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上没什么藏得住的秘密,真善美、假丑恶早晚会暴露,唯需要契机。她fake!这个她就是咱们的华裔 1.5代小留成长起来的攀岩馆Owner。在一些单纯直接的美国人的思维里,她的一些情绪难以理解。他们的难以理解,我恰好可以理解,挺难受。和不同的族裔打交道多了,会发现每个族裔对问题和情绪的提炼角度会有不同,但顶层思维都会趋于一个方向:Open,尊重当事人意愿,止损,向前。
OC场地科普:题目中的攀岩队场地危机来自疫情后遗症。我们攀岩队的驻场攀岩馆是大洛杉矶OC地区最早的攀岩馆。我们教练(Owner)接手时,场地是室内滑雪训练馆,后众多攀岩爱好者一起将它改造成攀岩馆。这就决定了建筑结构和经营方式(用户小众化)很难应对大疫情时代的病毒灾难。所以,疫情第二年,即2021年老板选择止损,场馆永久关闭。(止损需要智慧,更需要勇气。人性都一样,对于自己投入巨大的地方和人很难做到止损。)
我们教练:是攀岩业内少有的黑人从业者,风趣且绅士。接受过良好的家庭和社会教育,在攀岩者群体内受尊敬。随着我们团队的崛起,执教能力和声望在业内和家长中倍受认可。
事态发展1:在OC地区娱乐和运动场所逐渐重启时,我们受邀到SenderOne攀岩馆训练。话说,场馆永久关闭后孩子们的团队并没有解散,因加州的地理和天气优势,我们有时会在户外玩耍训练,有自己的训练计划。
SenderOne和大部分场馆一样,因很少人返场,入不敷出。这时老板热情地邀请我们团队驻场训练。我们团队疫情后有一半家庭再也没能回来,但核心家庭依然稳定。教练接受驻场邀约后,我们又有了“家”。这在疫情的艰难时期多多少少带给SenderOne稳定收入,分担了压力。
毕竟是客场训练,我们的训练时间安排在晚上避开主场团队的训练时间,费用也猛增。我家俩娃,除了训练费又增加了会员费,预算就多出很多倍。当时,训练量增加,孩子们的脚也长得快,鞋子更替频繁,一下子就从纯体验式开销无关痛痒直窜到了高消费项目。
这就使我家不得不思考我们与该项目之间的当下和未来。这时对该项目一无所知的我们才决定让孩子们开始参赛,以便对项目有更深的了解。
关键词:疫情后遗症,热情邀请,客场训练,参赛
大环境:在加州各体育项目的开展中,租用场地比较普遍。但美国的攀岩相较于欧洲是后起之秀,尚不普及,大部分人说起攀岩都会提《Free Solo》这部奥斯卡获奖记录片,但为什么Free为什么Solo,精彩在哪里都很难道出原委。也就是说,其他项目早已习以为常墨守成规的处理方式,在攀岩项目中仍有待商榷。也可以说正在缔造一种新兴文化,更高阶的文化。
人文情怀:客场训练后,因为感激,许多家长都办了场地会员卡,请场馆教练私教,积极参与和支持场馆活动。因为投入增加,不仅孩子,家长们也进步巨大。比如入驻当年的后半赛程,团队最弱小的我开始鼓起勇气做赛事义工,了解赛制,协助孩子们理解项目。为了鼓励我的孩子与该项目建立亲近的情感,USAClimbing赛事组织家长还请我家孩子拍摄广告宣传片。为了让更多华人到现场体验,去年圣诞节期间我还组织我们社区故事会家庭做Event。期间与该场馆员工们互动频繁,见证着彼此的成长与支持。
事态发展2:疫情后第一个赛季参赛的孩子少,我们团队参赛的孩子全部晋级区域赛,部分晋级全国赛。第二个赛季开始有从其他团队转来的孩子,一问之下全部是不同年龄组晋级全国赛的选手。其中包括几户日裔家庭。日裔因出了明星级选手,有精神领袖。无论在日本本土还是美国, or世界范围内,日裔在该项目中都表现出挑。与这些新加入的日裔家庭互动第一次让我直观了解了一流运动员家庭的产生和日常运转节奏,这也带动了我们整个团队的氛围。
攀岩竞技包括三项,一项大区赛完结后进入下一个项目的比赛,如是,最终的全美大赛安排在暑假。进入第二个赛季,也就是当下赛季,我们团队在第一个项目中一路碾压式晋级,小区赛和大区赛中皆以绝对优势勇夺冠军。在第二个项目赛季刚刚开始时引发了题目中的场地危机,被下了逐客令,连续两周资格赛前被Sender一方的负责人找麻烦。
按照美式处理方式,通常会邮件往来提前通知意向,沟通,做决定。我们是租用方,无论Owner当初怎样夸口邀请我们,该付的租金我们照付,团队聚会我们另找地方,只在训练馆,而不在主场馆集体训练,能绕行的都绕行。但场馆负责人和原本热情的主场教练员的态度发生了骤变,让我们团队感受到对孩子们不友好。所以比赛前一天晚上召开紧急会议通报情况,让大家预先有所准备。
