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5月,抗日战争进入最后阶段。为打通滇缅公路,20万中国远征军集结滇西,进攻龙陵、腾冲和松山。经过四个月的鏖战,光复了腾冲,而和腾冲战役同样以惨烈闻名于世的,就是松山血战。在通往松山的一条1000米长的山路上,简直是“白骨大道”。这1000米长的山路,就有超过2000名远征军的战士壮烈牺牲。
松山为云南龙陵县内第一高峰,海拔2690米。它耸立于怒江西岸,犹如一座天然的桥头堡,扼住滇缅公路要冲,及怒江打黑渡以北40里江面,易守难攻,号称东方的直布罗陀。侵华日军从1942年占领松山,防守松山的日军部队是第五十六师团下属步兵第113聯隊的拉勐守备队,指挥官為野砲兵第56連隊第3大隊隊長金光惠次郎少校。守備隊原始編制應該是113聯隊2800名步兵以及一個大隊的野炮兵部隊擔任守備,不過因為3個月前駐印遠征軍自印度北方發動攻勢的緣故,因此113聯隊大部分軍力被抽調至前線補充,只留下少量兵員以及傷兵負擔任務,因此在松山戰役時的日軍防衛部隊戰力嚴重不足,當時守備隊兵員組成為:
指挥官金光惠次郎少佐,该守备队配备重武裝有100公厘榴彈炮8門、山炮2門、反戰車炮2門、高射炮4門,雖然部隊人力嚴重不足,但火力結構尚稱完整。除此之外守備隊储备了100日分的粮食弹药。並以第一次中國遠征軍棄置的T-26輕戰車做為固定碉堡強化防衛能量,除去傷兵與後勤部隊,實際完整作戰兵力不滿千人。而主攻松山的则是宋希濂第11集团军中战功累累,号称“荣誉一师”的第8军和71军的新编28师,若以兵力论,中国远征军约为日军的30倍,取胜应当万无一失。
然而,远征军进攻计划数月前已泄密,日军早已做好准备,将龙陵和松山日军主力部分调往腾冲,而龙陵方向较为空虚。远征军对此毫不知情,继续按原计划攻击,在高黎贡和腾冲方面损失惨重。1944年5月16日,在龙陵方向作战的11集团军71军88师262、264团在平戛方向的勐糯三村缴获日军作战命令一份,方知远征军的攻势计划泄密。
远征军总部遂命令右翼20集团军继续攻击腾冲,而左翼11集团军由防御转为主动攻击龙陵、芒市,展开全线反攻。因松山久攻不克,弹药粮草等只能靠人力、畜力从保山大后方翻越山路转运,加上雨季影响,根本无法保障前线需要(运弹则无法运粮,运粮即无法运弹)。加上被调往腾冲增援的原松山守备队113联队长松山秀治又率队1500人于6月11日增援龙陵,远征军已经攻占的龙陵城区一部之防线被攻破,不得不退守相持,而腾冲攻势亦陷入胶着状态,至此,滇西战局全线告急。松山战役遂成为扭转滇西战局之关键。
卫立煌和11集团军将领研究作战计划
1944年6月4日起,远征军开始了为期3个月的十次松山血战,而以第十次血战尤为惨烈。9月2日,远征军开始全面收复松山的战斗。第8军指挥部推进到子高地。清晨6点,军长何绍周电话命令各部限本日肃清松山之敌,准备通车。午后1时,何绍周转各部卫立煌“申未冬”严令:“松山残余之敌为数甚少;目前全局成败,转捩点全在松山;限该军于本日将松山及大寨之敌全部肃清,不得藉口先后及顾虑任何牺牲;如逾限未能达成任务,着将负责之师长、团一起押解长官部,以军法从事,该军长亦不能辞其责!”当天,307、308团完全攻占大寨。深夜,第8军司令部下达次日最后歼灭全部日军令,103师师长熊绶春为左兵团指挥;82师副师长王景渊为右兵团指挥。另以245团为松山既占地区守备队,副军长李弥统一指挥守备队及右兵团。
第八军军长何绍周在指挥所观察敌情
远眺松山主阵地
何绍周和103师师长熊授春美国顾问利用高倍望远镜观察敌阵地
松山外围滚龙坡战场国军将士准备冲锋
攻下滚龙坡日军阵地缴获的日军轻机枪
