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人的一句中国俗语
(2010-09-30 20:36:23)
下一个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多少年来多少中国人受这句俗语的激励,在生活中苦熬苦斗,就是为了有一天能苦尽甜来,享受高高在上傲视他人的生活。
前些天看《纽约时报》关于中国人在意大利小城布拉头(Prato)的报道-“中国人重制‘意大利制造’的时装标签”。文章说的是这个传统的纺织小城,从80年代起,涌入许多中国人,把这个原本是为高档时装生产高端布料的意大利城市改造成低档时装中心。有些人借此发了财,有些人因此心生憎恨,由此也引发了最近对非法移民的搜捕和对当地人不宽容、有偏见和伪善的强烈抗议。看后,一下子五味翻沉,各种滋味涌向心头。
中国人勤劳。尽管这篇文章讲中国人很负面,但是你还是能从字里行间看出中国人的勤劳是他们能在这个万里之外的异乡站住脚,买下意大利人传承几代人的成衣店铺的主要原因。但是,是不是《纽约时报》面向的读者也这么看,我怀疑。毕竟,他们没有成长于中国的文化,那些人不是他们的同胞。
中国人能吃苦。这在咱们中国人眼里的美德在西方人的眼里并不一定如此。文中提到那些成衣厂的中国工人像“蚂蚁”一样挤住在狭小的空间里生活,隔壁的意大利邻居也不知道里面到底住了多少人。警察搜捕时,一个中国妈妈提着个装满尿的桶,旁边的孩子光着屁股,这位中国妈妈用结结巴巴的意大利语请求警察让她的孩子穿上裤子。这样的细节描写,是有着很强烈的西方人对中国人的鄙视。除了文化上的隔阂,历史的原因,我觉得我们中国人也该重新对“吃苦”这个“美德”来反思一下。“吃苦耐劳”没错,但是如果这“吃苦耐劳”是以自己没有尊严地工作、生活为代价,以长时间超时的血汗劳动,以非人的生活待遇,以和亲人远隔万里来达到,换取的是很少的金钱、渺茫的未来和别人的蔑视,这样的“吃苦耐劳”还是美德吗?就是这样的“吃苦耐劳”可以保证未来不同寻常的财富,在追求的过程中失去健康、亲情、尊严,这样的“吃苦耐劳”值得吗?
支撑着我们同胞能如此吃苦的,我想是那个“方为人上人”的梦想。这也是为什么《纽约时报》文中提到当地人对富了的中国人开着“保时捷”、 “奔驰”招摇而过的憎恨。我相信,由此富了的中国人不是那些胼手胝足的普通勤劳中国人,就是有,那也是“一将成名万骨枯”。因为有过“吃得苦中苦”的经历,那一旦成为了“人上人”,必得以在人之上,以炫富来换取心理的满足和平衡。如果我们换位地体会一下当地人看到这样耀富扬威的心情,尤其是那些家里有多人失业,尤其是那些几代人的族产被我们华人买下的意大利人,你觉得他们会友好地张开双臂欢迎我们吗?不会的!只怕是我们在当地人心中已经埋下了仇恨的种子,只等机会生根发芽,当无理性占了上风时,酿成反华排华的血腥未来。
中国人会钻空子。《纽约时报》指出会钻法律规则的空子,尤其是比擅长钻空子的意大利人还会钻他们自己法律的空子,是华人成功的原因之一,也是华人遭其憎恨的原因。对此,我相信。在国内国外,看多了我们中国人自以为聪明地打法律“擦边球”,钻商业规则的空子,甚至把别人对你最基本的信任玩于股掌之上而沾沾自喜,我很沮丧地不能怀疑这又是西方人对我们的污蔑。这也是我认为很多中国的企业不能脱离小家庭作坊的模式而发展成为更成功的大型公司的障碍之一。
中国人不和别人打交道。在国际贸易盛行的今天,双赢是关键。这世界上有正常智力的人大约没有愿意做亏本买卖的。从《纽约时报》的文章来看,在布拉头的中国人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他们群居于中国城,他们固守自己的生活习惯,他们把一个意大利城改变成了中国的模样。他们把辛苦挣来的钱汇回中国(在布拉头,中国人一天汇往中国的私人汇款高达一百五十万),想的是让自己的家人过上好日子。但是,他们没有尝试融入当地的文化,没有想到去尊重了解意大利人的生活。他们更没想到嫉妒眼红的当地人是什么心情。当意大利政府没有在中国人的企业收到应得的税收,当本地人没有从中国人的企业那儿得到任何工作机会,你以为中国人的企业在人家的土地上能有个光明灿烂的未来吗?这点上,我们应该多向日本、德国的企业学学。他们在美国建厂,和美国人竞争市场,打着的是用赢利繁荣当地经济,给美国本土人民提供就业机会的大旗,旗下赚大头的当然是日本人、德国人,但美国人也赚啊,双赢。谁赢大,谁赢小,那是智慧的较量。
是的,当我们埋头“吃得苦中苦”,或是鼻孔朝天享受“方为人上人”时,我们怎么能体会、看到我们已把自己和同胞的未来赌在了剑拔弩张的危险之中?害人的俗语啊!在我工作的地方不远,有一家小的不能再小的中国餐馆,生意兴隆。餐馆小门对着里边顶着门顶着墙的三张桌子,厨房就是桌子旁一窄条的空间,中间隔着个吧台样的台子,再放几个破旧的酒吧凳。餐馆脏兮兮的,每天还就炒两样菜,一年四季不变。生意兴隆的原因,除了低廉的价格,我想是那个特别勤劳热情的老板娘华。华的英语并不好到哪儿去,但她对每个顾客都热情招呼,记得他们的名字、家人,问长问短地聊聊天。对餐馆附近的中学生,她都是免费添饭,让他们吃饱为止。长了,她那儿全是回头客。回头客再给华宣传带新客人来,带自己的家人来;中学生毕业了,在大学回家的假期还会怀旧地约上朋友一起来这儿再吃一顿,华的餐馆中午时分总是拥挤不堪的。华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劳,用她的乐善好施赢得了当地人的尊敬,赚了钱供养了两个大学名校毕业的孩子。
去华那儿吃饭,看她那么熟悉地了解每个客人的口味,特别地给爱吃巨辣的人种植墨西哥“海波尼偌”(habanero)辣椒,用专门的锅做给他们吃,我都会想普普通通的华是个很聪明的女子,她有传统的中国人的美德,也有一颗开放、尊重别种文化的心灵。她从没有把自己摆在别人之下,也没有把自己摆在别人之上,她在他们中间,早已是当地人之一。
我有一个梦想,梦想着一天,我看《纽约时报》,介绍的是中国企业在异域成功的案例,是当地人以为中国人的企业工作为荣的报道。
可以为五斗米折腰,但要把自己当人,这是我想要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