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城食客

同城食客與所有朋友同享
个人资料
正文

林孝庭 | 中华民国为什么落地台湾,而不是云南?/轉載

(2019-01-07 11:12:05) 下一个

林孝庭 | 中华民国为什么落地台湾,而不是云南?

https://mp.weixin.qq.com/s/jnhhuL1O_fOk2B5qmnTM1Q

中华民国为什么落地台湾,而不是云南?

蒋介石坐在「中美号」上一发不语,他在想什么没人知道,但可以确定的是,这趟从成都凤凰山机场起飞的航行,将让他永生离开成长的故乡。这天是1949年12月10日,在长子蒋经国的陪同下,晚间6点半飞抵台北松山机场,自此,他和整个中华民国都留在了台湾。
1949年后海峡两岸两个政治实体的存在,一直被视为国共内战下的必然结果,但在林孝庭看来,却充满了偶然和意外。林孝庭在美国史丹佛大学胡佛研究所从事近代史研究逾10年,也是胡佛档案馆东亚馆藏部主任,他从近年新解密的中美英史料和20种私人档案收藏中爬梳出「中华民国在台湾」这一历史形塑过程,中文版近日译介出版:《意外的国度:蒋介石、美国、与近代台湾的形塑(Accidental State: Chiang Kai-Shek,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Making of Taiwan)》。台湾如何成为今天的台湾?哪些意外,哪些人,如若当年错过,便会改写历史?

《意外的国度》
作者:林孝庭 
译者:黄中宪
出版社:远足文化 
出版日期:2017/03/29
中华民国何以留台?云南独立失败,陈诚改革见效

「国共内战时期,任何一个在中国大陆发生的事件,都会直接影响到台湾的政治前途,」林孝庭接受端传媒专访时,特别提起最终胎死腹中的云南独立运动。

《意外的国度》作者林孝庭。摄:刘纸镇/端传媒
1949年11月,蒋介石因担忧自己未能牢牢掌控台湾,因此希望在云南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权力根据地。对他而言,失去中国大陆上的领土据点,意味着失去国民党政府的国际地位与代表全中国的正当性与公信力,而这让他选择在云南做最后一搏。但与此同时,云南省主席卢汉却背着蒋介石向美国寻求支持云南独立,遭华府拒绝。眼见事不可为,卢汉在当年12月9日宣布「起义」归顺中共政权,并致电四川籍将领,要他们一起倒戈,并扣留人在成都的蒋介石。隔日,绝望的蒋介石搭机赴台,从此未再踏上故土。针对这起事件,蒋经国在日记上写道:「此次身临虎穴,比西安事变时尤为危险。」

卢汉:滇军高级将领
「只要蒋介石还有办法留在中国大陆,在某一个角落里,继续进行他的反共运动,他不会这么快选台湾作为最后一个权力根据地。毕竟当时还有台湾地位未定论的问题,以及他跟陈诚的关系。」在林孝庭看来,正因为美国政府无法承诺支持云南独立,致使卢汉变节投向共产党阵营,这一结果,对台湾后来的命运,产生了直接关联。
一九四八年初,连美国政府也开始相信中国逐步走向政治瓦解的趋势,已不可扭转。司徒雷登大使在拍发回国务院的一连串政情分析的报告中,分析国民政府中央权力的式微,以及中国共产党不太可能在短期内席卷全中国,将导致中国的四分五裂,各地区各自为政,形同独立政治实体,或发展成某种松散的邦联体系……  摘自第三章〈美国重拟对台政策〉
若说卢汉云南建国梦碎,消极导致台湾成为蒋介石最后一个反共据点,陈诚自1949年1月5日走马上任台湾省政府主席一职,祭出多项新政策,包括发行新台币,提高台湾财政、金融与外贸自主性,则为台湾在当时成为蒋家政权根据地争取到更多有利条件。其中,土地改革措施更被林孝庭认为是在共军渡江、南京落陷的危急关头,成为稳定台湾局势并让占台湾多数人口的佃农安心、不至转变为共产党支持者之举,「这些都让台湾逐渐加强自身作为反共的据点,并强化自我认同、逐渐脱离跟中国的关系。」林孝庭说。