滚龙坡日军阵地的105mm野炮
日军滚龙坡阵地的单兵掩体
这三个连在一起的小山包就是日军的滚龙坡阵地
翌日,第309团占领3号高地一座堡垒。当夜,日军组织兵力猛烈反扑,阵地得而复失。中国远征军司令官卫立煌当即电令第8军枪毙负有责任的第309团团长陈永思。何绍周在陈永思被枪毙后,令王光炜代理第309团指挥,并亲自与陈永思一道率“敢死队”攻占3号高地堡垒。当夜,再次遭到日军偷袭,阵地丢失,部队被冲散。荣3团团长赵发毕率20余名兵力驰援。经过一天一夜的血战,才将3号高地反扑之敌击退。9月5日夜晚,松山日军陆续向第56师团发出“最后处置”情况和“诀别”电报。次日,第244团第1营抵达战场,接替完备阵地。第245团与荣3团合力攻占3号高地。日军命令重伤员自杀,并残忍杀害部分朝鲜慰安妇。只有少数慰安妇逃走后获救。当时。朝鲜慰安妇朴永心已经怀孕,慰安妇问题从此为国际舆论关注。9月7日凌晨,远征军全力聚歼1、2、3号高地及马鹿塘残余之敌。日军113联队副官真锅邦人焚烧军旗后独自发起“死亡冲锋”,最终被中国军队击毙。松山战役取得完全胜利。
为了攻破松山子高地而实施“坑道爆破”美军用40头骡马运送3吨炸药到前线
8月7日为掩护坑道作业由82师副师长王景渊为攻击指挥官,统率82师246团(团长曾元三)和军工兵营,采取对壕作业办法,在日军子高地(松山顶峰)下挖坑道用炸药爆破山顶,为掩护坑道作业而进行的牵制性攻击,伤亡颇重。中间用电话指挥作战是王景渊副师长。
共3000公斤美制TNT炸药被装入子高地敌堡下两个药室,这是起爆瞬间
起爆瞬间,敌主峰碉堡被冲起数米,烟柱一两百米高。
蒋介石得知松山战役胜利后,在9月9日发电称“获悉松山阵地于9月7日为第8军攻占,心中极为欣慰”;并令第20集团军务必在9月18日前攻克腾冲。
史迪威也向远征军最高顾问多恩准将发电祝贺。何绍周致电军委会,提请叙奖第8军参谋长梁筱斋、第82师副师长王景渊、第103师师长熊绶春。同时,卫立煌致电军委会,以“指挥松山战役,战果辉煌”提请颁给第8军军长何绍周“青天白日勋章”。军政部授予第8军103师以特殊战功部队最高荣誉“飞虎旗”一面。一个多月后,远征军各部在炮兵、空军协同配合下向龙陵守敌发起第三次总攻,一举收复龙陵,日军不得不沿滇缅公路向芒市溃逃。
整个松山战役,从6月4日至9月7日长达95天,远征军先后投入10个团2多万人,共伤亡7763人,其中阵亡4000人,含失踪50人。日军死亡1250多人,只有9人存活。敌我伤亡比1:6.2。战死人数超过了负伤人数。远征军损失之惨重,松山战役之惨烈由此可见一斑。
松山主峰被攻陷后发现昏迷的日军俘虏
被抓获的日军俘虏
缴获的日军军旗
松山战役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独特地位和意义:以战役级投入和牺牲,赢得了战略级的战争目标:1、打破滇西战役僵局,拔下滇缅公路上最硬的钉子,为最终打通公路奠定了基础,拉开了中国抗战大反攻序幕;2、是中国抗日战场首次获得胜利的攻坚战、中国战略反攻阶段“转折点”之战;3、是中国军队首次歼灭一个日军建制联队(团)的战役、日军在亚洲战场的第一个所谓“玉碎”战。日本天皇亲授的联队军旗被毁,旗冠深埋地下,113联队不复存在,成为日军在中国战场上首次遗留上千具遗骨迄今无法收殓的败仗,而亡灵也无法回归靖国神社。4、松山战役,成为山地丛林攻坚战的典范,并有雨季等因素,具有很高的军事学研究价值。战后第8军司令部参谋处编撰《第八军松山围攻战史》,成为美国军校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