百姓财富时一定绝不手软,因而得来的财宝一直在民间流传,“石龙对石虎,金银万万五,谁人识得破,买尽成都府”,这是一首在西南地区流传的张献忠宝藏的歌谣。几百年来,无数人觊觎着这笔宝藏,不知多少人包括官府费尽心机想找到,可是直到2017年方始在彭山江口找到并挖掘出来。看来有些关于宝藏的故事也并非完全是空穴来风,张献忠的宝藏算是挖出来了,不知民间流传甚广的关于李自成的宝藏、太平天国的藏宝能否有朝一日也重现人间?
这洪武皇帝之残暴也算出了名的,他生性多疑,故立国后对开国功臣大开杀戒,三十四个开国功臣三十三人死于非命,連他的亲外甥也未能逃脱。因把这些开国名将都杀了,等朱棣杀到北京,建文帝就没有一个能战的大将,才使他顺利登上皇位,这也许是老朱做梦也没想到的。清代史学家赵翼说:“明太祖靠功臣取得天下,天下既定后,尽取天下之人杀之,其残忍千古未有。”杀人就杀人吧,可他杀起人来那是真的令人毛骨耸然,比如大将军蓝玉被杀时竟被活剥皮。说起来被杀的这些人都是随朱元璋出生入死,好多还是他安徽老乡,当时的诗人贝琼眼中看到的达官贵人多半是安徽人,“两河兵合尽红巾,岂有桃源可避秦。马上短衣多楚客,城中高髻半淮人。”不过老乡归老乡,背后一枪,被杀时就不管是不是老乡了。历史上滥杀功臣的皇帝也不只朱元璋一个,但他的暴戾与狠辣是前所未有的。为监视臣下,朱元璋设锦衣卫,这锦衣卫的能耐十分了得,对大臣事无巨细都向朱回报,有一个大臣晚上在家为一小妾生了个儿子大办宴席,第二天上朝时老朱特地向他祝贺,让这大臣汗如雨下。说起来,皇帝诛杀功臣也再正常不过,像赵匡胤那样杯酒释兵权还算不失为厚道。不过这些功臣也多数拎不清,皇帝老儿他卧塌之旁岂容他人安睡。就連韩信这么个聪明人至死才算弄明白“飞鸟尽,良弓藏,狡兎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的道理,然而巳来不及了。汉高祖老刘倒并没亲手杀他,却是让他死在他老婆的手中,怪不得后人凭吊他时说他“成败一萧何,生死两妇人”(韩信落魄时曾乞食于漂母)。
这老朱肚皮里墨水不多,可偏喜欢在文字上捉人错,因而也兴了不少文字狱。在此举些例子为佐证:杭州教授徐一夔贺表中有“光天之下,天生圣人,为世作则”等语,他见了大怒,说“生者,僧也,以我尝为僧也;光,则薙发也;则字,音近贼也(他小时曾偷过牛)”,遂斩之。似此凡奏章中出现有与贼,光,和等与和尚、贼音相同或相关的字,这些写奏章的都被杀。可笑的是有一次他微服私访,在一座庙中见有题布袋和尚的诗:“大千世界活茫茫,收拾都将一袋藏。毕竟有收还有散,放宽些子也无妨。”老朱連读了几遍,发现诗中问题多多,犯了他大忌,遂把这个寺庙的和尚杀了个精光。我还见过一则写他疑心重的野史,说他于某年元宵节晚上私行察访观灯与民同乐,在一家店铺前见一盏灯上画着一个妇人骑在一匹马上,那马蹄画得大了些,这可触了他心病,认为是讽刺他那位大脚马皇后的,于是把店老板以及做灯的匠人统统杀了才算解恨。
这老朱家的遗传基因真不咋地,他的子孙大多很残暴。四子朱棣打着清君侧、靖难的旗号生生的从他侄子手里夺了皇位,为了让他的位置显得正统,其上任诏书一定要方孝儒起草,却偏偏这个倔老头一定不肯,还在起草诏书的纸上写了“燕贼篡位”四个字,最后被诛十族,比传统的诛九族又多了一族。这方先生也真多事,他老朱家随便那个当皇帝,干你底事,何必把十族人的性命搭上。朱棣的残暴是出了名的,为了一个朝鲜妃子的死,他在宫中大开杀戒,杀了后宫女子三千人,还变态的每天去看这些不幸的宫人被凌迟,听着惨绝人寰的叫声享受。