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王德峰 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渊源

(2023-04-17 05:36:04) 下一个

 

王德峰—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渊源

复旦大学·王德峰【哲学课堂】1-1我们为什么学不成西方人?——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渊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l-_r4W4zJU

无名自习室  19.2K subscribers, 107,299 views  Sep 12, 2022  王德峰【哲学课堂】讲座

我们从一个物质上普遍不满足的时代,进入了一个精神上普遍不安宁的时代。假如全体人类只有一种思想,只有一种智慧,它就是思想和智慧的结束。  ——王德峰

00:00 中国对西方的学习

05:00 今日我们面临的两个问题

09:43 资本带来世界通史

11:50 当下之中国,重建精神家园的思想资源在哪里?

19:42 中西文化差异的渊源

19:56 亨廷顿《文明的冲突》——八个文明区

27:20 我们为什么学不成西方人?——根源在汉语

王德峰

(1956年10月—),男,籍贯江苏泰县[注 1],中国哲学家,拥有哲学硕士博士学位。曾任复旦学院副院长、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外界称其为“复旦哲学王子”。王德峰在上课时会当著学生的面抽烟。

生平

1975年至1978年担任上海东风合金厂工人,1978年恢复高考后考入复旦大学哲学系哲学专业,1982年毕业后担任上海译文出版社哲学译著编辑,曾参与翻译卡尔·雅斯贝尔斯、亚伦·雷德利、彼得-安德烈·阿尔特等人的著作。1987年再次考入复旦大学哲学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攻读哲学硕士学位,1990年毕业后留校担任复旦大学哲学系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研室教师兼美学教研室教师。1994年至1998年7月继续于复旦大学哲学系攻读哲学博士学位,2005年晋升哲学教授。[书 2]2006年担任复旦学院副院长。

2010年,王德峰就朱学勤事件发表评论,认为知识分子应当立足于学术良知,要“安贫乐道,良知不改”。不应当遗忘自身对整个社会的责任,并谋求在政治体制上的利益。

外部视频链接
video icon 王德峰:中西文化差异的渊源

2014年,王德峰在复旦大学公开课《中西文化差异的渊源》中认为,工业化的前提条件是必须引入市场原则以及资本逻辑。中国人通过改革开放30多年[注 2]来盲目学习资本逻辑,以为这样做可以进一步让市场经济朝健康与完善的方向发展,并且还可以带来中国社会的进步。今天的中国社会各个阶层没有一个有幸福感、安全感,精神生活普遍缺乏。个人彼此之间目前及未来仍然无法以理性作为契约原则的基础,很难得到相互信任。由此导致当前社会处于解体的临界点,法治秩序紊乱,形形色色的丑恶现象、利己主义者层出不穷,这种现象在中国历史上几乎前所未有。中国人学习不了西方人的本源是在汉语(即母语),语言是人类存在的世界,人类对于整个世界的基本经验、理解、情感、人生态度无一不是在语言中形成,一种语言的灭绝等同于一种对于整个世界的理解架构的灭绝,所以试图利用诸如基督教宗教把中国变成一个宗教国家是行不通的。同年10月16日,王德峰担任复旦大学任重书院院长。在新生大会上,王德峰提出大学应当引领社会而非适应社会,并呼吁学生要做民族之脊梁,而不应当以追求社会上的功名利禄为目标。[网 4]

2021年10月,王德峰正式退休,不再担任复旦大学教授一职。

著作

译作]

专著

家庭

父亲卒于2006年,母亲卒于2000年,育有一子。

荣誉

1999年获得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颁发的“上海市育才奖”。

2007年入选第三届上海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名单。[网 6]

2011年,其与王雷泉、葛剑雄等教授主讲的《国学与人文企业家》一课程入选“2011影响中国管理实践十大培训课程”一名单。[网 7]

2018年,其与吴晓明、秦绍德蔡达峰等学者完成的《中国根、复旦魂——打造重实效的中国大学通识教育体系》一教学成果入选“2018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拟授奖成果”一名单。[网 8]同年获得一等奖。[网 9]

注释

  1. ^ 今泰州市姜堰区
  2. ^ 改革开放政策自1978年12月开始实施,故按公开课讲授年份2014年计算共计30多年
  3. ^ 关于其父母卒年之叙述详见上文“王德峰:中西文化差异的渊源”一公开课46:04至46:09之段落
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渊源(王德峰)--文化差异的源头及演变

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渊源(王德峰)--文化差异的源头及演变

 

? 内容说明,源自2014年录制的王德峰老师讲座视频。关于言论基调,这个讲座本身是面向复旦大学【国学社】的同学,希望更多学子报名国学,因此,情感色彩上会明显偏向于中国古典文化。具体的解读、分析,并非不刊之论,兼收并蓄即可。

1、近代史100年,中国向西方学习了什么?

