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战争中的第五次战役是中方蒙受巨大损失的一次战役,这已经为各方共认,然而,这场战役的细节仍不为许多人所知。非常有趣的是,许多谈论抗美援朝战争中的第五次战役的文章,陈述是前后矛盾的。如:文章说美军以“磁性作战”方式对付中国军队,每天后撤10到20公里,以逸待劳;但另外又说64军未能突破敌军防线,导致65军在临津江南岸被炸三天。这里显然不对劲,因为如果敌军日撤10公里,第二天就撤离了临津江南岸,那么65军就不应在江岸被炸3天,反之,敌军也就没有撤退。另外,设置一道防线并非可以按距离随意决定的,它有着地形和地点的要求:应是较易防守的地形,地点应是敌方需要通过的要道或要争取的制高点;也不是那么容易构筑的,需要时间和物力的投入。更另人困惑的是:假如敌军每天后撤15公里,5天后就是七十五公里,那么汉城正面的联合国军在5天后就应放弃了汉城,撤过了汉江;但我们知道,中国军队在第5次战役中并未能靠近汉城。
显然,这里前后矛盾。另外,这些文章在叙述中并未将战斗所发生的地点交代清楚,许多汉译的地名多是小村庄,无法将它们与朝鲜半岛的地理位置相联系,使不熟悉朝鲜半岛的人晕头转向。我在此以罗伊-艾坡曼(Roy E. Appleman)的作品《李奇徽的对决》(Ridgway Duel of Korea)为主要参照,辅以《忘却的战争》 (The Forgotten War, Clay Blair)、《李奇徽回忆录》(Soldier: The Memoirs of Matthew B. Ridgway)和洪学智的《抗美援朝回忆录》,尝试将不同视角下的第五次战役介绍给大家。
罗伊-艾坡曼曾在韩战中任美军历史学家,负责甄别、鉴定、评判美军单位和个人在作战中的表现,因而能接触大量的战斗汇报和记录,他后来利用大量第一手资料,写下数部关于韩战的书籍。他的著作着眼于对战史的研究,检讨美军在韩战中的表现,分析美军的失误和成功;他的作品以详细和准确而闻名,因而为众多的有关韩战书籍所引述。
中国的历史书里,当描述朝鲜战争时,基本上仅谈及中方发起的五次战役及之后的上甘岭、金城战役,给人以美(联合国)军在整个战争中,进攻无方,除了挨揍外,别无能力。为了较好地呈现双方在第五次战役前后的军事势态、兵力部署等,本文将由第四次战役后美(联合国)军的进攻,中朝方渐次防御和退却,等待补充兵力写起。而在开始讲述双方的战斗之前,让我们先看一看朝鲜半岛地形。
朝鲜的地形基本上可概括为东高西低,太白山脉(TaeBaek mountain)基本上沿东海岸由北向南延伸,覆盖了几乎整个半岛,山脉以东,山势陡降,东海岸公路紧贴海岸和山脉,形成东部唯一的南北交通线;山脉以西直到半岛中部,大部分是山区,太白山脉有如一折断数截的大树主杆,山脉以西的这些山区则是一系列的由东北走向西南的折断的树叉分枝组成,这些断点就形成了山谷的交会点。试图越过这些几乎无路的山岭是非常困难的,对携带着重武器和大量弹药的重装步兵则是完全不可能;仅携带轻武器的轻步兵,如熟知窄小的山径则有可能穿越这些山岭,抄到沿公路行进的车队前方进行阻击。沿着这些山脊而行,有着山峰连绵不断的感觉,直到下一交会点才终止;东西向的公路只能穿过这些山脉的断截口而形成,因而东西向公路较少。大部分公路为南北走向,这些公路建在谷底,与河流一起沿山沟蜿蜒曲折,直到山谷交会处才能与东西向公路相会。这些山谷一般仅有数百米宽,河流占去相当的宽度,公路多是仅能错车而已,一旦公路被堵塞,整支车队将会进退不得。
在这些公路的交汇处,也是山谷交接处,多是较为平缓的小块丘陵地区,适宜人类居住,也就成为城镇。在韩国中部,始于三八线直到三七线,华川(Hwach’on)、春川(Ch’unch’on)、洪川(Hongch’on)、横城(Hoengsong)、原州(Wonju)、策川(Chech’on)等一系列城镇,和联接它们的纵向公路,被称作“中部走廊”。“中部走廊”是韩战中双方一条主要的攻击路线,许多战斗围绕着上述的城镇进行的,因为只有控制了这些城镇,才能利用横向公路调动军队,进行补给;失去了这些城镇,军队调动就只能在更后方的横向公路进行。
在更西面的汉城和汉城以南的的地区,则是典型的丘陵地带,起伏的小山丘与河流一直到西海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