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珊博士心理工作室

专业的心理干预,情绪调节,亲子关系,两性关系等心理主题的原创小文。旨在普及心理科学知识普及,推动大家对心理咨询的认识和重视。欢迎提问和讨论!
正文

爆炸后早期心理干预,人人有责!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谈爆炸后如何为孩子伴侣父母朋友构建心理支持

(2015-08-14 07:56:46) 下一个

美国在接连经受911,飓风,龙卷风的打击后,美国国家儿童创伤联合会和美国国家创伤后应激综合征(PTSD)中心携手合作,联系美国各地拥有丰富灾后心理干预的心理学家们整合了一些简单实用的,有翔实研究依据的心理急诊方法(Psychological First Aid)。说这是“急诊”,因为大灾难发生后的一段时间内,可能都没有条件进行长期稳定的系统性的心理咨询。最先接触创伤人群的往往是赶往第一线的救援人员,亲人朋友邻居等等。这些人群如果能掌握一些基本的“心理急诊”知识,在灾难后的动荡不安时期里,便很有可能成为彼此心理上的支柱,有助于降低长期严重精神创伤后遗症发病率或持续时间。

 

急诊方法的内容非常多,涵盖也很广,我在这里只想结合自己的经验为大家提供一些切实有效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心理急救宗旨:

减轻压力,帮助满足即时的需求,增强适应性机能

而非重复幸存者灾难中的经历和丧失了什么

 

人人都应掌握的基本点:

态度:人性化且富有同情心的

当我们身在灾难中的时候,可能在压力,悲伤,精疲力尽的情况下忽略了周围人的感受。尤其是当家人孩子在不停的哭泣的时候,心烦意乱的大喊“哭什么哭”“光哭有什么用”可能还不如一句“我知道你很悲痛”来的掷地有声。

在提供帮助前,先有礼貌的观察一下,然后用尊重的态度询问你怎样能帮上忙。

行动:提高安全感。

灾难后,丧失安全感是最大的心理威胁之一。对死亡的恐惧可以压垮一个健全的心灵。安全屋,衣物,水,食品,实时信息分析,都是很好的破冰方法,可以有安抚作用。了解了生还者的即时需求和担忧后,就可以更有效的有的放矢。

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向受助者保证他们现在彻底安全了,除非你有足够的证据表明目前的状况确实安全了(没有后续爆炸等等)。

情绪:想要帮助别人的时候,自己要尽量保持镇定。

人心慌慌的时候,镇定的人往往是群体情绪调节的好标榜,周围的人会被感染然后慢慢模仿。做好心理准备,面对你的帮助,对方或者避开你,或者带来大量的情感巨浪将你淹没。说话时保持镇定,语速缓慢,尽量用详细具体的词句,不抽象,避免专业术语,有耐心,有问有答。如果受助者想要说话,做好聆听的准备,边听边想他们想要传达的是什么,你怎样能帮上忙。

社会支持:帮生还者联系到认识的人,或其他种类的社会支持。

孤单彷徨的时候,遇到认识的人抱头痛哭一场都是幸福的。当知道有这样几个或者一群人在自己身后支持着自己的时候,这种归属感和被需要感都有助于慢慢驱散恐惧。如果你要帮助他人联系社会支持,请记得提前沟通清楚你什么时候能够提供帮助,什么时候不能。沟通不良可能导致生还者重复体验被抛弃感。

自我救助:积极应对,强调自己他人的优点长处,救助他人时注意自我情绪调节。

指出受助者的积极面,例如,他们是怎样让自己安全逃脱的,他们在事发时和事发后是怎样帮助别人的。帮助他们意识到自己做的好的地方。

 

有意无意中,提供帮助时要避免

  • 不要随意假设幸存者经历过什么。

  • 不要假设每个经历爆炸的人都有创伤。

  • 不要贴标签,避免 XX症状,诊断,心理问题,等字眼。

  • 不要以高人一等的态度对待幸存者,如关注他们的无助,脆弱,错误,残疾,等等。

  • 不要假设所有的幸存者都想或都需要跟你谈。很多时候,你人在大家看的见的地方就足够了。

  • 不要询问具体发生了什么。

  • 不要提供不准确的流言。碰到回答不了的问题,如实告知,然后去了解真相。

 

