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了一些国内蛮热门的微信公众号的文章, 发现十篇里总有三, 四篇在谈论如何做精致女人, 或精致女人是如何如何的, 有一大堆读者拥护叫好的。
还有不少文章在谈论如何自立,不仰靠男人养之类的文章, 也得到一大堆读者的赞同。
很好,国内女性在关注关爱自身, 在学习独立,自我成长, 非常可贵。
那么国内女人谈的所谓的精致女人的标准是什么呢?
感觉还是比较外在的东西: 外貌,身材, 衣着,包包,工作,赚钱, 男人,嫁的好坏……。
所谓精致的女人自然是懂得爱惜自己的, 花钱,花时间护肤,不惜代价,用“贵妇保养品”,“一线美妆”,每日勤做面膜……….等来保养自己。
努力赚钱, 爱惜自己,舍得花钱买个名牌包包,以为自己买香奈尔,爱马仕而"傲娇"。
自己把自己养的穿戴高贵, 装扮的美丽, 有一份体面的能体现自己生命价值的工作,最终, 吸引到了一位条件优越的“高富帅”, 人生的意义就实现了完成了。
遗憾的是, 按照国内女性的标准,北美女人很少精致的。
看一看北美女人的一天, 就知道我们很难精致。
一个下雪天, 起来一看, 银装素裹,景色很美。 但对于要上班的人,天寒地冻的日子真的是严酷的。
发动车子,开足暖气, 关上车门,冒着零下十几度的严寒, 开车上班去了。
小心路滑,一路爬行,到了公司,我们裤子上早已是雪/泥迹斑斑。
下班了, 走到停车场,见一位娇小的女同事, 拖着一个行李箱下班(有些部门可以一周有两天在家上班, 行李箱要装电脑和文件),她开着一辆很大的van, 潇洒地开走了。
我们有巨大的停有上千辆车的停车场, 下班时分,人人都在扫车上的雪和积冰,用扫雪的器具用力清除,发出叽咕叽咕的声音。
看着她的背影, 感到她有些cool, 也感到自己有些cool呢。
回到家里,我们有些人也许还需要扫雪呢。
在银行工作,过去我们被容许只有周五才可穿牛仔裤。现在一些不需要与客人见面的部门,可以天天穿牛仔装上班。
每天上班,除了上衣我们按北美的习俗,每天要更新。上班的男女几乎每人每天都穿着牛仔裤上班,怎么舒服怎么来。我的两条牛仔裤轮流穿了一整年。
所以粗布牛仔裤是我们的日常着装,高跟鞋与长裙很少有机会穿。
在北美上班的我们与精致是无缘的,舒服方便是第一位的。
我们有份工作来养活自己, 不工作时我们中有些人可能需要夏天割草, 冬天扫雪, 自己开车,养护车子, 房子,自己理财。我们自己养活自己。
甚至我们自己安装家具(不包括我)。我们开车去Canadian Tire, Home Depot.我们像男人一样, 去买维护自己家的工具, 器具,家居必要的东西。
我们活得与男子无异。
不是我们不想活得精致,而是北美的生活的环境,让我们一条牛仔裤就可以走遍天下。
其实每个生活在北美的女人衣柜里,也总有几件可以上晚会的吊带的晚礼服,我们也会化精致的妆,我们也可以穿的优雅体面, 在必要的场合。只是这种场合一年也只有几次吧。
我们的精致与性感标准可能不同于国内的而已。
北美女子的另类性感, 我是从Helen Hunt 主演的《Twister》里感受到的。
她饰演了一位专门追赶龙卷风的气象学家, 37,8岁的样子,一头飘逸的金发或脑后束成一个发髻, 干净利落,沉醉于自己所爱的事业,有些疯狂地追逐着龙卷风,不知有多豪迈和性感。
这就是北美女子的魅力,为自己活, 做自己喜欢的事, 活色生香,魅力四射。
那么生活在北美的女人如何要精致生活呢?