1949年11月,蒋介石(中)在重庆召集当地国民政府官员,讨论西南部对共军的最后防御部署。图:党史馆提供
陈诚是陆军一级上将,自黄埔军校起就一直追随蒋介石,过去历史评价均认为,他是蒋介石的心腹爱将,像是其任台湾省主席一职,便是由蒋亲自挑选;来台后,陈先后担任行政院长、副总统,等于是蒋的第二把交椅,几十年的关系相当亲密。不过,林孝庭从档案资料中发现,蒋陈关系其实有许多怀疑、猜测的瞬间。陈诚在台湾的经营,林孝庭笑笑说,与其「天真」觉得他为了替蒋介石预备好一个反共基地,不如说是因果倒置的偶然。
林孝庭在书中披露,1949年5月16日,蒋介石自舟山抵达澎湖,但陈诚未展现以往的忠诚,亲往澎湖迎接并随侍在侧,反而不听蒋的劝阻,飞往广州与代总统李宗仁会晤。此外,1949年7月中旬,蒋介石要求陈诚拨出台湾岛上部分军粮,急援被共军围困在福州、陆军二级上将汤恩伯的部队,但陈诚公然抗命。8月底,蒋又催促陈诚派兵替汤部队解围,陈这次又以台风将至为借口,再度抗命。最后赶赴福建解救汤部队的,反倒是1955年8月因旧部属郭廷亮预谋发动反蒋兵变,遭牵连被软禁33年之久的陆军二级上将孙立人。
林孝庭认为,陈诚对蒋介石的冷淡,「不无可能是他想以此争取美国对他的信任与支持,然后提供台湾更多军事或经济财政上的援助。」但陈诚始料未及的是,正因他被美国视为蒋的心腹,1949年2月底,美驻华大使馆政治参赞莫成德(Livingston Merchant)从南京飞往台北考察时,最终取消他与陈诚会晤的计划,甚至在3月返回南京后,立即拍发电报给国务院,建议华府敦促李宗仁撤换陈诚,并以孙立人取而代之。
一九四九年春,莫成德给华府有关扶持未来台湾领导人的建议──舍弃陈诚,改为支持孙立人──似乎已成了华府和驻日盟军总司令部之间的共识。国务院甚至乐观预测,如果孙立人愿意与美方密切合作,美国在台湾将取得重大的军事与战略利益,蒋介石最终将被提供政治难民的身份而流亡他乡。摘自第三章〈美國重擬對台政策〉
至于孙立人的遭遇,「从蒋介石日记里头可以看到,50年代初期,蒋对孙的痛恨,是他主观上已经认定『你背后就是美国人支持』,蒋介石最讨厌他下面的人跟外国势力走很近,当时就是他跟吴国桢(曾任上海市长、台湾省主席),所以等蒋势力在台湾稳固下来,这两个人一个被软禁,一个被放逐到美国。」林孝庭直言,不论孙有无谋反之心,但美国人喜欢他是事实,「美国国务院档案里就说,我们支持孙将军发动政变,去蒋保台,这东西白纸黑字……」
美国人支持的孙、吴两人最终在台湾的历史上留下空白,但美国退休海军上将柯克(Charles M. Cooke)以「私人顾问」身份前来台湾协助防卫,并以「特种技术顾问团」在台活动,堪称在中华民国处境最凶险的时刻,成为蒋介石最信任的人之一,且极大地影响了蒋对于国防与安全政策的制订与执行。

1950年代初期,陈诚(前排中)、蒋经国(前排最右)和国民党中央改造委员会的核心成员合影。1949年中期,陈诚违抗蒋介石旨意,协助稳定了台湾。图:党史馆提供
台湾何以进入美国战略保护区?柯克身影浮现
1950年1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公开宣布华府不会提供军援保卫台湾,显示美方分析毛泽东的军队将渡海占领台湾;与此同时,一群坚定支持蒋介石的美国政治人物、企业家、现役与退役军官,仍努力寻求办法,防止台湾落入共产势力之下。根据国史馆新解密的特交档案显示,当年2月柯克来台,正是由盟总安排,并获得时任驻日盟军总司令麦克阿瑟的支持。
蒋柯为旧交,早在1946年柯克担任美国太平洋第七舰队指挥官时,就曾和蒋介石、军统负责人戴笠等国民党高层密切合作。林孝庭在书中指出,国共内战期间,当蒋与他多数高级军事顾问认为必须坚守舟山群岛和海南岛时,柯克力主撤出。蒋介石最后力排众议采纳柯克的建议,两处撤退期间皆未遭到共军袭击。
书中披露:1950年5月24日,柯克在东京会见麦帅时,提交了对于国民党政府军事的第一手报告;他并抓住机会向盟总解释,国府自舟山和海南撤退,是出于台湾自身利益考虑。麦克阿瑟根据他的报告,于5月29日向美军参谋首长联席会议递交了一份著名的备忘录,强调中、苏共在上海地区的军事合作引起他极大的关注,而由于苏联战机已使用于解放军的空军,台湾安全问题实为当务之急。麦帅最后发出呼吁指:「一旦美国和苏联之间的战争爆发,台湾岛对于美方的战略价值,有如一艘『永不沉没的海上航空母舰』。台湾处于极佳的战略地理位置,这将有利于美方在亚太地区牵制苏联继续扩张,并使得美军的远东指挥部前线发挥极大作用。」
从蒋介石与国民党政府驻南韩大使邵毓麟之间在一九五○年春天的往来机密函电内容中,吾人惊讶地发现,当时台北为了设法让美国改变其亚太政策,不断试探各种方法,甚至包括由台湾派遣国民党特务到板门店附近,企图引发南北韩之间局部的武装冲突,然后等待局势演变成为一场大规模战争等离谱想法。从台北的观点来看,如果美国认定其必须保卫台湾,则必然将尽全力阻止中共渡海解放这座岛屿…… 摘自第八章〈打造海岛反共堡垒〉
台湾由此进入美国的战略保护区域。1950年7月,蒋介石曾考虑从金门及马祖撤军,巩固台湾本岛防御,并为向韩战战场输送3.3万名兵力做准备,柯克这时则强烈反对国军撤出金门。柯克认为,这个举动不仅看起来像是对共产党示弱,同时会对台湾乃至当时整个自由世界产生消极的心理作用。虽然蒋介石心有不服,但最后仍然听从建议,留守在金门和马祖。

