匝瑜

血壮山河-抗战第一书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4010 血壮山河之兰封会战 中央开花 6

(2022-12-14 05:00:01) 下一个

 6

 

宋希濂上过军校,打过硬仗也打过软仗,和敌人拼过命最后也可以投降保命,当然最后关头没自杀成。不过自杀有真自杀也有假自杀,这个事情在现场一看就知道,因为大多数事情都可以假戏真做,唯独这个假自杀只能假戏假做——万一弄假成真如何受得了,是不是?

不过这些假自杀的把戏倒是功德林的战犯们很多都干过的,一般人到了这会子也是武功全废,可是宋希濂不介,坐了几年监牢争取到第一批特赦出来了还能搞一搞别人的老婆——别人是赌场失意、情场得意,而宋将军是战场失意、情场得意。所以讲这个人从小到大都是很聪明的,没有不聪明的道理。怠战?这个问题当然要掩饰掩饰。

如何掩饰呢,很简单,《匝瑜定理》早已总结好了,一个是在时间上做做手脚好了,再一个就是有些东西干脆不写。除了21日、22日的问题之外,宋希濂在回忆录继续做手脚,宋军长自己记述的是两点钟开始攻击,四时军长进入仪封。而《陆军第71军兰封会战战斗详报》记载,是在两点钟就已经攻克了仪封,宋希濂是在三点钟进驻仪封的。

要是按照当事人的说法,四点钟进入仪封,再观察、炮战啥的,这就到了几点了?这不就快下班了嘛?很快就到了“战到黄昏时”——下班!而两点钟就已经攻克了仪封,这还有半个工作日呢,没有不干活的道理啊,是不是?

不写的东西就是“分两个纵队”的另一路。一个团正面攻击,一个团侧翼包抄,再有一个第519团,从仪封西侧南下,对东、西岗头进行警戒。这没写出来的行动恰恰说明宋希濂对敌情的掌握是很清楚的。

宋希濂是很了解此时的战况的,前一天晚上派出小部队沿铁路向西搜索,很快,也就“六七里”就和第264旅取得了联系。推测来看,一个是第264旅有由高集向东前进的任务,再一个,廖龄奇当然也有可能和师部、军部联系企图了,如此就直接地联系上了。

按照蒋委员长的作战计划,东西两路大军都已达成各自的战斗目标,占领了敌军驻地,问题只有一个,日军第14师团哪里去了?很明显是扑空了,第一次打击完全落空了。

此时,第155师前哨营已经抵达仪封南面、铁路南侧的白口,从以上两件事来分析,东路军的目标并没有局限于战前所定的内黄集一带,失去目标之后就不断向西追踪,第264旅是沿着铁路北侧前进,第155师是沿着铁路南侧前进,十几个小时推进50里地,而且一路上日军后卫部队屡屡小规模阻挡,看来李汉魂指挥的东路军是毫无停歇、坚决西进。

宋希濂于是赶往白口,与第155师前哨营接头,和李汉魂电话联络。宋希濂并不属于李汉魂指挥,二人只能互通敌情,宋希濂趁机提出要第264旅归还建制。对于李汉魂来讲,此时敌踪不定,下一步的战斗不知如何走向,第264旅也坚决完成了昨天的任务,现在又与本部联系上了,自然是应该还给人家的,不过还是要请示当初拨归命令的发布者才行,于是让宋希濂请示薛岳,并且表示自己一方是毫无问题的。宋希濂随后与薛岳联系,薛岳当即同意第264旅和第518团归建。薛岳身在商丘,现在知道扑空了,但是对于日军脱离现地西进也不能判断企图,而且委员长下一步的打击计划还未出炉,只好说跟踪追击吧。

李汉魂接命之后催动第155师在铁路南侧向西直追,而宋希濂收回第264旅及第518团之后,于23日下午三点展开行动,在铁路北侧开始向西前进。

你不进攻俺就不跑,日军其实并未走远。很快第71军与日军后卫部队接火,一接火就停下战斗,由于第71军部队多,那就延翼战线,这样就在仪封南面形成了一条大弧线。打了两个多小时,天也快黑了,日军再次撤退,第71军再次停下。

很明显,日军后卫的任务大概就是警戒线,连防线也算不上,作用就是探明国军企图,接火之后打一打就跑。这种情况是一眼即明的,日军此时深入我方腹地,在这个方向面对大军作战消极,那肯定就是要在别的方向搞什么东西了!这实在是不用上什么军校不军校也都能想得出来的。由于没有整个战场的侦查手段,这个时候那只有低头猛攻,先击破日军警戒线然后一直打到日军抵抗线再说,说白了就是扑上去咬住敌人!