女人的精致应该是活得smart,建立一个有尊严的生活, 在社会上有一份贡献, 在工作或自己喜爱的事业中得到乐趣和满足。人, 活 着,总应该创造些什么,来满足心灵的需求。
爱惜自己的灵魂,关爱自己的身心,关爱自己,远不是好好保养自己, 每天出门衣服搭配协调, 画个精致的妆, 做一个美丽的女人, 受到男人宠爱那些外在的东西所能涵括的。
自己工作养活自己,这一点与大部分的国内女人一样, 没有区别。不同的是,我们从未为要靠自己或靠男人而踌躇不前。
国内的女人似乎还在觉醒阶段,还在努力挣扎, 还徘徊在幻想有个男人养我或不得不自己养自己的梦境和现实中。
因为在国内被有钱/有地位的男人/丈夫宠爱的女人是会受到广泛羡慕的。
不明白的是女人是一个人,又非宠物, 为什么要受到男人的宠爱?
国内的女人一边在工作养自己, 一边却在羡慕靠男人养的女人。为了说服自己, 喜欢写或读那些励志文章。
所以很多文章尚在喋喋不休应该独立和被人养的问题上打转, 似乎还在觉醒阶段。
一方面, 仍在羡慕 “在家做全职太太, 有钱有闲, 悠游自在。”
“珠宝要男人买的才值钱, 花要男人送的才矜贵。”………;
另一方面, 好似已在觉醒“生活, 是自己赚出来的, 别人的打赏, 最好不要期待”。
一些不靠男子, 自己有能力赚钱, 自己买名牌包包的文章把自己该做的事写得简直就好似可歌可泣的,令人发笑。
有些题目: “我养你啊”“不需要, 我那么贵, 你也养不起”让我看了也要笑。 没有嘲笑的意思, 环境不同。 她们尚处于觉醒挣扎阶段, 能在那样的环境里谈论自立, 实在也是很可贵的。
毕竟还有一大批女性活在追逐“谁能养我?”的梦境里。
就像网上看到的一位女性为了依附于一个已婚富男, 已生了3胎,仍未得到名份,打算继续要生第四胎, 这样可以维持名媛的身份与富裕的生活。
人各有志, 我们无法评判别人的生活。
这样的文章有那么大的市场,说明女性还是有很多自己尚不明白的地方, 需要时时提醒自己。
有些话: “就算你养我又怎样? 我不稀罕, 我那么贵, 谁也养不起。”
本来男人女人, 都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生命,自己养自己,天经地义。
女性为什么要追求标榜自己要活的贵, 感觉贵, 生活的贵呢? 因为还是感觉自己很匱乏, 因为感觉自己不矜贵, 才要标榜自己的贵。
我有两个好朋友,她俩都是家庭主妇, 早年也与丈夫一起打拼养家。 后来因为丈夫赚得多, 她们无须工作,她们就在家相夫教子, 把子女尽心抚养大。这是自然条件, 她们从未努力去追寻要人养,和一心一意要去找男人养不同。
一些精致的女人,保养的不错,生活精致优雅,她们可能婉约,美丽,柔媚,有人宠幸, 也的确很令人羡慕。
不过也看到了除了少部分如俞飞鸿那样的女人, 大多数还是活在人云亦云的环境里,如墙头草, 没有自己的个性和内在的东西。
在男权社会里, 太能干, 太强大, 男人不喜欢。为顾及男人的面子和感受, 在这样的文化里让女人不得不藏起自己的锋芒,关闭自己内在的声音。
我的一个在国内的外甥女结婚时,我听了朋友的意见,迎合对方的喜好,送了一个名牌包包(Coach)。 可惜到后来我感觉到她好似看不上。
与她在上海见面,也没说个谢谢。 没说几句话, 一眼就看到了我的包包, 就说:现在好像 MK (Michael Kors)也不太流行了。我半天没反应过来, 后来才知道原来她在评价我的包包。(我的包包是别人送给我的)。
有点hurt我的feeling呢。 花了几百加元给她买个名牌包,我自己买的最贵的包包没超过100加元的呢。因为我的衣着和包包不等同我这个人。
而一个名牌包包在国内女人心里就代表了一个人价值的高低, 有没有比这个更荒唐的观念?