大约在1950年,柯克(左二)与一群国民党军官开会。图:胡佛档案馆提供。

林孝庭书中,对柯克于1950年2月至1951年9月间,其对蒋介石的协助有着深刻的描述,能够如此,他笑说,「柯克在70年代就把30几盒文件捐到胡佛研究所,他的私人档案在档案馆躺了几十年没有人用。我看了之后大吃一惊,想说『哇!』当年他为台湾做了那么多事,大家都不晓得,所以我就把这些文件、档案有系统的整理出来,然后写在我的书里面。」

而对蒋介石何以这般信任一个外国人?林孝庭讲得很直接:「蒋介石当时没办法信任其他人,只能信任他。蒋自己的部属,像副参谋总长吴石就因为投共被枪毙;胡宗南将军(曾任浙江省政府主席、总统府战略顾问)的参谋长熊向晖也是中共地下党员。你说这样仗怎么打,一开完会,共产党都知道军事怎么部属了。但这个美国人反共立场坚强,蒋只能听他的话。」

在美国的错判中飘零,台湾要以史为镜

本书除了利用柯克的私人档案之外,林孝庭大量使用美国国务院、中央情报局(CIA,前身为战略情报局)等解密档案,披露美国对中国局势严重误判。当时,美国一方面认为中共不可能如此快就席卷中国,导致挹注中国的资源分散化;二方面,美国情报单位始终认为中共不会介入朝鲜半岛战事,就在CIA相关报告送给杜鲁门两周后,1950年11月初中共出兵韩战。

对中共的误判,林孝庭说,「1949年以后,美国一直幻想毛泽东会像南斯拉夫的狄托(港中译作铁托),就是中国共产党跟苏联不同,他本身有自己的民族主义成分在。美国一直希望毛泽东领导的新中国愿意跟美国交往、打交道的。」1950年1月,美国官方公开声明静候国共内战局势「尘埃落定」、实质上弃蒋介石所领导的国民党政府不顾,其所持的理由便是寄望「中国式狄托主义」出现,直到1950年2月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才使华府重新评估对华政策。

尽管说是误判,但林孝庭强调,「美国在思考对台政策时,永远是出自对本身国家利益最现实的考虑。」他以台湾地位未定论为例指出,当美国认为这个说法对其在亚太利益有帮助时,即会端出来讲,但当美国觉得不利时,又会把这个论调放下去,就像韩战爆发后,华府就不愿意因任何有关台湾地位的争议及相关讨论,限制其在台海地区军事行动的自由,「台湾地位未定论从来就不是一个单纯法律问题,它更多是国际政治、国际权力运作的问题。」林孝庭说。

随着韩战爆发,美国政府实质上已扬弃台湾属于中国一部份的官方立场。一九五○年七月二十四日,国务卿艾奇逊曾致一私函给麦克阿瑟将军,内容进一步阐明华府决策者此时想法;艾奇逊在信中坦言,美国只有在台湾法律地位「未定」的情况下,才能够名正言顺地介入台海局势而不构成「干涉中国内政」。摘自第八章〈打造海岛反共堡垒〉

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台译川普)上台后,美国学界又掀起关于「弃台论」的讨论,林孝庭直言,「现在的政治现实,对照半个多世纪以前的美中台三角关系,你会发觉,或许时空环境不同,冷战结构的对立、壁垒分明跟现在情况完全迥异,但不变的是,国际政治从来就不是以道义为考虑,完全是很赤裸的政治权力跟现实操作。」

《意外的国度》英文精装版本及中文平装版本。摄:刘纸镇/端传媒

作为历史学者,林孝庭不愿对未来的美中台关系有过多揣测,但以史借镜,林孝庭说,「里根以前对台湾、对中华民国非常友善,两国断交前,他来过台湾参加了好几次国庆,甚至在竞选时说,他当选后,要恢复跟中华民国的邦交,但事实证明,他非但没有,还签了一个《八一七公报》,决定逐年缩减对台军售,当时被视为对台湾一个非常大的伤害。」

去年12月,特朗普与台湾“总统”蔡英文热线通话,在国际上掀起风波,有舆论认为,特朗普是历来最支持台湾的美国总统,「但你看他就职之后,整个就回到一中这个大的框架里头,接下来他跟(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之间的会谈,就可以观察到他个人的一些想法。」

研究历史,对今天最大的借鉴是什么?林孝庭最看重的是:台湾最要避免的是,不要让自己沦为谈判桌上能被牺牲、被妥协、被取代的一颗棋子。
原文链接: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70329-taiwan-Lin-Hsiao-ting/
端传媒:https://theinitium.com/misc/about/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