面对儿童和青少年:

爆炸波及的地区,有孩子的父母,请学习以下技巧:

  • 对幼小的孩子进行干预时,坐下,让自己保持在孩子眼睛水平线的高度。

  • 面对学龄儿童时,将他们的情绪,担忧,和问题用语言表达出来,用简单的语言标注他们的普遍情绪,如:生气,伤心,害怕,担心,等等。要注意的是,一定不要用激烈极端的情绪标签,如恐惧,因为这样的词语会增加孩子的焦虑和压力。

  • 倾听的时候要仔细,时不时的询问他们,确保你理解他们想要表达的内容。

  • 爆炸后,儿童在行为和语言上可能会有一定的退行表现,家长老师不要过分慌张。

  • 跟小孩子聊时,尽量用和孩子认知发展水平匹配的语言。太小的孩子无法很好的理解抽象词语的概念,如“死亡”。尽可能的运用直观而简单的词语。

  • 跟青少年聊时,要用“成年人面对成年人”的姿态,借此传达的信息就是:我尊重你的感受,你的担忧,你的问题。

  • 爆炸后尽量为小孩子提供安全的场所休息玩耍,如果能有一些玩具,彩色图画书之类的就更好了,注意保证周围有充足的监管。

  • 爆炸后为青少年留出一些特殊的时间让他们聚在一起交流他们的担忧,并鼓励他们参与合适他们年龄的活动,如听音乐,玩游戏,编故事讲故事,等等。

  • 如果小孩子目睹了周围的人情绪非常激动,可以对孩子说:“那个人太难过了所以不能安静下来。有些人要花比别人更长的时间才能安静下来。如果你觉得伤心,很重要的就是你跟爸爸妈妈讲,或者跟其他能帮助你的人讲”!

  • 家长需要监控限制孩子从电视网络上看到太多相关的爆炸信息。家长可以告知孩子自己在跟进消息,会跟孩子们时时更新。当家长分享消息时,要注意筛选,如有让孩子非常悲痛的消息,尽量的解释清楚。可以说:“你已经经历了太多,这种时候,大家都想从电视和网络上获取信息,但是有时候这样做很吓人。如果你能适当的远离电视和网络,那是最好的。如果你看到或听到什么让你非常困扰的消息,记得告知父母”。

  • 如果孩子有家人去世,孩子每天显露悲伤的时间可能很短,但是就算孩子参与游戏等积极活动,我们要记住,孩子内心经历的悲伤并不比成年人少。需要向孩子传达这样的信息:悲伤是正常的。

 

面对老年人:

  • 老年人阅历丰富,除了脆弱感外,还会有很多强项帮他们度过人生的大风大浪,指出并强调这些强项。

  • 对于听力退化的老人,说话人清晰,声音低沉。

  • 不要因为老人的年纪或外表就做出各种假设。

  • 有心理问题的老人更容易受到爆炸的负面影响。如果身边有这样的老人,尽可能考虑求助专业心理咨询师。

 

有亲人朋友逝去的幸存者:

  • 向悲伤的幸存者强调他们所经历的是值得理解的,正常的。

  • 交谈时用逝者的名字,而不是“逝去的人”等类似字眼。

  • 告诉幸存者,他们还会经受一段时间的难过,孤独,或愤怒等负面情绪。

  • 如果很长时间以后悲伤抑郁的症状都没有好转,影响了正常的日常生活,就需要考虑见专业的心理咨询师进行疏导。

 

不要说:

你很坚强;

她/他逝去的很快,没有受苦是值得开心的;

你做了你所有能做的;

你需要时间来悲伤;

你需要休息;

你会好起来的

 

灾难无眼,但是我们的心都系在爆炸灾区人民。你们不是在孤军奋战,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你们的强大精神后盾!

 

文/徐艺珊,美国临床心理学博士

资料来源:Brymer, M., Layne, C., Jacobs, A., Pynoos, R., Ruzek, J., Steinberg, A., ... & Watson, P. (2006). Psychological first aid field operations guide. National Child Traumatic Stress Network.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mzl9876 回复 悄悄话 这方面就目前的中国很难做到,忒多的原因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