  • 选择了西方的政治制度
    • 例,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源于西方代议制的国会
  • 选择了西方的经济制度,市场经济体制
  • 从五四运动开始,引入民主、科学、哲学等思想文化领域的内容
  • 100多年的学习,对中国的进步有重大意义,带来了现代化、工业化,也带来了市场的原则和资本的逻辑,剩余价值规律也随之生效。
  • 带来了两个问题
    • 整个民族没有精神家园,即从一个物质普遍不满足的时代进入一个精神上普遍不安宁的时代。所以才会有了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国策,重建民族的精神家园和精神基础。
    • 并没有因为资本逻辑的引进而形成理性为基础的社会秩序,独立的个人之间也无法按照理性做基础的契约原则打交道,演变为了普遍的信任危机。
  • 所以,才出现国学复苏和被再度关注的现象。

2、全球化的时代,中国和西方的文化差异是否会被抹除?

  • 资本诞生于欧洲,生存方式是自身的增值。停止增值,就意味着资本死掉了。
    • 意味着要把全世界人的消费看成是它的市场
    • 把整个地球的资源看成是资本的原料
    • 一定要突破欧洲的疆界,征服非欧洲民族
    • 从而各民族告别孤立发展,成为了真正的世界史
  • 资本逻辑要求的社会关系的主导原则是,独立的个人之间建立以理性为基础的契约。
    • 中国文化中并没有理性的概念,
    • 所以即使引入了市场经济、资本的逻辑,只是把其作为获取利益的手段,社会生活的基本范式仍然是传统的,靠的是民族的伦理精神。
    • 矛盾产生
  • 全球化的发展,中国人还是中国人吗?
    • 接受西方体系的80、90后,一度认为自己是世界公民,中国人只是一个种族的概念
    • 知识和学问体系:小学、初中、高中的课程体系来自西方,只有中国历史、语文里面涉及中国文化,大学的学问体系中国学占比更少。
    • 业余生活:欣赏西方艺术品,看西方的好莱坞大片和书,吃肯德基、麦当劳,穿西装革履
    • 每一代年轻人都曾经崇拜、向往西方,觉得那里才是自由世界,最好的社会。
    • 但是,Culture Shock仍然存在,西方国家生活的中国人也会更加爱国。中国人仍旧是中国人。

 

3、《文明的冲突》中的文明划分,划分依据是宗教

  • 基督教文明:西欧国家,天主教或新教都属于基督教文明
  • 伊斯兰文明:阿拉伯地区
  • 东正教:俄罗斯是核心国家,希腊、土耳其也算
  • 中华文明:儒教
  • 日本文明:孤独的文明,公元300年开始学习中国文化,学了儒家和佛家,但是没有学到道家。日本的国土狭长,并不适合道家思想,比如退一步海阔天空 :)
  • 拉美文明、印度文明、非洲文明,没有产生一个统一的文明区。
  • *儒家不是宗教,中华民族是很少的一个无宗教文明。

4、中西方文化差异根源之一,汉语。

  • 语言是什么?
    • 从科学角度来看,是一套符号工具的系统,用词语给外部事物贴标签,然后组成句子,保存和传达信息和知识。
    • “语言是人存在的家”。人有语言,所以有世界,大地、山川、河流、星辰、万事万物。其他动物没有语言,所以动物只有环境,没有世界。
    • 人类对世界的基本经验、基本理解、最基本的生存情感,都包含在语言中,具有的人生的基本态度,也是母语给予的。
  • 同样的基督教徒,中国人信教,可能是要上帝帮助儿子高考成功,但是上帝要做、能做的是,拯救你的灵魂。
  • 语言积淀和保存了人生态度、生命情感和世界理解,一种语言的消逝是对世界的理解框架的消逝。
  • 凡是能够体现、凝聚中国思想、文化精神的汉语词语没有能被翻译成欧洲语言的。
    • 例,《道德经》被翻译成多种欧洲语言的文本,但其实是翻错了的,母语为汉语,同时精通西方语言的人也难以完整表达其中的含义和境界。
    • 例,缘分。今天在这里认识你,真是缘分啊。我认识你,是没有预先计划的,有偶然性。但是我们的认识又发生了,也有必然性,因为是500年修来的必然性。缘分包含了一对对立的范畴。
    • 例,各种西方的文字被翻译成中文,会遇到直译还是信雅达的问题。纪伯伦的《我曾经7次鄙视自己的灵魂》
      • The second time when I saw her limping before the crippled.
      • 直译版本,第二次, 当我看见她在腿残者眼前跛行而过时。
      • 传播更广的版本,第二次,当它在空虚时,用爱欲来填充

