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珊博士心理工作室

专业的心理干预,情绪调节,亲子关系,两性关系等心理主题的原创小文。旨在普及心理科学知识普及,推动大家对心理咨询的认识和重视。欢迎提问和讨论!
正文

为啥我们的沟通频率不在同一个波段哩?

(2015-07-22 18:06:49) 下一个
《左耳》这部电影上映的时候,听过这么一个关于情侣吵架的笑话:
女:我们分手吧!!
男:为什么?
女:你答应陪我看《左耳》的,我在电影院等了你一小时!
男:你TM还好意思说这事!你告诉我你要看左耳,我在耳鼻喉科挂号等了你一天!
从我们旁观者的角度,这对情侣的沟通远不在同一个频道,可是当事人呢?未必觉得自己有错,既然都是对方的错,自然要发脾气吵架甚至分手喽。
 
似的情景,爸妈们有没有很熟悉?当孩子们对自己大喊「你什么也不懂」的时候,当孩子们气冲冲的责问「你们根本就不了解我」的时候,当孩子一脸厌烦的嘟囔着「说了你们也不知道,有什么好说的」,当爸妈们重复着「我们是为你好」却没人领情的时候,爸妈们的内心,有没有颤抖着疼痛着?这样针锋相对的冲突下,当事人看到的感受到的是愤怒,是委屈,不明白为什么,也无法可解。而同样的情境,有时候,我们咨询师看到的是倾诉无门的孤独。
 
 
爸妈们委屈,觉得自己给了孩子倾诉的机会,然后「适时」的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建议,也就有了很多类似 「……嗯嗯,好,知道你的想法了,但是我跟你说呀……/但是我觉得吧……」,这样的对话。结果一番苦心被孩子嫌弃不说,孩子还觉得父母根本没听见他们说了什么。
 
而孩子们觉得气愤,爸妈总是把话题转到他们的想法上,总是从父母的角度出发看问题,这么多「但是」,还能不能好好聊天了?自己的想法没有被好好重视的感觉,时间长了,对父母的信任感降低,也就不情愿多开口了。
 
情侣间,夫妻间,家人朋友间,工作同事间,这样的例子也屡见不鲜呢!
 
这种误会是怎样产生的呢?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Edward Jones和Richard Nisbett在1972年曾提出一个感知不对称理论,并对其进行了十多年的取样研究。
 
这一理论认为,我们倾向于将自己的行为看作是可以修正的,受环境限制的,但是将别人的行为归因于不可更改的性格因素。他们用了一个经典的现象来描述这一理论:当应聘者面试迟到时,应聘者更容易归罪于不可控的环境因素,例如交通堵塞。但是招聘方的第一反应是这个人没有责任心。类似的,在日常沟通中,当我们认为其他人有能力好好做一件事,却做不到的时候,我们会做出一个判断:这个人内心不愿意这么做。因此,从父母的立场看,孩子是故意的不愿意沟通,不愿意「听话」。而从孩子的立场看,爸妈是故意不愿意花时间精力去倾听自己,故意用家长的权威压自己,故意不尊重自己的想法。矛盾由此产生,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沟通不良的后果可想而知。
 
 
沟通的关键是什么呢?

有人说沟通的基础在于倾听,也有人说,退一步海阔天空,大家应该互相理解,为对方留有余地,还有人说,沟通的时候要有平和的情绪,不急不躁。其实,从咨询师的角度看,「同理心」(empathy)正是所有这些沟通技巧的基石。当我们开始接受系统的咨询课程与训练时,第一课就是「同理心」,又称「共情」。这个基础没有打好,我们是不能开始接待真正的患者的。
 
「同理心」这一概念在美国最早由E. B. Tichener在1909年提出,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换位思考,设身处地的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美国实验社会心理学杂志(JESP) 2015年发表的一篇文献里通过四个实验发现,在真实的情境下,引导大家站在与自己持对立观点的他人角度考虑问题时,能有效的降低抵触心理,让沟通变得更顺利。这一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当我们面对一个价值观和人生经历完全颠覆我们自己观点的人,如何去同理?
 
正念疗法(mindfulness)的核心之一就是鼓励我们不带批判性(non-judgmental)。我做咨询的时候,记忆比较深的是一个来访者治疗结束时对我说,跟我聊天真的很舒服,也很有帮助,因为我是唯一一个不带批判没有评价的倾听她的人,这点连她关系融洽的父母都做不到。其实很多时候家长和孩子的僵硬关系也是来自于家长无时无刻不肯放下的评判态度。
 
难的不是如何让孩子更听话,而是如何让孩子和爸爸妈妈相互理解。那么,爸妈们到底该怎么和孩子沟通呢?

下一期,我们会通过生动的真实案例,来帮助爸爸妈妈学会运用和孩子沟通的「同理心」。也希望这些小知识能帮助大家日常生活中的人与人之间的沟通。
 
文/徐艺珊  美国临床心理学博士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