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绒螯蟹为一种重要经济蟹类,两只大螯上有绒如毛。在中国多称以“大闸蟹”,是一种久负盛名的美食。在中国北起辽河南至珠江,漫长的海岸线上广泛分布,其中以长江水系产量最大,口感最鲜美。该蟹种在长江口近海产苗,长成幼蟹后,逆长江洄游,生长在长江下游一带的湖河港汊中www.szspx.net。
中华绒螯蟹营养丰富
营养丰富的中华绒螯蟹美味可口,用什么词汇去描述它的美味,还真是一个难题,感觉似乎没有这样的词汇可以描述出阳澄湖大闸蟹的美味口感。但是阳澄湖大闸蟹的营养营养趣事科学证明含有丰富的元素和蛋白质,每100克大闸蟹可食部分含蛋白质17.5克,脂肪2.8克,磷182毫克,钙126毫克,铁2.8毫克。蟹壳除含丰富的钙外,还含有蟹红素、蟹黄素等。大闸蟹蟹肉中含有多种维生素,其中维生素A高于其他陆生及水生动物,维生素B2是肉类的5-6倍,比鱼类高出6-10倍,比蛋类高出2-3倍。维生素B1及磷的含量比一般鱼类高出6-10倍。有“补骨髓,滋肝阴,充胃液,养筋活血,治疽愈核,清热、散血,续绝伤,治筋骨损伤,疥癣,漆疮,烫伤”等功效营养。[1]
中国境内广泛分布于南北沿海各地湖泊,以江苏阳澄湖所产最著名。20世纪60年代以后产量锐减,近年实行人工移苗放流,产量有所恢复。每年9-11月为生产旺季。
20世纪初,中华绒螯蟹随海船移植至德国,然后沿莱茵河传布,今已遍及许多欧洲国家的水域。
大闸蟹身体分两部分:头胸部和腹部,附有步足5对。体近圆形,头胸部的背面为头胸甲所包盖。头胸甲墨绿色,呈方圆形,俯视近六边形,后半部宽于前半部,中央隆起,表面凹凸不平,
共有6条突起为脊,额及肝区凹降,其前缘和左右前侧缘共有12个棘齿。额部两侧有一对带柄的复眼。头胸甲的腹面,除前端为头胸甲所包裹外,大部分被腹甲,腹甲分节,周围有绒毛,腹部紧贴在头胸部的下面,普通称为蟹脐,周围有绒毛,共分7节。雌蟹的腹部为圆形,俗称“团脐”,雄蟹腹部呈三角形,俗称“尖脐”。第一对步足呈棱柱形,末端似钳,为螯足,强大并密生绒毛;第四、五对步足呈扁圆形,末端尖锐如针刺。
腹面灰白色、头胸甲额缘具4尖齿突,前侧缘亦具4齿突,第4齿小而明显。腹部平扁,雌体呈卵圆形至圆形,雄体呈细长钟状;但幼蟹期雌雄个体腹部均为三角形,不易分辨。螯足用于取食和抗敌,其掌部内外缘密生绒毛,绒螯蟹因此而得名。4对步足是主要爬行器官,长节末前角各有1尖齿。腹肢雌性4对,位于第2至第5腹节,双肢型,密生刚毛,内肢主要用以附卵。雄蟹仅有第1和第2腹肢,特化为交接器。[2]
中华绒螯蟹栖于淡水湖泊河流,但在河口半咸水域繁殖;每年6~7月间新生幼蟹溯河进入淡水后,栖于江河、湖荡的岸边。喜掘穴而居,或隐藏在石砾、水草丛中。掘穴时主要靠1对螯足,步足只起辅助作用。以水生植物、底栖动物、有机碎屑及动物尸体为食。取食时靠螯足捕捉,然后将食物送至口边。营养条件好时,当年幼蟹体重可达50~70克,最大可达150克,且性腺成熟,可与2龄蟹一起参加生殖洄游。如放养密度大或生长慢,则2龄时性腺也难以成熟,不能参加生殖洄游。
