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就是说一个大家族从发达到衰落一般只有五代的时间。从宁、荣二公算起,到贾兰、巧姐一辈,正好是五代。
贾府的头一代是宁国公和荣国公。“国朝定鼎”之初,老哥俩儿白手起家,冒着九死一生的凶险,凭着在战场上真刀真枪拼杀出来的军功才挣起了这番家业。当初跟着他们放马出兵的焦大还活着,时不时提起当日的“功劳情分”,要求被区别对待。
贾府第二代的领军人物是贾代化,贾代善。代化继了宁国公的官位,代善继了荣国公的官位,并且娶了金陵史侯家的千金小姐,就是后来的贾母史太君。她表面上安于享乐,可骨子毕竟还有些家族兴盛初期人物的胆识和豪气,言谈处事,都不失诰命夫人的威严。
贾府第三代的代表是贾敬,贾赦,贾政。三个人都有些不务正业,贾敬把世袭的官位让给儿子,自己去炼丹烧药,一心要成仙。贾赦虽然是个将军,可只会玩女人,搞古玩,和外地官员鬼鬼祟祟地勾勾搭搭,没见他有领兵打仗的作为。贾政还算是比较正经的一个,可是相当的无能,不但工作上毫无建树,而且在家里连儿子也管不了。最糟糕的是没有识人之明,被贾雨村这种进士级的阴险人物忽悠倒罢了,平常和他相处的,都是些只会“沾光”、“善骗人”之流的清客。贾府的没落就是从这一代开始的。
贾府到第四代时已经要面对经济和人才双重危机了。“人口日多,事务日盛,主仆上下都是安富尊荣,运筹谋画的竟无一个,那日用排场,又不能将就省俭。如今外面的架子虽没很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这也是小事。更有一件大事:谁知这样钟鸣鼎食的人家儿,如今养的儿孙,竟一代不如一代了!”
第四代中,唯一读书上进的贾珠没出场就死了,剩下的是一窝废品。贾珍胡闹得连赖大嬷嬷都看不上,男女作风有问题还在其次,他完全无视人伦国法,竟然敢在居丧期间聚众赌博,“造衅开端实在宁”,他的狂欢最终把整个家族带向末路。贾琏为人不失忠厚,可是“不喜正务”,又被一个精明能干的老婆欺压着,于是把时间精力都发泄在和别的女人偷鸡摸狗上。贾宝玉天资不凡,可是只喜欢研发化妆品,陪伴女孩子们,而且不想参加全国统一公务员考试,根本不是重振家声的料儿。再有就是贾环,这个在歧视和恐吓中长大的孩子,从小就心理阴暗,即使他发达了,对整个家族来说,也未必是好事。
贾府的经济状况日益恶化,男人们昏昏噩噩,可是女人们胆战心惊,秦可卿的遗命已经道尽了她们的焦虑。凤姐东挪西凑,探春兴利除弊,贾母默许借当,王夫人自我俭省,宝钗坦率建言,连林黛玉都开始忧虑贾府的经济。大厦将倾之际,尽管她们的努力无力补天,可是比起那帮无所作为的老少爷们,依然令人敬佩感动。《红楼梦》一书不愧为“闺阁昭传”。
贾府的第五代人物不少,包括贾蓉、贾蔷、贾芹、贾芸、贾兰和巧姐儿。贾蓉和贾蔷还算是得了富贵的余荫,在长辈的护持下,时不时包几个自家的工程赚点儿油水。贾芹、贾芸已经尝到家境败落的凄凉滋味了,身为公侯子孙,为了谋生,要向掌权的奴仆嘻和赔笑,要和放债的地痞称兄道弟。当然他们还算有一个大家族可以指望,真正可怜的是贾兰和巧姐儿,还没等长大,已经“树倒猢狲散”,白茫茫大地里,他们落得一无所有。
贾兰读过书,又是将门之后,文武双全的他还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去创造未来。根据李纨的判词,贾兰日后“气昂昂头戴簪缨,光灿灿胸悬金印,威赫赫爵禄高登,”然而转瞬就是“昏惨惨黄泉路近”,他的功名免去了母亲“老来贫”的恐惧,给了她“戴珠冠披凤袄”的荣耀,却无法改变她青年丧夫,老来丧子的凄凉命运。贾兰是贾府彻底毁灭前的一颗流星,闪耀之后,就是彻底的黑暗。
巧姐儿的不幸在于陷害她的都是她的亲人。趁着贾府家破人亡之际,“狠舅奸兄”把她往火坑里送,幸亏有刘姥姥的解救,才避免了她的彻底沉沦。巧姐儿后来应该是嫁给了板儿,在贫困艰苦的“荒村野店”里度过余生。
从第一代白手起家到第五代又回到一穷二白,贾府的命运昭示着中国家族乃至王朝兴衰的规律。一个家族的兴衰只会影响数百人的生计,一个王朝的兴衰则会影响亿万人的福祉,但愿今天的中国已经跳出了这种兴衰的轮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