不过我有些儿不相信,这不把皇宫内苑变成了屠宰城了!虽然此事在明史中记载分明,但明史是清代人修的,清代皇帝当然不会对前朝皇帝多说好话,所以有人说全信书不如无书。不用说旁的书,就是那被后人都一致公认治史非常严谨的司马老的《史记》中估量也有不少道听途说,再加上他的想当然内容,其中描述的几千年来被人们津津乐道的尧舜禹禅让之事也并不确实,后世西晉盗墓贼从战国魏襄王墓中挖出的《竹书纪年》中描写的所谓禅让可不是那么温良恭谦让,而是血淋淋的谋杀。当然《竹书纪年》此竹简当年未被司马老看到,不然《史记》中的记载就会大相径庭了。朱棣对手下大臣也非常猜疑,为了探听大臣们私底下有没有对他不满,不仅把他老子晚年解散的锦衣卫重行检起,又创设更为严酷的东厂(西厂为成化帝所设)。
老朱家出的奇葩子孙也多,比如那个迷信道教为炼制丹药用处女经血因而险些儿被宫女勒死的嘉靖皇帝,事后迁怒到妃嫔,杀了后宫三千人。他还创下三十年不上朝不理朝政的纪录,他的孙子万历学他样,也有二十八年不上朝。这万历的故事也很多,这小子亲自掌权后,就把他巳故的老师张居正抄家,还险些儿剖棺戮尸,也不想想他十岁登基,幸亏有老张辅助他母子才使大明江山又有了些起色。传统京剧中有《大保国、探皇陵、二进宫》三出戏就是隐射他与他的母亲年青寡妇李太后的,野史中还有李太后与张居正有一腿的记载。十三陵中惟一巳被发掘的定陵就是万历的,八十年代我曾去参观过,也是看过了他的坟墓才对他有所认知。文革中定陵文物曾遭破坏,連他与他的的两位皇后孝靖孝端的尸骸,也在被批斗一番后一起被付之一炬,想必他活着时一定未曾料及四百年后他真的被剖棺戮尸。这确实很可惜,不然的话,如按今天的颅骨人象复原技术,准能像马王堆中那位辛追夫人一样,今天的人们也就能见到他们仨到底长啥模样了。嘉靖还吸食鸦片,兴许是明代皇帝中唯一的一位瘾君子吧。那么多年不与大臣相见,他把朝政都付与奸臣严嵩,从而弄出了个海瑞骂皇帝,几百年后以海瑞骂皇帝編出的京剧却又成了揭开文革的序幕。为了让他亲老爸被尊为兴献帝并把牌位升入太庙,竟与几个死心眼的朝臣死嗑,打死了不少为此事与他喋喋不休的言官。他的三位皇后也都没有善终,第一位陈皇后怀孕期间被他一脚踢死,第二位张皇后因为道袍之事被他鞭打打入冷宫,凄凉而死。第三位方皇后在宫女们勒死他时还救过他命,因借此事她除了嘉靖宠爱的端妃,让他一直怀恨在心,几年后皇后宫中大火,他不许宦官们救火,遂将皇后活活烧死。
说起嘉靖名义上的父皇正德,那真是个奇葩中的奇葩。他自小机智聪颖,喜骑射,登上皇位后自封大将军,总想建军功。宁王谋反被王阳明俘获,他却要把宁王放掉,让他亲自再征讨算是他的功劳。他先后宠幸刘瑾与江彬两个太监,平日不住宫中却住在“豹房”。这个风流皇帝还屡次瞒了大臣,私自出京,一路上艳遇不断。京戏中的《游龙戏凤》就是他在山西大同邂逅酒家女李凤姐的故事,那戏中有段南梆子很好听,我曾跟着马連良的唱片学会了,被朋友们起哄唱过几次,承蒙大家捧场说有点儿马派的韵味,让我好生得意,无事时一个人还在家哼个不仃:“有寡人离了燕京地,梅龙镇上闲散心。将玉玺交与龙国太,朝中大事托付了众卿。孤忙将木马儿一声响,唤出递茶送酒的人。”他除了私自出京外,也喜欢前呼后拥出巡,最后一次出巡时落入水中,发烧不止最后不治而死,死时才三十三岁。因没有儿子,就由他的堂弟以藩王入承大统。关于他的死因,前几年我看到一篇有关专家写的文章,据这位专家考证说正德死于急性血吸虫病,因为正德落水的地方是血吸虫病流行地区。