可是第71军并未这样做,并没有对东、西岗头之地发动进攻。这个问题想来想去想不清楚,只好胡乱分析,俺给他们总结出了三个原因,

第一,战役设计就不对头,前文咱们已经分析了,委员长亲自制定的作战计划是个半外行的东西,先天不足。

第二,先天不足后天补,前敌指挥就是干这个“后天补”的。可是薛岳只是照转委员长的作战计划,并没有组织实施,这样就造成了东西路两张皮,各打各的。具体到东路,就让李汉魂为司令,而西路连个头都没有。这样看,薛岳身在商丘,并没有在前敌总指挥的指挥位置上就位,以常理推测,薛岳是应该积极投入去执行上级的作战计划的,可是还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此时,第5战区司令长官部已经失去联系三天了!

这实在是太要命了!

60万部队啊!要是让俺碰到这种情况,非上吊不可。那么薛岳留在商丘不能专注于西线,必须随时准备应付东线的情况,恐怕也是应该的。

第三,一线指挥官怠战,这就是指的是宋希濂了,而李汉魂是一直不停催动部队追击日军的,从21日晚行动开始,一日夜小规模战斗不断前进50里地,可以说是毫不停歇。而宋希濂,首先是推迟行动,再就是仪封轻易得手之后就停止前进了,守备仪封的2、300日军也是驱逐而已。从22日晚在仪封南面遇到日军警戒线停止后,23日下午还是在仪封南面再次遇到日军警戒线,还是停止!这就为日军主力争取到了整整一天一夜以上的时间!

当然这里边有指挥体系上的问题。李汉魂在商丘直接接受薛岳的命令,委任为第一路总指挥,除本部之外,第74军、第71军第88师第264旅及第87师第518团都明确指定归于李汉魂指挥,如此虽然在内黄集扑空,但是李汉魂还是可以指挥各部继续向西追击。反观西路,委员长直接命令桂永清防守兰封至阳堌一线,宋希濂负责进攻仪封、楚庄寨、马王寨一带,这个命令可以说可以、也可以说不可以。说可以,因为分工还是明确的,一部进攻、一部防守;说不可以,如果战况发生变化,是不是有必要统一指挥这两部分?如果两部分互不买账,岂不是自找麻烦?而实际情况恰恰如此,宋希濂、桂永清就是大闹意气,这在宋希濂的回忆录里就是自话自说、咱们也是看得很清楚了。如此,宋希濂轻易“完成”进攻仪封以西的任务之后,对仪封、兰封之间的日军是视而不见啊。

从以后的战事来分析,宋希濂的怠战确实带来了很大恶果。宋希濂应该奉命在21日晚就向仪封进攻,而不是在22日上午九点才开始出发。这样,就会在夜间在仪封与丰岛房太郎率领的右支队展开战斗。此时第14师团主力正在集中,准备向西运动,是无暇顾及这个方向的,而丰岛房太郎必定要坚守此地屏护主力。

两军战斗到22日天明,战况发生变化,日军主力西转,国军东路军逼近,而宋希濂可以根据战况调动第61师改变进攻目标转到此方向来,可以包抄日军右支队,或者侧击。仪封只是一个土寨子,无坚可守,可以断定日军右支队在此地必受损伤。

此时丰岛房太郎必须就要跑了,如果不跑,东路扑空的李汉魂所指挥大军有可能认为这就是日军主力,就是战斗目标,围将过来,这几千日军是无论如何也活不出去的。丰岛房太郎一跑,当然只能尾随主力向西跑,国军自然跟踪追击,这样就会影响到日军主力的行动,而且丰岛房太郎这个尾巴也基本被重创,土肥原贤二还要另想办法,可是又不能在此地停留,如果停留的话就会遭到国军东西夹击,没有补给是不可能坚持得住的,那只有还是执行西进突破再北上占有黄河渡口才行,土肥原贤二只好不得不再次分兵,重新组建后卫部队,因为屁股着火的时候是不可能一心一意往前拱的。这样一折腾,日军占领兰封几乎就不会发生,兰封会战恐怕就会换个名字。

而实际情况是,丰岛房太郎所率领的右支队几乎是毫发无损地完成了后卫和吸引国军主力的作用!到了后来,日军步兵第2联队袭占兰封,而兰封筑有坚强的国防工事,这和仪封的土寨子如何相比?结果第71军两个师再加上第46师第136旅一部连打三天攻坚战,战死一名旅长、两名团长、自己枪毙一名师长,日军步兵第2联队还是逃脱,这对整个兰封会战的影响有多大?

所以讲,在这一阶段的作战,无论蒋委员长制定出什么样的计划出来,也是达不成围歼第14师团的目标的,而重创丰岛房太郎所率领的右支队,是绝对应该完成的。可是由于宋希濂怠战,日军右支队毫发无损地完成了吸引国军主力的目的,为师团主力争取了一天一夜以上的时间。一里一外,这个差距真的是差不起。兰封会战战役层面上的失败是肯定的,因为第5战区崩溃,徐州方面日军可以随便支援兰封第14师团;而战术层面上的彻底失败,重要原因就是宋希濂怠战,罪不可赦。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