匝瑜

血壮山河-抗战第一书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5000 血壮山河之武汉会战 序言

(2023-02-06 05:04:44) 下一个

《武汉会战》序言

 

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一场大规模战役。

日本大本营在决定开展徐州会战之时就开始计划攻占武汉的“武汉攻略”,参谋本部的方案是一个军沿平汉线南下,一个军沿长江西进,九十度角夹击武汉。

1938年5月底徐州会战结束,日本大本营便拟定了当年秋季攻占汉口和广州的作战指导大纲,意图“通过这一作战,可以做到以武力解决中国事变的大半”,6月15日,日本御前会议正式决定实施攻占武汉的作战。

 不仅如此,日军大本营一边进行徐州会战,一边掌握进攻态势,为武汉会战作态势上的准备,最好是徐州会战结束时各部队的位置及态势即为武汉会战发起时的位置和态势。由于兰封会战失利,国军不得不掘开花园口阻敌,由此造成了黄泛区地障,也意外阻止了日军沿平汉线南下攻取武汉的计划。

日军大本营根据这一情况只好改变“武汉攻略”的行动方案,意图华中派遣军沿长江一路攻取武汉,并于1938年7月4日在华中派遣军下编成冈村宁次第11军为进攻部队。

而华中派遣军认为一路攻取武汉困难太大,必须要在江北再发动一路进攻才能实现战役目标,但由于黄泛区地障,日军大本营只好将华北方面军第2军划归华中派遣军指挥,沿淮河向武汉攻击。不过由于徐州会战刚刚结束的原因及黄水夺淮,第2军集结非常困难,直到8月底才完成部分部队集结发动进攻,极大地影响了“武汉攻略”的实施。

武汉此时为国民政府的“行都”,军事委员会为“保卫武汉”也制订了相应的计划,并且于1938年6月中旬新编第9战区,在江南第9战区内编成薛岳第1兵团、张发奎第2兵团,在江北第5战区编成孙连仲第3兵团、李品仙第4兵团以保卫武汉,总兵力近110万人。国民政府也喊出了“保卫大武汉”的口号,似乎是要与武汉共存亡的架势,其实既定目标还是要放弃武汉,当然这是不能给小老百姓说的,目的还是利用武汉作战消耗日军,将战争拖向长期化再图胜利。

但是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的思想在“保卫武汉”和“放弃武汉”之间摇摆不定,其摇摆状况完全按照前线战情的发展,前线能扛得住,其思想就摆向“保卫武汉”;前线吃紧,其思想就摆向“放弃武汉”。军事最高领导人的战略思想摇摆,这是武汉会战最后失利的最重要原因。

江南第9战区司令长官陈诚绰号“小委员长”,其人并无半点儿军事才能,根本提不出任何有意义的作战方略,以至于在开战之初就轻易失去马当、湖口等要塞,而且由于战略思想错误,让日军轻易进占九江实现战役跃进,从而使日军“武汉攻略”立于不败之地,这是江南战场失败的直接原因,陈诚也就此摘得“三昌将军”外号的第一“昌”——丢失武昌。

江北第5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在开战初期就闹起了“情绪”,原因是所任安徽省主席的地盘在徐州会战时几乎全部失去,桂系抗日的目的找不见了,自然要闹回来,于是李长官“牙疼”了,回武汉东湖疗养院看病,这个事情并不是东湖疗养院的“牙疼”这么简单,书中咱们在看看李长官是如何“闹情绪”的,简直是闹出“花”来了。而代理第5战区司令长官的白崇禧同样差劲,代理两个月,指挥7个军与日军第6师团作战,连败200多里,以至于轻易失去广济重镇,使得日军得以从广济出发南下攻击田家镇、造成田家镇失守,使得国军失去长江最后一道防线。在此阶段中,第5战区代理司令长官白崇禧“白战神”及第4兵团总司令摸金校尉李品仙畏战、避战、耍赖简直是无以复加,以至于蒋介石亲赴江北“督战”,而李长官却把委员长的督战写成了“赶蚊子”。桂系的避战是江北作战失败的直接原因,而武汉会战最后,李宗仁如同徐州会战一样弃阵而逃、第5战区长官部再次断电失联。

战史一般对武汉会战持肯定结论,“武汉会战历时4个半月,以国军主动撤出武汉而告结束。不仅使日军又遭到一次战略性的失败,而且成为日本由战略进攻走向战略保守的转折点。”而匝瑜认为历时4个半月武汉会战是失败的,因为存在胜利的可能性,也就是在1938年守住武汉。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匝瑜所揭露的武汉会战真相与战史再一次不一样,而且不仅仅是上述几点,例如“万家岭大捷”中的日军第106师团到底是怎么样迷路的、田家镇要塞失守背后的内斗、宋希濂如何冒功、如何算计友军等等……

特别是匝瑜认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在抗战初期有四大失误,一是战淞沪、二是不守山西、三是杀韩复榘,第四个失误就在本书论述。

武汉会战波澜壮阔、战事复杂,胜利与失败交织、荣誉与耻辱混合、忠诚与背叛对抗。上层慌张谈判媾和,底层决死战斗;国府上层勾心斗角乱七八糟,基层官兵忠勇奋战浴血赴死,本书着重纪念几支英雄部队——在田家镇被友军出卖而打出“虎贲”名号的第57师、在万家岭与敌同归于尽的第91师,等等……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