读了此文后,我对这位别出心裁的专家很佩服,可也有些疑惑,因为当年正德跌入水中正值秋天,而血吸虫的尾蚴活跃的时间应是夏季,这是一;其二,他老人家入水时肯定还穿着不少衣服,即使水中尾蚴再多,估计也难穿透衣服钻入皮肤,所以以我从血吸虫病流行地区出来之医务人员的常识,不得不对这专家的想像力提出质疑,当然似我这样的小人物绝对不能撼动专家的权威。正德宠信的太监刘瑾虽后来被他所诛,确也曾不可一世,京剧《法门寺》中就有他的光輝形象。说实在的我第一次听说他的名字还只是个六岁的黄口小儿,也因了这,后来还多次看这出戏,这出戏中生旦净丑行当齐全,戏中刘瑾的不学无术与贾桂那溜须拍马的模样实在令人捧腹。
明朝那些皇帝多少都有些奇葩,即使史书上记载得不是那么差的几位也难免被人诟病,就说那位宣德皇帝吧,人们熟知他的除了他下令铸制的大明宣德炉外,就是他以蟋蟀皇帝留下的美名。因了他的喜好,弄得老百姓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蒲松龄《聊斋》中的《促织》就反映了这人间惨剧。明代皇帝短命的多,那个在位时间不长,却有一手好木匠活的天启皇帝要是真的做了木匠定能胜过鲁班师傅,若是他打的那些家倶放到今天的拍卖会上准会拍个好价钱。只是他光顾了打家俱,把皇帝的正事儿托付给魏忠贤这小人,还让这红太监居然成了九千岁。这魏忠贤与天启帝的奶妈客氏没有兴头几年,崇祯皇帝一上任就把他俩連同他的干儿子干孙子五虎五彪十狗一锅端了,魏的徒子徒孙们一看苗头不对,赶紧把当年为拍他马屁建的生祠都拆了。这崇祯帝以天启帝的弟弟入承大统,也很想励精图治力挽狂澜,可惜他是生于末世运偏消,再加他本人性格缺陷,终把大明皇朝终结在他手里。临吊死前还亲手杀了上吊时因绳子断掉跌下的袁贵妃与他年方六岁的昭仁小公主,老朱家残暴的基因还真的非常顽强,一直遗传到这末代皇帝身上。在把十六岁的长平公主劈下一只臂膀后他也再下不了手杀她了,只能发出“若何生吾家”之哀叹!陪同他一起吊死的仅有太监王承恩一人。
明代奇葩皇帝的奇葩事实在太多了,绝非本文能包罗,下面就言归正传,说说那位爱上了比他大了十七岁女人的成化皇帝吧。在说他之前,先得把他老子明英宗说一说。
英宗朱祁镇的人生跌宕起伏,颇有些传奇色彩,两次登上皇位的他,也是明代惟一拥有两个年号的皇帝。他是宣德皇帝的长子,宣德十年登上帝位时年仅九岁,年号正统。正统初年,由太皇太后张氏攝政,太皇太后重用三位姓杨的大臣,治国有道,明朝颇有一番欣欣向荣之气象,可惜随着三杨与太皇太后的逝去,太平景象就江河日下。他亲政后重用宦官王振,为了显示自己有所作为,在王振的蛊惑下亲征瓦剌,导致在土木堡兵败被俘。国不可一日无君,其弟郕王朱祁镇由于谦、王直等大臣奏明皇太后立为帝,尊英宗为太上皇,改元景泰。后英宗被瓦剌放回,被软禁于南宫七年。他弟弟对他很是防范,不但在南宫大门上锁灌铅,而且命锦衣卫严加看管,連吃用都只能从门上小洞递入。因缺少吃用,他的钱皇后不得不自己做些女红托人带出变卖,以补家用。景泰八年,在石亨、徐有贞及太监曹吉祥等人拥戴下发动夺门之变,英宗复辟成功,改元天顺,并将景泰帝软禁于西苑,废其帝号。不久,郕王离奇死去,年仅二十九岁,葬于北京西山,他也是明代惟一一位未葬在十三陵的皇帝(朱元璋葬于南京明孝陵,建文帝下落不明)。英宗复位之初便将兵部尚书于谦及吏部尚书王文等以谋逆罪处死,他们两人可是当年对鞏固大明江山有功之人。于谦早年曾有咏古灰诗:“千锤万凿出名山,烈火光中走一番。