我的外甥女和我的一些其他女亲友,从与她们的交流中发现, 她们代表了相当一部分的国内女人, 不管是年轻还是年老的,仍然保留着的一种陈腐的观念。尽管不得已有一份工作,自己在养活自己, 但在内心里,假如有机会别人养她们, 她们仍会沾沾自喜的, 看不起那些自食其力的女人的。
年轻女孩的打扮容貌也与这里的华裔同龄的年轻女子不同, 微信上发来的头像, 洋娃娃式的, 浓妆, 大眼, 装扮的可爱型。
这里长大的华裔女孩, 有一股爽朗,自信, 自然的勃勃英气。
生活在北美的女人,独立,能干,豪迈, 自然,性感,活得理直气壮。
我们可能low key, 含蓄,但与婉约, 羞羞答答,扭扭捏捏,欲迎还拒,甚至袅袅娜娜都没有关联。
即使是与男人调情,也既是含蓄又明朗的。
在北美的大多数女人, 作为独立的生命, 没有想要靠男人的概念。
感到欣慰的是,这样的文化养育下的年轻华裔一代像我女儿那样, 独立,大方, 自信, 卓约,清素,坚强,天性自然,纯朴,有爱心,也有仁慈。可以自助旅行一人看世界,也会参与志愿者活动, 付出时间与爱心。
她们更多是关注她们喜欢的事业,心理上的满足和她们的成长。
最近关注了俞飞鸿。我在另一篇文章《俞飞鸿, 也许可以成为女性的标杆 》里写到, 俞曾说:
“我不关心我红不红,这些问题从来没有困扰过我。
我关心的是我的生活, 我的心境, 我有没有成长”
那样的女性真的是活出了她的自我, 听随自己的心, 关爱自己, 不人云亦云,曲意逢迎,趋炎附势。她们已把人生活出了物质的层面, 上升到了精神。
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 人的最低需求是生理, 安全的满足, 想要吃饱穿暖,有安全感。 追求生活的富裕, 还是低层次需求。现在的女性更想要自我实现, 追求更高层次的心灵满足。
像俞那样的女性, 在国内尽管现在仍是寥寥无几,寥若晨星, 但会越来越多。 不仅维持一个美貌和光鲜的外在,她们还关注自己的成长,检验自己的本性,欲望和抱负,好好为自己活一生, 不是为了别人。
那样的女性, 才是真正的由内而外的精致的女人, 值得效仿。
附:
Helen Hunt < Twister > Youtube 片段 (2分钟)
影片中的金发女子是气象学家,男子是她的分居丈夫,他过去也是同行,这次带着女友(黑发女子, 心理医生)来找她签离婚协议, 不期然也去追逐龙卷风。 经历了一场异常激烈的龙卷风, 对共同的理想追求所感受的极大的喜悦,满足和共鸣,他们明白彼此是match, 又再一次走到了一起。
很赞同您的这段评论!
"在一个物质和精神都比较文明的社会,女性对外表美丽的追求应该与能否因此获得生产资料无关。她们既不会为嫁给有钱人而尽力张扬奢华,也不会因为外表对申请基金无助而疏于修饰。女性应该承担起使人类生活更文雅和优美的大部分责任。男人会因为女性的在场,变得更礼貌,不好意思讲粗话,孩子会因为母亲的精致懂得欣赏男女有別的美."
