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孩子教育漫谈(2)

(2013-08-07 08:06:37) 下一个

2

父母与孩子的关系看起来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但我的经验是要摆正很不容易。孩子小时候,父母处在居高临下的位置,孩子没有能力反抗,所以就更需要父母清楚自己在孩子那里的定位。

父母对孩子影响之巨自不必说。俗话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这里边除了遗传,一大部分是由于孩子小时候在父母那里的常年累月的潜移默化。但是,孩子注定是要与父母双方都不同的,这在基因中已经决定了。自然界中,只有低等生物中才会有下一代与上一代的基因完全相同的情形(单性生殖)。在人类中,父母之间的基因越接近,下一代的遗传疾病就越严重。父母的基因差距越大,子代就越有遗传优势,而这些优势既可能来自于父亲,也可能来自于母亲,还可能不来自于任何一方。所以人类作为一个物种,保持活力的一个必要前提就是多样性 人与人之间的不同。

所以,子承父业虽然在父亲看来是家族的幸事,但是完全有可能是儿子的不幸事:那可能是孩子被父亲给穿上的小鞋。那也几乎一定是人类的不幸事。生儿子传宗接代的观念也是一样滑稽:每过一代,父亲的基因就被稀释一半。十代过去,祖上的基因就只剩下千分之一了,虽然听起来还是一样的姓。溥仪身上流淌着的基因当中,大概就只有千分之一是从努尔哈赤那里来的。从这个角度看,传宗接代的观念是个愚昧而自私的泡影,父母养育下一代实在是在为全人类的绵延尽义务。

但是一般父母的倾向总是要把孩子不折不扣地纳入他们的框架里去。不用说,孩子不愿意受这样的制约。他们天生的基因与父母不同,后天听到看到的东西也与父母当年听到看到的东西不一样,所以对事情当然会有不同的判断。不耐心的父母会为此大发其火,耐心一些的父母则会软硬兼施、威逼利诱、使出各种花招让孩子去做那些父母认为应该做的事。

我觉得父母应该意识到孩子注定要有许多与父母不一样的地方,也注定要走自己的路。他们不是父母的玩具、不是父母的随从,也没有接过父母未尽的接力棒的义务。看到我的孩子们没有我小时候那种对知识的渴求,只是喜欢读小说,我也经常有些沮丧。但是转念一想,孩子们拥有很多我小时候没有的素质:他们每天开开心心、在朋友中如鱼得水,而我小时候心事重重、不知道如何跟别的孩子相处。何必要求每个人都是书袋子和书呆子呢。父母自以为在给孩子设计远大前途时,他们怎么就知道那不是燕雀之志呢。

但我也不打算完全放手。我还是打算在他们那里施加我认为必要的影响。事实上,只要孩子每天在父母周围打转,父母根本不可能不对孩子有任何影响,因为俗话说得好:身教重于言教。父母的一举一动孩子都看在眼里,时间一长就都变成自己的了。

至于言教,我的办法是以建议的方式提出,尊重孩子的最终决定权。跟孩子在一起,有时候火往上撞、正要劈头盖脸发作时,我就想到:如果我的上司说了一样的不中听的话,我会不会劈头盖脸把上司教训一通呢?父母总有教训孩子的冲动,就因为孩子没有权力。人的第一本能是不尊重弱小者的。来自于等级社会的人就更是如此。我们都知道那种被人堵住了嘴的滋味。我们不喜欢那种滋味,孩子也不喜欢。孩子的嘴被堵得太久,表面上虽然还慑于父母的强权不会表现出来,但心里已经是跟父母渐行渐远了。父母尊重孩子,孩子日久天长就会尊重父母,也尊重别的孩子,包括比自己小的孩子。父母因为孩子弱小而不尊重孩子,孩子就会在父母年老体衰之时不尊重父母。所以言教也是身教。

所以我认为父母对孩子应该有对上司一样的尊重。如果只知道尊重强者,不知道尊重弱小者,那么对强者的尊重实际上就不是尊重,而是谄媚。人都有软弱的一面,所以都需要被尊重,包括父母自己。父母自己如何喜欢在职场上受到别人尊重的那种感觉,就该想到受到父母尊重的感觉对孩子如何重要。孩子比成人容易满足得多:得到一点东西就让他们很高兴。被尊重,孩子就是自信、快乐的。

孩子的决定当然会有很多错的时候,但只要不是代价太大的错误,父母都应该允许孩子去碰。孩子们小时抢着拿我的一大串钥匙去开门的时候,只要时间允许,我都会让他们使尽浑身解数去试验。这比玩电子玩具有挑战多了。成年人也是每天都会有各种各样错误甚至愚蠢的决定。出错才能知错,知错才能成长;永远不出错,就永远长不大。

况且我发现孩子在很多事情上的判断力非常准确。我的两个孩子的好几次转学的决定都是他们自己做出,我们仔细考虑之后表示支持。他们在新学校的表现也验证了他们的判断力。像转学这样的事,孩子们是身在其中,他们对事情有没有可能挽回有切身体验,所以他们比父母应该有更多的发言权。太自以为是的父母可能就会害了孩子。

给孩子表达自己的机会、做决定的机会、出错和纠错的机会,他们就有机会磨练这些对他们的一生都至关重要的能力。我的母亲经常担心孙辈会受网络不良内容的影响,我的回答是:对付不良影响的办法不是堵和藏,而是发展孩子的独立判断力。如果成人能判断是非,为什么就不相信孩子也能呢?用待君子的方式来带孩子,带出来的就是君子。用待小人的方式来带孩子,带出来的就是小人。

父母尊重孩子,不等于任由孩子肆无忌惮。在孩子需要学习的所有技能中,数理化音体美都是选修课,但与别人的关系一定是必修课。我想孩子的天性中既有从动物远祖那里来的残忍心,也有爱心。残忍心在孩子那里是显性的,而爱心是隐性的,需要后天的发掘。所以父母一方面要尊重孩子,另一方面还应该要求孩子尊重别人,包括父母。我们家四口人,不管有什么好吃的,两个孩子每人只能分到四分之一。这样养成了习惯,孩子们在有什么好吃的的时候也会记得给父母留一份。他们这样做不是因为怕父母,而是因为这让他们快乐。他们对朋友也是一样的慷慨。我观察慷慨的孩子通常都比自私的孩子快乐。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