5、《金刚经》的三句义与西方实体论

  • 佛说世界,皆非世界,是名世界。(如来说有一个世界,都不是世界,所以称它为世界)
    • 世界存在,但并不是以实体存在的,是由“缘起性空”组成的,
    • 例,佛家的观点中,矿泉水瓶没有实体性的存在,自性本空,没有自己的本性,但却由各种条件(因缘)汇合起来组成。
    • “缘会则生,缘离则灭,万事万物,无不如此。”
    • “我出生在我父母所组成的家庭,我在这个家庭长大,自然而然的认为这个Family应该永远存在,00年我母亲去世,06年我父亲去世,这个家庭不再存在。”
    • 曾经没有,将来也会没有。但是缘起是真实的,所以称它为世界,世界是一系列缘起。
  • 西方的宇宙观是实体的宇宙观,会不断追问世界成立的实体基础是什么。
    • 分子的基础是什么,原子的基础是什么,原子核的基础是什么,夸克是什么……
    • 例,还是矿泉水瓶,按西方的观点是基本粒子组成的(但是如果伴随着矿泉水瓶的回收再利用,构成的基本粒子还在,矿泉水瓶已经消失。只关注当下的状态)
  • 恋爱时,心目中在寻找一个理想的丈夫或妻子,这个美好的愿望构成了如柏拉图所说的“理念”,理念即实体。但是没有谁是天生的丈夫或妻子,丈夫和妻子是交互性关系,缺了一方就没有另一方。生了一个儿子,同时儿子也把我们作为父亲或母亲生出来了。

6、补充,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释迦牟尼的宇宙观”

  • 色即是空
    • 一粒种子萌芽了,种子就没了;芽继续成长,长成了成熟的植物,芽也没了;植物后来结出果实。
    • 金戒指是金子、金碗是金子、金项链是金子。
    • 原先的树木,后来腐烂了,变成肥料,又变成了树、花、草。
    • 这些都是色,它始终守不住自己。它不是自身,它没有自性。比如玻璃杯,需要玻璃的材料、工匠的制作、制作的目的,这些都是缘,各种条件合成了杯子,缘一散,杯子就没了。
    • 色即是空,即没有什么东西保存的住。
  • 空即是色
    • 色从空里来,所以空不是无,叫以空为体。
    • 金器可以融化掉,但它总以金的形式存在;树木可以腐烂,变成肥料,但也会有基本粒子的存在。
    • 空总是以色的方式呈现。
  • 与蔡志忠理解的"色与空"的比较一辈子有多长,当下有多短?--《私藏系列》1

 

7、中西方实体观念差异的原因

  • 根源来自中西方地理环境的差异。
  • 中国是广大的内陆国家,很快从游牧生活转入到农耕文明,开始长久的定居生活,自然村落中人与人的血缘关系可追溯。可以用亲族关系作为社会秩序的基础。
    • 中国儒家、道家和中国化了的佛学在宋明结合,共同形成中国文化精神,没有一家有实体观念
  • 西方文明的发端,是爱琴海文明(路径依赖)
    • 多岛屿的地理环境,部族为了寻找更好的自然环境会不断的殖民到另一个岛屿
    • 不同部族间的和平共处需要统一的社会秩序,只能依靠契约。
    • 但是人定的契约,可以被破坏,所以需要构造神的世界,用神的秩序、道德来规范人间的秩序。早于西方哲学,宗教已经分出了现实世界和神的世界。
    • 宗教religion,本意是人与神之间订立的契约,要恢复它。人类的罪恶来自人破坏了人与神订立的契约,于是人受到惩罚,重建这个契约叫宗教。
    • 苏格拉底、柏拉图建立了第一个完整的哲学体系,理性语言中,神的世界叫理念世界。

8、理念世界如何理解

  • 例,什么叫锤子?我们认识到这是一把锤子,并不在于它的外部特征,而是心中本有了锤子的理念,每一把具体的感性的锤子都是对锤子理念的分有、模仿。我要把图钉敲到桌子上,通常我使用的锤子不在场,我就可以用手表把图钉敲进去,手表一定不像锤子,但是我仍把它当锤子用了,因为心中有了锤子的理念。同时,手表并不能很好的完成锤子的工作,锤子也不能完成液压锤的工作,每一个感性的事物都是对理念的不完善的模仿。
  • 现实世界是不完善的,因为现实世界都是由感性事物构成的,而这些感性事物都是对理念的不完善的模仿。这些缺陷决定世界应当被改造。
  • 改造事物,让它更接近于理念,产生进步。

9、改造带来了什么?

  • 同样吃一个鹌鹑蛋,西方人面对盘中的食物,举起手中的刀叉,是主体面对客体,解剖分析完吃下去,叫主体消灭客体,“技术的原则”;中国人用筷子叫艺术,用筷子完成一次天人合一。
  • 中国思想文化中发展不出西方的技术,我们改造自然物的方法是更好的实现天人合一,所以原则是艺术,“手工艺”
  • 西方则根据资本的要求,用技术改造自然。柏拉图的理念论得到了最充分体现
    • 可以创造出自然界本没有的东西,比如泡泡糖,无法在体内完成代谢。
    • 比如白色污染,比如氢化植物油(动物奶油不够用,所以在实验中创造了人造奶油
    • 再比如,核能,核能的利用有一个前提,被绝对安全的利用,人不能以为自己在理性的武装之下就可以不犯任何错误。面对福岛核电站的泄露,人类无能为力。
    • 柏拉图主义,有重大的成果,但也包含了巨大的危险。
  • 现代社会秩序也不再按照宗教的法则来建立,而是理性的、平面化的社会,这样的社会秩序可以带来效率。
  • 中华文明是农业文明最高发展程度的民族,但是始终需要靠天吃饭,受制于自然界。而通过技术的运用,可以不靠天吃饭。
发布于 2021-04-28 21:02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