所谓精致,那是极致,有时间有机足够的金钱能力都可以去追求和满足,但那些都是现象…但我相信像由心生。
楼主,不用解释,我和你站在一起。
就纳了闷了,既然他们用得比送礼物的人高档得多,怎么不把自己用的高大上的也买了送给国外的老土呢?所有那些白拿人家礼物还嫌人家档次低,却只顾自己用高档货,从不给人买的行为都是耍流氓:)
假设不送那个coach,送一张几百美元礼物卡,按常理,接受礼物卡的人绝对会感恩道谢,绝不会有不满。礼物本来就是份心意,又没问你要货款,感谢是必须的,实在瞧不上就说已经很多了,不需要。建议送礼者可以转送其他需要的亲友,别再为她费心挑选买了再千里迢迢背回去。
这个现象很普遍,很多朋友都说送给国内亲友的礼物要么遭嫌弃不够档次,要么没有任何反应。哎,又要拿人家礼物又要端着架子,何必。
干脆别好心送别人礼物,把那钱拿来武装自己,省得被人唧唧歪歪。
多年前在一个大学里工作。那系主任办公室里来了一个工作人员,是真的南方大富家,老钱家里长大的女子,一辈子的trust funding 就足够了。学历很好,那真是一个可人儿,每天的服饰、淡妆极宜。举手投足,真是范儿,而且温婉柔顺。那系里的著名男教授们,己婚、未婚的大学者们,每天找理由往系主任办公室跑、谈笑风生,迟迟不肯走呵。后来外系的男教授们也闻风而至,并没邪意,只为一睹芳容。我虽为女流之辈,每天清晨上班,如果起电梯与她差几步,我自然会快赶一下。那浓淡相宜的好闻的香水味道在电梯里留下。那是系里的一道风景线……。
这里长大的中国家庭的女孩子,生长在不同的地域,读的公校高中、教会学校或者以学术为重的私立高中,能够一概论之吗?这是个思维逻辑问题。
许多大的金融办公大楼,要求着正装。如果穿无袖连衣裙、需要套上西装或者其他外套。自然会容妆整齐,首饰拎包得体。在公司的董事会上,女的需要着装精致,尽管不需要都是豪华。更不用说business dinner, 和晚会。你能想象原来的Washington Post 的女主人会整天牛仔长裤,T sheet 吗?!
现在中国国内的许多女性非常优秀、教授、政府公司高管、领导,董事长。她们的工作需要她们服装讲究,有许多“名牌”服饰。因为她们完全可以支付。
这里没有什么心灵、知识、内心美的…酸劲儿!
我认同楼主的观点,这里大多说女人活得更洒脱。爱精致未尝不可,爱随意也无需自卑。大多数人不需为名牌烦恼。
本来也不想回复评论,不过还是想要说,因为注意到有些人习惯站在某个制高点来评论有些文章,有时以偏概全, 有时偷换概念,在文学城里看到过多次。我想博主都会欢迎一些建设性的评论吧。
请不要抬出“国内女性”“国内女同胞”做我的对立面,我承受不起。我的文章明确说明是有关部分女性。何况我高度赞扬了俞飞鸿, 她难倒不是国内女性吗?
我这篇博文来自于我的个体经验(读了一些文章, 与国内亲友的沟通), 你没有经历过, 不理解, 可以理解。 但请不要随意否定别人的经历和真实感受。也不必要把自己硬要放在受害者的角色里,完全不必。
每篇博文都来自于个体的经验,和个体的感受,可能有偏颇之处。 但每篇博文不可能涵盖全体特质,所以不必要用其他的个体经验来否定某个经验。 这样的评论就不必要再重复了, 因为意义不大。
真正有韵味的人,是内心丰富、有爱有诗意的人。
再说,打扮精致整洁,一样读书著作、做科研,领导本行业往前走。有些人的工作确实是需要出场气势压人的。只要不是Steve Jobs, 女生,还是不要整天牛仔长裤,黑色T sheet. 当然,好的蓝色修身牛仔裤,配上从Neiman Marcus 刚买的黑色羊绒短款衫,配上漂亮的耳环项链,还是很有魅力的。:)
我觉得 难道 女人买一个或买十几个包,(其实所谓名牌包,名牌鞋到底能有多贵呢?)就一定和精致有关了? 如果精致 就是这点要求的话, 那我猜对不少女人来说真的太容易做到了。
可能只是想做 还是不想做的问题。
在北美, 精致穿着是要看场合的。这里的企业文化是休闲性的,社会文化也是轻松休闲性的, 除了一些社交的场所需要特别着装外, 平常休闲穿着不过是入乡随俗罢了。
我只是看不惯那些要给自己戴“北美女人”的帽子,要在中国大陆女性那里显摆优越感!统一定义,中国国内女性期待被人养,对绝大多数中国人不公平,是无知!