中华绒螯蟹一般在江河湖泊生长至2龄,自9月下旬(秋分前后)蜕壳为绿蟹起性腺开始迅速发育,30~40天内雌蟹生殖指数由蜕壳前的0.36%骤增至10%~15%左右。至10月中下旬(寒露、霜降时节),大部分性腺已发育进入第Ⅳ期,遂离开江河、湖泊向河口浅海作生殖洄游。11月上旬(立冬)后群集于河口浅海交汇处的半咸水域,开始交配繁殖。
在长江流域,中华绒螯蟹繁殖区的盐度为8~15,水温为6~12℃,时间在当年12月至翌年3月。交配时雄蟹以螯足钳住雌蟹步足,并将交接器的末端对准雌孔,将精液输入雌蟹的纳精囊内。整个交配过程历时数分钟至1小时。雌蟹一般在交配后7~16小时内产卵。受精卵附着在雌蟹腹肢的刚毛上。在水温10~17℃情况下,受精卵经30~60天后孵化出溞状幼体,在河口浅海浮游30余天,经5次蜕皮,然后进入大眼幼体期。此时兼营浮游及底栖生活,并能逆流上溯至湖沼。大眼幼体经6~10天后蜕壳而成幼蟹,开始营底栖爬行生活。
亲蟹在所抱卵全部孵化后,蛰伏在河口浅滩的沙丘上,其头胸甲及四肢有苔藓虫、薮枝虫等附着,腹部常有蟹奴寄生。产后的雌蟹至6月底7月初相继死亡。从溞状幼体起,雌蟹的寿命为2足龄,雄蟹则交配后即死亡,寿命比雌蟹短2个月。当年成熟的中华绒螯蟹寿命仅1年,且雌性占绝对优势。性腺成熟缓慢的个体,寿命较长,有的可达3~4年。
中华绒螯蟹的汛期在10月初至11月上旬(寒露至立冬前),约40天左右。主要捕捞工具为簖丝网、定置张网、地拉网、罾网等。河口浅海捕捞季节在11月上旬至3月下旬(立冬至春分),其中分2月初(立春)以前的冬蟹和2月初(立春)以后的春蟹2个汛期,主要捕捞工具为蟹拖网。
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由于河口沿海一带开始大量兴建水闸,导致亲蟹生殖洄游和幼蟹上溯通道受阻,60年代起资源量骤减。1969年在长江口的崇明岛附近发现了规模巨大的中华绒螯蟹天然产苗场。该处一年出现1~2个汛期,汛期高峰多在6月上旬。全国许多地方来此捕捞蟹苗运回放养,成活率为1%~5%,取得一定增殖效果。但由于蟹苗资源量波动幅度很大(产量少时仅为正常年份的1/10~1/50),故生产不能稳定。
20世纪70年代起中国开始利用天然海水或人工海水进行中华绒螯蟹人工育苗,均获成功。采用天然海水育苗年前收集健壮亲蟹,按一定雌雄比例投入海水(半咸水)养蟹池中进行笼养或散养,使其交配抱卵。次年4月中即可孵化出溞状幼体。如能保持水质新鲜,溶氧充足、盐度适宜(9~15)、温度稳定、敌害少及丰富的饵料,约经3周左右即可孵出蟹苗。人工海水育苗的技术条件和措施与天然海水育苗相似。其主要技术关键在于配制高效低价的人工海水(半咸水),难度较大,但产量稳定,占地面积也小,并可不受自然条件限制,已在一些内陆地区推广应用。
技术规范
农业部发布的无公害食品中华绒螯蟹养殖技术规范(NY/T5065—2001),规定了中华绒螯蟹(以下简称河蟹)仔蟹培育、一龄扣蟹培育以及成蟹饲养技术,适用于河蟹池塘饲养,稻田饲养也可参照执行[3] 。
病害防治
一、病原:
由聚缩虫引起,该虫为单细胞虫体,前端生有许多纤毛,后端有一细长有收缩能力的柄,固着于其它物体上形成很大的分枝群体。
二、症状:
被感染的溞状幼体活动能力弱,体质下降,蜕皮困难,使幼体失去平衡漂浮于水面,严重附生可致幼体死亡。成蟹一般在黄蟹到绿蟹阶段较为明显,特别是性成熟2龄以上蟹。病蟹白天在池边浅水区独立爬行,体壳污物较多,活动、摄食能力减弱,继而陆续死亡。用显微镜观察可看到虫体塞满蟹鳃血管。病蟹的活动表现为无力的瘫痪状,呼吸微弱,以致停止呼吸而死亡。