粉身碎骨都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那知此诗日后竟成讖语。临刑之时,于谦吟诗:“成之与败久相依,岂肯容人辩是非?奸党只知谗得计,忠臣却视死如归。先天预定皆由数,突地加来尽是机。忍过一时三刻苦,芳名包管万古稀。”于谦墓在杭州岳王坟旁,墓前有一联:“日月双悬于氏墓,亁坤半壁岳家祠”,将他与岳飞并列。清代话本小说《西湖佳话》中的《三台梦迹》一文记载他的轶事甚多。例如他出生之年,杭州三年桃李不开花,及他死之年,西湖之水彻底枯。还有描写他幼年时聪明过人的,这儿录一樁。于谦六岁时,清明当日,全家合族去扫墓,当路过凤凰台时,其叔就叫他对对,因念道:“今朝同上凤凰台”,他不假思索就对上一句:“他年独上麒麟阁”。回来时见一牌坊,上面写着“癸辛街”三字,叔父又叫他对,他对以“子午谷”。族人听后都大惊道:“此子必大吾门”。英宗前后两次在位,三十七年人生中,七年太子,十四年皇帝,八年幽禁,最后八年又当皇帝, 在位期间开启重用宦官之先例。英宗遗诏废除自明太祖开始的宫妃殉葬制度,也许是他历经磨难后的惟一闪光点。当他作为俘虏在瓦剌时,也先曾想以妹嫁与他以示笼络,被他宛言拒绝,后也先又给他六个美女,也被他璧还,总算有些儿气节。他对钱皇后的一往情深也值得人称道,当他复辟成功后,有人提出钱皇后眼瞎腿瘸不能再母仪天下,英宗把提出此议之人逐出朝堂,之后再无人敢提。不过他冤杀于谦等人却是留下最大的污点;再者对景泰帝也太无手足之情了,虽然他弟也曾囚禁过他,然而必竟还让他回来。那比了宋高宗不让他老爹与皇帝哥哥回来,可是宅心仁厚得多了。当年拎勿清的岳飞不能理解高宗的心思,一直嚷着要迎接二圣还朝,最后落得个莫须有的罪名与儿子女婿一道被害于风波亭。何况在大明皇朝危急存亡之秋,景泰帝能挺身出来,让大明江山得以鞏固,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就算没有苦劳,总也有疲劳吧。景泰帝时金属加工技术到了炉火纯清地步,那掐丝铜胎珐瑯也因而被冠以景泰蓝之名。
现在就该来说本文的事了,明宪宗朱见深,是英宗朱祁镇长子,他二岁时即被孙太后立为太子。土木之变,英宗被瓦剌掳去,景泰帝登位,后景泰帝将自己的儿子立为太子,将他废为沂王,此时他才五岁。景泰八年英宗在夺门之变后又重登皇位,他再度被立为太子,1464年英宗去世后即皇帝位。公平说一句,成化帝在明代十六位君王中还是比较英明宽厚待人的。他即位之初,并不因景泰帝曾把他废掉太子之仇耿耿于怀,反而以德报怨,恢复了他这位叔父的皇帝尊号。还平反了于谦等人的冤案,并任用商辂等贤臣治国理政,朝堂上一反英宗朝腐败不堪的局面,时代风气为之一新。又宽免赋税,减省刑罚,社会经济渐渐复苏。成化的心地善良从他画的一幅《一团和气》中也似可略见端倪,此画现藏故宫。画单看左侧是一戴道冠的道人,右侧看是一带方巾的儒生,从正面看像是一盘腿而坐的笑面弥勒,画像正上方有一团和气变体字。画的上方还有御制一团和气图赞,洋洋洒洒,由此赞可知画面内容来自陶渊明、陆修静与慧远法师三人在庐山东林寺前虎溪三笑之传说,体现了成化帝期望三教合一、天下太平的美好愿望。但他设西厂、皇庄、侍奉官这三大弊政亦没少被后人诟病,不过最为后世人们对他津津乐道的却是他与宠妃万贞儿的不伦之恋。