孩子有时会羡慕家里的宠物猫, 说它可以想玩就玩, 想睡就睡, 不用上学。他问我想做宠物猫吗?我说不想也不敢。宠物猫可以过得自由自在是有我们宠着它。万一碰到不好的主人,日子就很悲惨了。所以,最要紧的是生存的本领。而且,这里根本没人注意别人穿什么,用什么。我喜欢漂亮衣服,买来自己娱乐自己,因为没机会可以穿。
太同意了!在我多年的工作经历里,大家关注的是你的言行,而不是衣着。
"北美女人离精致很远" - Cannot agree.
现在天天要按时起来上班,只是为了养活自己和家人,有时候我烦都烦死了!艾玛!我太太太向往不用为了五斗米折腰自由自在的精致生活了!我不要豪放要精致!可惜前世没有积够福分啊!
那谁不是说了:闲暇是人生的精华。所有的精致都是在闲暇中才能产生的。而有闲暇的捷径就是---有人养。所以我表示对博主鄙视的女生很理解。哈哈哈哈!
依我之见,即使是同一个国家,女人也是各不相同的,这样一刀切意义并不很大。
也请不要贴标签。 什么地方我写别人写得不堪了?俞飞鸿也非北美女人吧?国内的人说我们土, 她们也有优越感吗?
至于你评论有些女性的打扮,穿着,有些harsh呢, 也不过是一部分人, 逻辑上也不能涵盖全部北美女人。 所以这样的argue没什么意义。有些女人比较随便, 不注重打扮,也没什么不好, 只要她们心理健康快乐, 我们不必要judge, 因为我们不知道她们背后的生活经历是怎样的。
名牌不一定就代表精致。 包括精致的服饰,精致的妆容我都觉得不一定就代表精致。精致女人很难定义。
一些女人,头发剪成狗啃的,油腻腻的、唇膏涂不匀、指甲枯干不齐、衣着红黄绿乱搭,鞋子都是灰蒙蒙的。一条牛仔裤不知道是哪年的?一个假的LV 拎包里拿出一个韮菜炒鸡蛋的饭盒…。
称“北美女人”?因为有一份工作、职业女性?
这不能代表我们这些在美国工作的职业女性的形象。
真正的自信是来自于内在的, 不是表面肤浅的东西。
我正好来自于上海, 也算注重外貌大半辈子了吧。现在发现外在的光鲜并不能带来真正的自信和心灵的安宁。
有人喜欢couch , or MK, Prada 是个人所喜。只要工资可以承受,无可厚非。
“北美女人”是一个包罗万象的群体,有不买$100 拎包,整天衣衫不搭的,素面朝天,头发凌乱的。也有许多优雅如赫本,Grace的,包括来自中国大陆的。素养差别太大。
一个不懂着装、色泽搭配、发式时尚、精致容妆的女人,很难说是一个自信的女人。请不要用“北美女子”戴帽子。
不讲究的女人在哪里都不讲究。与是否为职业妇女不搭界。
这边大山大水,HIKING 农场里那国内的习俗就太傻瓜了,平时也是平底鞋,但是不是周末不想穿牛仔裤
公司里西人同事都有双精致的小皮鞋换,办公室里还是要穿高跟鞋,犒劳自己是女人嘛
冬天雪在大,PARTY是后备箱可以里放高跟鞋,换上不一样,特别是腰和背立刻不驼背了,敲电脑敲的腰都弯了
还有就是口红要涂,冬天加国都是黑乎乎的大衣,涂口红寒风里立刻多了点颜色,最好指甲也要涂
俺们出国不是受苦来的,european的红指甲,鲜花是我们要学习的,最好脚趾甲也涂了,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