三、防治方法:
(1)可用浓度为0.5‰—1.25‰的福尔马林溶液浸浴2小时,或用新洁尔灭药物杀死。
(2)已经发病时,可用0.25-0.6mg/L的硫酸铜全池泼洒。但注意鱼蟹混养池中忌用。
(3)最好不养2龄以上性成熟的绿蟹,因为这时河蟹一般已不再蜕壳,使聚集在身上的虫体越来越多。[4]
肉味鲜美,营养丰富,每百克含蛋白质14克、脂肪5.9克,经济价值很高。此蟹只可食活蟹,因死蟹体内的蛋白质分解后,会产生蟹毒碱。
中华绒螯蟹味美且营养丰富,历来被视为上品。每100克蟹食用部分含蛋白质14%,脂肪5.9%,碳水化合物7%,此外,还含有维生素A、核黄素、烟酸,其发热量超过一般鱼类的营养水平。
中华绒螯蟹是出口品种,输往地区:香港、澳门。
出口口岸:江苏、浙江、广东。
中国的大闸蟹早在1900年就开始“移民”到欧洲。1912年,德国首次有官方报告说,发现了这种中国特有的大闸蟹。1933年,德国科学家调查后认为,大闸蟹是通过商船的压舱水从中国“移民”到欧洲的。
自此,这种“什么都吃”的八脚猛士开始在欧陆江河横行,甚至对欧洲本土物种构成严重的生存威胁,从而成为德国地区唯一的淡水蟹种。每逢盛夏,生活在易北河等水域里的成熟大闸蟹开始展开“地毯式”迁徙,不远千里地远上北海,为翌年春天的传宗接代做好准备。
中华绒螯蟹善挖洞穴,破坏水坝。它们还会毁坏捕鱼工具,吃掉渔网里弱小的鱼虾。甚至,一些工业基础设施也成为它们的破坏目标。世界自然基金会的报告称,仅在德国大闸蟹造成的损失已高达8000亿欧元[5] 。
中华绒螯蟹
Eriocheir sinensis
十足目(Decapoda)方蟹科(Grapsidae) 绒螯蟹属甲壳动物。又称河蟹、毛蟹、清水蟹、大闸蟹或螃蟹等。经济蟹类。
分布和移植 中华绒螯蟹的自然分布区主要在亚洲北部朝鲜西部和中国。中国北自辽宁鸭绿江口,南至福建九龙江、西迄湖北宜昌的三峡口均有分布。早在1000多年前就已对中华绒螯蟹的生活习性,特别是生殖洄游规律有一定的了解。近年来随蟹苗的人工培育和放流增殖,此蟹已遍布全国,但品质以长江下游阳澄湖的大闸蟹和河北的胜芳蟹最为著名。20世纪初 ,中华绒螯蟹随海船移植至德国 ,然后沿莱茵河传布,今已遍及许多欧洲国家的水域。
特征 体近圆形、头胸甲背面为草绿色或墨绿色,腹面灰白色、头胸甲额缘具4尖齿突,前侧缘亦具4齿突,第4齿小而明显。腹部平扁,雌体呈卵圆形至圆形,雄体呈细长钟状;但幼蟹期雌雄个体腹部均为三角形,不易分辨。螯足用于取食和抗敌,其掌部内外缘密生绒毛,绒螯蟹因此而得名。4对步足是主要爬行器官,长节末前角各有1尖齿。腹肢雌性4对,位于第2至第5腹节,双肢型,密生刚毛,内肢主要用以附卵。雄蟹仅有第1和第2腹肢,特化为交接器。(见彩图[中华绒螯蟹])
生物学特性 中华绒螯蟹栖于淡水湖泊河流,但在河口半咸水域繁殖;每年6~7月间新生幼蟹溯河进入淡水后,栖于江河、湖荡的岸边。喜掘穴而居,或隐藏在石砾、水草丛中。掘穴时主要靠1对螯足,步足只起辅助作用。以水生植物、底栖动物、有机碎屑及动物尸体为食。取食时靠螯足捕捉,然后将食物送至口边。营养条件好时,当年幼蟹体重可达50~70克,最大可达150克,且性腺成熟,可与 2龄蟹一起参加生殖洄游。如放养密度大或生长慢,则2龄时性腺也难以成熟,不能参加生殖洄游。