这儿得先把万贵妃隆重推出,万贵妃名贞儿,四岁时入宫,开始是孙皇后的宫女,长大后被派至东宫服侍当时还是皇子的朱见深,当时她十七岁,应该就算是朱见深幼年时的小保姆吧。后来朱见深被立为太子,八岁时又被废,十岁时再被立为太子,她一直不离不弃侍奉在朱见深身边,两人形影不离。朱见深自幼不与生母在一起生活,万贞儿就如同母亲一般照料他,两人间产生了别样感情。当成化帝十八岁即位时她巳三十五岁了,与皇帝生母周太后同岁,比他老爸也只小三岁。成化帝接位后就想册立贞儿为皇后,却遭周太后极烈反对,只得立他老爸为他选的吴氏为后。然他对年轻美貌的皇后不闻不问,与贞儿却如胶似漆,正是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吴皇后一气之下对万贞儿施了杖刑,贞儿哭诉到他面前,招致吴皇后被废。成化二年,巳三十七岁的万贞儿生下皇长子,成化帝大喜,立即封她为皇贵妃,并许诺将其子立为太子。可惜天不从人愿,她的儿子一年后就夭折,此后她就再也没有生育过。 为此她妒性大发,不准宫中别的妃嫔生子,只要听说谁被宠幸怀孕,就派人用药打掉。柏贵妃生下一个皇子,在大臣们的一再要求下,成化帝勉强同意立为太子,但刚立不久即莫名其妙死了。不过百密也有一疏,在万贵妃的淫威下,一个皇子居然逃过她的监控。宫女纪氏偶然被宠幸有了身孕,万贵妃故技重施,派人用药去为纪氏堕胎。被派去的宫女却很同情纪氏,谎称她是腹中长了痞块,这小皇子就如漏网之鱼得以生下,万贵妃发现后就命太监张敏抱出宫外淹死。张敏不忍,于是在废后吴氏的帮助下偷偷养在冷宫,不经意间这小皇子也就到了六岁。成化帝转眼也三十多岁了,还没有儿子,有一天张敏给他梳头时当见到自己镜中白发时不由伤感地说:“我快要老了,却还没有儿子。”张敏马上跪下报告了冷宫中纪氏产下的儿子,一听此事,他不禁喜出望外,马上派人去抱来,纪氏抱着儿子哭道:“孩儿这一去,我就活不成了,你看见穿黄袍的就是你父皇。”成化帝见到儿子,悲喜交加,万贵妃却气了个半死。不久,纪氏暴毙,张敏也自杀身亡,成化心知肚明,但却未予追究。皇上生母怕这小皇子会出意外,便亲自抚养这孙子,万贵妃有时请小皇子吃饭,周太后就对孙子再三叮嘱到了她那儿什么东西都别吃,这小太子果然什么都不吃,把万贵妃气坏了。自有太子后,宫人又为他生下十七个子女。此后他虽对万贵妃有所疏远,但还是非常离不开她,直至万贵妃于五十八岁时因殴打宫女用力过猛暴病而亡。成化痛不欲生,为她辍朝七天,并对人言道:“贞儿去了,我亦将去矣!”数月后,这位重感情的皇帝真的也随万贵妃去了,当年才四十一岁。成化去世后,太子朱佑樘即位,他就是弘治皇帝,在明朝皇帝中,弘治是比较贤明勤政的一位。
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得宠的妃子很多,然而论离奇则非万贵妃莫属。一个大了十七岁的女人,而且长得也实在不咋地,史料记载她“貌雄声巨,类男子”,想必完全没有女性的妩媚,却能得皇帝一生宠幸,在她死后还追随而去,也算是创下了纪录。中国封建社会男尊女卑,老男人娶个年轻几十岁的女孩子司空见惯(当今社会也是如此,有钱有势的男人有几个没有年轻漂亮的女人在身边的?那一树梨花压海棠之事多了去了!),可娶个大了十来岁能当妈的女人做老婆就有点另类了(当然今天有些小鲜肉为了钱财娶个老妈年纪的女人则另当别论;另外那些有钱而巳年老色衰的半老或全老的徐娘们养个把小白脸眼下也习以为常,曹禺剧本《日出》中那个被顾八奶奶包养的油头粉面的胡四可说是个典型。),即使放在今日,男女之间虽说什么“年龄不是问题,身高不是距离”,但老婆比丈夫大了十七岁,总有些奇特。其实成化与万贵妃间也许不能光以爱情两字来 理解,应与成化帝幼年的坎坷经历有关,若用弗洛伊德的恋母情结(俄狄浦斯情结)来解释也许就能理解了。
