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父母是如何干涉子女恋爱的
(2010-11-13 20:30:15)
下一个
引子
几个月前,我“心怀叵测”地请同事麦克和他的太太依琳到家里吃晚饭,地地道道的中国版,不是讨好美国人口味的“扭曲”版。
饭后,在麦克摸着肚子狂赞我的“生气鸡”,依琳追着向我要甜酸辣白菜的配方时,我借“醉翁之意”给麦克和依琳开讲中国文化第一课:成语“抛砖引玉”。
认真听了半天,麦克明白了,感情我今晚抛出一中国“板砖”,是要用美国“玉”来换的。我的目的很简单,依琳是美国主妇中罕见的会做饭的,从汤、主菜到甜点,凡是我尝过的,都非常好吃。更诱人的是,麦克极会烤牛排,而带血的嫩牛排是我和儿子的最爱之一。所以,我这顿饭是要用依琳的饭和麦克的牛排来换的。
麦克有一会儿没说话,我知道他在心里盘算,等着,我一向对吃的事情是非常有耐心的。我猜测,麦克一定在想:“这中国制造的产品一般都是以价廉闻名的,但这家的中国造‘板砖’可是不便宜啊!”好在,美国人在石头上是偏爱熠熠生辉的钻石,对温糯润滑,秀在其中的玉不怎么在意。所以,麦克想了一下点头答应了西山的要求。
醉翁之意,从古至今都不是在酒的嘛。
正题
上个周末,我们一家杀到麦克家吃了顿美味的牛排晚餐。依琳的奶酪烤菠菜,美国版的奶酪糊塌子和麦克的牛排相映生辉,味道好极啦!不过,我还是聪明地留了点肚子,等着吃依琳烤的蛋糕。这蛋糕好吃不说,还有个特别的名字:“better than sex cake”.
说了一大半天吃的,这和美国父母干涉子女恋爱有什么关系呢?大家别急,没吃饱的话,也看饱了,您不忙,先喝杯茶,现在听我慢慢道来。
晚饭时,麦克和依琳的大女儿若丝和女婿舟也在。问若丝有没有得到依琳的家传,若丝说:“那当然,看这儿!”随手拍拍旁边舟发福的肚子。舟很憨厚地对我们笑笑,补充说:“我们经常在周末晚饭的时候‘碰巧’在爸妈家附近,所以总能蹭上顿饭。”
上班后,对麦克感慨说:“看若丝和舟在你家吃饭,很有家的温馨和融洽。”麦克点头,一副心满意足的老太爷风范。然后,他冲我一挤眼,很有些不怀好意地说:“哦,你还没经历呢,你的孩子会有一段让你喝一壶的日子呢。我这是过来人了,当年若丝可不是这样的,天天和她老爹对着干!”麦克讲起在舟之前,若丝的一串男朋友都是被称作“loser”(失败者)的人。其中有一个是美国的兵哥哥,若丝情陷其中,还没上大学就要跟了去他在加州的驻防地。走南闯北的麦克看这兵哥哥就不是个能担起家庭责任的,当然不愿意。但是,他没有对若丝说你不能跟他,你若不听劝就打断你的腿的硬话、狠话。他对我说,我们争论过无数次,每次,我声音都没拔高,心平气和地(那肯定是表面,心里急着哪!)讲给她听。麦克说,我是当兵出身的,知道你那个兵哥哥军衔很低,不会有多少津贴,加州生活费用很高,你打算怎么生活?若丝说,她可以工作养活两个人。麦克继续给她算,以她高中毕业的学历能赚到多少钱,房租要多少,吃饭多少,开车的维修和汽油钱要多少。这么一算,若丝有些傻了,但还是逞强地说:“我可以做两份工,兵哥哥也可以再去找份工!”麦克看了女儿一眼,问:“你俩这么打工,还有时间见面在一起吗?如果一天到晚俩人忙得都见不着,你跟去的意义在哪儿呢?我劝你还是先把大学读下来再做别的打算吧!”一番话下来,若丝没词儿了。我听到这儿想,下次再“抛砖”时,是不是该讲一讲“姜还是老的辣”这句中国俗语了?
青春期的若丝也不是肯轻易罢休的。她继续和各种小混混约会,和麦克争吵。有一次,气急败坏的若丝指着家里的大门对麦克说:“你知道吗,我十八岁一到就马上从这个大门出去!”麦克听了,也指着大门回她说:“你十八岁一到,我先给你开门让你出去。”若丝没想到爸爸会这么说,当时有些愣了。我这时又想,这不正是我们中国人常说的“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嘛。
事后,若丝也向爸爸承认在心里她也知道爸爸说的有道理,但她还是要去试试爸爸说的反面。还好,经历过各种叛逆行为后,若丝成长得很好,读完了大学,找到了稳定的工作,终于约会了个好男人舟。去年,麦克把四个孩子最后一个若丝嫁了出去。更好的是,走过孩子青春期的风风雨雨,麦克的孩子都很喜欢回家和父母聚,我们只是碰上了他们家许多温馨家庭晚餐的一个。
我想,我们中国人说的“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在麦克的家庭关系上得到充分体现。从心里我也佩服麦克教育孩子,“干涉”他们恋爱的技巧。如果硬性地要求孩子听他的,坚决不让孩子和那些家长看不入眼的孩子约会,效果恐怕不会有这么好。就是费尽心思断绝了他们的往来(这在自由的美国社会非常难做到),也只能管到十八岁,十八岁后堂而皇之离开家的孩子也许会更加逆反地做出错误的选择,到那时,爱子(女)心切的家长真是只能打落牙齿往肚子里咽了。
做父母不易,就在于他们比孩子先经历了人生,阅人阅事无数,他们的人生经验大多数时候是对孩子有正面的指导意义的。可青春期的孩子往往不信这个“理”,不买这个“帐”,总觉得父母落伍于时代了,不懂现在,甚至不懂感情(他们好像不知道父母也是从青春期过来的,也是爱过的。- 要不,哪儿来的他们!)一个要传授经验,尤其在看着孩子交友不慎往火坑里跳的时候,一个激烈反抗着不肯听,父母此时此刻的心焦无论中外都是一样的。
但是,我们中国的文化,却常常是以父母的权威来管理子女感情的。认识一个中国老人,从台湾来,很传统。当许多年前他女儿和一个日本后裔的孩子约会时,遭到了这个经历过家破人亡八年抗战的父亲的强烈反对,结果是八年父女几乎断绝关系。虽然后来父女还是和好了,但人生有几个八年呢?
听了麦克讲的家事,我想了很久。很快,我们就会面临同样的青春期孩子的考验了,能不能做个既耆智又理智的父母呢?我不知道。但是,我至少了解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
无意间,我得了块翡翠,好像买一送一,我心中大喜!
待续?
费尽心思,得一块“玉”不易。居然,还让我得了一块“翡翠”。我为人大方,赶紧把宝贝捧到网上和大家分享。你们慢慢看,我回家接着和泥造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