中华绒螯蟹一般在江河湖泊生长至2龄,自9月下旬(秋分前后)蜕壳为绿蟹起性腺开始迅速发育,30~40天内雌蟹生殖指数由蜕壳前的0.36%骤增至10~15%左右。至10月中下旬(寒露、霜降时节),大部分性腺已发育进入第Ⅳ期,遂离开江河、湖泊向河口浅海作生殖洄游。11月上旬(立冬)后群集于河口浅海交汇处的半咸水域,开始交配繁殖。在长江流域,中华绒螯蟹繁殖区的盐度为8~15,水温为6~12℃,时间在当年12月至翌年3月。交配时雄蟹以螯足钳住雌蟹步足,并将交接器的末端对准雌孔,将精液输入雌蟹的纳精囊内。整个交配过程历时数分钟至1小时。雌蟹一般在交配后7~16小时内产卵。受精卵附着在雌蟹腹肢的刚毛上。在水温10~17℃情况下,受精卵经30~60天后化出状幼体,在河口浅海浮游30余天,经5次蜕皮,然后进入大眼幼体期。此时兼营浮游及底栖生活,并能逆流上溯至湖沼。大眼幼体经6~10天后蜕壳而成幼蟹,开始营底栖爬行生活。
亲蟹在所抱卵全部化后,蛰伏在河口浅滩的沙丘上,其头胸甲及四肢有苔藓虫、薮枝虫等附着,腹部常有蟹奴寄生。产后的雌蟹至6月底7月初相继死亡。从状幼体起,雌蟹的寿命为2足龄,雄蟹则交配后即死亡,寿命比雌蟹短2个月。当年成熟的中华绒螯蟹寿命仅1年,且雌性占绝对优势。性腺成熟缓慢的个体,寿命较长,有的可达3~4年。
生产 中华绒螯蟹的汛期在10月初至11月上旬(寒露至立冬前),约40天左右。主要捕捞工具为簖丝网、定置张网、地拉网、罾网等。河口浅海捕捞季节在11月上旬至3月下旬(立冬至春分),其中分2月初(立春)以前的冬蟹和2月初(立春)以后的春蟹2个汛期,主要捕捞工具为蟹拖网。
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由于河口沿海一带开始大量兴建水闸,导致亲蟹生殖洄游和幼蟹上溯通道受阻,60年代起资源量骤减。1969年在长江口的崇明岛附近发现了规模巨大的中华绒螯蟹天然产苗场。该处一年出现1~2个汛期,汛期高峰多在6月上旬。全国许多地方来此捕捞蟹苗运回放养,成活率为1~5%,取得一定增殖效果。但由于蟹苗资源量波动幅度很大(产量少时仅为正常年份的1/10~1/50),故生产不能稳定。
70年代起中国开始利用天然海水或人工海水进行中华绒螯蟹人工育苗,均获成功。采用天然海水育苗年前收集健壮亲蟹,按一定雌雄比例投入海水(半咸水)养蟹池中进行笼养或散养,使其交配抱卵。次年4月中即可化出状幼体。如能保持水质新鲜,溶氧充足、盐度适宜(9~15)、温度稳定、敌害少及丰富的,约经3周左右即可出蟹苗。人工海水育苗的技术条件和措施与天然海水育苗相似。其主要技术关键在于配制高效低价的人工海水(半咸水),难度较大,但产量稳定,占地面积也小,并可不受自然条件限制,已在一些内陆地区推广应用。
经济价值 中华绒螯蟹味美且营养丰富,历来被视为上品。每100克河蟹食用部分含蛋白质14%,脂肪5.9%,碳水化合物7%,此外,还含有维生素A、核黄素、烟酸,其发热量超过一般的营养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