说了成化帝与万贵妃的事儿,最后还得说说成化鸡缸杯的事。说起来巳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那次我在南京朝天宫闲逛,突然有个乡下农民打扮的年轻男人神秘兮兮地把我叫到一个无人的角落,从衣襟里掏出一个又象杯子又象碗的东西,说这是他家祖传的名贵瓷器,是明代的鸡缸杯。当年我連鸡缸杯这名字听也没听说过,他把这不起眼的小杯上的图形胡吹海吹了一气,说假若我买了准不亏。在他的忽悠下,我随便问了下多少钱,他伸出五个手指说,就这数,我说多少?他说五百,少一分都不卖。此时我想起一个古玩界老前辈的教导,对自己不懂的东西别买,要买也得把开价的另头再杀个半价,于是我就说五十,他说没你这么还价的。我心里牢记那位老前辈的教诲,扭头就走,还没走出三步,那人就追上来了,说因急着钱用,亏血本卖了,几经周折,最后以五十元买下。有一次有懂瓷器的朋友来我家玩,见了我这个碗不象碗,杯不象杯的东西,就故意大叫起来:“阿呀,你哪儿弄来这么一件价值連城的东西?”把我说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看我一脸茫然,他才正儿八经的问我多少钱买的,我说五十,他说亏了,我说你不是说价值連城么!他说这杯叫鸡缸杯,你这个是粗制滥造的膺品,五元钱都不值。又告诉我真的明成化鸡缸杯存世才十七个,在私人手里只有四个,其余十三个都在博物馆中。香港拍卖市场上这杯早过了千万,这才让我第一次晓得了鸡缸杯。这鸡缸杯是成化皇帝见了宋代一幅《子母鸡图》,有感于母鸡对小鸡的哺育之恩,也许就想起了万贵妃在他年幼时对他的关爱,于是就萌发了为她烧制鸡缸杯的想法。这杯敞口收底,平底臥足,杯体小巧,轮廓隐曲。杯口用青花细线描出轮廓线,杯身用斗采描绘鸡群打鸣、啄虫、哺小鸡等嘻闹场面,辅以牡丹、兰花和湖石,栩栩如生,传神别致,其乐融融。2014年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一只玫茵堂珍藏的明代成化斗彩鸡缸杯最终被上海收藏家刘益谦以二亿八千万港元的价格纳入囊中。
其实这鸡缸杯在明代就巳经很值钱,万历时此杯就达到十两黄金的价格。《神宗实录》载:“神宗时尚食,御前有成化斗彩鸡缸杯一双,值钱十万”,乾隆皇帝还让当时景德镇御窑仿制并题诗。今天拥有这鸡缸杯的藏家应该好好感谢这成化帝才好。
明朝自太祖朱元璋开国,到崇祯吊死在煤山,凡二百七十六年。明亡后,虽然明朝宗室在南方建立起几个小朝庭,被称为南明,但仅存在了十九年。比起独立的王朝,它只能算是清朝初年地方割据的小政权,因此不像南宋东晉那样被史书所承认,也就没有了正统性。
“俺曾见金陵玉殿莺啼晓,秦淮水谢花开早,谁知道容易冰消!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风流觉,将五十年兴亡看饱。那乌衣巷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凤凰台栖枭鸟。残山梦最真,旧境丢难掉,不信这舆图换稿!诌一套《哀江南》放悲声唱到老。”
就以《桃花扇》中的《哀江南》作本文的结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