第一个项目一级一级碾压式晋级的气份带动下,我也鼓足了勇气第二个项目赛季开始时启动了我的创业计划。也就是一些苗头出现时刚好赶在我的创业点上,加上我的英语有限,没条件参与八卦,场馆工作人员也一直都挺好,所以对细节不敏感也就一无所知。Zoom时大家神色凝重提到了几个名字,我没有完全get到来龙去脉,只知道主场团队有几人在发难,以非正常的方式沟通,赛季结束后我们将限时离开。一阵即将无家可归流离失所感带来的辛酸,让我忍不住噼里啪啦哭了起来。会后短信大家长们确认团队不会解散,眼泪也没止住,直哭到第二天一早醒来,眼睛肿肿地做早场裁判。
离开就离开吧,反正这儿也不是我们的家,早晚都要离开。差不多10天,日裔家长又通知团队Zoom,而且提醒不允许孩子们参与,孩子们是第一位的,避免不必要的情绪干扰。这一次是说我们可能等不到赛季结束,随时会离开。上次只是说负责人,这一次是场馆老板当面无端发难于我们的教练,情绪一度失控?虽然场馆负责人代为道歉,但教练和大家长提醒,要做提前离开的心理准备。停止沟通,维持原状,直到离开。(低调处理)
我调研的结论是:老板是年轻创业者,有银行贷款,疫情前有两家店,并且着手拓展接下来的几家店。疫情扑来,所有场馆关闭,不得已也停止了所有扩张计划。在反复重启的阶段,没有客人前往,馆内生意艰难维持,入不敷出。疫情第二年,同业相助,邀请了主场永久歇业的我们团队驻场训练(夸下哪些海口不得而知),成就一段佳话。
疫情开始到如今整3年,我们团队客场训练2年之时,客场团队成为大区冠军为导火索,给主场团队的年轻教练员带来困惑和压力,挑起了事端。 从经营的角度讲,青少年体验式camp是攀岩馆经营稳定的收入来源,因此无论维持原来的两家馆,还是需要扩张的新馆都需要大批教练响应支持。主场年轻主教练面对客场的资深教练没有了往日的友好,也没有了尊重,客场的成就引起主场的不适。恋爱“蜜月期”结束,直接进入了“离异”程序。
怎么说呢,主场团队太年轻了,除了华裔老板本人已婚有一个孩子,其他几人都是20几岁的年轻人,未婚无子。而我们客场团队全部是完整稳定的家庭结构,即便单亲家庭也有亲近的祖父母,对孩子们的爱非常完整,孩子们和家长之间都很亲近,家长的职场经历完整。所以又有点应对不成熟的青春期反应的感觉。我理解的成熟的做法是开放沟通,探讨技术环节,一起努力陪伴所有的孩子们一起长大。而青春期反映下,现状是将最杰出的教练视为妒忌和攻击对象,驱逐专业团队。
我们的教练已晋级为国家队教练,完全可以胜任教练的教练。而且不仅是教练,更是孩子们的人生导师。
***********************************************************
之前搜集的信息显示老板是懂中文的华人,13岁独自留美寄宿,升学和职场都是华人父母期待的理想成功模型。表面看来生意做的风生水起,在职场内的发展也相当不错。但为了扩张自己的生意,以非正常方式驱逐大区最专业团队的行为,多多少少埋下了潜伏危机,未来会以什么方式爆发很难说。是的,我们不认为他们驱逐的是教练,而是整个团队。起初负责人提出让我们限时离开,并保留探讨空间时,勉强还能应对。但华人老板情绪失控攻击我们的教练,就相当于与我们团队所有人树敌。我们队所有人和黑人教练站在一起。如果我们想,那么将不仅是我们... ...鉴于教练已经明确表示到此为止,我们也在自我控制。
因年轻的华裔老板出现情绪失控导致无法挽回的结局和产生的一系列人品危机,现在基本上可以定性为独自留学的小留成长过程中积攒的不安感引起的后续事件。
除了具体问题,我想到的进一步问题是
1、没有父母陪伴的少年留学生的心理建设问题,要怎样关怀才能使他们拥有健康的人生。这是个例还是泛例。
2、在高科技行业印度裔碾压式成功的大背景下,华裔年轻人在职场上想大有作为,遇到同类问题要怎样正视问题,解决问题才能“相爱如初”,亦或“友好分手”,避免尴尬,实现共赢,得到尊重,提升职场声望。
我科普和梳理只能到这种程度,欢迎提出具体问题,越具体越好,尤其欢迎新思路。祝周末愉快!
3/25/2023 尤其开心IVY (待完善)
攀爬,和走,跑,吃一样是人的天性。它的特点是立体,通过肢体的纵横延展到达目的地。攀岩做为运动项目是现代运动中最前沿的带有新文化特质的项目,也是继走跑类项目,游泳项目以来,最贴近人类天性原生态的项目。这是由该项目的技术特点,形成,受众人群,普及和发展决定的。
《关于攀岩的一切》(科普类,创作中)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70106/128820.html
对呀,这不就是一些青春期儿女的反应吗。成熟的父母一目了然的事,总觉得自己无所不知,时不时搞点措手不及。同时我们团队更加亲近了,应对过程中,每一个家庭都稳定,有担当,显示了良好的教养和处理危机的态度。学到很多。不愧是结构多元的一流团队的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